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与预设同行——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专题复习的反思
广东省廉江市第三中学 陈强
【案例描述】
去年在高考备考第二轮复习时,我有两节联堂课,根据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节的内容是复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必修)第四专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节也是我在学校的复习示范课,第二节是本模块的综合测试。我按照预设的复习计划进行,大概二十分钟后,我就引导同学们动手构建了本专题的主干知识结构,还请五个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交流和分享。然后,我又扼要地和他们把本模块前面的三个专题联系起来。接着,给五分钟时间让他们小组讨论交流或提问。
五分钟就要过去了,这时,坐在前面第三排的小张同学举起右手站了起来,并且心里有些紧张地说:“陈老师,我想提个问题?”我说:“可以呀!请放松些慢慢来。”他说:“陈老师,我觉得《文化生活》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有些知识点重复,例如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等,虽然我们构建了四个专题的知识网络,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我担心在高考时,不能全面地回顾起来,你还有其他更有效的构建方法吗?”
小张的话一说完,全班同学立刻都拉长了脖子,眼睛全都注视着我,还有听课的领导和老师。我微笑了一下,缓解有点紧张的气氛,目光向他们环视了一周,作了短暂的交流。看到他们那渴望的眼神,我稍作思考,问:“哪个同学来帮我试试?”这也是缓兵之计,我走到他们中去,引导他们,说:“在此之前,我们复习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想一想,分别采用了哪些构建方法?这些构建方法是否适合《文化生活》,你们动笔试试?”两分钟过去了,我巡查了一遍,没有同学能构想出来。我很清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处理。有同学说:“老师,刚才的专题归纳也不错,要不算了。”我只是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
离下课还有十多分钟,按照预设的教学进程,这是联系时政热点思考的时间。如果再引导他们重新来构建知识网络,也不知效果如何?而且十几分钟是很难完成的,这节课的部分内容也要推迟到下一节课。老师的听课也不完整或者下一节还要继续听。怎么办?时间不允许我再犹豫,心想:既然是专题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何不从教材结构入手呢?忽然,一个“新式”的想法闪到了我脑海里:优化教材结构,重组知识网络。这不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吗?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征求同学们的意见,结果全班同学都活跃起来,很想和我一起探讨更有效的构建方法。
我赶快回到讲台,思路稍作调整,然后进一步启发他们:
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三问”式教学法是什么?
生:一问“是什么”;二问“为什么”;三问“怎么办”。
师:回答很好!我们来看看《文化生活》的内容,是否也可以这样来构想呢?
生:(想了一会)可以!
紧接着,我就开始引导他们结合教材的内容,灵活运用“三问”式教学法来梳理、重组和归纳。
第一,文化是什么?引出文化的内涵、本质。
第二,文化又是怎么样的?引出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文化为什么?引出文化的意义、影响和重要性。
第四,如何正确对待各种文化?引出文化交流、传承、发展和创新;弘扬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
这四个部分相互之间的联系很紧密。我逐一引导同学们去思考:教材哪一课有表述?从几方面说明?同学们积极配合,一边回顾,一边在笔记本里构建……
刚完成第三部分内容,下课铃声就响了,但同学们情绪很高,还有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也很想继续听下一节课。此时此刻,一股成功的喜悦涌上心头……
【教学反思】
这个教学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思考: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如何正确评价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我们该怎样把握与应对?
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性活动,要体现国家意志,承担起培养人、塑造人的责任,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不应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之间双向、开放和动态的交流促进过程。而这种交流促进过程必然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可见,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缺一不可。
教学预设是教学中的可确定性因素,它主要包括: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的研读把握;对“学情”的了解和对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选择;总体设计与达成的预测等。一般说来,预设得越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也就越深刻。要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预设我们的教学。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学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始料不及的事情,教师若装聋扮哑,则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若严厉斥责,将泯灭学生灵动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能冷静思考,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学设计,要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把握与应对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关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好教材,善于利用课程资源
要把握好教材,从宏观看,就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四个必修模块、两个选修模块的结构中把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能够理清本模块整体的结构以及教学内容组成的逻辑线索;弄清本框题在全书中、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构成它的逻辑线索,才能在总体上对教材有个准确的认识,也才能真正做到驾驭教材。
教师要把握好教科书,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这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政治教科书、《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教学参考书、各种有价值的图片影音资料、历史文献、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对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将最典型、最贴切的资源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把握好“学情”,以生为本
“学情”分析是教与学内容分析的依据,也是确定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的依据,是课堂预设的重要前提。只有了解和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比较空泛,没有针对性。因此,教师不仅仅要钻研教材及课程标准,还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
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以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衔接点,就要对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背景、学习程度、学习特点有比较准确的了解。适度的教学起点和衔接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如果教学的起点过低,那将是一种无效的课堂;如果起点过高,教学目标则很难实现。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及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目标是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这必然对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出新的要求。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境式、合作式、探究式、“三问”式和启发式等。由于每所学校的设备设施的差异、所在学校学生的差异、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等因素,要求教师在预设中对教学方式及手段进行选择和优化。
四、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不仅要熟悉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了解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做到博学多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科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师要有敏锐的时代意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业务进修和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这样才能看得更高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