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料的来源与管理
一、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料的来源
数字图书馆要建设数字信息平台,需要海量的知识积累,这些知识或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由于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也将是信息高速公路上最大的信息源,因而图书馆的数字化就成为数字图书馆积累资源的首选目标。所谓数字化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介质的图像、文字、声音和影像进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贮存,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传播、接收。数字化不仅同光导纤维和计算机一起成为二十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而且也同网络化一起构成21世纪高科技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网络和数据库建设,是新时代各国信息产业必须进行的基本建设。
此外,数据库、多媒体信息、网页、讨论组等也是重要的信息源。资源建设者会根据实际需要、运用网络手段,检索获得更多更新的资料。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网络所提供的信息更为自由,更新更及时,获取和数字化加工更为方便。学校对信息需求,有一定的规律。一方面是人文与科技的普及知识和最新信息;另一方面教学科研的最新理论,最新动态是学校教育对网络信息的长期需求。但从何渠道用何种方法去获得还需探讨和实践。
(一)现有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书目数据库
首先可以通过Z39.50和联机查询系统把一个地区主要的书目数据形成联合目录,有条件的地区以一个图书中心为主,幅射多个图书馆,实行流动借阅或馆际互查互借。
(二)购买加合作,重组资源库
通过购买或联合著录,建立适合学校教育教学的期刊题录索引和文摘库,进而到全文库建立的原则是,在制作规范的前题下,首选商品化数据库;其次是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图书馆协作组织来联合制作除本校使用的教学资源以外的共享资源,切忌各校各自为战,虎头蛇尾。更不能单兵作战,以免因学习调研少,缺少规范,致使制作出的数据难以资源共享。
(三)现有电子资料的数字化
一个地区的若干主要学校或一个规模较大的骨干学校自购的声像资料、磁带、光盘及资源库,尽量都转成数字信息,装进校园网或图书馆的专用服务器,实现资源共享。
(四)通过互联网链接和检索相关有偿或无偿的信息资源库
如超星、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书生之家、中图书苑、四库全书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引文数据库等。
(五)全国部分重点中学名校的教科研或多媒体教学网站
如北京四中、北京景山学校、人大附中的网站,也有无偿和有偿地供检索和下载。
(六)自建数字资源库
像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除另有馆员负责传统图书馆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外,还有一个由馆长领导的有四名专职馆员组成的信息资源整合组。一方面从网上各相关资源库搜集资讯并整理、标引为本校资源库的基础积累。另一方面负责对全校各学科教师网络教学课件的审核辅导,完成后再加入本校的资源库中去。但是,像有该校图书馆这样人力资源的学校,全国为数极少,如果华南师大附中能像北京市、北京景山学校等一批学校一样,组成教学科研课件共享联网,进行分工合作,并对资源加以规范标引,然后加以公司化运作(像北京四中本身就有规模不小的公司),就能让全国更多学校实现资源共享。
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一)规划所要开发的资源内容
从其他国家的数字图书馆的开发情况来看,选题内容大多注重科研教育、注重历史遗产的挖掘。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数字图书馆要传播中华文明和进行国民素质教育,使之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所以资源库的内容应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民族、文学、艺术、宗教、自然科学、农业、医学、对外交流等各方面。要按照学校教育需求选题,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建设数字图书馆资源库。
(二)筛选据有价值资源进行资源库建设
建设者要首先确定资源对象,然后将之进行数字化,在收集资源时要注意兼顾多种媒体形式。要对资源内容进行很好的编辑,这是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区别于目前网上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优先采取学校用户易于接受的超媒体表现形式,对素材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工作,编写解说词,认真比较筛选图片、影像等。
(三)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标引
如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要基于XML的元数据来标引,因为首先要选定系统,然后确定元数据的格式,提出数据结构要求,供软件人员设计文献类型定义(DTD)。元数据分描述性数据、管理性数据和结构性数据。它包含了定位标识、书目记录、再制作品的结构化文件头等内容。对资源内容进行分类标引。包括分析内容,给出分类主题,并使用基于XML开发的资源加工系统软件对资源内容置标,以便于不同的用户通过远程访问共享这些信息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