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按知识的存在与获得方式来划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3]波兰尼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作为知识的两大类型都有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不同知识类型都可以按照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坐标排列(见图4.1),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综合体。
图4.1 不同知识类型的隐性和显性程度[4]
(一)教师的显性知识及其特征
显性知识是经过编码化、格式化或结构化后的知识。显性知识具有以下特征:
(1)正式,可进行规范并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呈现;
(2)科学原理明确,为大家所共同认可;
(3)经过编码化、格式化或结构化处理;
(4)易处理、传递和保存。
由于显性知识可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强调其共享。而隐性知识,由于其本身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二)教师的隐性知识及其特征
1.教师隐性知识的类别
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指那些蕴含在教师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情感、认知等反思实践取向的知识。在表现形式上它存在于教师个体头脑中,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难以明确表达和传播的知识。内容上是教师个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阐释。教师隐性知识是一种内在的、独特的知识,它具有实践性、情境性、模糊性、个人性的特点,而且常常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这种知识与具有理论性、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的具体的学科知识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没有经过思维整理的知识形式是零散、片面的,有时拥有者甚至都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它们根植于实践者过去的个人经验和教学实践,是引导教师实践的一种行为惯性。
北京大学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一文中对教师的隐性知识作了专门的分析,把教师的隐性知识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5]
(1)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即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它具体表现为对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教师职业价值等问题的理解;对教育方式的选择、教育实施过程、教育评价等的态度。教师的教育信念通常作为一种无意识的经验假设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它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行动上,教师的不经意行为往往最能体现其教育信念。
(2)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自我知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教学效能感、对自我调节的认识等。此类知识主要体现在教师是否知道运用“自我”进行教学。是否了解自己的特点(性格、气质、能力等)和教学风格;能否从错误中学习,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3)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包括对学生的感知和了解(是否关注学生,受到学生召唤时恰当地做出回应,有效地与学生沟通);热情(是否愿意帮助学生);激情(是否有一种想要了解周围世界的渴求、一种想要找到答案并想向别人解释的欲望,能否用这种激情感染学生)。教师的人际知识还反映在课堂管理中,包括对学生群体动力的把握、班级管理惯例、体态语、教室的布置等。
(4)教师的情境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主要透过教师的教学机智反映出来。教学机智是教师作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时自然展现的一种行为倾向。它依赖教师对情境的敏感(根据情境的细微差异调节自己的实践原则)、思维的敏捷、认知灵活性、判断的准确、对学生的感知、行为的变通等。它不是一种按步骤、分阶段的逻辑认识过程,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觉或无意识的行为,而是教师直觉、灵感、顿悟和想象力的即兴发挥。
(5)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教师的策略性知识,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此类知识包括:教师对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教育学理论的理解;对整合了上述领域的教学学科知识的把握,将原理知识运用到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对所教科目及其目标的了解和理解;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安排;对教学活动的规划和实施;对教学方法和技术的采用;对特殊案例的处理;选择学生评估的标准和手段等。
(6)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主要表现在教师日常“有心”的行动中。所谓“反思”,就是深思熟虑的思考。教师的反思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反思,表现为“对实践反思,在实践中反思,为实践而反思”。教师可以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行为和思考,也可以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系统梳理,甚至对自己反思的方式进行反思,但他们更经常做的是“在行动中反思,以行促思”。
教师合作学习团队中的隐性知识,是指广泛存在于团队成员个体和团队组织环境中的难以表述或未能言明的知识,包括团队成员个体的隐性知识和团队群体环境中的隐性知识两大类。其中,教学团队成员个体的隐性知识又包括两类:一类是指技术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诀窍和经验等;另一类是指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个人的直觉、灵感、信念和价值观等。合作学习团队群体环境中的隐性知识是团队中个体由于彼此间长期的合作,而逐渐形成的彼此能够会意却不易言传的隐性知识。
2.教师隐性知识的特征
(1)情境性。教师的隐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更多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教师隐性知识的获得和使用都是与特殊的教育教学问题或情境联系在一起的,是对这种特殊问题或情境的特殊性把握。随着情境的不同,问题的表现与解决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同时,教师隐性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也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才能进行测量和评价。因此,教师隐性知识具有情境性,它往往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经验和所处情境交织在一起形成区别于他人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2)非逻辑性和理解性。教师隐性知识以一种非格式化的、未编码的形式存在于教师的脑海里或一定的组织形态中。它的形成很多时候依赖于教师对教育情境的顿悟,是对特定教育情境或问题的感性理解和直观运作,因此它是不系统的、模糊的,不能用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尽管它客观存在又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师的行为,但由于其非结构化和表达、表现形式的模糊性使其难以系统化地为大家共享。当然,隐性知识的非格式化的特性决定了它难以共享,但并非不能被人们意识和学习,只是人们难以用明确、清晰的方式把它们完全地揭示出来。人们可以通过模仿、领悟等方式对其进行学习和共享。
(3)主体的依赖性。教师的隐性知识既具有普遍性,更有着主体性特征。它在产生过程中依赖于教师个体的主观经验、热情、信念、教育价值、教学风格等,同时也受教师成为教师之前教育经验的影响。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积累的带有经验性质的知识,是教师主体在工作、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通过反思、试误而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行为倾向或习惯。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都可以看作是教师隐性知识的表现。这种隐性知识依赖于教师个体而存在,是一种充满教育艺术和智慧的个人化的内隐性知识。
(4)非批判性。显性知识是人们通过明确的推理获得的,因此也能够通过理性过程加以反思和批判;而隐性知识则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胜的直觉而获得的,因此不能通过理性过程加以批判和反思。显性知识是“批判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非批判的知识”。教师的隐性知识,只有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才有可能对之进行批判性思考。
(5)实践性。教师隐性知识是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某种思想和行为倾向,是教师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的结晶。教师个人知识是“实践性知识”,这种实践性知识是依存于一定背景(观念、信仰等)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与一般研究者概括出来的理论性知识相比,是缺乏严密性和普适性的一种多义的、充满柔性且有个人效能的功能性知识。它既是在实践中建构的,又是关于实践的,最后还要指向实践。实践是教师建构个人知识的平台,因而,教师个人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