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的一号工程
甘肃提出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后,起初很多人并不看好,觉得既不会给政府带来税收、也不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农家书屋太虚了,经济落后的甘肃应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经济项目和农民增收上。
然而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历任主要领导始终坚定不移地抓这项工程。现任局长张余胜指出:实施农家书屋工程需要“决心加耐心”。因为农家书屋有助于广大农民享受城乡均等的文化教育,缩小城乡差距;有助于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成为农村孩子的第二课堂,促进农村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农家书屋还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截至2007年6月底,甘肃省已建成农家书屋404个,运行良好,解决了部分农民和中小学生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社会效益日益显现,有力地配合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
具体效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合理选点,保证农家书屋正常运行。由于书屋距离农户又近、借阅非常方便。管理人员热爱读书、乐于为村民服务,保证了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行。一些管理人员还根据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合理地安排了借阅时间和方式。定西市李家堡村书屋设在管理员家中,除正常向村民开放外,还自备手机并向村民公开号码,村民可以随时联系借阅图书。天水市庙坪村书屋在农闲时每周二、四、六全天开放,农忙时有个别借阅的可预约安排。清水县安家坪村书屋管理员坚持全天候向村民开放书屋,忙时让家人帮助提供借阅服务,很少耽误村民的借阅需求。定西市北二十里铺村书屋将现有图书目录整理归纳,并印制成册,分发给各户村民,便利了村民选择借阅图书。高台县将书屋建在商店,永昌县将书屋建在卫生院,敦煌市将书屋建在农家,方便了农民借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家书屋的作用。
二是绝大多数农家书屋图书借阅率普遍较高。据调查,河东片每个书屋平均借书登记为558人次,平均累积阅读人数达1500余次,在阅读人群中有三分之一到近一半为中小学生。各书屋中累积登记借书最多的达4000余人次,最少的也达300多人次,阅读人数也近千人次。定西市李家堡村共有3034人,农家书屋共有各类图书2150册,2006年6月该书屋挂牌运行一年,登记借书人次累积超过4000人次,阅读人数累积近万人次,平均日借书20册,最多时日借书70余册。天水市庙坪村屋的读者中,不仅有本村村民,也有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和学生,甚至镇政府附近的村民也跑到书屋借阅图书,该村农家书屋已成为周围几个村的村民学习知识的“加油站”。
三是农家书屋受到了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和认可。“自我管理、免费借阅、就近方便、服务周到”的形式,使书屋周边群众和乡村干部、附近学校学生借阅图书的热情以及与书屋之间的感情日益增强。许多读者在借阅图书的过程中表达了对书屋的热爱,并为书屋提出了许多实在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不少中小学生在借阅图书后还写出了读书心得和感想。定西市康家庄村村民和中小学生先后向该村农家书屋赠言、献策78条,递交读后感想25篇;内官营村农家书屋征得群众意见建议12条。有群众写道:“农家书屋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读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希望将农家书屋办成广大人民的‘精神粮仓’。”还有人写道:“‘农家书屋’趣味无穷”、“‘农家书屋’使我们村的人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业余生活,提高了生活水平。”市、县、乡的干部也一致认为,这是为农民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四是农家书屋的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运行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随着书屋读者的不断增加,读书气氛的日益浓厚,文学名著、农业实用科技、社科刊物等图书杂志,不仅充实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也使许多农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的生产技能。它正在慢慢地、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农民读书看书的意识,倡导起文明、和谐的乡风民俗。定西市李家堡村文化氛围较浓,全村近年来已有37名中学生考入高校。书屋管理员史正常自幼喜爱读书,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儿子好学上进,正在攻读博士与硕士学位。该村农家书屋的建设落成,让一批热爱读书的村民、学生有了读书的去处,书屋的图书借阅量始终高居全市首位,读书之风在全村日益盛行。清水县安坪村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利用书屋的农业科技图书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去年新建蔬菜、花卉大棚600座,新近又建冬暖式大棚16座,推动了该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天水市庙坪村提出“不打麻将不捣乱,农家书屋转一转”,并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活动,积极调动村民多读书、爱读书的兴趣。现在,该村爱读书、讲文明、团结和睦、注意环境卫生的良好村风正在逐步形成。
2009年3月5日,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余胜在武威市一农家书屋向管理员询问书屋运行情况
应该说,甘肃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上,已逐步完善了工作领导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立足此基础,省新闻出版局始终把农家书屋当做局系统的一号工程,举全局之力来抓。在工程的具体实施中,首先把重点放在科学规划和建设这个前提上。为了做好这一点,迈开双腿深入农村和基层一线调研,成了局党组一班人的日常工作形态。自2008年以来,局长张余胜每年都围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率队组织大型调研活动。全省14个市州的86个县区,省局的领导和机关干部跑遍了其中90%以上的地区。有时一趟调研督查,就要驱车跋山涉水行进三四千公里。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实践使他们做到了情况明、问题清、决策准,为全省农家书屋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们认为坚持因地制宜与多元化的建设原则,坚持农家书屋建设与乡村公共生活、与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和农民的文化趣味、与乡村新兴的各种农合组织等社群、与乡村的生产需要和生产实际、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工程”相“结合”,为农民提供真正急需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交流娱乐空间,农家书屋才能实现建得起、见实效、受欢迎、可持续的目标。
2009年5月5日,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管钰年在庆阳市董志镇董志村农家书屋视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