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学校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的运用

在学校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的运用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近三四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图书馆界对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的前沿技术之一的Z39.50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中根据Z39.50标准构成的文献检索系统,可以通过因特网检索文本图像和其他多媒体信息资源,还可以使图书馆的客户机对因特网上多个不同的数据库系统进行检索。

第四节 Z39.50在学校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的运用

最近三四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图书馆界对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的前沿技术之一的Z39.50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高校和公共图书馆界在选购和更新自动化管理软件时,就像几年前言必称MARC一样,言必问Z39.50。2001年冬,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全国各省、市装备部门同志讨论《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稿时,就着重提出了中小学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中的CNMARC和Z39.50的问题。因此Z39.50标准就被提到了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这两项标准和技术,可以使各图书馆通过Internet网实现馆际间文献目录的资源共享。这对文献资源少和管理水平较低的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来说,更是一个提高整体办馆水平和加快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的好办法。但在我们中小学图书馆,不少同志一提到这样纯信息技术的新名词,就觉得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其实这和当年的搞自动化管理一样,当时不少上了年岁的同志望而生畏,而现在这些同志成了自动化管理的行家里手,有的还能制作网页和阅读指导课课件。由此可见,一项新技术,只要人们认真对待、善于研究、勇于实践,就能逐步了解和掌握。为此,笔者将自己多年来对Z39.50技术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尽量用广大学校图书工作人员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介绍。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学校图书馆同志来关注并实践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新技术、新技能。

一、什么是Z39.50

Z39.50是一种用于TCP/IP环境下,即Internet网上客户机与服务器间进行信息检索的通信协议标准,并以此规定了检索格式和信息处理的过程。用标准的Z39.50客户机和服务器可以将所有的计算机前端检索系统与后台的数据库系统结合起来,实现网上资源的透明互访。随着协议的不断完善和Internet的迅速普及,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各模块功能也会随之增加。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中根据Z39.50标准构成的文献检索系统,可以通过因特网检索文本图像和其他多媒体信息资源,还可以使图书馆的客户机对因特网上多个不同的数据库系统进行检索。一般来说,不同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的数据库结构都各不相同,在计算机专业用语中叫做异构软件。如果两个异构软件中只要一个不采用Z39.50标准做数据口接口,那么这两个异构软件间就不能共享书目数据及其他文献和多媒体信息。

不同的软件,只要各自的数据接口遵循Z39.50网络通讯协议,就可以用自己的Z39.50的Client端(客户端)到一个或多个有Z39.50的Server端服务器的编目中心,免费或有偿抽调编目数据。如果各中小学馆所用的不同牌号版本的软件都实现了Z39.50的Client端和Server端功能,相互间既可抽调下载,又可上传或被人抽调编目数据,最终就能实现最广泛的联机编目。

打个比方:现在人们旅游或出差,如需大笔花销,不必再像过去那样随身带很多现金,而只要把现金在本地有计算机联网的工行或农行的自动存款机上存入,轻轻松松带上牡丹卡或金穗卡。到了外地,一旦要用钱,只要拿卡到当地有计算机联网的工行或农行的自动取款机上去取钱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就像在不同城市用同一种版本的图书馆计算机管理软件一样,人民币就好像CNMARC一样,通过因特网,使同一种软件而处异地的用户进行书目数据共享或联机编目,这种同一软件的联网共享,没有Z39.50技术也能实现。过去,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一个地区中小学馆的资源共享,力求这个地区中小学馆用同一种软件。其实这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过去异种软件不能相互连网和实现资源共享。现在有了Z39.50,就克服了这一障碍。就好比在几年前,本地工行存的钱,到异地的农行是不能取款的。最近几年,国家逐步实施金卡工程。首先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协调并从技术上制定出各专业银行计算机系统都能识别、交换、结算的数据库系统的通用标准接口。这个接口,相当于图书馆异构软件中书目信息交流通讯协议Z39.50。这样就可以跨地区、跨行自动存取款。反之,Z39.50也就好比是在不同地区、不同银行间的计算机系统安装了人民币通存通取数据交换的标准接口一样,可以跨地区、跨异种软件实现联机共享。这种银行间的接口是由总行组织协调制定的标准。Z39.50也是由于很多应用软件开发者提出的需求建议,先成为美国国家标准,最后由国际标准局认可制定出来的。因特网的普及和发展,使这个标准在图书馆界和信息产业界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Z39.50原先是一个美国国家标准,标准的全称是“信息检索(Z39.50)应用服务定义与协议描述”,目前的Z39.50最新版本是ANSI Z39.50-1995。1994年,国际标准组织的决定:采纳Z39.50作为国际标准。从此以后,Z39.50成为信息检索的国际标准。与Z39.50相应的国际标准代号是ISO23950。

采用Z39.50标准设计的数据库系统接口有两种,一种是装在客户机上的叫做Client端,另一种是装在服务器上的叫做Server端,一个软件的Client端可下载和抽调另一批网站上Server端的书目及文献数据;而一个服务器的Server端也可被其他网站上的大批Client端抽调或共享数据。一套图书馆软件可以只有Client端或Server端,也可以又有Client端又有Server端。一般来说,Client端比Server端容易设计和应用,因此具有Z39.50的Server端接口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和开发的难度就大一些。

二、Z39.50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进程中的具体作用

(一)图书的网上订购

目前相当多的图书供应商将自己的产品信息以主页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只要通过浏览器到达相应的站点,就可以检索到需要的信息,这也是网上采购、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条件。图书馆员可以检索网上各书商提供的书目数据,虽然这时的订购信息所产生的MARC数据字段少,在出版后载体形态和价格还会有变化,但毕竟已有了基础,决定订购后可将出版商提供的书刊编目数据套录到本馆的采购系统中,为今后新书编目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劳动。这项工作由于需要长期的对套录来的数据进行订购处理,经费结算等操作,通过浏览器完成并不方便和安全,如在采验子系统中嵌入Z39.50标准接口,则为订购和编目工作的一次到位,提供了一个快捷通道。

(二)下载书目数据和联机编目

使用支持Z39.50的客户端程序,可以检索并下载书目数据。这对图书馆编目人员来讲,是一个福音。利用Z39.50的客户端程序,编目员不需要使用不同的软件检索不同的书目资源,不需要学习不同检索软件的使用方法。编目人员只要选择一个功能较完备的客户端软件,就可以检索全球众多图书馆的书目数据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因特网同时检索多个服务器上的书目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选择。选中一条记录后,编目员可以将这条数据保存在本地的数据库中和数据文件中。

(三)联机查询

我们知道,浏览器作为网上的一种信息检索平台,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使用,但其安全性较差,并且很难做到让学生通过浏览器只对本馆书刊信息进行检索,而不能去检索其他网上信息。因此浏览器界面下的公共检索系统显然不适用于无人看管的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学图书馆的公共检索大厅。因此建立一个专用的公共检索系统,安装于本地机上,将其他一切不必要的应用程序删除,并使C盘不可写,对系统的维护和安全性来说是一种比较合理和可行的做法。而对于外馆的数据可通过这个系统Z39.50上网检索。

(四)馆际互借

过去,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基本上是通过手工方式进行的。虽然国外有不少图书馆通过计算机实现馆际互借服务,但因使用不同的管理系统软件,很难跨越不同的管理系统软件实现计算机化的馆际互借操作。Z39.50标准的实施,不但可以使读者随时获取馆藏信息,还可以提供预约和发送图书的服务,实现相应的帐户管理的结算功能。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中用Z39.50并辅以ISO10160/10161协议,使读者可以利用自己面前的计算机,完成对图书馆的查询和申请馆际互借的过程。如果这一技术通过广大农村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把县、镇骨干学校图书馆和乡、村学校联网,就能将有限的但使用率较低的图书和其他文献信息,在各个学校之间流通和共享。这对加大图书的利用率和促进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三、中小学图书馆如何选择和使用Z39.50

目前,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界使用的几个主要软件的供应商几乎都表明自己的软件实现了Z39.50的功能。但实际如何?中小学馆的同志就面临了一个如何判断和证明的问题。其实很简单,首先要求该软件用它的Z39.50的Client端去访问美国的OCLC、LC和北京、上海图书馆以及已被广大图书馆界实践证明有Z39.50的Server端的服务器,抽调编目数据,看其是否是ISO2709格式,即标准的CN MARC格式即可;请当地或外地的高校和公共馆,请他们用该馆软件的Z39.50的Client端来抽调该软件公司网站服务器的Server端,看看是否能抽调到ISO2790格式的编目数据,并可在该软件编目系统使用。当然,后者的测试稍微麻烦点,但更为重要。特别是省、市一级装备部门,在为本地区中小学图书馆选择软件时,一定要请当地公共和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专家来参与测试。这一方法的另一好处是对所选择的MARC格式的标准程度也是一次极好的检验。

如本书前面所述,任何软件只要有了Z39.50标准的Client端接口,就能去抽调愿意开放自己部份编目数据的有Z39.50的Server端的网站的数据,这对解决当前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编目数据建库难的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譬如一个馆编目时有一本《小布什传》的书,那么只要在有Z39.50的Client端的编目屏上输入该书的ISBN号或题名、作者等任何一个检索信息,Z39.50的Client端就会通过Internet网去搜索凡是开放的,有该书的书目信息的Z39.50网站,倾刻间就会从不同的网站抽调到一种或若干种该书的分类编目信息。除此以外,还可以从网上订购图书并查询公共、高校馆的馆藏书目,可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和师生读者对书目文献的了解。

目前,Z39.50在我们国内图书馆界,还属较前沿的技术,国内一些已经解决了这项技术的软件公司,都把它作为软件的一个卖点。所以,能使用它的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学图书馆尚为数甚少。其实在国外,业界对此技术较为开放。有不少大型图书馆和专业公司都把其Z39.50的Client端连同编目软件,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供有此种需求的图书馆免费下载使用。如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协会所创办的春晖网站上于2002年10月推出新一代的Z39.50前端软件“Z-CHTS”,免费供全国中小学及所有图书馆界同行下载使用。凡国内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只要它的编目系统能接收ISO2709格式的数据,利用Z-CHTS软件,就可以访问全世界数百个开放的有Z39.50的服务器(包括中国春晖图书馆信息网WWW.CHTSX.COM)去检索和获取MARC数据,为标准的书目数据和联合编目的多渠道共享提供了方便。Z-CHTS主要特点如下:

①支持Z39.50协议1992和1995版。

②MARC编辑窗是完全的全屏编辑,非常方便实用。

③可以预留其他图书馆编目软件的接口。

④中国春晖图书馆信息网有八万条标准MARC的书目数据供免费下载。

⑤完全免费共享并在网站上提供技术和使用咨询。目前,跟据网站统计,一年来已有400多图书馆同行下载试用这个Z39.50软件。

Z39.50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一种标准,在未来的全球文献资源信息共享中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它未来的突出表现将不主要在Z39.50客户端的应用上,而是通过Z39.50的Web网关,在信息资源一体化运用上发挥重要作用。它与当前因特网上更加前沿的标准和技术如都伯林核心集(Dublin Core,简称DC元数据)和可扩展标记语言(英文全名为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简称XML)相结合,成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个新宠。用这些新标准、新技术可以通过万维网调用图书馆目录所管理的对象资源:书刊全文,电子图书正文,数字录音/录像文件、教学课件、软件包等因特网上各种信息资源。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不管对其认识与否,都要深入了解,认真对待。因为Z39.50是传统图书馆迈向数字图书馆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实现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一个新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