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从杜威看教育家办学的精神
在伟大教育家的行列里,杜威是绕不过去的,他的教育理论几乎涉及和深入到所有教育问题的每一个方面,这在教育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我们解读杜威及其他的教育思想,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
(一)时代背景与立足点
要理解杜威的改革,一定要放在杜威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理解他改造学校的初衷。这就会有一种隐约的启发,就是我们在阐述教育理念的时候,不仅仅是从学校出发、从学生出发,是否要从教育的本原出发去思考:教育是用来干什么的,人生一世又希望获得什么。当从人生观、价值观去思考教育时,发现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深化和强化。
任何一名教育家一定是能清晰把准时代脉搏的,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与他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深刻变革的认识分不开的。而教育家不仅仅是批判,一定是在批判中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杜威就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而这个“新”究竟新在何处,他用实践作了全面展现。
由于当下的教育与教育的本原有着太大的差别,所以,杜威要改造的,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改革。像苏霍姆林斯基改造的,是在常态下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深入,而杜威所做的则是具有颠覆性的,杜威也承认,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基本原则必然地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学校所常见的目的、方法和教材相决裂”。所以这个挑战就更大了,也更容易出岔子。
我们的校长要进入教育家行列,那就不能就事论事地阐述自己的办学思路或者办学业绩,一些局部的改革与创新都不值得一提。首先要提出的,最重要的,就是需要高屋建瓴地阐明: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生的发展,什么是学校。只有明确了这些内涵,才能使办学有目标和方向。这才是作为教育家的基本要求。当我们追溯教育家办学历程时,可以肯定,其中无不具有这样的特性。
(二)敢想与敢做
一个教育家的特质之一,就是要有意识、有能力、有勇气在原有教育的基础上创新、突破,更上一层楼,体现一种不循规蹈矩、大胆尝试的态度和勇气。
当我们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而纠结时,当我们身兼教师和家长这两个角色时,总忍不住会想:如果学生不这么辛苦,是否也可以优质地成长?或者说,学生是否既可以获得优质学业成绩,又可以过得从容快乐?!
很多学生在切身体会中,也曾痛恨和诅咒这种死板的教育,但到了自己为人父母,又可能把相同的一套用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所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我们一直希望孩子享受快乐的学校生活和成长岁月,而不是“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校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未来人生的准备,孩子应“享受每一天”。
“真想去办一所学校!”这样类似的话,一些热爱教育的又有独到教育理念的人士常常会这样说。可是,大家都只是想想而已。是呀,问题在于,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给你当“实验品”?!而且还真缺乏这样大的勇气来呢,毕竟实验的是孩子的人生,谁敢贸然?!而且人人会对当下的教育有看法,对家长的做法不以为然,但是当别人的孩子一天去三个辅导班时,我们可能选择的不比对方少。
当然肯定也会有一些人,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意识到教育的内在问题,并立志要突破这个瓶颈。他们的反应是及时的、超前的,他们知道这个不对,一定要改革的。他们之所以能称得上教育家,这个因素很关键。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会有怨言和牢骚,但是也仅仅停留在这一点,真正能付诸行动,致力于改变的,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当然,作为教育家,其志向是必需的,但是功底也很重要。如果说,杜威是因为自己小时候读书所感受的苦,而要改革教育,那肯定只是为改革提供一种动力而已,实质上,杜威改革更大的力量来自于对对社会变革、对教育深刻而理性的剖析。
那么,教育之于儿童的作用在哪里?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为将来做准备,还是把潜能挖掘出来?杜威对此进行了追根溯源,教育目的能转化为受教育者进行活动的方法。就是这个目的是可以能够落实下去的。如何从不合拍到合拍,杜威是从哲学的高度去寻找线索的,事实上他要还原教育的本质。教育不是靠蓝图完成,是由一天天细碎的环节所凑成。办学校不仅靠理想,还要靠执行力。
(三)记录与传播
要感谢《杜威学校》一书,作为学校主要成员对学校所作的记录,是杜威教育思想付诸实施的第一手资料,准确而详尽,成为后来人研究的一个样本。这些材料对于研究教育科学问题的大学教育系的价值,类似于医学上积累的系统的临床记录一样。其实任何一所学校都值得记录,我们应带着一种钻研的心态来面对学校的发展。一名校长要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必须要有这样全面的记录与研究的意识。
在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对教育的社会职能与效用、对当前学校的严重缺陷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改革的方向。“社会只有致力于它的所有成员的圆满生长,才能尽自身的职责于万一。”书中的内容都是从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角度,进行了层层剖析和深入论证,教育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具体怎么做,这三个问题贯穿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全过程。其阐述是环环紧扣的,前后有着极为严密的因果关系。
杜威的办学思想是他和同事合力思考和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不断地从他所属的各个学会和他的研究生以及大学生的研究中得到补充,《大学附属小学的组织计划》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写成。学校的共同生活的故事成了一部传记,这个学校真正是一个活着的和成长中的有机体。
几十年中,杜威出版了许多著作,并在教室内外对成千上万的人作讲演,还活跃在很多组织中。《学校与社会》的第一版就是杜威筹款演说的一个集成。因为学校的特殊情况和需要自愿的财政上的支持,参加许多公共集会、在共同支持的运动中与教育家和其他有兴趣的人结合起来,那是必要的。
胡适写过一篇《杜威在中国》一文,他回忆道,杜威在北京、山东等地的讲演,都是他口译和笔译的,并挑了一些记录高手把讲演记录下来,以便全文发表,总共有五十八讲,后来出了书。杜威非常仔细,事先会用他自己的打字机把每一篇讲演提纲打出来,把副张交给他的口译者,让对方在演讲和翻译以前研究这些提纲,想出合适的中国词句,使他的思想能得到更好的传播。
有位美国学者在杜威去世七年后这么评价:“尽管他的文章风格不流畅和缺乏一般人所讲的个人吸引力,杜威却得到了比他任何一个对手更大的响应。据我看来,他成功的理由是他能够把教育上的许多问题和对当代文化进行诊断的工作打成一片。”[26]通俗地说,杜威之所以引起如此反响,是因为他的话比其他人的更切中时弊。
当然,杜威的文字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相比,后者更容易让人入迷。由于其高度的理论性,抽象而深奥,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文字,则是越读越想拍案叫好,这也许是大学教授的理论和小学名师在理论表述上的差异吧。
当我们的校长成为一所学校的新校长,或者创办一所新学校,或者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在应该把这一个过程记录下来。不断记录、不断分析与研究,这不仅是学校的改革史,也是校长的发展史,对校长本人的专业成长、对学校发展、对同行学习,都是很宝贵的资料。
(四)基础与合力
教育改革不能脱离社会变革而我行我素。每一个教育家在投身教育事业时,总会有一个引子。譬如,我们总可以发现一个“点”,因为接触这个“点”,从而对教育发生兴趣,然后一头扎进去,也许就是一生的时光,从此永不分离。这个“点”,仿佛就是一束光,照亮了前方的路,从此打开了这个世界的大门。对于杜威而言,这个“点”就是参与中等学校师资的训练工作以及对中学的访问;对于蒙台梭利而言,这个“点”是在为心智残疾儿童的服务中产生的。
教育家的成长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但其对教育问题的独到见解是其作为教育家立身的根本。杜威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大家,其成就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这些方面的基础成为杜威教育思想生长的肥田沃土。
如果把这个问题与我们现在的新课改联系起来,会发现也有很多类似之处。显然,教育改革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怎么好的理念要真正落实下去,落实到课程、教材、教师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学校管理模式等等,做到一环扣一环,紧扣改革的“中心思想”,难度都非常大,而每一个环节的割裂与断层,都可能导致方向的走偏。譬如课程设置与编写就是其中一项分量很重的任务。所以这一点也就印证了杜威的一句话,“进步是一点一滴的,是零售而不是批发”[27]。
教育改革从来不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情,它必须是把社会、家长、学校容纳其中,这也是我们校长在开展学校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杜威学校这八年历史,就是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非同寻常的合作。
家校合作,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成为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三者相互依靠,协调发展,形成教育合力,这些话我们现在都非常熟悉。而这一点,杜威学校是家长、教师和教育家们合作的一个创举,是教育系师生、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创造的,其实,儿童也是参与者之一,就是共同致力于超越最好的现行教育制度所能提供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家型校长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绝不能单纯靠自己的教育来办学,以一己之念来开展改革。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教育的不幸,是学生的不幸。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不同的校长来上任,都按自己的办学思路走。校长的喜好变成学校的喜好,校长喜好足球,学校就搞足球特色;校长喜欢下棋,学校就搞棋类文化。这些都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但若仅仅是从校长的喜好出发,那么这种带有明显“人治”的学校管理显然是大有问题的。学校改革围绕的中心一定是以适合儿童发展特点来进行考虑。
杜威的教育改革,实质上也是开辟了一条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办学的路径,这一点也为后来的很多教育改革所借鉴。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有影响力的教育改革,无不有这样鲜明的特点。善于“借力”,善于与大学结成紧密的互赢的合作伙伴,是现代中小学校长开展教育改革必须要做的,大学一定是直接和间接的帮助和支持的源泉,那些声誉鹊起的高校教育专家无不有深度蹲点中小学的实践经历。
(五)冷静与理性
教育改革不仅仅凭兴趣和激情,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杜威把人生最好的八年献给了芝加哥实验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把三十多年光阴献给了帕夫雷什中学,那也说明真正的教育家办学一定不是蜻蜓点水式的、作秀式的,一定是以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倾注其中。冷静与理性,既是我们看待教育家们改造学校应持有的态度,也应该是我们自身在开展改革创新时的态度。
教育的孰优孰劣,是很难确定的,这实际上涉及教育的功能问题。如果以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取向,杜威的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以服务社会为要,那么,传统教育自然以其高效快速而取胜。而问题在于,人们总是希望鱼与熊掌兼而得之,所以,这选择就只能像钟摆一样,左右摆动,难以突破。
20世纪50年代末,杜威的教育思想被认为导致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教育的落后而受到全面批判。过分强调直接体验,轻视理论和间接经验,尤其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教育与生活的区别,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在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对杜威的教育思想批判日盛。当然,当时美国也有学者冷静地指出,杜威的教育思想并不会因为这种批判而暗淡无光,至少要给杜威50年的声誉。
现在,那么多年过去,杜威曾经力图改变的,在我们的教育世界里,还是那么“顽强”地存在着,令我们的学生的生命力深受挫伤。当我们看到现在教育中还是那么重视简单重复的作业,学生孤立地学习,反复地记忆背诵,知识被搞得支离破碎,我们不得不从杜威那里寻求改革的力量。
所以,我们依然可以时时听到杜威的“声音”,看到杜威教育思想的“痕迹”,显然他的教育思想是有无限生命力的。这一方面表明他的教育思想是如此切中教育的内核,而且我们能够意识到,要切实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真正推进教育与社会的联系,的确是教育中极为艰难的工作。杜威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仍然是现代教育所面临的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实验学校,而且很多老的学校也被改名叫“实验学校”,新建立的学校更是多以某某实验学校为名,有了“第一实验学校”,还有“第二实验学校”。有人说,为何总是叫“实验”?学生身上有那么多可以拿来做实验的么,是否有点可怕?如果我们的实验学校能真正从这些教育家身上体会到“实验”的真谛并予以落实,那么才可谓名副其实了。
(六)师生的定位
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是教育家们共同秉持的理念。杜威强调学校组织生活要以儿童为中心,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蒙台梭利也是如此,所有的环境设计都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
教育家们都高度重视儿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的灌输与压制,提出教育就是要让儿童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和能力得到生长,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他们都高度注重儿童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蒙台梭利倡导要让儿童“工作”,杜威则提的是“做中学”,几乎都是殊途同归的做法。
教育家们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对教育工作所应有的尊严感和责任感。他们都对教师与儿童在教育中的定位作出明确要求,强调教育教学以儿童为中心,而不是教师“唱主角”。在强调儿童中心的同时,杜威并不赞成教师“放手”的方式,教师从外面强加给儿童或放任不管,都是不负责任的。杜威说“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关于这一点,蒙台梭利把教师定位为“指导者”,教师的定位主要是引导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活动发展。
“每个教师都曾幸运地与杜威的光辉事业联系在一起,从事于我们学会称作‘杜威学校’的工作,看到它的门关了,感到极其遗憾。但不是任何门户所能阻挡的东西已经从这个学校留下来,直到它的影响及于全世界为止。”[28]这是学校停办30年后来自这所学校的教师的评价,现在看来也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