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约专利标准化的因素
除了上述促进专利标准化的机制外,还发现制约专利标准化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虽具有普遍性意义,但是在本研究的特定的案例(案例涉及的产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跨案例分析中也对这些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作为对上述机制分析的一个补充,如表7-13所示。
表7-13 制约专利标准化的因素及典型案例
标准化人才缺乏是案例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依公司标准化过程介入程度的不同而对人才需求的紧迫程度不同。主要表现为公司内部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得到有针对性的标准知识培训。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来培养标准工作人才又受限于公司的投入能力,难以满足高技术企业对于标准化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对于烽火通信、华中数控和日新科技而言,更为突出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级标准化人才”缺口。高级标准化人才是指那些既熟悉国际国内标准化规则又具备相关技术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型标准化人才。烽火通信和华中数控已经介入国际标准化过程,对具备这样的综合知识的标准化人才极为紧缺。日新科技是跨行业、跨专业的新兴产业,在推动标准化过程中,也遭遇到高级标准化人才的瓶颈。不仅影响了标准化的正常进行,甚至导致部分技术创新成果难以及时地专利化和及时地进入标准化过程。
标准化经费不足也是导致高级标准化人才短缺的一个原因。单个公司难以完全通过自筹方式系统地解决从R&D到专利申请再到标准起草等全过程的经费投入。以烽火通信为例,标准研究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国际标准活动中,如ITU-T、IEEE、IEC等国际标准组织的活动,每位专家的参会费用高达20 000~50 000人民币。因此,高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司参与国际标准研究的积极性。烽火通信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尚且遇到这样的问题,那么大量的高技术中小企业更没有实力介入国际标准化过程。
国际技术壁垒和标准竞争是制约案例公司自主专利标准化的国际技术竞争环境。如我国的数控系统发展长期受到国外技术封锁,是制约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瓶颈。华中数控“五轴联动系统‘华中Ⅰ型’高性能数控系统”的成功创新打破了国外4通道、9轴联动高性能数控系统的技术封锁。华中数控致力于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技术创新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目前公司牵头的“数控系统现场总线技术标准联盟”即以建立下一代国家标准为目标。大功率LED关键技术专利已形成国际专利网,被领先国的少数几个大公司所控制。因此,迪源光电的大功率LED技术创新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同时也面临未来的国际标准之争。同样的国际标准竞争也存在于光电子通信领域。更为典型的国际标准竞争发生在中国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标准(NVD)与国外以索尼为代表的Blu-ray联盟提出的蓝光技术视盘和视盘机标准(BD)之间。如果NVD能够成为我国高清视盘国家标准,则我国大规模的DVD产业可以起死回生,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产业升级。庞大的本土市场规模将成为NVD与BD进行国际标准竞争的巨大优势。
宏观管理制度障碍以高科集团和日新科技为代表。与NVD标准化相关的宏观管理制度障碍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光盘是一种最廉价和方便的高清内容发行方式,而目前我国只有光盘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光盘发行体系和传播体系。节目源对于NVD的市场推广(用户基础)具有关键的作用,为了克服这一宏观管理制度障碍,高科集团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的形式与国内和本地主要音像出版、发行机构合作,探索包括节目片源渠道、节目编著系统、节目光盘制作和出版发行在内的节目市场运作体系来试图解决节目源的问题。第二,NVD涉及的产品分别由两个部门管理:视盘机由工信部管理,而新闻出版总署只管理光盘的压制及内容,没有光盘的相关技术标准,这样就形成了管理真空带。鉴于此,目前NVD标准化由中国高清光盘产业推进联盟(CHDIA)主导。在多方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协调的同时,高科集团作为CHDIA联盟的主席单位之一积极参与CHDIA红光高清标准的制定。然而CHDIA在推动高清标准中出现了“一个主干两个分支”的争议和问题。CHDIA在制定红光高清技术规范的同时也大力推进CBHD,“一个主干两个分支”指高清解码(即“一个主干”)由CBHD和NVD这两个分支共用。CBHD是国内一些企业借助东芝的技术,是基于东芝蓝光技术的改进,自主知识产权很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果把国内合作开发的通道码和纠错码芯片及音视频解码(AVS)技术计算在内的话,NVD的自主知识产权比例达到90%以上。CHDIA的任务是制定“中国自主高清光盘标准(CHD)”,NVD和CBHD在CHDIA“一个主干两个分支”部署下,将形成两个不同技术轨道的高清视盘标准。中国自主开发的高技术是否能得到应用的机会,中国陷入绝境的DVD产业是否能重新崛起,在更高的技术层次上获得主动权(姑且不论政府在NVD项目已经投入的巨额R&D成本),至少在CHDIA的“一个主干两个分支”框架下NVD不具有优势。NVD和CBHD之争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政府主导型”的产业联盟应如何发挥其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对此我们引用路风(2006)的相关论述来作为解决该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标准与高端技术之间存在着生死与共的关系:在标准上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可能掌握以半导体芯片和基础软件为代表的高端技术,因为无法使自己开发的高技术得到应用机会。这种情况对于中国的含义就是,如果中国的市场被外国企业所控制的技术体系(即采用外国标准的技术体系)所主导,那么中国自己的工业就不可能在层次较高的技术领域获得一席之地。”
BIPV系统的标准化特别是系统设计及施工标准涉及的范围广泛,是一个庞大的技术标准体系。这个体系涉及若干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而国内BIPV产业链刚刚完善,BIPV系统的标准化需要建筑和电力等诸多部门的协调。日新科技是湖北省BIPV系统标准化的推动者,积极与这些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并为此已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鉴于单个企业的资源有限,BIPV系统标准化进展与该产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正如单独的公司付出的技术创新成本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得到充分的补偿一样,日新科技为推动BIPV系统标准化所投入的成本也存在类似的风险,即有可能成为其他竞争者搭的“便车”。这将不利于激励创新型企业介入标准化过程的积极性。
“国内竞争激烈”这个因素用来说明区域相同优势产业之间的竞争。国内其他LED产业集群所在地地方政府对LED产业扶持的力度已使东湖高新区LED产业面临强大的竞争威胁。如,深圳市虽然在LED产业链上游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还没有迪源光电这样的龙头企业,但是深圳市为LED产业技术创新创造了全面扶持的政策环境。尽管迪源光电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LED照明外延片、功率芯片R&D和生产的高技术企业,是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极具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具有介入正式标准化过程的技术优势,但是公司的持续创新还有赖于武汉市对LED产业发展营造的政策环境。相比较而言,目前武汉市的LED产业扶持力度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