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良性自我教育的实现
受传统习惯势力和技术理性的影响,人们在当今“务实”的时代,面临道德滑坡和信仰危机,很多人跟着感觉走,不将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进行反思。如果没有主体自觉意识的提升,很难摒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常见的依附权威、盲从权威,个人主体意识弱化的不平等观念,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缺少独立性、自主性。那么很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因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主体意识的形成,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赋予人以主体意识。只有具有主体意识,个体才能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只有实现良性的自我教育,才能有利于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觉醒,才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信心和责任感,从而帮助受教育者进行独立思考,成为真正意义的自主精神的主体。所谓“良性自我教育”指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的理想状态,是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低效状态而提出的。良性自我教育是指自我教育者能够按照社会和自我的思想政治目标顺利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何实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本文所探讨的终点和归宿。
第一节 良性自我教育的目标和实现条件
一、良性自我教育的目标
人类实践具有目的性,教育是具有方向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方向”是指教育活动最终指向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是经过人类改造过的向度,是在原生向度上加工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自我教育是个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来改造主观世界,是个体不断向思想教育标准趋近的自我改造的过程。就良性自我教育而言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预期教育对象的状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良性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其中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是重要培养目标,最终是指向社会主义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具有鲜明的方向性。
明确了良性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良性自我教育作为过程,它的方向性也就明确了。其实,如果自我教育的方向不正确,良性自我教育是不能实现的。为什么在现实中,许多自我教育者的目的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个体自我教育的结果却有所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这就涉及自我教育的方向正确与否的问题。自我教育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渗透着价值取向,具体指导理念的差别导致了自我教育方向的差异。程文晋在《自我教育论》中根据是否和教育总目标一致,把自我教育分为“正方向”的自我教育和“负方向”的自我教育。“正方向”的自我教育就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一致,有利于个人发展又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良性自我教育;“负方向”的自我教育通常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大方向相悖,与个人追求和社会发展相对立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是良性自我教育。
若从方向性的生成角度来看,自我教育的方向又可以分为趋向于生命本位的原生向度和趋向于外在教育的次生向度。原生向度是在本能驱使下的趋向,如追求名利、趋得避失、趋利避害等都是人与生俱来的方向;次生向度是经过社会教育等外在力量改造后形成的方向,例如为集体、国家、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为追求目标而忍受痛苦和磨砺,这都是经过社会教育改造,在原生向度基础上形成的次生向度。作为生命体,个体自我不仅要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生理需求,作为社会人,他还要追求社会性需求的满足、社会需求。在前者的作用下个体追求、饮食、情欲的满足,在后者作用下个体追求得到群体的认同。这些都是自我教育个体作为社会成员所必然要满足的需要。这在历代思想家那里往往被归结为快乐原则,这些需要的满足都导致个体的愉悦感,为了追求这种愉悦感,个体在本能的指引下有选择的作出一定的行为。个体无论是追求知识、荣誉、金钱、美色或者是其他被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无非都是为了通过这些活动使得自己的相关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愉悦。这种愉悦感建立在人类本能的基础上,是没有受到外在因素影响的活动趋向。如果个体自我教育以这个向度为方向,个体的自我教育行为就成为不断追求本能需要满足的过程,这种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容易陷入盲目地追求私人欲望的满足而不顾及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的极端,这自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样的自我教育也不是良性的自我教育。
生命本位向度和外在教育向度同时制约着自我教育发展的方向。前者是更基础的原生向度,是所有社会个体都具有的向度,后者是次生向度,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这一向度更具有本质性。原生性和基础性是次生性和本质性的前提和依托。两个向度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两者又不能有本质性的冲突。完全以生命本体向度为方向的自我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无教育”“不教育”状态,是个体本能的自我满足过程;完全脱离生命本体向度的自我教育则会失去现实性,陷入“假大空”的误区。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自我教育方向应当以生命本位向度为基础,又体现外在教育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个体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又保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
自我教育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和社会行为。最初的自我教育并不是单纯为思想政治教育而产生的,而是为了自我调适、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种自我教育不以教育环境为依托,不存在专门的外在教育者的干预,属于完全的自主自为行为。随着信息社会到来,发布各种信息的主体以及载体,由于各自代表利益集团的不同,各自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信息环境下,必须有良性的自我教育能力,以避免被发布信息的主体和媒体的政治取向所误导或牵着走。
二、良性自我教育实现的条件
良性自我教育的实现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可能完成:
(一)自我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是实现良性自我教育的首要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中的自我教育,它是在强烈意识形态下的政治观点的自我接受和高度自我认同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是良性自我教育实现的首要条件。从自我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上讲,自我教育者要树立阶级分析的观点,端正阶级立场,有要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政治信仰。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重要内容,树立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和道德观,追求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
(二)自我教育者的主体自觉性是良性自我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自我教育的主体应当是具有充分觉醒的自我意识的社会个体。要实现良性自我教育就要全面提高个体的相关素质。
现实生活中,自我教育个体主要受身心素质、知识储备、思维和实践能力、外在信息刺激等方面因素影响。个体的身体是个体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个体意识和能力的依托,个体的心理状况也会影响自我教育的践行与实效。身体的健康是自我教育的最根本的基础,其状况决定着自我教育能否真正开展。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可以为个体的意识、能力、心理起到重要作用,为自我教育提供坚强的基础。心理状况是个体意识正常发挥运作的保障,没有良好的心理状况的保障,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受到影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和自信有助于保证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状态和效果。为了保证个体自我教育的良好状态,必须保证个体心理健康。
人的任何一次实践都是以先前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实践手段的运用不仅取决于手段的结构和特性,而且取决于主体的知识、技能和意志。“主体只有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意志,才能驾驭物质手段,进而实现实践的目的。”[1]知识储备包括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两种来源,具体的内容可以为自我教育的行为提供认知基础,也是具体方法生效的前提。没有知识的重组准备,就会使自我教育陷入一种无依据、无指导的蒙昧状态。充足的知识储备为价值选择与价值践行提供依据和指导,提高个体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的思维与行为的科学性,为自我教育提供坚实的认知基础。思维能力如逻辑和非逻辑思维能力、规划能力,实践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具体实践操作能力。个体能力是实现个体目标需求的工具和唯一可靠的途径,个体相关能力直接决定着其思想和实践的效果。增强个体自身能力可以从根本上增强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拓展了个体全面发展的途径。个体知识和能力是自我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知识能力的不足会使自我教育的效果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目标。
(三)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是良性自我教育得以开展的重要保证
自我教育和环境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维持自我教育的进展。自我教育的周围环境应当与自我教育活动相协调。不仅为个体自我教育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还在社会互动方面,积极与个体进行交流,使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实现自我教育目标。
一般认为自我教育的环境主要有客观的物质条件和主观的文化精神条件。它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为承载着一定社会规范要求的宏观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环境,它们体现了社会要求,蕴含着社会规范;二是把这个社会规范转化为自我教育主体所要追求目标的执行机构,如学校、单位等。宏观的社会环境是自我教育活动开展的根本性的制约因素。社会规范决定着自我教育目标,影响着自我教育内容和方法。学校、单位等是把社会规范转化为自我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的执行机构。尤其是学校作为把社会规范转化为教育内容的专职机构,通过老师来实现,老师通过对自我教育者的掌握,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和道德推理,从而使自我教育者拥有科学的道德价值,为良性自我教育的实现优化了环境。
周边小环境和宏观大环境都对自我教育活动产生不同形式的影响。从环境途径加强进行良性自我教育,应当把如下三个方面作为着力点:
第一,加强周边小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于自我教育个体的影响作用。周边小环境由于和个体互动性强、对个体的影响较大、更直接,而且可控性较社会大环境强,对于自我教育意义更大。应当从这些小环境入手积极发挥其对自我教育活动的影响作用。与个体直接相关的周边小环境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或单位环境、交往群体环境、社区环境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在关注现实环境的同时,还要关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环境。在关注提升物质条件的同时,更要关注改善人文氛围。
第二,长期致力于宏观大环境的建设。宏观大环境可控性较弱。宏观大环境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紧密联系的,短时间内作出重大改变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其涉及的社会实践主体较多、时空域较广,短时间的干预效果不明显,方向也不易控制,花费也会较大。由于宏观大环境对自我教育具有基础性影响,不可以忽视。加强改善宏观大环境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主体的参与,也需要每个社会个体力量的融入,只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循序渐进的改善。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个体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个体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各方力量长期努力才能实现。提高社会精神文化水平和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应当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来抓,不能忽视,也不能操之过急。
第三,加强具体环境之间的对接和协调。自我教育个体在实践、生活过程中,不断在不同的环境之间转换,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在不停地变换。具体环境之间的不协调不一致是导致自我教育效果不佳、方向性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要保证在不断的环境变换中,维持教育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为良性自我教育创造一个优化的环境,这需要我们大家做好具体环境之间的对接和协调工作。
第二节 良性自我教育的实现方法与途径
良性自我教育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
一、外在教育者应积极引导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至少应该是——对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少年时代和早期青年时代精神生活起到指导者、鼓舞者、保护者和缔造者的作用的。”[2]外在教育者对于自我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外在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相关技巧经验的掌握情况,外在教育者与自我教育个体的关系,外在教育者的行为垂范都会对自我教育活动产生影响。
外在教育者影响自我教育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控制环境间接影响,包括自己作为环境的一部分的榜样示范的运用;二是直接对自我教育个体进行干预。如果从外在教育的途径提高自我教育效果,外在教育者可以将以下三方面作为着力点:
(一)加强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相关知识
外在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就体现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上,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才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外在教育者要想在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活动中保持主导地位,必须更加主动积极的关注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活动,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施加影响,对自我教育进行引导。只有外在教育者积极主动关注、影响自我教育,个体自我教育才不会陷入无指导的“不教育”误区。
(二)与自我教育者建立互信、和谐的关系
外在教育者与自我教育个体同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在时间与空间上有交叉点,这为其积极引导、干预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社会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会影响相互之间的态度和交往效果。外在教育者如果希望其引导、干预行为不受抵制,就必须与自我教育个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双方建立互信、和谐的关系,外在教育者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三)在行为实践上做好榜样示范
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教育个体范围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外在教育者模范表率成为一种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引导方式。外在教育者要在与自我教育个体的交往中严格约束自己,做好表率,以自己的具体行动对自我教育个体产生感召、示范作用。
二、自我学习和修养
自我学习和修养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思想政治道德知识,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活动,自我学习和修养是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
自我学习是通过思想政治道德知识的自我认同、自我选择和自我接受三个基本步骤来完成的。自我认同是对自我和知识两个方面的肯定,是自我学习基础,自我选择是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我学习内容,并对它们进行排序、编码的过程,是自我学习的重要环节;自我接受是对选择的内容进行内化为自己思想品质的过程,它是自我教育的关键。自我学习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没有自我学习的过程,自我教育就是空中楼阁。一是自我学习可以提升自我教育者自身的认知水平。二是自我学习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完成,自我学习不单是一个知识理论的储备过程,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内化”接受的过程一个真信真学的过程,它可以提升自我教育者的鉴别力,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三是自我学习还可以促进自我修养,使知转化为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行为。
自我修养是指修养身心、反省自新、陶冶品性和涵养道德,是改造主观世界和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自我修养是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的修养活动,它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瑰宝,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吸纳和利用的有力武器。自我修养的具体形式有自省、克己和慎独。自省具有“自省自讼”的自我批判意识、“改过迁善”和“见贤思齐”的自我追求品质。自省是对自己行为的反省,自讼是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的责备,自省自讼是以自我教育的目标为准则,对自己业已发生的行为进行衡量,在发现不足中表现出来的“追悔”和“觉醒”。其后要知错就改,改过迁善。“克己”是指面对不良诱惑,能够保持良知的自我。自我约束,自我克制。是对不良因素的自觉抑制。一是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二是克服拜金主义的影响。“慎独”是指没有外在监控和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保持道德自觉,按照社会规范行事。因为一个人独处,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没有外面监督的环境,这个时候自身的不道德思想容易触发,不道德行为容易产生。“慎独”是高度的道德自觉,不仅是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也是检验道德高尚境界的尺度。只有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良行为,克服内在的不道德思想,才能达到实现良性的自我教育目标。
古人提出的自省、慎独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思想,几千年来对人们的思想情操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身处价值多元的时代,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想的泛滥、是非观念的混淆、道德滑坡、信仰危机等等喧嚣浮尘充斥眼前。这时更需要有自省意识和自律精神,“吾日三省吾身”,即使在独处无人注意时也能谨慎不苟,避免出现违背道德的念头和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只有在独处时都能严谨自律,才能真正达到自我教育所期冀的理想境界。
三、深入社会实践
实践是人类的存在形式,是人类与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动力。任何人,脱离实践都不可能获得真知,也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性自我教育必须在实践锻炼中才能真正完成,同时良性自我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政治实践。“通过实践我们学会了怎样做”。[3]实践锻炼可以丰富自我教育的内容,检验教育的效果。首先,实践锻炼是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良性自我教育的内容可以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体验教育的成效,于无意识中接受内化教育内容;其次,自我教育不仅仅是自我改造,更重要的是它要作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自我教育的效果是否是良性的自我教育。
社会实践是个体的能力素质形成的基本途径,自我教育个体的知识、行为和思维能力也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教育作为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的支撑。社会实践对其内容起着重要的检验作用,同时,社会锻炼还可以使得人们对自我教育的内容的理解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多样化、立体化,并在实践中丰富自我教育的内容。加强个体的社会实践可以增强自我教育个体能力素质,可以为自我教育拓展空间,从外围间接地推进自我教育的进展。
第三节 良性群体自我教育的实现
自我教育是自己教育自己的实践活动,主体是自己,客体也是自己。“自己”即“自我”,这里的“自我”有两种层面上的指代对象,既可指代单独的个体自我,又可以指代群体的自我。所以自我教育也就表现为两种类别:个体自我教育和群体自我教育。不同时期提出自我教育思想中的主体和对象略有不同,这是由于具体历史条件、语境差异造成的。总体而言,自我教育的主体是生理心理达到一定成熟水平,同时还作为社会成员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群体自我教育形式中,主体是处于特定组织中的具有平等关系的个体集合。
以上都是以个体自我教育为主要切入点的研究和论述,实际上,群体自我教育也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在自我教育思想诞生之初,最先指代的就是群体自我教育,而且群体自我教育涉及的人数较多,更需要组织和引导,在实践上可操作性也更强,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
一、群体自我教育及其特点
群体自我教育是把范围从个体扩展到在群体范围内的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是群体内部发生的自我教育。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本文关注的是正式群体的自我教育,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的群体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的群体是由一定数量的教育对象组成的存在正式组织结构的群体。群体自我教育有多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集体学习和讨论、演讲、竞赛、参观访问等是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方面,群体自我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的扩大形式。在个体自我教育中,教育关系发生在个体自身范围内,而在群体自我教育中,教育关系扩展到了群体内部独立的个体之间。另一方面,群体自我教育实际上还作为个体自我教育的环境影响个体自我教育进展。群体自我教育发生过程中,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交往,不断接受来自群体内部其他个体给予的刺激信息,这些信息作为外在刺激影响着个体自我教育的进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群体自我教育是最初受到关注的自我教育形式,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最主要和较成熟的形式。在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关于青年团的任务方面提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方针,“其方法或集会讲演,或刊行出版物和小册子……以启发并养成青年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及批评力”。[4]在中共三大通过的《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关于教育方法,主要提出: ( 1)各地方之政治讨论; ( 2)各小组之政治讲演; ( 3)各小组之组织原理讲演; ( 4)国内劳动运动及各地现实的劳动生活,每小组均当加以讨论; ( 5)设立社会科学的研究会等。[5]1990年李瑞环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中指出,群众自我教育的原则决定了要采取耐心说理、平等讨论、互教互学等民主的方式方法。无论在革命还是在建设时期,群众自我教育成为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群体范围内的活动,澄清政治立场,端正思想态度已经成为我党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
与个体自我教育形式相比,群体自我教育具有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群体自我教育是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生作用的依据主要是群体对个体的制约和影响。群体自我教育中,群体内部个体之间是主体间关系,一方面,相互独立的个体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具有自主的思想和态度,进行着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个体还受来自周围同类个体传递的信息影响,在相互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教育形式发生作用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个体之间的模仿、感染、竞争以及群体环境对个体的熏陶、制约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群体自我教育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在过程上具有独立性。群众性自我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为了端正群体成员对具体问题的态度,形成统一认识。一般而言这种形式都是围绕具体的主题开展的,主题性读书活动、主题演讲、组织竞赛都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常见形式。主题性这一特点也决定了群体自我教育过程具有独立性,在一定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一旦这一教育活动结束,不会像个体自我教育那样在新的基础上再继续进行。
3.群体自我教育是在个体之间发生的,具有外显性,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者进行观察和调控。这使得群体自我教育在实践中更容易操作。在具体实践中,外在教育者在群体自我教育中发挥着组织和控制的主导作用。
二、良性群体自我教育的特点及实现途径
良性群体自我教育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主题鲜明,有吸引力
群体形式的自我教育是主题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一次群体自我教育活动搞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主题是否鲜明,是否对于群体成员具有吸引力。只有主题鲜明才能凸显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向性,才能针对现实问题,解决现实困惑,只有吸引力强才能充分调动群体成员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二)成员之间结构合理,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群体自我教育之所以必需,是因为群众之间思想上存在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正确与错误等差别,知识技能上存在着会与不会、高与低、熟练与不熟练等的差别,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可以使群众之间在思想上、知识技能上以及经济上互帮互助、互教互学,所以群体结构的等级差别性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三)组织规划有力
组织规划更多的是外在组织者的行为,因为群体自我教育需要同时将众多个体集中起来组织教育,就必然要借助组织机构的力量,不能缺少外在组织者的作用。从主题的选定、人员的组织、物资的配备,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调控和引导,都离不开外在组织者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在教育者在群体自我教育中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了群体自我教育活动的成败与效果。
实现良性群体自我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1.群体中个体应当增强主动性,提高自身知识能力素质,加强民主精神。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自我教育开展的前提,也是影响自我教育效果的根本因素,群体自我教育作为个体自我教育的扩大形式,同样离不开个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个体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影响也要求群体中的个体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提高个体素质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前提,而且这些素质是有所差异的,否则就不会有个体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教育。民主精神是影响个体主体性发挥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民主意识的个体不可能在自我教育活动中发挥积极主动性,也就不能在相互交往中客观地对待他人,这会影响自我教育的效果。
2.组织者要仔细筹划群体自我教育的主题和具体形式,做好物质条件和人员的配备,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积极引导调控。外在组织者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和教育活动组织者要准确把握群体的思想动态,结合群体实际,针对群体特点,确定自我教育的主题和具体实施形式。群体自我教育开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依托,同时更不能缺少的是群体成员的准备,组织者要仔细选择安排骨干人员在自我教育中主动积极发挥引导、模范作用,让群体自我教育有计划、有方向的开展而不至于陷入“无计划,无主导”的境地。必要时,外在组织者还要利用其特殊身份,直接对群体自我教育进行调控和引导,确保自我教育活动按计划有效开展。
3.群体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成员集体意识、主人翁精神,加强组织的民主建设。集体组织是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长期的组织自身建设是全体成员充分发扬民主和主人翁精神的基础,只有处在一个民主、开放和谐的群体环境中,群体自我教育的参与者才能真正发挥主体性,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最终来讲,这还是需要群体普通成员和组织管理者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再好的思想、理论、道德、情感、意志,如果不被一定的人所内化,即主体化,就不会成为推动主体活动的重要力量。他人的和社会的精神因素一定要转化为一定主体自身的精神因素,才能推动他行动起来。主体内化的精神因素不同,形成的精神动力也不同。在一定的社会或群体内部,相同的精神因素为一定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所接受和内化,可产生相同的精神动力,增强社会和群体的合力、凝聚力;相异的精神因素为社会或群体内部不同成员所接受或内化,会产生相异或相斥的精神动力,形成社会和群体的斥力、离心力。因此,不仅要注意使正确的精神因素为个体主体所内化,形成个人的积极的精神动力,而且要注意使正确的相同的精神因素为一定社会或群体成员所内化,形成和增强社会群体的共同精神动力。
【注释】
[1]肖前.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6页。
[2][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
[3][英]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3页。
[4]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26页。
[5]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