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5所民族院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有11所学校的学生在对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建议时提出了要建立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机构和教育队伍。的确,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构还不够健全,这是长期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好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机制不够健全
在15所民族院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有11所学校的学生在对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建议时提出了要建立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机构和教育队伍。的确,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构还不够健全,这是长期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好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机构临时性,缺乏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民族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一样,设置有主抓学生工作的学生工作部门,但这一部门的职责非常庞杂,学生在校的品行都涉及,因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掩埋于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突显不出来。但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任务对民族院校来说又十分繁重,于是许多民族院校相继成立一些临时性机构,加强预警机制,但这些临时性机构和预警机制主要是为预防和处理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各种矛盾和事件,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二是缺乏联动式机制。几乎所有的民族院校都建立各式各样的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组,但这些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组多为各自为政,呈现出“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工作局面,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线,并没有形成一个合力的、联动的机制。同时也缺乏一个与社会对接的互补机制。三是机制建设中出现短板。部分民族院校建立起工作责任制,但相关的队伍建设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却没有建立起来,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出现了短板,教育效果自然难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