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学习世界各国开放存取的经验,推动科技信息开放存取在中国的开展,为中国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相关战略政策的建议,由中国科学院和IAP主办的“科学信息开放获取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6月22~24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召开。
6.2.1 我国参与开放存取运动的历程
2004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签署了《柏林宣言》,表明中国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支持开放存取的原则立场。为学习世界各国开放存取的经验,推动科技信息开放存取在中国的开展,为中国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相关战略政策的建议,由中国科学院和IAP(国际科学院组织)主办的“科学信息开放获取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6月22~24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召开。这次会议意在“促进政府和有关机构科学获取政策的制订,唤起国内学界对开放存取的认识和参与,积极融入国际开放存取的潮流中,更广泛、更自由地共享科研成果这一人类的共同财富”。
在实践方面,一系列开放存取网站相继建立。例如,我国的第一个开放存取仓库奇迹文库为中文论文开放存取提供一个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提供国内优秀学者论文、在线发表论文、各种科技期刊论文(各种大学学报与科技期刊)全文,此外,还提供对国外免费数据库的链接。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提供国内科研工作者自由提交学术性科技文章。还有针对学科的门户网站,如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北大法律信息网等也都提供各种专业学术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