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即20世纪前期,依据一些西方教育史家的观点,此时的教育处于觉醒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认识到发展中等教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力量和综合国力,且应该使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联系起来。这三份报告负责对英国全日制小学教育进行调查研究。从上述历史可以看出,英国在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基本上建立了相互衔接的学校制度,为英国现代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 大战前各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即20世纪前期,依据一些西方教育史家的观点,此时的教育处于觉醒时期。以下我们将以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苏联六国为典例分别论述。

一、二战前英国教育的改革

(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

19世纪末,英国还没有形成有效统一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1899年和1902年英国政府分别通过了两个教育法案——《中央教育委员会法》和《巴尔福教育法》。

根据前者,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由国会直接负责的教育委员会,取代了1839年成立的枢密院教育署(管理初等教育)、慈善委员会(管理中等教育)和科学艺术部。这个教育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初等、中等和职业教育,监督和分配教育补助金,奠定统一管理英国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基础。

但这一中央一级的管理机构实际上只是一个虚设的机构,没有真正起到管理作用。随后颁布的《巴尔福教育法》是英国教育行政体制中尤为突出的变革,这次法令主要内容如下:①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取代了地方教育委员会。②地方教育当局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初等教育实施;有设立公立中等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权利;支付教师工资并有权解聘学校管理委员会选出的教师甚至校长;资助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为中等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

《巴尔福教育法》是英国20世纪第一部重要的教育法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第一次通过法令形式放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初等义务教育,为国家公共教育的建立打下了基础。由于此法案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当地教育当局的结合,因此促成了中央和地方相结合及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对英国后来的教育领导体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面对教育委员会管理乏力的现状,要求扩大教育委员会管理权限的呼声越来越高,在1917年,教育委员会的主席费舍(H. Fisher)向下议院提交了一份教育议案。这份教育议案提出加强教育委员会的权力,但是遭到了教育当局的强烈反对。《1918年教育法》的出台目的在于改变教育委员会管理乏力的现状,虽然教育委员会的权限加强了,但它也只有对地方教育当局和其他教育机构监督的权限。同时,在1918年的教育法中,英国地方教育当局的权限也在不断扩大,享有对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直接领导权。

直到1944年后,中央取消了教育委员会,成立了教育部,中央教育行政当局控制权限才有了实质性的加强。同时,地方教育当局的权限也不断扩大。这样,在20世纪前期英国就形成了教育行政体制上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教育的特点,促成了中央和地方当局的伙伴关系。

(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这一时期英国的初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它和中等教育没有恰当的衔接,英国初等教育还不是免费教育。虽然学校和就读学生的数量在《1902年教育法》颁布后有了较快增加,但初等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费舍提出的教育议案,称之为1918法案(因是教育大臣费舍提出的,又叫《费舍教育法》The Fisher Act)。其中作了如下规定:①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国家教育委员会可以制约地方当局,地方当局行使职权的方案要提交给国家教育委员会。②开设幼儿学校,针对2~5岁幼童,小学免费,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③禁止雇佣不满12岁的童工。④地方教育当局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14~16岁的青年免费提供学习课程和体育训练,年轻人每年应该在继续教育学校中接受320个学时的学习。[1]

该法案所作的贡献是:①调整了中央与地方教育当局的关系,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2]。使英国在国家教育制度的完善方面前进了一大步。②该法案用教育立法形式保证了初等教育的实施。初等教育成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免费,至此,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普及和迅速发展,国民教育此时是意味着14岁之前的初等义务教育。

英国的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相分离,分别在两条不同的轨道上运行。《费舍教育法》虽然使得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普及,但并未触及其教育的双轨制本质。

(三)改革中等教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认识到发展中等教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力量和综合国力,且应该使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联系起来。1924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工党政府任命了以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委员会在1926—1933年间,先后三次提交《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报告》,一般称为《哈多报告》,其中影响最大、最著名的是1926年的报告。这三份报告负责对英国全日制小学教育进行调查研究。1926年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①小学教育应称为初等教育。11岁前所接受的教育是初等教育,这其中又分为5~8(幼儿学校)和8~11(初级小学)两个阶段。②11岁之后接受的各种形式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分为文法学校、有实科性质的选择性现代中学、相当于职业中学的非选择性现代中学、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四种不同类型的学校。③11岁时应该举行选择性考试,以便使每个儿童进入最适合的学校。④义务教育的最高年龄为15岁。

《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了使中等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思想,它的中心是强调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提出教育分流主张,即通过11岁考试这种一次性考试将中等教育分为两部分——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和各种类型的现代中学。

1938年以斯宾斯为首的教育调查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文法学校和技术中学的报告——《斯宾斯报告》,坚持了哈多教育改革方向,以改革中等教育为中心,强调各类中学之间建立对等关系的重要性。该报告把双轨拓展成了三轨,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学校,同时还提出设立在同一种学校兼有这三种类型中学的多科型中学的设想。到二战前,英国基本上形成了这三种类型的学校。

从上述历史可以看出,英国在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基本上建立了相互衔接的学校制度,为英国现代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中央教育行政管理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相结合且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教育的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开始了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多方面改革,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统一控制

在中央教育管理体制上,国家设置了公共教学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全国在公共教学部的领导下实行统一的管理。

法国提出并逐步贯彻了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这三项原则的体现和实施如下:①法国政府在1881年颁布了《费里教育法》,1882年又发布法令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年龄;②1919年规定职业教育免收学费,1928—1933年,法国实现了中等教育免收学费,1936年,法国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到14岁;③法国教育的世俗化主要表现为从1882年的法令规定小学不得上宗教课开始,一直到1905年通过教会与国家分离的法令禁止教会实施教育为止,逐步解除教会对教育事业的控制,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

(二)中学课程的改革

1902年法国对中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改革目的是使传统教育和现代科学教育都受到重视。这次改革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4~5年的预备课程后,再学七年中学课程。中学课程的前四年可以选择古典课程或是现代课程,古典课程是以拉丁语为必修课,希腊语为选修课。现代课程着重法语和自然科学。中学课程的后三年又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学生从拉丁语、希腊语,拉丁语和现代语言,拉丁语和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这四类中任选一类,然后最后一年分组,分别集中学习哲学或数学,为取得大学入学考试文凭而作准备。

这次改革是不彻底的,改革后法国的中等教育课程仍以古典语言为主。其后1923年又一次进行中等教育课程改革,用传统科学教育代替了传统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用旧的统一课程取代了1902年改革中实行的各种平行课程。这次保守的改革不但没有完善前一次改革顺应历史潮流,反而充满了古典主义的色彩,是课程改革上的倒退。

(三)统一学校运动和学制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的双轨制教育体系引起劳动人民的强烈不满。1919年,法国出现了新大学同志会,主张建立统一学校,实现教育民主化。以新大学同志会的活动为首,法国很快形成了统一学校运动。在运动中同一学校的拥护者们对初等教育的统一和中等教育的免费等问题形成了一致的看法。统一学校的运动引起了法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导致法国学制的改革。

1923年,法国政府决定在初等教育阶段实行统一学校制度,即所有的初等学校都按照同样的教育计划来实施教学,1925年以后,法国初步实现了小学阶段的统一学校。1930年法国的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实行免费。1933年法国中学设立了统一入学考试制度,使学生享有入学机会平等权。

统一学校运动和法国学校制度的改革有力地冲击了法国的双轨学制,推动了法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扩大了劳动人民子女接受中等教育的比例,对法国战后的教育制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初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公立学校中的手工训练。1919年,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法案由阿登省议员奥斯蒂埃提出并被议会通过。法案的主要内容如下:①在中央由教育部设置主管职业技术教育的部门和官员,各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②每一市镇设立一所职业学校。③18岁以下的青年有接受免费职业技术教育的义务。④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包括三部分:补充初等教育的普通教育、作为职业基础的各门学科和劳动实习。

《奥斯蒂埃法》在法国的技术教育制度发展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可见其意义重大。它使法国的职业教育第一次获得了有组织的形式,由国家管理。

在20世纪前半期,尽管法国的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初等教育实行统一学校制度,中等教育实现了义务、免费,双轨学制得到了一定的改革,职业教育有了较好的发展,这些都为二战之后法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教育的改革

19世纪后期美国就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产值在世界各国中占首位,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完善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中等教育的改革

20世纪初期,美国完成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的改革成为美国教育的重点。这一时期美国更注重中等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与大学的联系问题。1895年全国教育协会任命了一个“十三人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报告,建议允许学生选修各类学科,以学生取得的总学分作为学院的入学条件。这些建议为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和选修课制度奠定了基础。1913年美国教育协会成立了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于1918年提出了一份在美国教育史上很有影响力的报告《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它肯定了“六三三”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提出了中学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指导思想,对美国20世纪前期中等教育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美国教育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指导思想。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委员会决定,实施一项为期八年的大规模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从1933—1941年,从全国推荐的学校选择了三十所中学,这就是著名的八年研究计划又称为“三十校实验”。这些中学自行决定科目的开设和学习的分量,参加实验的学院对进行实验的中学的毕业生不进行入学考试,合作中学的毕业生申请进入学院时须持有校长的推荐书。这个实验研究在教育目的上实现了个人的发展,并积极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教育管理上,课程、方法的选择和安排各个学校都不同,形式多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师生之间的协作受到重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教学大纲的计划评价。委员会对学生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30所中学的毕业生从整体上看比比较组(未参加实验的学生)的学习要优秀,改革力度大的中学效果更加明显,“八年研究”所作的报告最后建议:如果学院想招收学业优秀、兴趣活跃、思维敏捷、讲求实际,又能与别人友好相处的学生,就应该鼓励中学继续摆脱传统课程模式的约束。[3]在这一时期,美国的教育思想和政策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受进步主义思想影响的美国中等教育理论和实践对美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改革

高等教育改革值得一提的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级学院运动,它所创立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有力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首先提出将大学四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两年为初级学院,这一阶段的课程类似于中等教育。这个思想的提出也对后来中等教育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中学开始增设中学后(大学前两年)的课程。第二个阶段的两年为“高级学院”,课程类似于专业教育或研究生教育。1901年,美国建立第一所公立的初级学院,此后初级学院得到迅速发展,一些大学和职业学校都改为两年制的初级学院。初级学院是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初级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课程设置多样,不收费或收费较低,传授比高中广一些的普通知识和职业知识,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或转入大学的高级学院阶段继续学习。美国初级学院的产生和发展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的产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使中等教育更好地向高等教育过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随着美国工业化、社会化的进程,职业教育更加受重视。

1906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争论的问题主要是职业教育能否列入公立学校的课程,是否应该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一争论过程中,美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917年通过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是:①在公立学校中设立职业科,学生可以选修职业课程。把传统的中学改革成为兼具升学和就业职能的综合中学。②联邦政府要与州合作,提供职业教育科目的师资培训,同时对职业教育师资训练机构提供财政补助。③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办了各类职业学校。

《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①通过这个法案之后,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全国性职业教育系统,有力地保障了美国的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②普通教育以升学和就业并重作为办学目标,与现实的联系增强了,大大增加了实用主义色彩。③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联邦与州合作、共建的政府行为。政府的拨款补助,保障了职业教育的稳定快速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实验,为美国教育战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基础。后面我们会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教育制度的改革

信仰主义和国家主义是德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为国家服务”的民族主义精神是德国教育的指导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教育逐渐成为了法西斯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19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段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年)和纳粹统治时期(1933—1945年)。

(一)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1.魏玛共和国时期关于教育改革的法令和会议

1919年德国建立了魏玛共和国,并通过了《魏玛宪法》。该法对教育的规定主要如下:①教育权归各州所有,国家对各类教育事业实施监督权。②在初等教育制度上,宪法主张建立统一的公立学校系统,主张废除等级性的双轨制。③各州还应该提供8年免费义务教育和非义务补习教育,直至18岁。④此外规定保留宗教在教育中的地位,但宗教可不作为世俗学校的正式科目。

《魏玛宪法》促进了德国教育的改革,德国议会为了贯彻该宪法的教育精神,于1920年6月11日至19日,召开了全国教育会议,被称为“第一次德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会上强调建立和扩建统一学校,广泛讨论了学校系统的组织、师资培训、教学方法等热点问题,这次会议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重要教育会议,对德国现代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各级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在初等教育方面,德国废除了双轨学制,建立四年制统一初等学校,八年义务教育后,学生可以到补习学校接受职业继续教育。

(2)在中等教育方面,取消了中学的预备学校阶段,增加了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学校,这一时期中间学校、文科中学、理科中学依然存在。儿童在初等学校毕业后,可以选择多种中等学校就读,反映了中等教育改革的多样性。

(3)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福利法》,提供了保护儿童、青少年的条件,各州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4)在教师培养方面,德国提出了彻底改革小学教师培训的方案,把中等师范培养小学教师的任务交给了高等教育的师范学院来承担,提高了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5)高等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德国的高等教育强调坚持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提出教育面向大众的要求。

总之,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有了一定的衔接,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但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仍然带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倾向,为纳粹时期德国教育成为法西斯统治的工具提供了条件。

(二)纳粹时期的教育

德国的教育在这一时期也成为了实施法西斯专政的工具。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培养德意志精神,教育为法西斯主义服务,贯彻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此时期学校教育全面倒退。①在初等教育方面,国民学校蜕变为强化纳粹统治的重要工具,重视从小培养儿童的德意志精神,学生接受普通教育和纳粹主义思想灌输。②中等学校的数量减少了一半,德意志中学作为主要类型,十分强调德意志学科,强化学生的民族主义情感,渗透法西斯思想。③高等教育明显衰退,教学自由、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被彻底破坏,大学生人数减少至不足原来的一半,体育和种族学成为大学主要课程。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革在德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时期德国形成了初步的国民教育体系。在纳粹时期教育完全成了法西斯专政的工具,教育明显衰退。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魏玛共和国时期教育改革的延续。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的改革

19世纪中叶的“明治维新”中,政治、文化和教育改革的方针是富国强兵,这一方针推动了日本各方面的发展。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了对亚洲邻国扩张侵略之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具有强烈的侵略性。

这一时期,日本的教育发展可以分为大正时期(1912—1926年)和昭和前期(1926—1945年),这两个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一)大正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19世纪末,西方各种文化强烈冲击着日本的传统文化,迅速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为了寻找一条继承日本本土文化、抵御西方文化影响的途径,1890年,天皇颁布了《教育敕语》。《教育敕语》的主要内容是重申忠孝是日本教育之渊源,日本的教育开始把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与日本的民族意识培养结合起来,从此日本逐渐在大正时期完成了向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过渡,强调民族主义和国家对各类教育的控制,同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得到了发展。

1.初等教育的改革

19世纪末,日本的初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入学率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同时,日本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控制。1907年,日本颁布《再改正小学校令》,所有的小学都改成公立,初等小学的修业年限定为六年,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分为初等小学(6年)和高等小学(2~3年),确立了六年义务教育体制。课程和教学内容成为初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面,1919年,日本颁布了《小学校令施行规则》和《修改小学校令》,这些法令在略微减少总教学课时的情况下,增加了理科课程、地理、日本历史的课时数。法令重申了1890年颁布的《教育敕语》。1924年,日本对以上两个法令作了修改,强调实科教育在高等小学中的地位。1926年,日本将手工、图画、实业、珠算等定为高等小学的必修课。学制和课程的改革促进了日本初等教育的发展。

1921年日本完成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初等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已经高达99.3%。1924年日本开展关于实施八年义务教育的讨论,但这项决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实施,并且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至九年。

2.中等教育的改革

日本的中等教育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的类型比较多,其中以升大学为目标的五年制学术性中学为主,此外还有女子中学、中等师范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各种补习学校等等。

为强化对中学的控制,使之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成为效忠天皇的教育机器,1918年底,日本颁布了《高级中学令》,强调充实国民的道德教育,完成高等普通教育为目的。此法令的主要内容是:高级中学划分文理科,修业年限为7年,创办私立和公立的高级中学,学术性中学的课程重视基础科目和外语教学,中学实行严格的考试。1919年日本还公布了《修订中学校令》。其基本内容是:加强中学和小学的联系,中学的入学年龄不局限于12岁,学习优秀者可以提前入学;设立两年制的初中预科;重视化学和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和实习。

与男子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女子教育的重点更多地重视家政、装饰艺术等,而不是基础科目。女子中学教学科目这样设置是因为深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1920年7月修订后的《高等女子学校令》和《高等女子学校令施行规则》颁布后,女子教育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女子学校的教育年限由原来的四年增加至五年,女子有和男子一样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的权利。

中等师范学校的教育年限一般因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而不同,前两年的课程一般都是接受效忠天皇和为国家献身的思想教育,师范院校的学生费用是由政府支付的,相应的,学生毕业后要为国家服务一定的年限。

1920年颁布《修订实业学校令》以后,允许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具有和中学毕业生相同的升入大学的权利,修订了各种职业学校规程,教学上注重与社会相关的职业科目,废除把职业学校分为甲乙两类的做法。另外,职业补习学校的数量大大增加,从1915年到1925年十年间增加了一倍,达到15361所,满足了这一时期对中、低级技工的需要,解决了小学毕业后一些学生的就业问题。

3.高等教育的改革

191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大学令》,主要内容是:大学的教育目的是通过传统国家所需要的思想和知识,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大学可以由几个学部组成,如法学、医学、文学、理学、农学、工学、经济学和商学等,也可以设立单科大学,修业年限为3~4年;除国立大学外,允许设立私人团体办的私立大学和地方公立大学;大学内设立预科,修业年限为2~3年。

《大学令》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像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之类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和一些声誉较高的单科大学。同时,日本积极建设高等专科学校,扩大高等专科教育的生源,为日本培养了大批的实用技术人才。

大正时期,对明治时代建立起来的近代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各级各类教育都处于较快的发展中,但是这种教育发展是向军国主义教育逐步转化的过程。

(二)昭和前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1926年底,日本裕仁天皇继位后,改年号为昭和。日本的教育开始军国主义化、法西斯化,教育成为日本进行战争的工具。

1.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20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势力加强,在世界和国内经济危机的双重冲击下,日本对内加强对人民思想的控制,对外积极进行侵略扩张,军国主义成为日本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930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一个以调查、控制学生思想情况和镇压学生运动为宗旨的学生管理局,为的是清除学生和教师中的自由化思想,解聘了一些有自由化倾向的教师。1933年,日本的长野县,138名小学教师被定为“赤化教师”,许多教师遭到打击迫害。1934年,文部省召开了全国小学教师精神动员大会并建立了思想局,强调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日本精神,设立了警察对教师的监督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思想的控制。1937年,该省增设了教学局,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控制。该局要求按照培养大日本帝国忠良臣民的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并在一切教学环节中体现大日本帝国的团体观念和军国主义思想。[4]

军国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1935年成立教育改革委员会,强调在学校里强化军国主义教育。1937年,《日本民族实体的基本原则》(简称《基本原则》)一书发行,有力地推动了军国主义教育的灌输。此书强调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个人和实现自我,而是在民族实体的基础上,实现维护和保卫天皇昌盛的命运。《基本原则》作为中小学的道德伦理课教科书加以贯彻,1941年又发行了一本《臣民之道》的册子。该书树立的首要道德原则是为国家效力为先,追随天皇并为之效劳。《教育敕语》、《基本原则》和《臣民之道》是二战前日本进行军国主义教育的三个重要文件,对学校的教科书内容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41年的课程中将近一半的课题与军国主义教育有关。

2.军事训练学校化和社会化

1925年起,日本在全国中等以上学校普遍开设和实行军事训练课程,许多日本军人到学校主持学生的军事训练课程,并以军方代表的身份干预学校的工作,按照军队生活的形式限制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及行动。1937年,学校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武术科目、法西斯军人思想教育,并灌输“武士道”精神,将学校变成了军营且军训课时逐渐增多。

1926年,日本开始设立青年训练所,对社会青年进行军事训练,军事训练不但学校化,也开始社会化。凡是16~20岁的社会青年必须接受军事训练,入伍后可以缩短服役的年限。日本军部统一负责对青年的训练,尤其重视“武士道”精神的培养。1935年4月,颁布了《青年学校令》,青年训练所被改为青年训练学校,并实行义务制,成为军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工具。

日本在战前与德国的教育思想本质上是类似的,实行军国主义教育体制,推行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强化纳粹主义对教育的控制,这时期的教育是军国主义的、法西斯主义的教育,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效忠天皇的顺民。日本教育也成为毒害青少年及强化法西斯军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教育制度的改革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十月革命起,俄国共产党和政府就大力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苏联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建国初期(1917—1920年)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制改革。

(一)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国的学校是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等级性、阶级性,在管理方面也是一片混乱。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教育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1917年10月26日,建立了教育人民委员部,紧接着又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作为全国的教育领导机构。11月11日,颁布了《教育人民委员部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阐明了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和基本原则。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将原来隶属于教会的所有学校一律转由教育人民委员部管辖,命令教会与国家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清除了教会对学校的影响。1918年6月,人民委员会将各部门所属的一切学校和所有的房屋、设备等都转交给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彻底结束了十月革命之前学校管理混乱和分散的现象,确立了学校领导的统一性,开始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

1918年10月,全俄教育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宣言》。前者是苏联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的立法,贯彻了非宗教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要求教育和劳动生产紧密结合,称“生产劳动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基础”,一切学校都命名为“统一劳动学校”。在实际贯彻统一劳动学校学制过程中,往往用劳动代替教学过程,使学校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制改革和巩固发展

20世纪20年代,在俄共中央面前摆着一个迫切的问题,苏联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农业国,要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原先确定的九年制统一劳动学校学习年限长,学生在校时得不到任何专业方面的训练,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1920年底,苏联召开了第一次党的国民教育会议,会议通过了学制改革的决议,把七年制学校作为普通学校的主要类型。

改革后,原来的九年制统一劳动学校变为以下几种学制并存:四年制小学招收8~12岁的学生;四年制小学基础上的初等技术学校;七年制学校(四三分段)招8~15岁的学生;九年制学校(四三二分段)招8~17岁的学生;七年制学校基础上的中等技术学校(三或四年)。

1.综合教学大纲的试行

随着学校制度的发展,苏联开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921—1925年,国家学术委员会的科学教育组正式公布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它取消了学科界限,把知识按自然、劳动、社会三个方面来安排,其中以劳动为中心。教学法采用劳动教学法,即在自然环境中,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进行教学。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制(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

综合教学大纲的试行,其目的在于通过单元教学的形式,把教学工作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儿童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自觉的劳动态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但是它破坏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曲解了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综合教学大纲使苏联的教学工作走了很长一段弯路。

20世纪20年代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是改进招生制度,由联合推荐招生的办法到1926年开始部分恢复入学考试制度;加强教学与生产的联系,高等学校的整个教学结构和全部教学活动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生产实习作为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苏联确立了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了教育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2. 20世纪30年代的巩固发展

(1)20世纪30年代学制的改革

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对学制的改革颁布了一系列决定,最后从1934年起,在苏联形成了以下几种学制:4年小学,招7~11岁儿童;7年不完全中学,招7~14岁儿童、少年;10年完全中学,招7~17岁儿童、少年;2~3年的技工、铁路学校;6~12个月的工厂学校和工厂艺徒学校;四年中等专业学校,包括技术学校、医科学院、师范、音乐、戏剧学校;4~6年的高等学校。这是苏联所确定的第二个完整的学校制度,一直实行到1958年,推行时间很长。

(2)义务教育的改革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重视实施普及义务教育,从1930年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中央相继通过两项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分别对8~10岁、11岁儿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1934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小学四年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到20世纪30年代末,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七年制义务教育。

(3)改进普通学校的教学工作

在对中小学的改革上,联共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主要如下:①修订教育计划和教育大纲,废除单元教学大纲;②采用长期的稳定的教科书,停止发行“工作手册”和“活页课本”;③恢复班级授课制度,强调教师的领导作用,逐步恢复考试考查制度;④整顿学校纪律,坚持共产主义教育。

(4)发展师范教育

由于政府的重视,苏联的师范教育发展很快,30年代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师范学校(3年)负责培养初等学校教师;师范专科学校(2年)培养中学5~7年级的教师;师范学院(4年)培养中学8~10年级和师范学校的教师。

(5)改革和调整高等教育

20世纪30年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了教学的实施质量以及专业过于分散,片面重视学校网和学生数的增长。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苏联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其中包括调整专业设置和学校网,建立一些新的专业化的高等学校,裁减合并规模小、条件差的学校和专业,避免不必要的平行重复现象;改革招生制度,规定所有高校统一招生;加强专业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授和副教授的系统讲授、实验室作业、生产实习、学生的独立作业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在高等学校内部严格实行一长制。

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苏联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为苏联后来的科技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教学大纲内容庞杂,过分强调课堂内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

从1917年的十月革命到1941年,苏联对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最初三年对旧的资本主义教育进行根本改造,20年代对教育的探索和30年代对教育的全面调整,建立了民主的、独特的教育制度。苏联的教育改革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