四、建立现代大学的管理模式
(一)“民主管理,教授治校”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落实新愿景与新策略,对校长的执行力是最大的考验。不少校长有很好的构想与考虑,但是缺乏领导力,使思想难以执行并转化为行动,所以改革经常不了了之。
时间稍纵即逝,稍一松懈,可能就会陷入什么事都没办成的窘境。而蔡先生的领导力显然是非常强的,他既雷厉风行,又循序而耐心地践行着预定之策略,逐步推进。
蔡校长对于北大的教学体制和行政管理的思路大致参照德国,也借鉴了美国大学的现行做法,其中心主旨是学术至上和教授治校。他希望学校管理是这样的:“民主管理,教授治校”。学校管理到位,规章制度健全,进而学校逐步过渡到像我们常说的“校长在与不在一个样”。他竭力主张借鉴德国高等教育制度,就是校长和学长都只有一年的任期,不赞成终身制,校长由各科学长轮流担任。
按他的改革设想,就是针对学校的行政、教务和事务方面分别设立各种相关的委员会,由有关教授分别领导,统一管理。他认为:“照此办法,学校的内部,组织完备,无论何人来任校长,都不能任意办事。即使照德国办法,一年换一个校长,还成问题吗?”[11]这就是说,要通过制度和组织的不断完善,来保证民主制的实施并防止个人专权。
从这个思路出发,蔡校长开始着手构建学校管理队伍。
我们常说,学校中层干部的作用很大,实际上校长的办学思想能否落实,关键就是这些中层的执行力。也就是说,校长能否找对人,并能否使这些人充分发挥作用。
蔡校长对教务长和总务长的地位很看重。他认为,这两位都要由很好的教授来当,而这两个职位需要慎重定位。首先,教务长不能是任命的,应是民主选举的,这样才会有群众基础,把学校各项制度很好地落实下去;其次,教务长和总务长不能总揽学校工作,校务不能由少数人包办,一定要民主管理。
为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又采用了三个步骤:一是组织评议会,这是全校性最高的教授代表组成的立法会议,解决立法问题;二是组织各门学科的教授会,就是教务会议,由教授与所公举的教授会主任分管教务事项;三是组织行政会议,就是事务会议,把教务以外的事务都通过合议制来落实。
此举是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而另一方面,教授成为学校重大决策的主体,将有助于良好学术环境的构建,并进一步体现学校的学术特质,也能使教授们感受到“当家作主”的地位,并增强归属感。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蔡校长是在尝试我们现在常说的“扁平化管理”模式,这是真正民主的管理,就是学校决策不以校长一人说了算,而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参与到重大事务的决策中来,使学校管理走上自主管理、有序管理的轨道。当我们现在强调这一点时,近百年前的蔡校长已经在切实开展了。由此,我们不能不佩服他办学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当北大自治的管理框架搭建起来、运转起来之后,就真的可以做到“校长在与不在一个样”了。所以后来蔡校长的几次辞职,也确实没对学校产生什么负面影响。这是蔡校长的高明之处。
(二)“校长”职位也是改造的一部分
蔡先生名义上担任了十多年的北大校长,实际在校时间不到六年,不在校时由蒋梦麟代理,即使这样,对学校也没有产生多大的冲击。这正说明这套管理模式的价值所在。当然,蔡先生善于选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蒋梦麟把蔡校长的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得非常到位。
显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校长,就是“当校长离开,还是一所好学校”。而不仅仅是“一个好校长,才有一所好学校”,什么都靠好校长撑着,好校长一走,什么都没了,这还是算不上是高层次的管理水平。
后来有人对蔡校长的这种领导方法称赞道:“先生长北大数年,以政治环境关系,在校之时少,而离校之时多。离校之时,校务不但不陷停顿,且能依计划以进行者,则以先生已树立评议会及各种委员会等之制度。此制度之精神,在以教授治理校务,用民治制度,决定政策,以分工方法,处理各种兴革事宜。然而非校长之清公雅量,则此制度不克成立;非师生绝对信赖校长,此制度不易推行也。”[12]
蔡校长自己对这种分工协力的民主治校方式也很满意。1920年10月,他赴欧洲考察教育与学生话别时表示,他这次出去,如果是学校不免发生困难,他一定不去。但是现在看到校中组织很周密,职员办事很能和衷,职员与学生间也都是开诚布公。所以,他也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事了。这就是他所期望的,不因校长的去留而影响校务的进行。
蔡校长仿行的是德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制度,显然他不希望校长大权独揽,而是将学校各种重要组织的职位让学有专长的教授担任,所以把校长职位也作为改革的一部分,力使学校管理真正民主化、自主化,希望学校即使“一年换一个校长”,也不至于给学校带来什么冲击。后来他看看学校进入良性运转轨道,一直要辞去校长这个职务,虽然师生们总是不肯同意。
这一点就很令人佩服,说明蔡元培从来就不改初衷,他之来北大,开始不是为做官而来,后来也不为职位或待遇而恋恋不去。我们有的校长对学校进行这样那样的改革,但唯独把自己排除在外,把学校当改革的对象,把自己游离于学校之外,“怎么改都改不到自己头上”,这就很容易使人不服气。所以,要成为教育家,那就必须要有大气度、大胸襟,唯有舍小我装大爱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
(三)建立畅通交流渠道
在日常管理中,蔡校长发现,原来的学校管理有点像衙门作风,学生有事和学校接洽,要写呈文,然后等校长批示。而管理部门、教员、学生之间也基本不通信息,都是“上完课走人”,彼此联系很少。蔡校长认为这不该是一所大学的风气,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派人贴出布告,通知学生此后应用公函,稍后又出版《北大日刊》,专门用于发表校中消息,并发表学术论文以引起论辩,活跃校内空气。学生对于学校有所建议,也往往将其发表出来。
蔡校长还发现北大有个很不好的传统,就是学生生活自由漫散,互不相干,偶尔发生什么矛盾问题,就写揭帖贴在墙上,其中不乏无中生有、匿名攻击之词。蔡元培很反对这种风气,他强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应开诚布公,互相尊重,反对匿名揭帖、彼此攻讦。他曾说:“种种揭帖,教人看了难受。要是看的人信了他们的话,那对面的人几乎不能做人了。设身处地,又当如何?”他多次在日刊上布告,“禁止匿名揭帖”,要求“攻讦同学,以后一律除去”;对于教员,“诸生无论有任何意见,随时均可与教员正式通信或面谈,绝无写匿名信之必要”。[13]
蔡元培作风民主,学生可随时向学校或他本人去函,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要求;但对不具名的或只笼统写某系某年级全体学生的,则一般不予受理。由于蔡元培的提倡和引导,原先盛行的匿名揭帖逐渐销声匿迹了,代之以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坦诚相见,互相切磋,逐步形成了友爱融洽的气氛。
“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被逮捕后释放,当时蔡校长率北京大学的学生及职教员,全体在校门外迎候,大家见面,激动万分乃至痛哭,显见关心之切,感情之深厚。北大人际关系之融洽,可见一斑。
我们常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学校发展良好的软环境,学校管理中的沟通相当重要。虽然当时的沟通渠道不像现在那么便捷,可以采用手机、网络QQ、校园网之类的即时交流手段。但蔡校长已尽力创造了沟通的渠道,而且从效果来看,也证明是非常适用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