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三历史课堂尝试生本教育

高三历史课堂尝试生本教育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想象,要在中国传教和传播科学文化,如果没有皇帝的允许和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认为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

高三历史课堂尝试生本教育——以“明清专题复习”为例

清远市清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杨芳

在多年的传统高三教学中,陶醉于课堂上抑扬顿挫、滔滔不绝、绘声绘色的讲解;陶醉于自己拥有严密的知识体系;陶醉于前后关联、信手拈来、再熟悉不过的众多的历史知识;沉醉于各种历史题型游刃有余的解答……但是我们却忽视了课堂是合作的课堂,课堂上并不只是老师展示聪明的场所,更大程度上是通过课堂设计,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淋漓尽致地得到发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学生像只可怜的小羔羊,任凭老师“摆弄”,不管是饥还是饱,牧羊人总是往里面塞草,哪怕很委屈,很不情愿,但只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旧重复。也许老师认为:老师讲,学生听是天经地义,老师拼命地讲,才能帮助学生争分。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曾问过自己,也曾接触过教学新理论,但却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徘徊,在观望。2008年7月,自己有幸成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培养对象,听了好多次的讲座、观摩了部分学校的生本课,认真研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谛听教育的春天》、《教育激扬生命》,被其间学生的想象、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的言语表达、学生上课的表现欲望所撼动,让我有了尝试生本教育的冲动。

下面我以高三“明清专题复习”为例,谈一谈尝试生本课堂教学的体会。

一、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

学生在学习明清专题史(1840年前)时,头脑中就会想到“封建社会由盛而衰”、“被动挨打的前夜”、“英国捕捉猎物的好机会”。我却设计了“反其道而行之”的一些问题。

【例1】

我设计的问题:1840年前的中西方孕育着一些生机,它们分别有什么值得赞叹之处?

出题的目的:①打破各种教辅书及传统教学中,总是把1840年前的中西方按照定式思维来比较:中国日薄西山、西方太阳火红,让学生使劲地往里面钻。②注重逆向思维,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学会面对不同的历史结论,灵活地运用历史现象和历史史实来说明和证明之。

学生的反应:

现象:好像炸开了锅,讨论得热火朝天。

讨论的过程:略。

讨论后学生规范的结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赞叹之处。

img13

【例2】

马克思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使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对联式悲歌。”据此,我逐一解释每一句话,甚至一些词的理解?学生的回答如下:

img14

传统历史教学,老师只注重对课本的讲授、解惑、释疑。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作任何调整和变革。现代历史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是记忆一些历史史实或是老师一锤定音的、枯燥的历史结论。我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青少年一定是缺少创新思维和自主意识,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的一代。现代历史教育的价值应该是活化史实,感悟历史,让历史文明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扬弃并升华,形成终生的价值取向,体会人生和世事变迁的真谛。

从延伸思维的回答看,学生学习历史已不局限于课本的叙述,而是自己的思考、判断;自己客观叙述历史事件,不受课本和旧史观的束缚,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客观地追求正确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注意终生有效方法的引领

【例1】

我设计的问题:你知道明清(1840年前)的社会生活吗?想象一下,描述出来?

设计意图:在教材中,社会生活是近代经济史才有的内容,它是经济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交通和通讯》中构建的衣、食、住、行、社会风俗几个方面。古代史却没有这方面内容。我想通过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能迁移和嫁接知识、移花接木,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

生:思考(有些困难)。

师:提示、点拨。

生:恍然大悟。

师:下面请五个同学扮演明清(1840年前)的衣、食、住、行、社会风俗,用拟人的方法来描述。

衣者:我穿长袍马褂,着小布鞋,留长辫……

食者:我吃中国米饭、馒头、烙饼,我喜欢中国各式各样的炒菜……

住者:我家住在低矮、破旧的房子,不过左邻右舍关系很融洽……

行者:我很少到大伯家,因为要坐马车、换小船,千里迢迢,十天八天还没到呢……

社会风俗者:我裹小脚,我很少外出,因为我走路很慢;我的婚姻很不自由,父母也听媒人的;我不可以到学校跟男孩子一起上学;我们这里死了人,办丧葬的事可热闹啦……

同学们的回答将知识穿针引线地应用,也对古代和近代的社会生活作了较好的比较。

【例2】

我在上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时,设计:

问题1:为什么15、16世纪西方的思想、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

设计目的:在东西方间让学生搭建知识桥梁。

问题2:这时的西学东渐,皇帝允许和支持吗?

问题3:这时的西学东渐内容,有人文主义和欧洲启蒙思想吗?如果有,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设计目的:①学生不仅要进行中外比较,同时也要考虑中国的国情,明、清两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皇权空前加强。可以想象,要在中国传教和传播科学文化,如果没有皇帝的允许和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也正是封建落后的守旧思想,人文主义和欧洲启蒙思想基本没有冲击中国社会。②依托课本,对历史知识纵横比较,信手拈来,对高考各种思维和角度有一定的准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及思考:

生1: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是否只深藏在宫中,没有很好地普及?

生2:中西文明的影响是相互的,中国西传的文化又是什么?

生3:哪些人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才是对学生终生有效的方法。

一个人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棘手的事情,但如果他有多角度、前后相互印证、知识迁移、依托有利条件左右逢源的想法,创新的思路一旦成为天性,则此人对人、对事、对工作、人际交往就能挥洒自如,我们的传统教育缺少的就是这种有效方法的引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背后是把自己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彰显出来。

郭思乐教授说:“感悟,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新课程认为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爱因斯坦也曾说:“要留下把人引向深入的东西,而将那些把人诱离要点的一切统统抛掉。”

学生的学习已不仅仅是固守教材的体系和教师的讲解,而是一种对社会的思考、比较;感悟历史中的人和事,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