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写作优生的考试焦虑心理探析
清远市第一中学 邵献计
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快到了。大多数同学都在忙着复习。可是,班里的小欣同学坐在座位上,双手托着脸颊,呆呆地望着,似乎注意力并不在复习上。她的神态与举动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因为她是班里的头号写作尖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出现不同寻常的神态与举动呢?
在期末复习课上,正当我向全班同学讲述如何进行语文作文复习的时候,小欣举起了手,十分困惑地向我问道:“老师,我很害怕考试,不知怎么办才好呢?”
我听着小欣的困惑,不禁心头一颤,但马上回了她一句:“你的语文成绩不是挺好的吗?你干吗害怕呢?”
小欣说道:“我不知道作文该怎样复习,我担心我的作文写不好。”
“你平时的作文不是写得挺好的吗?你干吗对自己没信心呢?”面对小欣的困惑,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为我十分清楚,在平时的作文评改评讲中,每次挑选出来宣读交流的优秀作文,几乎都有小欣的。她的作文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她的作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富有意蕴,每次宣读交流,都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作为一名语文优生,尤其是写作尖子,面对语文考试,理应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轻装上阵才对,难道她平时的作文有水分吗?这着实让我捏了一把汗。
正当我疑惑时,小欣吐出了她的心声:“老师,我平时每次作文都是经过反复修改的,有时一篇作文要修改三四遍,甚至五六遍。作文的初稿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可是,在考试时,不允许这样做呀!”
听着小欣这一番焦急的内心表白,我不禁想起来了,小欣平时的作文在班里确实是属于一流的水平,可是在每次考试中,她的语文尤其是作文成绩简直判若两人。但是,自己以前却一直没有留意到这个方面的情况。
针对小欣的困惑,我向她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的作文水平与写作实力;其次,要做好对作文的考前复习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对以往积累的作文素材包括所写的作文重新浏览一两遍,并从主题、文体、内容等方面作适当的分类与梳理。最后,就是要注意把握考试时间,做到“三快”,即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成文,并就如何才能做到“三快”,给予了具体的指导。
经过与老师的一番交谈,小欣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如平时缺少“三快”训练,对考前作文的复习方法及其有效性认识不到位。通过老师的点拨,她终于豁然开朗。在期末考试中,满分为60分的考试作文她得了56分,语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而消除了她面对考试惊慌失措的心理障碍。
从以上小欣在考前出现考试焦虑心理的个案辅导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如何正确看待优生的心理问题。优生,即平时所讲的尖子生,在一般人心里,尤其是在教师的心目中,他们都是最令人放心的学生,他们不仅学习上不会存在困难,而且在心理等方面也应该是不会存在任何问题,因而往往会比较容易忽视对优生的心理方面的关注。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实际上,优生往往存在以下一些值得关注的心理问题:在认知方面,过分看重自己的成绩,自我期望值偏高,非常看重成绩,把考试分数与名次看得高于一切,虽然已经很优秀,但还是不满足,总感觉还可以做得更好,过于看重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评价,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担心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形象。在情感方面,他们的过高期望值往往给他们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常常不自觉地害怕被人赶上或超越,因而对时间抓得很紧,常常感到学习不够用,很少有时间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相反地,他们常常患得患失;在动机意志与受挫能力方面,他们的学习动机与意志力比较强,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为了获得更多的赞誉与认可,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挫折面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毅力。但是,由于受到老师、同学与家长的过度保护,他们通常缺乏生活的独立性,缺少挫折与失败的体验,无法容忍自己的失败,无法面对自己从高处跌下的落差。在行为方面,学习时间投入多,参与其他时间少,独立生活能力强,合作精神差。可见,优生并不代表心理方面也是占据绝对的优势,相反地,他们的心理也存在一些亟须引起注意的问题,即优生也有心理方面的缺陷,需要教师给予关注。
(2)如何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与心理辅导的关系。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除了要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组织教学活动,按时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反应,及时给予心理方面的疏导,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从小欣的现象中可以发现,语文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心理辅导的关系,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把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换一个角度来说,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语文教学才能取得实效。
(3)如何正确处理好平时训练与考试作文的关系。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语文写作方面的能力形成更是如此。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能力,只要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训练,作为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都需要了解学习与训练的成效,因此,它必须接受相应的检测,考试便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式。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进行写作就是对平时写作训练的最好检测。为了使平时的写作训练与考试作文高度吻合,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有必要结合考试的特定要求,给学生作必要的应试写作引导,如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成文。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应试写作技巧,才能对考场作文应对自如。
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心理辅导老师的问题,它也是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学生的语文训练才能有效,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才能获得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