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在教育机制

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在教育机制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完善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在教育机制,就是要不断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机制、接受机制和反馈机制。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民族习惯、思想心理等方面与其他大学生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按照普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机制来实施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二)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在教育机制

建立完善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在教育机制,就是要不断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机制、接受机制和反馈机制。

1.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机制。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民族习惯、思想心理等方面与其他大学生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按照普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机制来实施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在认识机制上实现创新,要研究民族院校大学生独特的内在结构,主要包括思维结构、观念结构、文化结构、心理结构、体质结构等,对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其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相对比较多,可以专门设立独立的教育机构和运行机制,通过它组织开展各种具有民族特点的活动,实实在在地维护各民族学生的切身利益,包括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的各种突发事件等。当然,强调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性,并不是将它完全排除在一般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之外,而是指在规划、指导和开展教育时,要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推动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研究,积极探索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机制。所谓接受,是指“个体外部刺激信息的比较、鉴别、选择,最后摄取,并与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融为一体的过程”[3]。所谓接受机制,是指把爱国主义的外在思想意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形式的作用方式。接受机制对于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由于来自民族地区,其早期教育、社区环境、家庭环境、个人阅历、民族及宗教等背景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上要特别注意。笔者认为,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去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机制。①在思想接受机制方面。一是民族院校要充分发挥有一大批通晓民族语言的、了解民族风俗习惯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作用,通过他们与各民族学生进行沟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教师或教育管理人员由于自身优势及言传身教,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二是构建各民族学生接受爱国思想的动力机制。民族院校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创立的,民族院校的各族学生首先就享受了党的民族政策的照顾,而且在校期间,同学的互帮互助,学校的助困立志,都无不成为他们立志报国的动力。因此,要构建心理咨询中心、民族博物馆、大学生资助中心等,以使之成为各民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实现报国为民的思想动力机制。三是要灵活运用灌输手段,如邀请扎根山区建设边疆的校友和大学毕业生来校,举行“特殊”的报告会,对各民族学生灌输爱国主义知识,改变那种纯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能接受一般原理,又能在心灵深处真正达到“理性折服”。②在行动接受机制方面。在建立完善思想接受机制后,就要进入接受机制所实施的阶段的接受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行动接受。行动接受机制就是各民族学生由思想、心理向行为、动作的过渡。建立行动接受机制的目的在于使爱国主义在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上趋于统一。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一是实行“双主体互动式”课堂教学。这种模式部分民族院校已进行有益的探索。如广西民族大学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根据“建导”的方法对各民族学生们进行民族观的教育,就是这种“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一种较成熟的范式。这种范式主要是通过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们在平台的论坛上就相关民族问题通过发帖回帖的方式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建导师)们“建导”同学们收集资料,自由讨论。“建导”式的互动使参与“版纳”的学生加深对民族的理解,增强了爱国爱乡的情感。笔者曾访谈过参加过这一课程学习的10多名学生,他们一致认为在“建导”式教学过程中,他们在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开展团队合作,从中得到了交流和鼓励,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二是创设实践教学情景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来实现,如确定相关教育专题,组织各民族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田野调查,寻访伟人足迹、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等。

3.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主要是对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效果的一种肯定、校正和否定。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效果如何,必须通过一个反馈机制得到答案。这个反馈机制分两个步骤:①通过各种方式,如课堂的抽样调查、课后的意见箱,还有互联网、信函、学生评估、教师互评等收集反馈意见;②对反馈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对所进行的教育教学目标、内容、途径等进行相应的肯定或校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