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话题”的教学策略

“话题”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话题”作为“无边界学习”的操作元素,必须贯穿、浸润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在“无边界学习”理论的支撑下,我们致力于研究改变学习方式,深入展开“话题”教学。“无边界”学习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力图在教学中消解、柔化这种人为设置的学科边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也成为基于学科综合、渗透的“无边界”学习有别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大特征。

二、“话题”的教学策略

“话题”作为“无边界学习”的操作元素,必须贯穿、浸润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在“无边界学习”理论的支撑下,我们致力于研究改变学习方式,深入展开“话题”教学。

(一)统整与重组话题:消除学科边界,开发广域课程资源

在当今学校教育仍然沿袭分科教学的条件下,为使学生具有整体的、综合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就有必要在教学中广泛地、精心地进行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贯通和相互渗透,并通过这种综合、贯通、渗透,让学生从不同的知识视阈,运用不同的经验方法来取得对事物的整体性、综合性的认知,形成综合性的思维方法和技能素质。“无边界”学习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力图在教学中消解、柔化这种人为设置的学科边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我们根据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对称、替换、网络、日历、厨房、纸、能源等多个话题,围绕这些话题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分步予以实施。

坚持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的落实,凡整合进来的知识内容都成为“无边界”学习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而不是当作装饰和点缀。这也成为基于学科综合、渗透的“无边界”学习有别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大特征。

案例2-11

一个意外的建议[11]

上课铃响了,我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把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有关造纸资料放在讲台的右上角,面带笑容向学生问好。师生问候完毕,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课题《纸的故事》,学生读题。然后,我问大家,你们想了解纸的知识、听一听纸的故事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想。”

这时,第三小组的组长举起了小手,站起来非常恳切地说:“林老师,我提个小小的建议,这一课今天能不能先不上,你下次带我们到造纸文化村去再上课,那儿离我们学校不远。爸爸带我去过造纸文化村,那里不仅有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许许多多纸的知识,而且可以亲眼看到造纸的每一道工序,更有趣的是还能亲自造一张纸。”(顿时,教室里掌声雷动)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并爽快地答应了这位同学提出的建议。后来趁学校组织学生秋游的机会,我兑现了我的承诺。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参观造纸文化村后写的一则日记:

今天的语文课特别有意思,上次在巴玄君同学的提议下,我们上课的地点转移到了造纸文化村。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上课的地方竟移到了学校的外面。我和同学们太喜欢这样上课了。到了那儿,林老师也不像以前那么严肃了。原来,老师总要规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今天林老师只说了一句:参观时,大家的行为举止要文明,要注意安全,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多。

参观开始了,每位同学自找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纷纷找工作人员,了解纸的种类、造纸的原料、纸的用途等。最热闹的要数造纸现场:只听工作人员在招呼,二组同学过来看纸浆,猜一猜:这些纸浆是什么材料做的?(毛竹)对……三组同学在纸浆槽前站好,1号上前一步,把双手浸在纸浆槽里将不锈钢的抄纸架扶起,再轻轻地晃动,不急不慢……1号董润珂同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生硬地完成了抄纸这一道工序。2号同学准备……经过制作纸浆、抄纸、压纸、烘纸等几道工序,一张新纸诞生了。

长期以来,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过分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学科之间有的内容相互交叉,有时又包容或重复,而课程资源又相对单一,将学生学习的丰富资源仅局限在文本——单一的教科书中,少有与学生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的联系,使教学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消解课程资源的边际,就是让教学走出“书本教学”这个小天地,走向“生活教学”这个大课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为人、为文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像这样的地方人文资源是可以作为学习语文的有效资源。因为地方人文资源由于存在于学生的身边,为学生所可触可感,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所接受。无疑这个纸的世界就是执教老师基于学习者个体经验的话题。

消除学科边界后所开发的广域课程资源,在展开课堂教学时教师就设置了“纸”这样一个大话题,听取学生一个意外的建议,让学生从多学科多层面上学习准备,经过了参观准备、统整与重组,才能展现精彩的纸世界。

根据“无边界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有必要进行教材资源的深度开发,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包括对原有内容的增删、引申、扩展等,有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内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生活。例:人民音乐出版社版第七册《妈妈的歌》教学,在原有歌曲学唱和欣赏的内容中补充相关材料。首先组织学生欣赏耳熟能详的韩剧《大长今》主题歌《希望》,迁移简介韩时代影片《血海》情节,为进一步学习做好情感铺垫。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的气息要求、演唱情绪,提升对妈妈的爱的情感。然后组织欣赏中外不同风格的摇篮曲,在环境不同、歌词不同但音乐特点相同的感受比较中,形象理解摇篮曲速度缓慢、音色柔和、情感温馨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强化“妈妈的爱”主话题,从而升华本单元“伟大母爱”的人文主题。

新课标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12]。“无边界学习”在铆合这一精神的基础上,力求学科融合的自然过渡和学科边界的平滑、无缝隙,使不同学科犹如一笔笔或浓或淡的皴染,共同成就一卷生机盎然的中国写意画。

(二)综合与生成话题:消除学科边界,重构学习过程

1.由单一学科知识点生发的“无边界学习”话题教学

学生对“单一文本”学习资源解读时,因为个体的认知水平不同而所获得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学生也会从不同的视点获得不同的信息。我们将这些来自学生的不同感受和信息加以归并、提炼和选择,生成确切合适的话题。

案例2-12

语文第一册第1课《柳树醒了》话题教学设计[13]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学习课文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教学,将学生对课文阅读理解中的不同感受归并提炼出“春”的话题。对“春”理解,各人都因自己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而各不相同,一谈到“春”,有人会联想到许多表现春的旋律和歌曲,有人会在脑海中显现出一幅幅描绘春天景色的图画,有人会想到季节的周而复始的轮回,也可能有人会引发对人生、对事物的感慨之情,所有这些都能成为话题展开的资源,拓展着“对话・叙事”内容,从而生成丰富的体验。对“春”话题的对话展开,可以进行有关“春”的音乐欣赏交流,也可以交流春天景色的感受,还可以展开时节气候的讨论,使学生的认知、经验、问题、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宝贵的课程资源有效进入我们的课堂。

由单一学科知识点生发的“无边界学习”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话题”的归并是从学生这一主体对单一学科文本解读时引发的不同观点入手的,它消除了学生不同观点相互隔离的边界。这些观点显然是一种“课程资源”。通过这种模式的实施,使学生这一方的“课程资源”实现了柔和的“无边界”状态,实现了共享。这种课堂学习样式,对未作学科整合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改革指导意义。

2.由多门学科生发的“无边界学习”话题教学

在“话题”生成时突破或消解不同学科的界限,将原来分散于各学科的、从不同知识范畴加以认识和研讨的同一话题加以统整,成为对同一话题多侧面、多层次的综合性认知与考察。例如:小学数学学科当中的“轴对称”,它是数学概念,我们将其上升为话题,可延伸到小学美术课中图案构图中的对称、音乐课中形体训练的对称、语文学科中句式的对称和词性的对称等等。由主题延展至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将它们串成一个相连的网络,形成一个统整性的话题,让学生通过“对话”、“叙事”和“体验”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认知,提升了学生认识的整体视野(见图2.10)。

img15

图2.10 多学科整合的“话题・对话・叙事・体验”课堂流程示意图

而在这些开放性话题活动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人文的胸怀和对人文关怀的真切体验。尽管民族音乐的融合还是点滴的、零碎的,还不能像综合性学习那样显得更加全面和多元,但是,无论是古诗词的诵读,还是那达慕大会的举行,都在人文的音乐氛围中获得了心灵的洗礼。

本课的教学设计,关键是在“无边界学习”理念下的多元文化对音乐文化的再现。“无边界学习”的内涵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建构的学习方式,在形式的转换下,音乐被单一的技能训练转换成多门学科文化内涵的延伸。因此,文化成为音乐“无边界学习”核心,人文情怀的不断生成成为音乐文化的再生点。

案例2-13

让知识在开拓中再建构[14]

——关于课堂话题的“无边界”

“无边界学习”带给课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课堂所讨论的知识点的泛化和极大开拓。如科学课“水”的研究中,打破以往以客观的教材知识体系的编排为教学起点的做法,转而以主观性的师生共同生活经验为学习的逻辑起点“水”的教学。我将“课堂”设立在富春江之畔,其目的,就在于凭借孩子们熟知的生活场景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展开对“水”的探究。学生们重新认识了身边的“熟识”的母亲河——富春江;观察到了关于“水”的各类自然性质;体验到了“水”和人类、生命的情感联系;关注并讨论了干旱、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关注到了水的文字结构变迁……

在“水”的教学中,话题的切换相当地频繁:既谈富春江又谈水,既观察水又赞美水,既进行科学小考察又探讨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这使得教学过程也同样呈现出“无边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的横向联系上,话题开始自由地弥漫、蔓延,教学空间无限延伸;在教学过程的纵向发展上,话题不断地进行更替、重组。这就需要教师在错综复杂的话题中,时刻清醒地把握住话题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让预设的话题巧妙地生成,积极展开教学设计。如“水”的教学,我们就可以把课堂中可能产生的众多话题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水”的艺术性讨论;二是关于“水”的科学性探究。

在这堂课中,与“水”相关的知识点是相当的广泛和深厚的,语文、科学、音乐、美术,教师随时需要对各类“学科知识”进行甄别、梳理、筛选、再建构,提炼出“新”的课堂话题,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如愿达成。这里的话题设计涉及了多门学科,是一种综合性的话题教学活动,显现出“无边界学习”的开放性特点。这意味着课堂的话题开始由以往的单一明确走向如今的多元和模糊(课堂话题呈现无边界)。所体现的是尽可能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实施话题教学,满足学生的人文需求和认知需求。当然,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对组课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改造学科观,从学科的流动性与综合性两个维度来审视学科,并提出如下的假设:

(1)学科是有助于学生主体活动的教育内容;

(2)学科是注重知识之间整合,谋求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内容;

(3)学科的框架是假设性的、流动的。学科的名称、结构、内容随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不同而变化;

(4)各门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科基础之上的。

打破或软化学科之间的界限,以“话题”、“主题”为中心,进行课程统整的设计,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共同创造自己的课程的过程,看作是师生不断地“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对意义世界的整体性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整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3.由生活和实践活动生发的“无边界学习”话题教学

由生活和实践活动生发的“无边界学习”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话题”的提炼、生成来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感受所引发的不同观点。因此,关键问题是教师要把工作做在课外,要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状况、关注的热点问题摸清楚,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取生活话题和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见图2.11)。

img16

图2.11 由生活和实践活动生发“话题”的课堂流程示意图

这类话题在文本的学习中较多地整合进了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的感受,文本世界与学生的经验世界、生活世界产生了较大的交汇。或者是将文本话题置于更广阔的经验世界、生活世界来加以认识、理解和感悟;或者是将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的感兴趣的话题置于文本的知识背景上来加以考察和理解。这里的“话题”可能产生于由单一学科知识点生发的“话题”之中,也可以产生与由多门学科生发的“话题”之中,但与前两者的区别主要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对这类“话题”展开,因为师生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的支撑,所以围绕它展开的“对话”、“叙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获得的“体验”更真实、更具体、更贴切,也更能提高师生全面发展的实效性。而且,它充分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平等民主、和谐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追求的是和谐理想的课堂学习文化的创建,较好地消解了学生之间的不同认识水平的边界和师生之间不同地位的边界,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齐步走”等不合理现象,解脱了“师道尊严”的思想禁锢。

案例2-14

音乐欣赏课《海上风暴》[15]

[案例回放]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模仿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吗?

学生分组讨论,利用自备的物品和教室现有的音源模仿音乐中的不同音响……,他们抖动塑料袋、纸张、书本表现风声,用敲桌子表现雷声,用教室里的钵表现闪电……教室响起了雷声、雨声、海浪声……好一个海上风暴!通过实践,同学们运用了我们生活中物品的自然音源来表现了这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生活就是音乐的源泉,只有大家平常用心去观察,发现这些声源和音源,并把他们运用到我们的音乐中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好多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如:《快乐的一天》、《聪明的小动物》等,不仅克服了教材的局限性,而且增加了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但也有些脱离学生生活、较乏味的内容。如:《其多列》中:“带上长刀砍竹筒”对于城市孩子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内容,况且在要求环保的今天来歌唱砍竹,是否合适呢?又如《牧童》一歌中:“唱着歌儿趟着水,赶着夕阳把家回”这样的歌词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既没有如此的生活经历,更是没有如此高的文学修养,一个“趟”、一个“赶”,词义很美,很富有诗意,只是唱到最后还是没能真正理解歌词的含义。针对上述问题,就要求我们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多寻找跟生活相关的因素,进行教材的组合,让学生从自己关心的话题中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共同语言,是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也可以使学生更自觉地学音乐。

《音乐课程标准》在中指出:“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16]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学充分揭示了儿童主动参与在儿童智慧、思维、认知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采用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方法,能让儿童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回归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音乐,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要引导学生联想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现象,使他们对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各种印象能够回想起来。

上述案例中教师抛出话题:“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模仿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吗?”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模仿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自然和谐地打通了音乐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边界,唤起生活经历,激起学习音乐的兴趣。

“无边界学习”是以“话题”为中心,进行课程统整设计的一种学习过程。它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共同创造自己的课程的过程,看作是师生不断地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边界学习”的教学追求人的精神解放,生成性已成为学生学习的自然形式。因此,无论是前期话题的自主探讨和对话提升阶段,还是后期话题的定向研究与合作探讨阶段,都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唯有此,学生的学习才真正有效。

【注释】

[1]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戚慧群老师提供。

[2]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方苏云老师提供。

[3]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张红波老师提供。

[4]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王燕群老师提供。

[5]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李风华、戚慧群老师提供。

[6]本案例由本书编写组提供。

[7]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方苏云老师提供。

[8]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王燕群老师提供。

[9]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张萍老师提供。

[10]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戚慧群老师提供。

[11]本案例由原富阳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现富春第二小学校长)林型娟老师提供。

[1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

[13]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江群老师提供。

[14]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王燕群老师提供。

[15]本案例由富阳市实验小学倪琼华老师提供。

[16]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度解读(二)[J].中国音乐教育,2012(06):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