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内媒体部分报道
1.农家书屋惠农家谢志娟
编者按:2005年启动的农家书屋工程,成为我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曾多次受到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的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
目前,全省已建成农家书屋10460个,覆盖全省近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并计划于2012年年底前实现全省18000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建好还要管好,管好还得用好,怎样让农家书屋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生活中发挥真正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是我省目前正在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报今天推出的这组报道,从几个侧面反映了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使用情况,以期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农家书屋建设,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办好这件惠民实事,让广大农村飘满书香。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正在全省开展的农家书屋工程,正是一项授人以渔的惠民工程。
上万个设在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的小小书屋,也许不能满足村民们一时的物质之需,但却成为他们汲取知识、传送信息、勤劳致富的桥梁,并悄悄改变着农村的生活。
农家院落小书屋
7月15日中午,阳光炙烤着地面,8岁的小女孩韩倩找到一个阴凉地,席地而坐,捧起一本《中华是我家》开始翻阅,这是韩倩刚刚从农家书屋精心挑选的。
两年前,白银区武川乡新村小区农家书屋刚一开张,韩倩就发现了这一好去处。她说:“书屋里书可多了,都很好看,不过我还是最喜欢童话书。”两年时间里,韩倩将书屋里的童话书几乎读完。“还剩三四本没看过,我打算暑假期间把它们看完。全部看完了就重头再看一遍,我们老师经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同一天上午,72岁的刘锡源老人也坐在农家书屋里。生活在白银区王岘镇三合村的刘锡源喜欢人文历史类书籍。这一天,他捧着一本将近40万字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读。“通常三四天就能看完,我眼睛不好,要不然两天就看完了。”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刘锡源一直喜欢读书,在村上没有农家书屋之前,他常到15里外的城里去找书看。现在好了,家门口有了这个书屋,几千册书由着自己看。
3年前,白银区水川镇桦皮村的张春兰听说村里要建一座农家书屋,主动腾出自家临街的一间20平方米的房屋,于是就有了紧挨着小卖部的“春兰农家书屋”。小卖部不分昼夜开门营业,书屋也就随时开门迎客。书屋虽小,但也藏有政治、历史、科普、法律、文学、教育、医学等书籍3500余册,报纸期刊10余种,电子音像制品100多张。除省上配发的书籍外,白银区文体局又从新华书店调配50多种农业科技及种植养殖类图书,供农民查阅并半价出售。
为什么愿意无偿把农家书屋开到自己家院里?张春兰说不出太多道理,这位憨厚的农家妇女说:“就觉得是个好事,再说我家房子也多着呢!”
因地制宜建书屋,是我省农家书屋建设获得巨大成功的一条经验,或是农家院,或是卫生所,或是小学校,或是村委会,为的是书屋门常开,能让韩倩或是刘锡源以及更多的爱书人随时可以亲近图书。
悄然带来新变化
岷县十里镇大沟村村民彭彰真种了10多年当归,增产问题始终没能解决。今年,听说农家书屋有种植当归的书籍,就借了几本回家仔细研究,慢慢琢磨出一套施肥、防病虫害的新方法。他照着去做,3亩当归收入近6万元,比上年增长近两万元。老彭乐滋滋地说:农家书屋是不要钱的教授,搬不走的老师!
安定区巉口镇康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吉说,2008年,村里的老李带着几个乡邻在省城一家建筑工地上干活,苦干了半年没拿到一分工钱,两手空空回到家。老李发现村民农闲时大多都去农家书屋里看书,他也跟着大家走进了书屋。他一待就是3天,在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后,他再次前往省城,通过法律援助中心,顺利要回了血汗钱。
农家书屋“授人以渔”的作用在此得到显现。据榆中县农家书屋管理员反馈回来的信息,该县各村每年进入书屋看书的村民超过一半以上。一些人在这里掌握了一技之长,或成为庄稼医生,或成为致富能手,或成为法律顾问。榆中县文体局副局长杨海港说:“不少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春种秋收,种植养殖、发家致富的参谋部。通过农家书屋这个平台,农民的眼界宽了,市场信息灵了,增收致富的本领更强了。”
农家书屋带来的变化不止这些,高台县文化委员会主任郑伏英说:“在农家书屋的影响下,高台农村群众精神面貌正在悄然变化。据调查,由于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和读书活动的兴起,出现了‘二多四少’的喜人变化:走进农家书屋的人多了,读书学科技的人多了;参与封建迷信的人少了,喝酒赌博的人少了,晒墙弯捣是非的人少了,闹矛盾纠纷的人少了。”
而在平凉市文化出版局局长甘成福眼里:“农家书屋不仅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学文化、爱科学的良好习惯,农家书屋还成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抓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从建到管路长长
在7月15日召开的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场会上,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余胜说:“一年前全省有4000多个农家书屋,一年后,全省农家书屋总量突破1万个,应该说,这一年里,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工作重点要从建书屋到管书屋,思路应该有所转变。”
为了管理好农家书屋,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管理办公室费了不少心思:坚持书屋建设与乡村公共生活紧密结合,坚持书屋建设与乡村空间结合,坚持书屋建设与乡村文化资源和农民文化趣味紧密结合……甚至对书目的设置也用尽了心思,将全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地理区域,根据地域性差异配置农业科技类图书;针对多民族的特点,专门设置藏族和回族地区出版物配置目录等。
2009年3月13日,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张余胜局长在定西市召集农家书屋有关负责人现场座谈
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乡前进村农家书屋里认真读书的孩子
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在全省范围的推广实施,一些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入思考:怎样才能使农家书屋这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型载体得以又好又快地发展,怎样才能使农家书屋在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要和切实解决乡村文化贫困、信息贫乏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建书屋难,管理书屋更难。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管理的长效机制,始终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追求的目标。兰州市通过几年不断探索,摸索出以村文化站为基础,多种资源整合,建设多功能农家书屋的模式,并逐渐在各地推广。白银市白银区王岘镇三合村农家书屋、强湾乡强湾村农家书屋、武川乡新村小区农家书屋都属于这种模式,大戏台、小书屋、棋牌室、自乐班、计生服务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集中在一起,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书屋的利用率大幅提高。
由于东西狭长,甘肃各地间的地域差别、资源差别、文化差别、经济差别都很大,要将这些千差万别的因素考虑周全,让农家书屋真正融入农民的生活中,尚需时日,但农家书屋建设的脚步不会懈怠。正如张余胜在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场会上所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惠民工程,建设好农家书屋,善莫大焉!”
(来源:2010年7月21日《甘肃日报》)
2.农家书屋:让书香永驻农家吕宝林
遍地开花的农家书屋,不是三两年就能结果的果树,而是种下的一片林,就像是一座宝山,每个人进去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即使不进去,它在那里,也可以涵养文化水源、保护文化环境,默默地发挥作用。
——记者手记
由于种种原因,在甘肃许多农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依然存在。但即使最偏远的农村,即使目不识丁的人,也对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书本充满了敬意。
为了能把书香带到农村,为了保障农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彻底改变农村读书难的状况,2005年7月,我省率先在全国试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农家书屋已经在陇原大地生根、开花……
每个村都要有农家书屋
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农家书屋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到10月底,我省今年新建成农家书屋1930个,提前完成了全年建设任务。至此,全省农家书屋总数达到了14930个,覆盖了84%以上的行政村。
而仅仅在五年前,全省农家书屋还只有60个。短短五年间,我省农家书屋的数量增加了近250倍。
速度背后,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累计投入3.2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8亿元,省级财政支持资金5200万元,市州和县市区两级财政落实配套资金6500万元。
从2005年启动试点以来,农家书屋工程开始被作为我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惠民工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
从2008年起,省委、省政府又连续四年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强力推进;各市州也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当地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考核,重点推进。
2009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将我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验向全国推广。
2009年底,省新闻出版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实现在全省行政村建设农家书屋的目标,形成覆盖全省广大农村免费借阅出版物的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据省农家书屋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到2012年底,全省近17000个行政村都将建成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让最广大的农村群众受益。
每本书都要发挥作用
“常在书屋转,志趣得颐养;常读农家书,观念得更新;常闻书中香,技能得发展……”这是今年8月庄浪县组织的“我的书屋我的家”演讲比赛中,参赛村民对农家书屋作用的总结。
在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农家书屋为当地大棚种植户带去了实用技术;在秦安县王窑乡雨伯村,一位教师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到农家书屋学习;在平凉,农家书屋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市上面向全市农村6.8万名留守儿童,强化措施加大书屋开放力度,为留守儿童开辟了一个精神家园……
“书”是农家书屋的核心,也是书屋作用能否发挥的关键。为了把好书屋出版物配置质量关,我省每年都要编制出版物配置目录,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类、社科类、少儿类、生活类、农业科技类和其他类等六大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地区生产、生活的不同特点,对配置书目进行微调,实行差异化配书。针对我省“三农”问题实际,组织实施了“甘肃省农家书屋文库”出版工程,策划出版了一批本版图书和音像制品,有效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特殊需求。
书好,还要管好、用好。我省积极推动农家书屋运行管理制度化建设,加强日常管理,推行农家书屋“四公开”制度,公开书屋开放时间、管理员姓名、联系方式和监督方式,使农家书屋管理更加规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借阅。各地还加强了书屋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有效提升了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每个书屋都是一个文化平台
从3月29日开始,金昌市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首届农家书屋农民读书活动。活动期间,金昌市推出了农家书屋健康行妇女读书活动、助成长青少年读书活动等7个系列、16项活动,引导农村青年学生、广大群众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吸引了3.5万多人参加,既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农家书屋的影响力。
西和县将农家书屋与村级科普学校、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场所、阅报栏、文化墙等整合在一起,形成了集思想教育、学习培训、文明创建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大院,吸引了众多村民。
农家书屋是我们的第二课堂(庆阳市庆城县熊家庙办事处李家庄村农家书屋)
在具体实践中,全省各地纷纷利用农家书屋品牌,以农家书屋为龙头,整合文化站、文化中心、文化大院等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庆阳市将皮影、剪纸等民俗表演与农家书屋相关活动紧密结合;张掖市高台县组织小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到当地农家书屋读书、借书,并带动父母读书;“我与农家书屋”读书征文、读书演讲竞赛活动在全省各地蓬勃开展……通过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文化合力,产生了集聚效应,不但进一步提高了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且带动了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如今,农家书屋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农民学习科技知识、掌握致富信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成为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党的政策方针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窗口。
让书香永驻农家
随着农家书屋覆盖全省行政村后,书屋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将摆在眼前。
省农家书屋办公室负责人说,覆盖全部行政村,并不意味着就能覆盖农村所有地区;仅在行政村建设农家书屋还不能全部解决农民看书难问题。下一步,农家书屋建设面临的,是项目延伸和书屋管理问题。
这位负责人认为,政府通过一次性的投入解决了农家书屋的建设问题,但书屋建成后,要长期运行、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已建成的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的经费来源问题;二是书屋管理员的补贴问题;三是农家书屋运行管理经费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继续争取中央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将农家书屋工程向自然村延伸;争取在2015年以前完成所有农村社区和国有农场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对“十一五”期间所建农家书屋出版物按比例进行更换、更新,确保农家书屋在全省农村常在常新。
放学后,孩子们常去农家书屋借书、读书(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郇庄村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建设是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中确定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是:通过5~10年的建设,逐步建立起“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适应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格局。从这一目标来看,我省农家书屋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省农家书屋办公室负责人说,建设农家书屋就是为广大农村群众建造一个精神家园,“即使他们现在不看书,书屋建在那里,将来只要随时想看,都能看得到。”
(来源:2011年11月15日《甘肃日报》)
3.乡风文明从这里起步
————记安定区李家堡村“农家书屋”
蔡伦
在近日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召开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安定区李家堡村党支部副书记、农家书屋管理员史正常作为甘肃省的代表和来自河南、湖北等五个省的代表一起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我们来到了安定区李家堡村上堡子社史正常家中。普通的农家小院,院落干净整洁,一树含苞待放的杏花伸向墙外,房屋虽显老旧,但收拾得整齐舒适,正对大门的三间小屋门顶上一块牌匾在阳光下泛着亮光,“农家书屋”几个烫金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入室,只见20多平方米的屋内,靠墙立着高大的书架,文史类、政策信息类、农技类、工具书类……2700多册书籍,整整齐齐地分类陈列在书架上。左手一张小桌上,放着《图书借阅登记册》,详细记录着借阅人姓名、借书日期、归还日期等。墙上悬挂着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的题词:“农家院落书飘香。”正面墙壁上贴着的“莘莘学子光荣榜”上10多个青年学子的照片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刚从北京归来的史正常喜气洋洋地说:“咱们的这个书屋就像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老百姓可以了解社会,学习知识,掌握致富技术。”这满屋的书香和光荣榜上那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似乎在印证着一条千古不移的真理————读书成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说起农家书屋,史正常真是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书屋建筑面积24平方米、出版局配了书架、桌椅板凳、2750册图书,还有期刊、VCD碟片和光盘,并制定了书屋管理、借阅制度,还将古今中外的劝学励志格言贴在墙上,使书屋显得书香满堂,格外有文化气息。李家堡农家书屋的书是向村民免费借阅的,史正常夫妻的工作纯粹是义务性质的,没有任何报酬。但他们夫妻都干得不亦乐乎。史正常笑着说:“以前村上没有农家书屋时,村人想读书只有到市场的地摊上去租,每本书一天4毛钱,而且书的品位低下,大多是色情、暴力、武侠方面的书,很难租到喜欢看的书。农闲时或晚上,人们不是闲转,就是赌博喝酒。现在有了书屋,免费提供内容丰富的好书,人们有了书读,不仅没人闲转了,喝酒赌博的人也少了,就连两口子打架斗嘴的也少了。这都是书籍的功劳。”至目前,平均每天借阅者在15人以上,累计借阅人数已达10000多人次。
常言道,好书是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李家堡村人学到了很多,随之而来的变化也是让人欣喜的。开着3个商店、养着50头猪的李家堡村致富能人杜治中说:“农家书屋中的书太好了,尤其是有关养猪技术知识的书对我帮助很大,通过读书,我学到了猪饲料配方、常见病防治等知识,还开了粉房,用粉渣喂猪,利用了废料,猪又长得快,这都是从书上学来的。”今年79岁高龄的潘进忠老人,也是农家书屋最热心的读者。平时除了在家干干活,就是拿上一本书,戴上老花镜,或坐在檐下,或躺在炕上,在书中遨游。他说:“通过读书,能了解许多不能经历的事情,眼界开阔了,脑子也灵了,心里也就不那么空落了,农家书屋真是太好了。”
为了保证村民随时可以借到书,农家书屋要全天候对村民开放。他们管理农家书屋的原则是:凡事借书为大。因为他们清楚,保障村民随时借阅书籍,是农家书屋的意义所在。为了这个,他们累点、麻烦点是微不足道的,更是心甘情愿的。史正常说,一个合格的图书管理员,就要有良好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管理好了,书籍就借得出,收得回,不破损,不流失;服务意识强了,乡亲们才乐意来借书,书屋的作用就能更好地发挥。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无论多忙多累,他们总是热情地接待每一个借书者。村里人白天农活忙,借书时间一般集中在中午和晚上,有时邵素珍正在做饭炒菜,只要有人来借书,她就得登记借阅,因此常常烧煳了饭、炒焦了菜;有时史正常刚端起饭碗,往往就有人来借书,他就放下饭碗,耐心地等人选书、登记,等办完手续,往往饭已冰凉;有时晚上他们已睡了,只要有人借书,他还是很快爬起来开门办理借书手续。近一年来,他们很少吃过热饭和睡过安生觉,他们甚至很少转亲戚、出远门,无论有多么重要的事,他们总要有一个人留守在家里,以保证书屋的门永远向村民敞开……
(来源:2008年4月29日《甘肃农民报》)
4.农家书屋:甘肃农民的“文化粮仓”
田辉成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建在行政村、由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公益性文化场所。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在省委宣传部领导下,于2005年在我省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全省已建成农家书屋4600个,2009年计划再建6000个,届时将覆盖全省2/3的农村人口。
全省第一家
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内官营村是省内第一个设立农家书屋的乡村。5月14日记者前往该镇时,定内公路正在征地搬迁,加上正是农忙时期,书屋里的“人气”远没有初设时旺盛。
2005年12月17日,甘肃省“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仪式在内官营村举行。虽然已经过了4个年头,该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韩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如刚刚发生过一样:“省里的领导来了,区上和镇上的领导来了,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全来了,有好几千人,可热闹了。”
村民们还组织了秧歌队,敲起了锣鼓,载歌载舞,像过大年一样庆祝。虽然第一家农家书屋仅有421册书,加上配套的书架和桌椅价值才5800元。这个书屋在2006年和2007年又接受了两批有关单位捐赠的图书,到今年已拥有图书1600多册,规模仍较小,但毕竟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书屋,村民们的热情超乎想象。“图书馆”建到了家门口,村民们赞不绝口:“以前农闲时除了打扑克聊天没有别的事干,这下好了,我们也可以到书屋看书学习了。”
正在书屋帮忙的村民赵永兵说,每年过春节闹社火,内官营村都是附近乡民娱乐的主要场所,农闲时到书屋借书的人很多。书屋的图书虽少但涉及的种类较多,以农业科技类居多,关于养殖、种菜的书籍备受村民欢迎,村民张平3月份借了一本《蔬菜生产技术》,4月3日才还回来,“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书里面都有,用处很大”。
法律和医学用书虽然多数人看不懂,但也有村民关注。村里有个叫马国才的兽医,村民家的狗生了一种怪病,他治不了,只好到书屋来请“先生”,居然真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法子,把狗治好了。马国才对那本医书爱不释手,至今未还回来。韩俊说,没还回来的还有《黄帝内经》和汉语词典,借出去已一年多了。
赵永兵说,内官营这些年蔬菜种植量很大,农业生产技术类书籍对菜农帮助很大,“无论种地膜蔬菜还是大棚蔬菜,都少不了这些‘老师’的指导,老百姓特别欢迎”。赵永兵种地膜蔬菜,“甘蓝、辣子、白菜都种,一斤黄瓜在定西卖2元,在内官营就能卖2.5元,多亏这些书籍保驾护航,多赚了不少钱”。他说,就是文学类书籍有些少,“有了书,学生娃们假期也不会到处跑了”。
与记者同行的安定区文化出版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曹绪贤说,从内官营村开始,到2008年年底,安定区共建成农家书屋53家,2009年计划再建47家,使总数达到100家。农家书屋初建时都是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等单位联系企业援建的,现在已形成了省、市、区共同筹资建设的局面并在全省推广开来。
农家精神食粮
内官营村农家书屋设立伊始,韩俊就被村里聘请为管理员,但韩俊说,他是没有工资的管理员。韩俊粗通文墨,首批图书他都编了号,盖上了自制的图章。除个别未及时归还的图书外,绝大多数图书保护得很好。他说,书屋设立真的很有用,但管理上有些难度,因为是免费借阅,虽然目前还未发生过丢失现象,但乡里乡亲的,真发生了那样的事,他也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内官营镇永丰村的农家书屋是安定区2008年建设的40个书屋中的一个,屋内的3个书架是区上统一配装的,书架上有“安定区农家书屋专柜”的彩色贴条。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省委宣传部去年编写的《铭记5·12》。该村的管理员由村计生主任王刚兼任,虽然是陕西的西北工业学校2004年的毕业生,也爱看书,但小伙子明显缺乏书店管理经验,甚至连韩俊那样的编号都没有,目录也没有进行分类。
曹绪贤说,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书屋管理制度区上早就制定过,有些书屋没张贴也没执行,看书不收费但借阅时可以收押金,而且明确规定一本书借阅时间不得超过半个月。“区里的农家书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图书的借阅流转和效益的发挥不平衡,书屋选址和管理员选派有难度,配套资金难落实等。”
永丰村村主任王强也很年轻,是2004年的复员军人。他说,永丰是个大村,全村3400多人,除了砖厂、砂场等村办企业,村民的主要收入源于种植和养殖,农业生产类书籍很受村民欢迎。“前些年种大棚蔬菜的和搞养殖的虽然不比现在少,但学技术没有现在方便,现在到书屋翻书本就能找到答案,还可以到外地学,或请专家来讲课。”
有了书屋,种植户和养殖户就成了这里的常客。王刚说,附近的大部分搞种植的村民都来书屋借书,吴国柱是借书最多的,翻开借阅登记簿,吴国柱“占领”的行数最多,《病虫防治技术》、《温室蔬菜栽培技术》、《肉羊饲养技术》等书籍都借过。
安定区人大代表安慧琴是村里的养猪专业户,现在还养着5头老母猪,养猪方面的书自然借得多。除了以上两种,医药类、法律类、文学类图书也很受村民青睐,这些书籍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5月10日,村民赵志强还借了一本《新农村卫生健康手册》。
“爱好就能干好”
曹绪贤的说法在安定区凤翔镇中川村和榆中县来紫堡乡冯湾村得到了证实。
中川村村委会在定西师专旁边,村办公楼后面是村里的“文化大院”,农家书屋设在大院的西面,屋内墙上粘贴着由安定区文化局统一制定和印发的《农家书屋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规定》、《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与书屋毗邻的是中川村蔬菜产业协会,村里常在这里组织一些蔬菜种植方面的讲座。
农家书屋是个套间,外面是图书室,6个书架上摆满了书籍,都有分类和编号;里面是阅览室,桌子上摆放着十多种报纸,其中有省新闻出版局配送的《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农村报》等6种。记者去的时候正是中午,没有读者。
凤翔镇干部张俊海在村里挂职村主任助理。他说,中川村有6000亩水地,大部分种的是芹菜,蔬菜成熟后大多销往广东、上海、四川等地,一亩地纯收入可达6000元,书屋中有关种植方面的图书基本都被种植户借去了,有的因为借不过来,还想办法复印了看。
中川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叫王正东,今年38岁,曾在西北民族学院美术系求学,是当地很有名气的书画家,拥有省美协会员、书协会员、定西市书画联谊会秘书长等多个头衔。他说,因为村主任也爱好各种文化活动,把各方面的文化进行了整合,区秦剧团、刘三山剧团、张家湾剧团等常来村里演出,文化大院一年四季都很热闹,看书的人格外多。
王正东很会管理自己的这块“领地”。因为定西师专的学生也常来看书,他将看书者尽量控制在书屋内,劝其不要拿出去。借阅的图书管理也很规范,超限的会收取每天0.10元的违约滞纳金。“畜牧业、种植业甚至退耕还林的都有人学习,老人、学生娃娃都有地方可去,看书学知识、学法律,村里近几年没发生过违法乱纪的事。”
王正东说,村民马继祖养了20多头猪,经常到书屋来看养猪方面的书,“他把这里的书用到点子上、用到刀刃上了”。
记者从定西赶到榆中县来紫堡乡冯湾村时,农家书屋管理员金霞正在县城领奖,她在2005—2007年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试点工作中获得了优秀管理员荣誉称号。从县城匆匆赶回村里的金霞不无得意。她以前搞过餐饮,建书屋时“抢”到了管理员这个岗位,“我喜欢这份工作”。
金霞的书屋里有16个书架,就这她还嫌少。书屋建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旁边是榆钢李家庄希望小学和来紫堡乡卫生院,所以学生、老师、医务工作者也常光顾书屋,文学作品、学生作文、妇女保健、医药卫生方面的书都有不少读者。
当然,农家书屋借阅量最大的仍是农业用书。村民冯乐文搞温室种植,棚内有青椒、西红柿。“冯乐文看书很用心,大棚蔬菜的温度、浇水、施肥等知识他以前不懂,看了书以后他就知道该怎样操作和处理了。他种的农作物就是比别人的好。”金霞说,现在有些人家地里准备种什么蔬菜,都要去征求冯乐文的意见。
金霞热爱自己管理的这个书屋。她嫌书少,还想过让大家捐献书籍的办法,结果大伯子哥收藏的200多本杂志成了书屋的“公产”。她的时间也基本耗在书屋了。金霞还兼着村上的会计工作,有时她在村上忙,在书屋外等着看书的人着急了,她10岁的女儿就去催她:“快点去把书屋的门打开!”
今年3月,榆中县上开座谈会时,金霞坦言她的书屋在“没有特殊情况时都在营业”,县上的领导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没有什么。北山的一位老爷子,退休后在自家办了个书屋。爱好就能干好。”
今年4月,省新闻出版局2009“热爱读书科技致富”征文活动拉开帷幕,金霞和村里的另一个小媳妇王兰都投了稿。金霞说,以前不要说看书,去买书都很困难,到城里连书店都找不到。“我写了农家书屋开设后给村里带来的好处。土地是我们赖以为生的粮仓,农家书屋则是我们的文化粮仓。”
推广“甘肃模式”
记者从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办公室了解到,甘肃省是全国最早实施该工程试点的省份之一。农家书屋的创意始于2003年,省新闻出版局关注三农问题时,了解到新华书店的业务原来延伸到乡镇,但从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后,图书发行网点萎缩,但农民的文化需求未减,局里下大力气在兰州、定西、天水和河西地区农村建设了一些网点,但因维持艰难后来都撤销了。
同年,省新闻出版局与甘肃人民出版社联手,筹资100万元出版和发行100余万册《甘肃农村小康建设丛书》,受到好评(也称为“小康图书”活动)。次年7月16日,省委宣传部、省农牧厅、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省内外10多家出版社、12家期刊社和全省各市州新华书店,在农业大市张掖成功举办全省“三农”图书展销会,农民群众热情高涨。
2005年7月,省新闻出版局经过在兰州、定西等地调研后,提出政府买单、农民自己管理,建农村小图书馆的设想,年底即在内官营村开始试点。活动向省委宣传部汇报后,得到大力支持,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知悉后对“甘肃模式”予以肯定,批示可以做长效探索,认为应在全国推广。
2007年农家书屋被国家确定为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原则组织实施。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底,全国将建成20万个农家书屋,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
从2005年底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启动以来,省上积极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好的建设和管理经验。2008年初,省上将建设4000个农家书屋列为当年为民所办的14件实事之一,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财政资金8000万元,使这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2008年12月17日,甘肃省在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村举行仪式,为当年建成的4000个农家书屋授牌。
今年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印发了《关于推广甘肃省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经验的通知》,高度评价了甘肃在该工作中作出的成绩,“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省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今年再建6000家农家书屋的规划,计划到年底农家书屋达到1万家,覆盖全省2/3的农村人口。4月8日,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作出批示,希望省新闻出版局进一步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完成好今年600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
5月5日,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场会议在庆阳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经验,安排了今年的建设任务。副省长咸辉在会上强调,要加大力度,乘势而上,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推动全省农家书屋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农家书屋香满园。”随着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进一步开展,“书卷气”将出现在甘肃农民的生活中,《白鹿原》中的“耕读传家”也将重新展现在陇原农民的现实中。
(来源:2009年6月4日《兰州晨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