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当代社会,创新能力作为社会评价人才竞争力的主要目标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生的重视。“创新并不仅仅以知识量的大小为基础,而与个人的多种素质有关,是一种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其中创新意识与创造力是研究生创新素质主要内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一种永不满现状的求新意识和探索欲望,是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向未来挑战、敢于除旧立新的能力(王世伟,2000)。”这正契合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观念。后现代主义思潮打破了对事物一成不变的单一理解,主张去中心化,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注重对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具有自己的观点和特点。这给我们研究生教育很大启示,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重视研究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我们要塑造求是创新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精神气质的体现,决定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之路,是大学的灵魂,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深层次的影响。研究生阶段学术活动较多,对创新品质的要求更大。一个善于创新的大学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总体上引领所有学生的治学方向。而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大学文化则不利于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世界上任何一所杰出的大学,都具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比如,北大以其著名的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塑造了其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清华以其自强不息和科学严谨在国际一流大学中树立了其独特的一面精神旗帜。塑造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深层次的文化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赵兵,2004)。”
其次,我们要重视对研究生科研方法论的培养。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比较重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与培养,但在总体上更多偏向于思想方法论的培养,如开设《自然辩证法》等课程,而针对具体科系研究方法论的学习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言传身教。换而言之,怎样按照具体学科的科系特征,以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去做第一手和第二手的研究,定量和定性分析,缺乏一个系统的课程安排。这方面,要解放思想,重视对研究生的具体方法论的学习和指导,这并不排斥对研究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论的教育。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征,传授给学生针对研究对象的特定规律,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因此,若能在加强研究生思想方法论教育的同时,增加具体的方法论课程学习,使学生不仅有正确的世界观而且能够按照国际上通行方法去研究问题,将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王衡生,2003)。
最后,要重视发展研究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科研和工作的能力,培养研究生面对实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所推崇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怎样引导学生去关注和研究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目前研究生教育中缺少一个有效的机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以实践为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每门课程的需要,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内容既有理论又关联经济生活实际的作业。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三种目的的达成:一是要求学生具有理论性,因为完成作业必须要以教材上的理论作为基础,并根据所学理论做出相应调查;二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即作业涉及的企业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并且该企业正在进行某项业务的推广;三是这种形式具有探索性,没有准确的答案,只有根据学生的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才能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