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体式”创新教学法的构建
1.创新教学实践
传统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是一种偏重考试分数、偏重知识灌输,而忽视能力培养、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教学方式。这样一种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中,真正的动力是最具有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是以知识和创新能力取胜的人。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须依赖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想搞好教育改革,也就是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时代发展需要教学创新,而新时代培养新一代的新人才更需要教学创新。
(1)教学观念创新
要进行创新教学,作为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即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组织与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设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
(2)学习理念创新
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学会应用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去工作。而工作,不单单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为加快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这样,首先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崇高的理想紧密地联系起来。其次,学生要消除“60分万岁”的这种消极的旧观念。学生学习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是要提倡一种创新的研究性学习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积极地去配合老师一起搞好各项创新教学活动。
(3)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主要是由课程教材来决定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创新,就是课程教材的创新。经过十多年的创新教学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创新学》教材,主要体现了内容与观点的创新性与实用性,教学理论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实验与社会实习来体现的。创新实验是通过引进德国生产的创新智力组合学具的实验操作来实现的。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该教材专门设置了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实验理论与操作和研制创新研究设计方案等内容与要求。
(4)教学方法创新
在教学中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和确定了创新教学内容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考虑怎样组织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这就涉及关键性的教学法问题。根据开设的《创新学》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的要求,具体采取了以下的方法:①帮助学生确立创新学习动机。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先要把学习本课程的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向学生讲透,让学生加深理解。故本课程一开始就是围绕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展开教育,让每个学生在思想上确立起创新学习的主导动机。②教学方法的探索。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摸索,最后确定将创新教学内容分成六个方面(现简称为教学六面)的教学活动。为了达到良好的创新教学效果,其教学六面富有特色性;教学内容具有创新性;教学形式具有灵活性;教学方式具有多样性;教学手段具有现代化;教学组合具有特殊性等。
2.“立体式”创新教学法的构思
在历经十多年的创新教学实践后,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立体式”创新教学法。所谓“立体式”创新教学法(以下简称教学法),即:教学法犹如一个六面正方体那样,把六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相当于正方体的六面)有机组合成一个“立体形状”(简称立体式)的创新教学之方法。
“立体式”创新教学法结构如表1-2所示。
表1-2 “立体式”创新教学法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