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大学力量结构的研究进展
就现代大学治理而言,学术力量和行政力量都有着各自的合法性基础,采取厚此薄彼或完全否定一方的做法缺乏说服力,大学内部事务管理既需要学术力量的作用,又少不了行政力量的参与,只有两方面力量的分工协作才能保持大学组织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学术力量是基于学术活动和学术事务的专业性而产生的,行政力量来源于组织的委任或授权,因而学术力量体现了自由、平等等学术机构自身应有的特征;而行政力量则具有强制性、等级性等特征。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领域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自从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以及约翰·范德格拉夫(John Van de Graaff)的开创性研究以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较多。
1.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的概念
伯顿·克拉克是研究大学权力系统的集大成者和权威。在约翰·范德格拉夫等著的《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一书中,伯顿·克拉克提出了学术权力的10种概念:个人统治(教授统治)、集团统治(教授统治)、行会权力、专业权力、魅力权威、董事权力(院校权力)、官僚权力(院校权力)、官僚权力(政府权力)、政治权力和学术寡头权力。进一步,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伯顿·克拉克将学术权力归为四类:扎根于学科的权力、院校权力、系统权力和感召力。伯顿·克拉克根据大学权力运行的机制把大学治理结构分为大陆型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2)关于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具体安排
对于内部权力结构的分析,可以分为大学和院系两个层面。David(1985)、Harry(1998)、Dennis(2003)等学者研究了大学内部权力结构、模式的变化及影响和局限,Takeazu(1998)则从教师在治理结构中的权力和影响角度研究了日本和美国的大学治理结构。也有学者关注院系级治理结构的情况,Lars(2000)和Jorgen(1998)主要研究了环境变化下院系决策机构的配置原则和运行方式。
(3)关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国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Stanley(1971)、Kerry(2003)等学者侧重于解剖外部环境因素对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压力和挑战;而Martin(1998)、Michael(2002)等学者侧重于提出实现平衡的具体措施。Salipante(1991)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分析学校传统与长期适应性的关系,认为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应当引入渐进制度变迁的思想。
2.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学术力量和行政力量概念的理论研究较多,普遍认为两者在主客体和作用方式上是一对对称概念。而别敦荣(2000)认为学术权力是学术事务的权力,行政权力是管理上的权力,并不是一对对称的权力。张钰(2001)认为学术权力就是根据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及学术关系等的特点和规律对其施加影响和干预的力量。
(2)研究国外大学的治理结构及其启示
2004年,教育部派出20多位大学领导到耶鲁大学考察大学的组织结构,由此得到了《耶鲁大学治理结构的剖析》,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朗益夫和刘希宋(2002)、焦笑南(2005)总结了几个高等教育先进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经验。吴合文(2007)、闫海军(2006)等对发达国家大学的治理结构及启示进行了总结。
(3)研究如何建构我国大学治理结构
国内学者主要从内外部两个纬度来探讨大学的治理结构。一是侧重于外部治理结构的建构。主要讨论如何平衡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如盛冰(2003)以及许杰(2003)等。二是侧重于内部治理结构的建构,主要讨论如何平衡大学内部的各种力量。有的基于不同理论视角来探析治理结构,如李卫东(2005)从大学生学习机制的角度以及胡仁东(2005)从影响力的角度等;有的重点研究治理结构中具体的某种力量的平衡,如郭卉(2005)研究了大学治理中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关系、周光礼(2004)以及张德祥(2002)对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平衡的考察等;有的重点研究大学组织一个层面的治理结构,如贾效明和焦文俊(2005)从实体化办学的角度;有的侧重于治理结构中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如孙天华(2004)以及楚红丽(2004)从委托代理的角度,胡赤弟(2005)、熊庆年和代林利(2006)则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大学的治理结构。
(4)关于我国大学治理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的问题,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如何协调大学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主要有五种观点:其一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适当分离,保证学术权力的正常运行。如谢安邦等(1998)认为应该提高学术权力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建立正式的组织机构,并从法规和制度上维护组织的合法权力或者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其二是权力中心适当下移。主要是扩大学院和系的自主权,下放以学术权力为主、行政权力为辅包括基层的学科和课程调整设置的权力以及资源配置、机构设置和人事权(韩呼生,2008)。其三是权力适当分散,使权力在更多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合理分配,让不同利益群体都能参与各级管理决策的机会。特别是在基层加强教师对大学事务的决策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龚怡祖,2008)。其四是建立科学的咨询机构、决策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来改革大学的管理模式(徐小洲,张剑;2004)。其五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张维迎(2005)认为大学治理结构必须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必须以社会价值为目标,而不能以现有的教员或学生的利益为目标。
总体来看,国外对大学治理结构研究较早,以案例研究为主,研究较深入,逐渐形成了大学治理结构的大陆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国内研究大多在描述现状的基础上从逻辑推演的角度来论述大学治理结构中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之间的关系,以定性和逻辑思辨为主,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虽然具有指导意义但可操作性不强。
从国内外文献情况看,中外学界虽已围绕大学治理结构展开了系列研究,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专门针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还不多见。很多研究几乎仅就大学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进行逻辑论述,忽视对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产生的现实背景复杂性与艰巨性探讨,没有对大学治理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关注,仅停留“协调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关系”的一般倡议上。因而本研究从深入的国内外高校案例研究入手,系统分析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特点、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厘清大学治理结构中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的边界并对其科学定位,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结构中协调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的基本原则、主要进路、外部政策安排和内部制度设计,以期为我国大学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