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网络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提高教师网络素质和网络运用能力。网络平台的使用是以教师网络素质和网络运用技能的提高为前提的,针对目前教师群体中网络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需要加强开展对教师计算机技能和网络运用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查阅资料、整理文献等科研活动的能力,建立教师个人博客或教学科研网站,运用网络实时交流软件实现校内、校际教师及教师与学生、家长等其他主体的沟通。
其次,加强学习共同体网络平台的制度化管理。制度化是指组织特征或组织模式的行程过程,需要成员对组织进行组织规则认同和价值认同而形成的。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在网络技术环境的支撑下,有着包括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等主体的广泛参与,为保障学术交流目标的实现和学术研究活动的正常进行,这一网络平台需要进行科学有力的组织和制度化管理。要加强网络的引导和宣传工作,促进各类不同主体的积极参与,以形成网络平台中丰富的信息资源;要注重教师隐性知识的管理,组织教师写好教师博客和反思性日志、教育随笔。
再次,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制约。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具有更为开放、自由的学习交流环境,为教师发挥主动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健康的网络学习平台需要教师加强道德规范约束。因此,需要制定相应规范,使网络学习共同体更好地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服务。
【注释】
[1]Collinson V,Cook T F.I Don't have Enough Time:Teachers'Interpretations of Time as a Key to Learning and School Change.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2001,39(3):266-281.
[2]崔允漷,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教育研究,2008,(6):78—82.
[3]张云洁,唐玉光.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4):25—30.
[4]Johnson S M,Donaldson M L.Overcoming the Obstacle of Teacher Leadership.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7,65:8-13.
[5]Sylvia M.Roberts,Eunice Z.Pruitt.学习型学校的专业发展——合作活动和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1—22.
[6]Sylvia M.Roberts Eunice Z.Pruitt.学习型学校的专业发展——合作活动和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42.
[7]王新美.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评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4—15.
[8]周速.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电化教育研究,2007(6):45—48.
[9]Moller L.Designing Communities of Learners for Asynchronous Distance Educ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Development,1998,46(4):115-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