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Biosystematics一书的评价
Plant Biosystematics一书的评价(1)
——兼论我国研究生教材建设
国际植物物种生物学家组织(IOPB)原主席、著名生物学家W.F.Grant教授主编的Plant Biosystematics(《植物物种生物学》),于1984年由Academic Press出版。该著作英文版共有38篇论文,674页,内有精美插图和十分方便的索引。
该著作一出版立即引起了世界植物分类学界的重视,评论、翻译、介绍性的文章不断发表,尤其是受到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导师们欢迎,纷纷指定为博士研究生必读的教材或重要参考书,我校生物学系植物分类学研究室孙祥钟教授将该书作为1986和1987届博士研究生“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的重要教材。两年试用的结果表明,该书不仅是本课程的理想教材,而且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硕士、博士)编写教材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一,关于编写博士生层次的教材的形式。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的教材编写已有近百年历史,尤其解放三十多年来各学科的主干课程基本上都有了国内学者自己编著的成套教材,有的还颇具特色。但是,研究生教材的建设一直是个空白。1978年来,我国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剧增。十年来的研究生工作已说明我国已有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但大家普遍认为,国内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较高,而课程质量较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无相应的教材,尤其是博士生的教材。Plant Biosystematics在我室使用效果良好,该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1)虽然38篇论文出于不同作者,但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讨论植物物种生物学,有一定系统性和完整性。
该著作主要包括细胞学、细胞遗传学、繁育系统、杂交、植物生殖的生殖隔离、居群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方法上的研究(数值分类和分支分类)和专科专属研究。但一条主线是物种生物学。
(2)每篇论文的作者都撰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并以自己的研究工作为案例,因此其内容深刻,文字十分生动。
(3)主编W.F.Grant教授是几十年从事植物物种生物学研究的权威,他对各层次的研究都相当了解,因此在编排全书内容上十分恰当,而且有数万字的引论,对全书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价,使阅读者易得要领。
第二,博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常是前沿学科,而植物物种生物学则是植物分类学的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另一个是系统植物学。前者比后者处于更前沿。
物种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仅有40~50年历史,它试图利用生物学的现代理论和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和生态学)来改造乃至重建客观的分类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达到了高潮。它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分类学界的非达尔文主义、非进化论的思潮,反对只依赖于形态学特征建立亲缘关系的做法。在扩充可接受的客观分类标准和试图使分类更现代化、科学化方面,物种生物学给分类学带来了许多生机。
加之,随着生物工程的迅速发展,人们愈来愈感到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而要搜集、研究种质资源,物种生物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物种生物学研究将提供有关生物类群的详细种质特征的信息,为种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大量资料。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生境多样,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物种生物学研究几近空白,因此对种质资源的研究仍停留在种或变种水平上,多数植物只进行过名称登记而已,这仍会导致种内许多基因型的丢失。
由此可见,植物物种生物学是个前沿学科——基础研究上有强大的生命力,又是个应用学科——在我国大农业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这样一本专著,作为博士研究生的教材,无论对他们追踪本学科的发展前沿,还是将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方面都十分有益的。
对博士研究生来讲,他们应有面向未来的创新意识,因此,他们学习的主要课程应当不是经典学科,也不是十分成熟的学科,恰恰相反是刚刚出现的新学科。这种学科往往无成熟的教科书,而这种有一定系统性的专著是博士研究生教材的一种典范。
第三,这本著作几乎在每一个重要概念上都无统一认识,甚至有互相对立的极端观点。因此,这本著作不但客观地反映了这门学科实际上存在的矛盾,而且会引导博士研究生去思考,从中发现这门学科中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
例如“物种生物学”本身的定义,说法不一,难以统一,以至于有的作者认为物种生物学就是生物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应当有较为稳定的含义,有人让它包罗万象,认为唯一可靠的结论是:它不是蜡叶标本分类学。
我们的博士研究生对其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结合1984年以来的物种生物学的最新成果,逐步认识到物种生物学一定要放弃取得普遍适用的物种定义和划分物种的统一标准,恰恰相反,物种的多样性是植物界的本来面目。同时,也认识到物种生物学并不在于获得更好的分类系统和方法,而是研究种内居群的进化过程和机制,着重在种的本质和多样性报道。因此,植物物种生物学本质上是植物进化生物学。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们撰写了《居群概念和方法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应用》,发表后不但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德国、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学者也来信索取论文。
第四,该书十分注意方法论介绍。例如思维方式,最初人们曾试图使物种生物学研究成果体现在或甚至取代刻板的传统分类系统并认为由物种生物学研究确定的种才是客观的。这种思维方式就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物种生物学的一次危机。现在大家已清楚地认识到物种生物学的研究并不得出关于分类单位的不含糊的定义,也不要期待物种生物学研究会解决所有的分类学问题。同时,如果对地球上所有植物进行类似的研究,其工作量之大,所需经费之多也难以完成。这本书的著者们一致认为,物种生物学家的主要任务应当研究进化过程及机制,而尽可能少花时间去讨论术语的定义。重实质而轻表象的思维方式对阅读该著作的博士生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同样,作者们都详细讨论到新方法对系统学的严重挑战。着重讨论的新方法包括数值分类学、化学分类学、分子系统学等等。这些新方法对植物分类学工作者来说是较为陌生的,尤其对中国的学者更是如此,但这些方法对系统学的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国这一代的植物分类学工作者不能掌握和应用这些方法,今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在这一领域中落后。博士研究生在作读书报告时,都对学习这些方法深有体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他们做博士论文时都要运用这些方法,而专门介绍新方法的论文和著作又过分夸大这些方法的作用,很少涉及其局限性,而且案例更少。这本著作不是专门讲方法论的,而且讲到方法大多从各自运用这些方法后的角度来讨论其优缺点的,这种讨论方式使我们博士生更易理解和把握主流。
总之,我们使用这本著作作为博士研究生教材的教学实践,对编写我国自己的高层次教材有了一点初步体会,并正在做积极编写准备。
作者后记
W.F.Grant是一位著名的植物物种生物学家,当时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任教。我在做博士学位论文时,从武汉大学的外国教材中心借到了这本著作,读后收获良多,并写信去请教他。后又经他介绍,加入国际植物物种生物学家组织(IOPB),任国际执委。1989年7月,在日本京都举行IOPB会议,由我率团前往参加会议。这本著作对我指导研究生选题和讲授相关学位课程起过重要作用。
【注释】
(1)刊于《外国教材研究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