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我教育机制含义及特征
“机制”一词,源于希腊文,多在欧美工业化国家所使用,最初属于机械学术语,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来扩展及有机体,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作用。再后来借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成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1]。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用以表示一个复杂社会系统的复杂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尤其是精微的相互作用方式。用以说明研究对象因为自身的内外关联性而形成的因果关系和运行状况。概括地说,机制就是“带规律的模式”[2]。在社会科学中,机制的基本涵义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构成机制、作用方式、运行方式、调节方式和呈现方式。[3]机制是客观规律的具体表现,也是规律与内在体制、途径方法之间的联结方式。机制是推动事物变化的、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作用方式,它通过耦合和催化,间接地调动和控制事物。对于一个研究对象机制的阐明“意味着对它的认识已经从现象的描述进到本质的说明”[4]。把自我教育机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能更好地揭示和再现思想政治教育复杂、生动的发展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节 自我教育机制的含义
自我教育机制是指自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它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各个侧面和层次的整体性的功能及其规律,包括其运行所依据的原理和原则,运行过程的状况即运行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自我教育机制是从自我意识诞生的萌芽性机制,经一系列的缘起性机制,直到非常成熟的心理—社会的执行性机制所构成。正是最后这非常成熟的心理—社会的执行性机制中,蕴含的每个个体的动机、价值、情感、需要及主我、客我、社会我、理想我、现实我、个体我等标示了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抽象的、虚幻的存在物,它就是以每个个体的动机、价值、情感、需要为基础,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围绕着主我、客我、社会我、理想我、现实我、个体我所展开一系列的“自我的嬗变”。从定义中看,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主要含义有:
一、它是自我教育各构成要素的总和
自我教育机制主要由八个方面的要素构成:自我教育运行的主体、自我教育运行的目标、自我教育运行的动力、自我教育运行的环境、自我教育运行的控制、自我教育的运行方式、自我教育运行的程序、自我教育运行的保障。以上八个要素构成了自我教育机制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各自的状态如何,每个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如何,都直接影响着自我教育机制运行的整体状态。它的功能是各相关因素功能的耦合,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衔接、协调运转。在自我教育机制中,自我教育的目的则更为鲜明、更为强烈、更为重要。除了自我教育运行的环境外,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自我教育机制诸要素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其他诸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派生的。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要求,是它们根本的也是唯一的价值标准。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研究,客观上成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研究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可分为:总体目的与分项目的、终极目的与阶段目的。它们对自我教育机制作用的过程、状态及程度等,都各有不同作用。在自我教育机制的含义中有必要对其重点把握,以便更好理解和发挥自我教育机制的功能。
二、它是一个按一定方式有规律地运行着的动态过程
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主体意识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教育方式。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有其一定的复杂的心理机制,即包含了心理感应、心理冲突、心理演变、心理归因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其实质就是人的心理内容和行为的转化。在这一心理转化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主客体双方不同个性特点的互动和互扰,以及在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自己主宰自己命运和实践活动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意识能调动主体的智能和体能,唤起主体的欲望、需要和兴趣,激励主体树立奋斗目标,激发主体积极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一旦确立起主体意识,他就会把自己作为自审自控的对象,自觉地反省自己的举止,自觉地区别是非善恶,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进行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意识修养。每个自我教育者都要根据自己的内在信念、价值取向和判断事物的标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出选择。
个体的主体性发展演化阶段以自在、自然、自知、自觉、自强、自为的顺序由低向高发展,人们之间在相互比较时所显示的主体性上的差别,即人们之间在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上的差别,本质上是人的主体性演化的不同阶段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体现。每个人都应使自己的主体意识尽快地从自在、自然的初级期进入自觉、自强、自为的高级期,通过设定新的目标,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进行自我教育的一般过程是推动自我教育主体进行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是主体自身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断地否定现实的自我,促进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转化。这是一个连续、动态、发展、前进的过程。
第二节 自我教育机制的特征
自我教育是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而产生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它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具有独特优势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自主自为性
自主自为性是自我教育的最基本特征之一。自主自为性是指自我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从发起到实施以及完成和实现,自我教育者都在其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所有教育行为均由自我教育者本人独立完成或者主要依靠自己完成。
自我教育的自主自为性特征是因为自我教育是一个在自我教育者本人自觉意识指导下的自组织过程。这种自组织过程是主体思想发展自主性、能动性的高度体现。自主自为性是在个体主体性基础上形成的。没有自主自为这一特性,教育就成为了教育者灌输,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价值尺度和实践能力,而且具有反观自省的能力,这就使得受教育个体在教育总过程中始终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自觉地进行着实践活动。一切其他因素都作为一种外在环境支撑而存在,只能对个体的行为思想产生影响,而不能够直接指使个体做任何行动,更不可能让个体被动接受一种价值理念和思想。
这种自主自为性以个体自我意识的成熟为基础,成熟的自我意识使得个体不仅能够审视外部世界,还能够省视自身。自我意识使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关注自己,自我成为个体思考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是可感知世界唯一的可支配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变革世界、变革自己。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体主体性的觉醒,个体对教育活动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产生了自己的想法,随之而来的就是个体对于世界和自身的变革。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始终是以独立自主的状态来参与的,自我教育个体对教育内容有自己的看法和安排,对教育行为有自己的选择和计划,对于结果的评定也是基于自己的角度。自我教育过程中,原先被视为被动接受对象的个体开始自己主动操控教育过程,自己全程实施整个教育活动,教育计划的设定,实施、评价和调节,无不是个体自己承担的。于是自我教育个体成为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感受者,担当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双重角色。在这两种角色的自由转换中,个体的思想实现了嬗变。
个体感受到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把外在的压力变为内在的需要,并为了这些需要的实现而发挥自身的潜能,使得自己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教育目标的自我取向、教育内容的自我选择、教育方法的自我内化、教育过程的自我调控、教育效果的自我评估。在这个运行着的动态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自我”的不可替代性。自我教育比外在的灌输教育更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
自我教育者的自主性是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选择性基础。人不是消极地依赖、被动地利用环境来生存和发展,也不是消极地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被动吸取施教者的所有灌输、盲目崇拜教育者树立的榜样和遵从既定的一切规范;相反,人都是按照自己的需要,依靠自己的价值判断来从外界世界攫取自己之需,自主地选择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这就是人的自主选择性。可见,人的自主选择性在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体的能动性是主体的一个根本特性,它表现在认识过程中就是认识能动性,表现在行为取向上就是行为选择性,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实践改造性。在包括思想品德形成和转化在内的一切人类对象性活动中,个人作为主体要自主地进行评价、选择和创造性活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不行。马克思说过: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主体为了达到自主地掌握活动的对象的目的,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克服实现目的的各种阻力和障碍。
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是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优秀思想品德的关键性力量。创造性是人作为主体独立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特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人对外在事物的超越,即改造旧事物、创造新事物;二是对自身的超越,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创造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的灵魂,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人的创造性具体表现为主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两个方面,它们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和智能结构的最高层次的素质,在认识事物、改造事物、创造事物的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育者从事引导他人的主观世界、促进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其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受教育作为接受主体,其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如何则直接决定着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决定着自身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转化。
二、相对封闭性
相对封闭性是指自我教育系统中,自我教育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统一于同一个体自身,在个体范围内就可以构成教育矛盾关系,开展教育活动,无需外在力量的过多涉入。同时,这种封闭性是相对的,自我教育个体可以在自我范围内开展教育,但仍需要外在教育者的引导、干预以及外部环境的支撑,完全独立于环境的自我教育会陷入主观专断的误区而迷失方向和影响进程。
自我教育之所以具有相对封闭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类意识的特性决定的。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外界,还能将视角转向自身反观自省,站在主体位置审视作为客观存在的世界和自身。人类意识高于动物意识的地方在于,除了对外界刺激积极反映的功能外,人类意识还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能力——建构能力。这种建构能力建立于人的意识对于第二信号系统熟练运用的基础之上。人类完善的第二信号系统能够将外在信息刺激转化为抽象的信号,借助思维运作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可以认识对象的表象和属性,尤其是对于不能或者不易用第一信号系统感知的对象更是有力。人类意识借助第二信号系统和思维规则反映自身的情况,并在主观世界中构建出一个与现实对象同构异质的映像。于是个体的主观领域内便同时出现了一个作为认识改造主体的自我和一个作为认识改造对象的自我,一对矛盾便形成了,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个体主观领域内构建并开始运作了,不需要外在教育力量的参与。然而自我教育活动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而是与外界相联系着的。因为,进行自我教育的个体本来就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进行活动的,需要外在环境的信息和物质的交流作为支撑;同时,由于个体自身的局限性,在一些环节上还不能独立完成或者独立操作,这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偏差和误区,必须要外在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干预、指导,推动自我教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自我教育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对自我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封闭的系统使得自我教育个体可以脱离外在教育者的直接参与,自主独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减少了外在教育者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给予个体更大自由发挥的余地,为主体性彰显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封闭的相对性要求自我教育个体必须始终关注环境的反馈信息和外在教育者的指导,不能主观臆断地实施教育活动;作为自我教育的监控者的外在教育者也必须紧密关注个体的自我教育活动,及时、准确地引导、干预。
三、直接性
任何教育模式都是中介性的,除了自我教育是直接性的。外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停留于共性化,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则易于个性化,更具直接性。个体作为教育主体,能够更好地将社会的标准和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对自我提出任务,确立自己不同时期的思想和品德修养目标,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直接针对性。中介性或间接性说明教育是手段,而非目的。直接性是指:一方面,教育主体无需借助其他力量就可直接认识教育客体;另一方面,教育方式上直接以自身体验为切入点,排除了中介性、中间性,跳出所谓的“价值中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入到价值领域中,具有表现为政治立场巩固和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一个心灵的活动无法为其他的观察者目睹……只有我才能对我自己的心灵的状态和过程有直接的权威性的认知。”[5]自我教育过程中,作为改造对象的主观意识成为了直接认识、作用对象,不再依赖于物质形式的载体。传统教育模式中,面对众多教育对象,教育者需要借助其他力量和途径才能把握其大概情况,不能确保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全部情况,而且教育的规划也是多依靠单方面制定的。由于实践经历不同,教育对象不一定能对教育活动产生共鸣,对教育内容的接受与理解程度就会打折扣。
自我教育是在个体切身感受的基础上自己设定和实施的,实施的教育有明显的针对性,实施过程中的情况也能及时反映到教育活动的操控者那里,并及时做出修正。既作为教育对象又作为教育主体的个体由于参与了自我教育,积极关注整个活动,对于教育活动产生了强烈的期待和信任感,接受过程中的心理阻碍会减少,接受效果会更明显。这是传统教育模式所不能达到的,因为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分别为两个具有主体性的个体,而且二者活动范围也不同,相互把对方视为一个外在存在。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定、规划、实施及评定都是由另一个独立的个体执行的,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会有很多的偏差,针对性不强;而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体也会把施加于自身的教育力量视为对自己的异化,产生抵制心理,这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低效。而自主自为的自我教育则能够打破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障碍,加深双方的信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思想政治教育来讲,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是客体,都是现实中有着主体性的个人,而且构成一对主客体的辩证统一体。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相对于为他性、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简单适应性,它集中地体现为人的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自我教育者的为我性构成了他自身对思想政治品德内在需要之基础。主体的为我性,即主体从“我”出发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各个人过去和现在始终是从自己出发的”[6]。可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承认现实的个人都具有“为我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主体(受教育者)的为我性,是指受教育者从满足自身需要出发,从主体的内在尺度看待施教者所宣讲的内容是否对自己有用,如果对自己有用就会主动接受它们,否则就会抗拒或抗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针对人们的为我特性,满足人的合理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尤其是要为现实的个人提供精神归宿、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精神提升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获得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这种直接性是建立在自我体验的价值真实性之上的。自我教育个体自主自为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己的实践经历与体验成为调动情感的最直接的依托,自己的切身经验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材料。自我教育的直接性对于自我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增强了针对性,调动了情感,提高了教育效果。事实证明,自我教育个体越能真实认识自我,越能提高情感认同就越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任何个体关注自我发展都是多于关注他人发展,作为一般的教育者也是如此。常规教育中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关注相对较少,而且是以关注自我为跳板来关注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中的教育者的关注是对于主体和对于客体关注的高度统一,这从主观动机上就使得自我教育比其他教育更有优势。
四、全时空性
全时空性是指自我教育对教育环境的全面适应性,它可以在此时进行,也可以在彼时进行;可以在此地进行,也可以在彼地进行;可以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也可以在那种环境下进行。自我教育对环境的要求不高,一旦被激发,自我教育就会按照过程循序渐进的进展,环境只是自我教育的潜在支撑因素。“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我们自己了。”[7]自我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对自己进行教育,因为自我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物质同一、精神统一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存在于同一时空,不仅可以全程掌握对象的情况,而且也可以随时干预对象的思想与行为。
这一特点使得自我教育比其他教育要有优势。其一,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毕竟是两个人或人和组织,在时空上是可以分离的,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才相互联系发生影响,除此之外,二者是作为两个不相关的独立个体存在的。教育者不能全程观察教育对象,即使可以观察到其行为,由于思想与行为并不一定是同一的,也不一定能真正了解对象的真实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改造思想的工作,不能了解思想就谈不上有效改造思想。其二,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活动的进行对环境依赖很大。环境设置既要符合教育主题,又要考虑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情况。教育环境的布置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而自我教育则不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统一于一身,随时掌握对象情况,可以以第一身份与对象交流,对象不会从态度上产生抵制和叛逆。这对于化解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时空上的分离,导致情感上的疏离,对教育环境的要求使得教育者只能择机开展教育,而且教育环境的布设也增加了教育成本。自我教育的成功实施则可以将这一些问题解决,随时开展教育。其三,传统教育模式由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分离,以及教育活动的计划性,教育活动往往被分为一些独立的阶段,对儿童、少年、青年和成人等对象的教育各不相同,各个阶段的教育安排有异,教育对象一旦离开了原设教育环境就不再是教育对象,教育过程中断也造成了教育效果的断层。自我教育能够打破教育的阶段性限制,根据对象自身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弥补外在教育者的缺位,具有持久和稳定的激励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不同于一般的是,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启发人的思想觉悟,改变人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和追求,以激励人们的精神动力。精神需要有如下特点:它不占有时间空间,不具备物质形态,瞬息之间,千变万化,其内容远较物质需要丰富;它不遵循物质世界能量守恒的规律,具有广泛的共享性;它带有强烈的主体性,因而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这些特点,使精神需要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无限发展的空间,因而使得满足它的难度远比满足物质需要难度大,尤其是崇高理想的实现和远大目标追求的需要永远难以满足。因而,由此激发的动机或积极性就相对持久和稳定。信息是流动的、即时的,这就将空间拓展到无限,人们可以超越时空自己去看、自己去听。
五、终端性
终端性是指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可以视为教育环节的终端,是对外在教育的承接和深化,是外在教育产生作用的最终决定环节。自我教育机制的终端性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上来讲的,自我教育处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末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开启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8]自我教育恰似一道通向教育对象心灵的大门,不把这扇门打开,外在教育就不能进入教育对象的内心世界,不能真正实现内化,更不能期望实现外化。
自我教育的激发与进行是外在教育进入个体注意范围的关口。“一个人却不具有直接进入另一个人的内心生活世界的途径。”[9]没有个体的主动关注,外在教育内容进不了其感知范围,达不到感知阙度,成为过眼云烟,自然不能入脑入心。自我教育意识的产生是自我教育开展的前提,也是外在教育内容能够进入个体内心世界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自我教育视为把外在教育引入个体内心世界的导引者和守门人。没有自我教育的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外化进程就进行不下去,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不能顺利实现。
自我教育的终端性是外在教育生效的标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个体的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就被挡在教育对象的主观世界之外,不能真正入脑入心。只有激发和促进自我教育,打开通向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门扉,让教育对象在自己开垦的土壤里自主播种、耕耘、收获,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注释】
[1]辞海(第6版),第1000页。
[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3]马奇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相关概念辨析[J].《求实》2008年第4期。
[4]《辞海》,1999年版(缩印),第1511页。
[5][英]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2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7][法]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版,第13页。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9][英]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