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设教学情境,重视每一堂课的起始阶段

创设教学情境,重视每一堂课的起始阶段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我致力于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上下工夫,充分合理地利用媒体本身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达到优化教学、有效教学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愿学、乐学,实现由“教”到“不教”、由让学生“学会”到让学生自觉地表示“我要学”,并“会学”。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观开始的。”此后,不少教育家都相继提出了关于“乐学”的主张,这表明寓教于乐是教学中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律。

创设教学情境,重视每一堂课的起始阶段

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 陈黎靖

我一直希望能够使自己的语文课内容充实而又生动有趣、意味深长,这是我孜孜以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多年来,我一直在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模式,把学生引入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知美、理解美、追求美,“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动情晓理”。然而,我就教的是职中生。职中生普遍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对语文尤其如此。

在实际教学中,我致力于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上下工夫,充分合理地利用媒体本身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达到优化教学、有效教学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愿学、乐学,实现由“教”到“不教”、由让学生“学会”到让学生自觉地表示“我要学”,并“会学”。为此,我发现正因为学生不愿学,所以能否在上课伊始创设磁力效应就相当重要。也就是开课要讲究导入艺术,开讲激趣。

【教学片段一】(《清塘荷韵》的导入)

上课伊始,施教者通过屏幕展示了一朵娇艳欲滴的荷花(不是白色而是红色),同时设疑引起思考:同学们已经学过《爱莲说》、《荷塘月色》,对荷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同学们答:“出淤泥而不染”。

师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同样是写荷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同时板书——荷花知多少?然后施教者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荷花的认识,然后综合学生的这些或肤浅或片面的看法,设下疑问,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这个时候,学生对已知的知识产生了不满足(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人所共知的,荷花高洁,是白色的;那么,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荷花除了长在水里,还有什么特点呢?)

【教学片段二】(《药》的导入)

授课伊始,施教者拿出一个蘸着“鲜血”的馒头,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纷纷答“馒头”,教师提示:这上面有血呢!这是(板书)——人血馒头;施教者再问:这是什么?当学生再答“这是人血馒头”时,教师摇头,这是药(同时板书)!教师提问,这蘸了人血的馒头是药?药是做什么的?板书:药=人血馒头?

【教学片段三】(《再别康桥》的导入)

上课伊始,先播放一首流行歌《轻轻的,我走了》,让略带忧伤的歌声在课室里蔓延,然后教师轻声诵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走……”教师告诉学生,这首歌其实是来自一首诗——《再别康桥》(板书)。

【教学片段四】(《沁园春·长沙》的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配乐的朗读,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是谁读的并作出点评。慷慨激昂的语调,激越的音乐节奏,将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更关键的是,学生急于要证实这到底是哪个同学读的。

从以上四个教学导入我体会到:在每一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或通过语言,或通过画面,或通过实物,或通过音乐创设情境,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产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这就是情境教学模式五个程序中的最关键一环——引趣。

引趣犹如下棋,第一着的出动,直接关系到全局的输赢,因而它是情境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煞费苦心设计,走活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棋。其目的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本堂课的教学中去。

其理论依据如下:

(一)直观教学原理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观开始的。”由此可见,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而学生掌握书本知识,需要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这是认识的基本规律;另外,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由具体到抽象的。

直观性原理是指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知识,并使认识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情境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以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领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情知对称原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即智力因素),如感知、理解、想象、思维、记忆等;另一类是情感因素(即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这两类因素分别构成了认识过程(感知——思维——知识智慧)和情感过程(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因此,教学过程就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识过程的统一,这就是情知对称原理。

情境教学体现了情知对称原理,让学生学习的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使认识和情感在教学中同步进行,相互渗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既体现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互补,又实现了理性与非理性的默契;既是教和学的双边合作,又是教书育人的统一。

(三)寓教于乐原理

“乐学”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它指出了只有在学习中注意了劳和逸,做到游息相辅,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此后,不少教育家都相继提出了关于“乐学”的主张,这表明寓教于乐是教学中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律。而情境教学的宗旨,正是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味,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因而,它能够促进学生“乐学”。

课堂导入非常重要,设计得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功效。今后,我仍需要继续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和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