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三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三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近年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已受到更多重视,但始终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体锻率明显偏低,中小学生体能体质下滑严重。此外,家庭教育的问题还体现在教子育儿目标上的偏差以及“家庭教育学校化”的趋势。

(二)当前“三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长期以来,这三种教育形式中,学校教育一直广受重视,“两基”目标的实现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成就之一。在不断推动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整体教育质量也有显著的提高。但是,从教育的整体发展视角看,我国的未成年人教育合力发挥不足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虽然近年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已受到更多重视,但始终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从整体上来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还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实效性和长远规划,结合的力度尚不足,不同程度的相互抵消现象仍然存在。

1.育人目标的偏差与未成年人的单向度发展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诸多弊端。首先,教育目标的褊狭、教育内容的繁难、学业竞争的激烈,迫使学生每天想着考试、分数、名次,常常对周围的一切不是无暇他顾、就是熟视无睹,造成了不少学生的感觉麻木与钝化。一项全国性的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整体水平比较低,尤其是情感能力和审美情感素质低下的问题比较突出。细化分析表明,理智情感里的探究感、人际情感里的合作感、审美情感里的环境美感和艺术美感、道德情感里的责任感与正直感得分明显偏低[15]

体锻率明显偏低,中小学生体能体质下滑严重。当下“小胖墩”增多、“小眼镜”扎堆、“弱孩子”倍增、“重智轻体”普遍,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的初中和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日本为65.4%、美国为62.8%、中国仅有8%;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高中生,美国为53.3%、日本为34.5%、中国仅为10.5%。在身体素质方面,我国青少年也明显落后于日本青少年,和韩国青少年不相上下,但有些项目仍不如韩国青少年[16]

面对学习与升学的巨大压力,学生往往感到紧张、压抑甚至恐惧,进而引发失眠、头痛、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等功能性、器质性疾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年)》显示:中国少年儿童睡眠时间在持续减少,近八成的中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问题,不论是学习日(周一至周五)还是周末,孩子们的睡眠时间都不足8小时,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标准为9小时。分析显示:有49.5%的学生认为睡眠不足的原因是“作业太多”;32.3%的学生认为睡眠不足是因为“写作业太慢”;24.4%的学生认为睡眠不足原因是“学校要求到校时间太早”;13.4%的学生认为是“校外补习太多”;6.7%的学生则是由于“家教补习”造成的[17]。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睡眠时间不断压缩,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据调查,目前约有70%以上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厌学人数比例逐渐增加[18]

由机械操练、强行灌输所构筑起来的应试教育模式里,学生原本鲜活可爱的人格被割裂、被剥蚀,风格迥异的个性被忽视、被压抑,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局面。加上独生子女的日益普遍,不少学生出现程度不等的孤僻、自私、自闭、自傲、自卑、消沉、怯懦、情感冷漠、言行过激、意志脆弱、性别倒错等人格的扭曲和不健全。据卫生部门调查显示,我国约3.4亿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至少3 000万人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16.0%到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19]

最后是能力偏差。教育之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但是,当前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教育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如何考得高分”。在这样的教育导向下,学生的应试能力确实得到充分发展,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不然。不少学生不仅存在生活自理能力、生存适应能力、心理自制能力、情商与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的问题,即使是与学习有关的能力也未必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相对偏低。

(2)在家庭教育方面,不少家长的教育方法还存在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既不管其生活,也不管其社会交往,更不管其学习。有的家长简单粗暴、独断专行,在教育过程中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应有的权利,致使亲子关系紧张、缺乏相互信任。有的家长纵容溺爱、包办代替,一切围着孩子转,对孩子事事必依,所有事情一手包办,爱得过分。有的家长则前后矛盾、方法欠妥,一方面想把孩子培养教育好,另一方面又不能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时而严厉无情,时而溺爱无比,时而干涉不止,时而放任自流,使得孩子无所适从。一项黑龙江五市(地)青少年家庭教育的调查显示:21.7%的未成年人表示,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存在着非理性地贬损过度或欣赏过多的随意化情绪。37.6%的未成年人表示“没经过允许,父母看自己的日记”,“因学习成绩不好,经常挨打”的占23.5%,23.3%的未成年人否认自己的家庭“气氛平等宽松”。未成年人对父母管教方式意见最大的是“唠叨”,38.6%的未成年人认为父母对自己“太唠叨”。唠叨的内容多是指责、批评、抱怨,甚至讽刺挖苦,大多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要求,见什么说什么,想到哪说到哪。而且,家庭教育出现唯智化倾向,63.4%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比什么都重要”[20]

此外,家庭教育的问题还体现在教子育儿目标上的偏差以及“家庭教育学校化”的趋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是家长的共同愿望。独生子女们承载家长和亲朋好友殷切而沉重的期望,尤其是在学业成绩上更是如此。一些家长把家庭教育变成了变相的“第二课堂”或者学校活动的延伸。一些家长将大量的精力、财力用于帮助、督促孩子的文化学习,而对其他方面的教育重视不够:或聘请家教,在家里为孩子加班加点;或盲目地威逼、利诱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艺术班。天津市妇联和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 000多位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78.9%的家长不同意“孩子学习课本知识是学校的事,家长没必要管得太具体”的说法;59.8%的家长认为“辅导孩子学习是家长的本分”;41.4%的家长认为“学习好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此外,有65.0%的中小学生家长平时和孩子谈得最多的是“学校学习”;一些家长做了许多本应孩子自己做并且孩子也有能力做的事情,比如在小学生家长中,有65%的人亲自辅导孩子学习,58.5%的家长陪着孩子写作业,57.7%的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改错题,45.8%的家长给孩子布置课余作业,40.9%的家长为孩子整理学习用具等[21]。这种对孩子的过分关心、设计与期望,恰恰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3)在社会教育方面,则存在教育管理机制紊乱的现象。各地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表面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它们归属于共青团、教育管理部门、妇联等不同组织,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22]。目前社会教育的法律制度也比较分散、抽象,缺少权威、高层次的专门的社会教育法和其他配套的法律。由于社会教育还未得到公众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对社会教育的投入和社会各界对社会教育的支持都较匮乏[23]

而且,社会教育无论是在教育机构、活动内容还是在教育方式上均存在难以适应其需要的问题,未成年人往往缺乏足够成本低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参与校外活动和校外教育的机会。社区活动缺乏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活动内容,且较为强调娱乐性而忽视教育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公益性文化设施等校外文化活动场所对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资源投入以及公益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再者,大众传媒传播的封建迷信、恐怖、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以及社会价值观的低俗化取向,造成学校所学与社会所见呈现强烈反差,引起了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混乱与无所适从感。天津市一项针对未成年人上网问题的调查显示,在未成年学生中,承认主动接触过色情、暴力、赌博类网站的占5.12%,无意间接触上述网站的达到26.34%。在社会闲散未成年人中,9%主动接触过此类网站,无意间接触的达到25.08%。“不良信息太多”分别被38.84%的家长和43.84%的教师视为互联网的最大问题,远高于“网络游戏不健康”5.46%和3.86%的认同率[24]。至于电视节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当下的娱乐节目,71.0%的受访者认为“大多不适合”孩子观看,另有18.3%的人认为“大多都适合”,10.7%的人表示“不好说”。受访者中,家长占63.2%。调查显示,57.9%的人认为当前电视娱乐节目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居多”,仅9.2%的人认为“正面影响居多”。另外,25.9%的人选择“正负影响各一半”,6.9%的人表示“说不清”[25]

从未成年人社会教育的实际参与情况看,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被所谓占主导地位的学校教育以及课外各种补习教育、特长学习所占有,在时间上和精力上都难以接触到丰富多彩、有意义的社会教育。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大社会”在教育青少年方面的功能发挥,也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

(4)整体意识的缺乏与教育的不协调

教育合力的缺乏,首先是因为教育各系统对构建教育合力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不足。教育各系统仍习惯于“单打独斗”,强调某一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忽视其他方面,这必然会影响三结合教育机制的发展进程,影响教育整体性、系统性、互动性和协调性的发挥。

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来看,它们在整个青少年教育学习中分别居于不同的位置,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彼此之间应是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的。但在现实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却并非如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位和错位。

目前最突出的表现是:学校教育功能被无限放大,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空间被大大压缩。激烈的职场竞争凸显了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教育体系至高的地位。“一考定终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重要性的判断。在这一教育体系下,学校教育居于绝对核心地位,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不仅要为之无条件让路,而且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在很多时候事实上扮演了学校教育的服务者的角色。其后果是:家庭教育大量承接了原本属于学校教育的知识教育内容,但是失去了思想道德与个性完善方面的传统“领土”;社会教育本应该将国民的科学素养与文化素质等作为自身的重要内容,但庞大的需求群体与社会教育自身的内在规模难成比例,使得社会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从三者之间的教育结合情况看,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结合教育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受制于部门利益协调、资源整合等方面的难度以及源头上的应试教育的政策导向,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依然难点重重。从全局看,如何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衔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合作,离预期目标尚有不少差距。学校教育始终过于强调升学率指标,重知识传授,忽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没有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予以足够的重视,缺乏主动寻求教育衔接的策略与行动。而在很多家长看来,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任务,家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为孩子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至于“社会”——在家长看来——实际上是“成人的世界”,“小孩子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殊不知社会环境一直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冲击乃至抵消了学校正面教育的作用。由此造成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不协调性非常突出,在源头上制约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