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
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青年开门。创办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培养建设人才。大办工人补习教育。”据此,宁波市采取各项措施,如向工农及其子女开放各级学校、举办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大力开展工农群众业余文化教育等。
一、各级学校向工农子女开门
为了普及初等教育,宁波市各小学采取向工农子女倾斜政策,优先吸收并动员工农子女入学,并减免学杂费等多种措施,以解决工农子女入学困难。据统计,市区工农子女入学率从1949年占学生总数的8.7%上升到1953年的28.2%。[19]1956年,为满足学龄儿童入学,老市区普遍推行二部制,在606个班级中有250个班实行二部制,学生达12600人。是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升至80%。[20]
其他学校也向工农子女开门。例如,1951年,宁波市贯彻省文教厅《师范学校学生保送暂行办法》,实行保送入学,全部为工人、贫农、雇农、中农、革命干部子女及烈属子女,年龄在15~25岁之间。1952年,则以保送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具有高小毕业文化程度的工农子弟。
二、举办各类工农干部学校
在机关、部队和各类团体中有不少工农出身的干部,他们是建设新中国的骨干。为了培养、提拔他们,中共宁波市委或市政府举办了不同类型的干部学校,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业务水平。
1949年6月,宁波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创办干部学校,时22驻军军长、军管会主任孙继先兼任校长,车文仪、薛驹任副校长,校址设在城区观宗寺,向社会招收知识青年1000名[21],设财政经济科、文化教育科、普通科。至8月14日学员结业后停办。1949年9月至12月,宁波市财政学校设立财政干部训练班。12月,又设立宁波市干部学校和公安学校,分别招收知识青年230名和500余名。[22]1950年5、6月学员结业后停办。[23]上述学校基本上属普通教育性质,在教学上贯彻速成的、联系实际的、正规的策略。
1950年9月,宁波市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创办,招生4班(其中初中1班)。其后,各县也先后建立机关学校。1951年7月,在鄞县邱隘成立宁波干部文化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在职干部。至1952年年末,宁波市区、鄞县、镇海、奉化、余姚、慈溪、宁海7县区干部在学人数达933人,其中,初中班学员达100人。[24]另外,对于那些未去干校学习的干部,组织他们在职学习,建立每周2个半天的政治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学习党和国家制订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文化、业务学习,提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方针,根据本职工作需要,在业余时间组织学习。
1954年,宁波市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在江东大中中学(今宁波七中)、江北宁波四中设立分部,各开设2个初中班级。1956年,宁波干部文化学校设初中2个班。同年,市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响应中央“干部向科学文化进军”的号召,扩招学员至1500余人,开设40多个[25]班级。学校除了设置循序渐进的高中文、理科各班外,还开设高中物理、化学、数学、电工、无线电、英语、俄语、应用文写作、经济地理、中国古代史等单科班。
据《宁波市教育志》统计,至1957年年底,宁波市干部文化学习达7631人,其中老市区3762人,初中班2494人,占66.3%;高中班366人,占9.7%。各县、区学习人数如表11‐1所示。
表11‐1 1957年宁波市机关干部入学学习人数统计表
资料来源:宁波市教育委员会编:《宁波市教育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43页。
三、开展工农群众业余文化教育
(一)扫盲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城区青壮年有65713人,其中文盲、半文盲占48.6%,达到31906人。[26]农村地区文盲更是众多。因此,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工人、农民的文化水平,变成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政治任务。
1949年5月,宁波市就开始兴办职工、干部、市民业余学校,农村则掀起冬学运动。其时都以扫盲教育为主要任务。至1949年下半年,市区兴办职工业余学校13所,学员301人,教职员15人;街道办市民业余文化补习学校29所,学员1727人,教职员53人;郊区办农民业余学校24所,学员1697人,教职员62人。各县则建立起县、区、乡、村四级冬学委员会,开展冬学运动。1949年冬季,各县区农民入冬学人数达10540人。[27]
1950年,扫盲教育进一步发展。是年3月,市文教局举办职工业余学校教师、失业教师学习班,以速成方式向职工学校输送一批教师。8月,市、县先后成立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10月18日,市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规定职工学校的学习对象以产业工人为主,其次包括有组织的工人;学习内容以文化为主,并适当结合生产技术教育;教学计划以教育部门规定的为准;教材采纳省编文化课本或全日制中小学课本。至1950年冬,老市区有职工业余学校、市民业余学校43所,学员2273人。[28]
同年,市郊和各县兴办冬学2096所,学员达153490人。详见表11‐2。文化学习设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主要识字,高级班开国语、算术、常识课,用全日制小学课本,吸收已完成初级班课程或同等学力者入学,达到高小毕业程度;政治教育主要以反霸、减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为主要内容。是年,冬学运动成绩斐然。在1951年4月召开的省首届冬学模范代表会议上,宁波共有20人出席会议,另有3人分别被评为办学、教学和学习模范(时各类模范共34人)。[29]
表11‐2 1950年宁波市郊、各县冬学概况
资料来源:宁波市教育委员会编:《宁波市教育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4页。
1952年11月,宁波专区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提出扫盲工作方针:“典型试验,由点到面,稳步前进,既速又成。”是年下半年,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群众性扫除文盲运动。因其有脱离实际、忽视质量的偏向,次年起,停止速成识字法的实行,改用适合群众生产、生活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扫盲工作健康发展。
1956年,在社会主义农业、工商业改造取得巨大胜利的形势下,扫盲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是年,宁波地、市均制订了扫除文盲规划,召开扫除文盲工作会议,成立县、区、乡三级扫盲机构,掀起一个规模空前的扫盲热潮。学习形式多样化,除了冬学、夜校外,还有以生产队、家庭为单位组成的识字小组、妇女午后班;学习方法也丰富多彩,民校教师和扫盲积极分子创造了见物识字、送字上门、包教保学等扫盲法。据统计,1956年宁波7县1市参加扫盲学习人员达20余万人。[30]
1957年1月,宁波市成立扫盲协会,制订三年扫盲规划,重点为40岁以下的青壮年。据统计,1957年宁波7县1市入学职工达15157人,其中老市区学员8183人;入常年民校农民218291人,其中市郊区入学农民2346人。[31]到1958年年底,又扫除文盲27040人,时老市区文盲率下降到22%。[32]
(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
在识字教育的基础上,对农民继续进行高小程度和中等程度的文化教育,结合一定的实用知识和农业技术教育,是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承担这项工作的主要是农民业余学校中的高小班、农民夜校以及由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常年互助组为单位的冬学机构转换而来的常年民校。
常年民校由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常年互助组为单位的冬学机构转换而来,据统计,1950年,宁波市郊和各县的冬学机构转为常年民校的达254所。[33]详见表11‐3。
表11‐3 1950年宁波市郊、各县的常年民校数
资料来源:宁波市教育委员会编:《宁波市教育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4页。
农民业余学校中的高小班开设国语、算术、常识3门功课,采用全日制高小相应的课本,吸收已完成初小班课程或同等学力者入学,实行平时集中学习、农忙分散学习的办法,在2年内学完相应课程,达到高小毕业程度。据统计,1952年宁波市农民业余学校达39所。[34]
在农业合作化后期,农民夜校开始举办初中文化及农业技术教育班,后者包括农业会计、农村应用文课程,以及选种、除虫等关于水稻、棉花栽培知识的学习。1957年末,市郊农民夜校学员2346人,其中初中班70人。1958年,全市农民业余学校达359所,入学82016人,其中初中19973人,高中3663人。[35]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职工业余文化教育的任务是为职工提供文化补习教育,内容以识字教育为主,其次是高小和初、高中教育,同时,适当结合政治与生产技术教育。承担这项任务的主要是城区职工业余学校、市民业余学校,由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领导。具体情况参见“扫盲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