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式(提纲)
浅谈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式(提纲)[1]
一、基本思想
1.破除“重视洋博士,轻视土博士”的观念,树立立足在国内培养高学位人才的观念
一“破”一“立”,其实质:①如何评价我们这支导师队伍学术水平的问题;②如何看待我国重点高校解放近40年来培养人才的水准问题;③是依赖国外培养博士还是逐步做到立足国内培养博士的路线问题。现在事实已表明,我国有的专业已具备了培养较高水平博士的能力,“土博士”并不比“洋博士”差,而且他们的根深深扎在中国土地上。
1981年起,我就一直在一“破”一“立”中不断树立指导好博士生的自信心。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其他就都谈不上了。
2.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考虑国内培养博士的一些不利条件
高标准——①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②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③独立的科研能力;④创造性的研究成果;⑤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
具体来说,就是向国际上发达国家同类专业的博士水准看齐。我们按照欧美国家的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来作为自己的博士生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而且要求与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博士学位论文比,而不是与50、60、70年代的博士学位论文比,例如慈姑属(Sagittaria)植物就有3篇博士学位论文,我指导的博士生做的慈姑属植物研究无论在深度、广度、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严要求——即要求德才兼备,我把它具体化为“善于科学思维、增加实践观点、系统学习理论和树立高度社会责任感”。
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国内设备、技术较为落后,经费不足,学习年限有限。因此,在制订培养计划和选题时,不但要贯穿“高标准、严要求”,而且要坚持“实事求是”。
3.要十分明确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上的差别
要博士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钱伟长教授说的“博士研究生要有满脑子的问题”。如果导师不能清楚这一差别,就会按照培养硕士生的方式去培养博士生,最多只是扩大论文的范围和加大研究难度。
4.着重抓住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是培养博士生的中心环节。只有通过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才能培养博士生的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才能作出创造性的科研成果,才能检验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状况。因此,应把做博士学位论文与学位课程学习结合起来。
二、基本环节
指导博士生做学位论文,主要抓以下环节。
1.选题
①坚持博士生独立选题,而不再由导师指定题目;②指导博士生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在实践上要有一定意义,或有侧重;③不重复原先博士生的路子,而有独特的领域和技术路线,如现在在读的博士生一位研究细胞地理学、一位研究物种生物学,一位研究传粉生物学,都进入植物分类学的前沿而且各有特色;④协调好需要和可能,即高标准的需要,客观条件的可能。博士生只有3年时间,生物学科的研究周期又长,目前研究条件(设备、经费)又与国外有明显差别,因此,要充分考虑完成选题的可行性。
每位博士生选题都要反复进行集体讨论,发挥集体智慧,使博士生和其他参加者都受益。
2.开题
①查阅、消化、综合文献。选题基本确定后,博士生有半个月以上集中文献查阅时期,随后从中消化、综合出该领域的动向;②发现重大科学问题。博士生开题的关键在于从综合文献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重大问题,问题越明确,以后的研究越容易走入正规;③制订计划,主要是制订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
3.研究
①独立进行野外考察和实验室研究;②在研究中要随时积极思维,随时注意数据分析不算总账,注意发现新问题,调整科研方向或计划;③研究中要求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创造性思维。
4.写作
①分析实验结果,从中抽出规律性的东西,要指导博士生不就事论事,不被大量材料淹没,而能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分析;②要将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起来,图、表、照片要博士生自己制作,并加以精选,一切为了说明问题,并将可有可无的去掉。
三、基本做法
1.阶段性汇报
博士生个人研究要作若干次阶段性汇报,不但有利于导师了解进展,随时发现问题,便于宏观指导,更有意义的是集体的学术讨论,每一次阶段性汇报,对研究生有极大启发,对室内教师及导师本人都是一次学习机会。应该认识到这种近距离的学术讨论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一种需要,是从封闭型研究到开放型研究的桥梁。
2.发挥博士生的各自优势
每个博士生的学历、个人工作经历以及素质有许多不同,各有其长,各有其短。我在指导博士生时强调发挥博士生之长而避其之短。
3.指导研究生对植物分类学有正确认识
门门学科有尖端,植物分类学这个经典学科近20年来已有巨大改观,既有微观的研究,也有宏观的研究。要求博士生有正确的专业认识,进入学科的前沿。
4.整体、全方位培养博士生
即善于读书、科学思维、注重实践、有社会责任感诸方面进行培养,而绝不允许出现废品及畸形发展的博士生。
博士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层次,指导中一定要有这种强烈意识,即钱伟长同志讲的:博士生要满脑子的问题——善于发现与解决问题。换言之,有独立的、创造性的科学思维。
作者后记
这一份提纲虽然由我执笔,实际上全部思想属于我的导师孙祥钟教授。他是武汉大学最早的博士生导师之一,植物学科的学术带头人,1982年招收了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孙先生曾在20世纪早期由钟心煊教授送往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园艺学,后因病中断学业,未获博士学位。对他来说培养博士研究生也是全新的工作。记得我的师兄赵佐成先生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时,孙先生将在学校图书馆能搜集到的美、英、德等国的博士学位论文调来,主持教研室的教师会议,阅读与比较这些发达国家的博士学位论文,讨论如何培养我国的博士研究生。这件事对我的教育生涯影响极大。回想起来这样做的优点有:①将发达国家授予的博士学位作为我们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标准,起点很高;②在比较各国博士学位论文中既可博采众长,又可找出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即要求论文十分系统与深入;③由于在教研室集体讨论,因此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一开始就放在一个研究集体之中。1987年,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顺利通过。我的培养过程是严格按照本文总结的方法来做的,因此深受其益。现在来看,这是我的导师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也是研究生教育一种成功探索。
【注释】
[1]发表于武汉大学的《高等教育通讯》(1987年,第2期:16-17),署名孙祥钟,由陈家宽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