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领导职责与工作范围
学科建设
●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要凝炼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聚焦于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
●团体精神与学风建设;
●负责国家重点学科的考评;
●争取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野外台站、“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985”科研创新平台以及省部级科学研究平台等;
●建设经费的科学合理的分配、使用与管理;
●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基金委科研创新团队,指导申报长江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市教委曙光计划、市科委启明星计划;
●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杰出中、青年学者,近期特别注意引进理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生态工程和生物统计等方向的优秀人才;
●优秀青年教师和辅助实验人员培养。
研究生教育
●制定与控制研究生培养规程;
●编修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的培养方案;
●编制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
●遴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候选人;
●负责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
●主持遴选免试推荐生;
●安排学位课程考试命题与阅卷;
●确定研究生录取标准,组织面试和录取;
●建立博士学位论文外审专家库;
●安排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总结汇报;
●安排预审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统筹安排答辩委员会委员;
●协助做好研究生思想工作,负责指导研究生就业;
●制定研究生奖学金标准;
●博士后招生计划编制与遴选。
科学研究工作
●规划、建设和管理科研公共平台;
●组织申报国家级重大课题,如“973”、“863”、科技部专项以及市科委重大项目;
●指导、协调和审核国家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申报;
●推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监督课题执行和验收;
●组织申报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指导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和维护。
交流与合作
●组织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
●负责重要接待和外事活动;
●沟通与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市科委、建委、农委、环保局、绿化局、农业局、气象局、水务局等职能部门的关系;
●组织和指导赴境外考察团和参加国际会议;
●协调和安排国外访问学者;
●收集与编制相关信息。
常规工作
●重大事项向院、校领导请示汇报;
●与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科研处、人事处保持密切联系;
●规章、制度的制定与管理;
●实验室与职工安全保障;
●公共资源的分配与负担的分担;
●年度教学与科研的统计与考核;
●职称的设岗与申报;
●人员的招聘与留校;
●研究生开学和毕业教育与活动;
●中期小结与年度学术交流;
●积极参与校、院集体活动;
●安排职工和研究生集体活动;
●协助解决职工与学生存在的实际困难;
●与每位教职工的定期思想交流;
●组织重大节日的活动。
作者后记
1996年,吴千红教授创建了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我被复旦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997年12月,在吴千红和董慧琴两位的努力下我回到母校,主持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工作。10年后的2007年,我将完成历史使命,把研究所交给了年轻人。为了让他们更快、更有效地进入角色,我于2007年8月利用暑假特意整理了研究所的工作清单。总体上来说,我国科学研究机构的学术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据我的观察比较,在组织与管理上差距则更大!如何用现代管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来高效管理我国的科学研究机构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又十分困难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