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从个体发展到个体与团队的共同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个体教师的事情,因为个人是专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团体的事情,因为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群体之中,群体的发展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发展。正是看到了团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推动力,北仑区才从过去主要看重每个教师个人的努力,注重教师个人的主动的专业发展,到关注个体所在的团队教师整体的发展。
一、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区域推进计划实施之前,北仑区教育部门主要关注的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积极为个人创造条件,使他们早日成长为学科骨干教师、名师。一些教师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个人的艰辛努力,成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乃至名师。但是更大部分的教师,并没有受到真正的关注,整个地区的教育面貌并没有因个别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而出现实质性的提升。“独木难成林。”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没有带动周围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相反在一些时候,个别教师专业发展了,成了小有名气的名师之后,却远走他乡,并没有带动和帮助所在学校其他教师整体的专业发展。一些教师在接受访谈时也说,他们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很希望有一个团队,希望通过集体研讨的方式,研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部门都十分支持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但是不少教师职后的专业发展过程却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一些教师不敢、不好意思,也不愿意与周围的教师和教师群体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之间的相互隔阂与封闭,乃至防备与排斥等现象,必将影响教师进一步的专业发展。他们看不到其他教师的力量,看不到周围教师群体可能对自己专业发展的帮助。北仑区教育部门认识到,光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是很难使一个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平坦大道的,要通过建设发展教师团队,来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鉴于此,北仑区教育行政部门鼓励、帮助教师组建团队,在团队中开展相关合作,包括合作备课、合作磨课、合作做课题等。
二、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我国中小学内部已经存在的年级组、教研组,是建设教师专业团队的重要基础。如果说,传统的年级组、教研组仍有很强的行政色彩,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比较被动的话,那么建立教师专业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则成为教师主动发展的表现。北仑区鼓励支持各学校教师专业团队的建设,以专业发展为核心,激发教师个人自我发展的意识,让更多的教师组成自由的专业团队、组成学习共同体。这种团队内部,掌握不同技能、具有不同特点的教师相互依存地工作在一起。他们认同于某一共同目标,并为达成此目标贡献自己的能力,彼此分工合作,沟通协调,齐心努力,为这一目标的达成与否共同承担成败的责任。
教师专业团队可以在整体上带动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在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区域造成一种团体学习和发展的氛围。教师专业团队建设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与合作,合作对话的基础是专业性而不是行政性,教师之间基于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不定期的研讨。北仑区建设教师专业团队的目的在于在学校打造优秀的教师专业团队,推进每个教师在专业态度、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进而提升整个区域教育的形象。北仑区的学校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意在让每个教师在团队中真正做事,实现教师团队的发展。比如,北仑区中心幼儿园采取分层研修的方式,让所有教师按照一定层次都能参与进来,真正实现了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和专业进步。
个别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独木不成林。”整个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整个学校教师团队的共同提升,是北仑教育追求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让不同特点个性和具有不同技能的教师组成团队,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是北仑近年来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北仑区中心幼儿园开展的分层研修活动,并不是要根据教师的学历层次、教龄职称对教师进行等级的分类,而是根据各个阶段类别的教师的群体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活动。不同层次、类别的教师团体内部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团队的整体发展作为评价个体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宁波市“星级教研组”顾国和中学即是北仑区专业团队发展的典型。
顾国和中学科学组共有19位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7名,中级教师7名。现有一名省教坛新秀张慧凯,一名市教坛新秀毛开颜,两名区骨干教师郑琼和张盛艳。我们是一个有着优秀的教学传统的集体,在历任教研组长等努力下,曾经涌现出很多的辉煌;我们是一个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团结进取,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极强的责任感的教学集体。
一、博学善思——学习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组一直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放在首位,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还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性格和良好的行为情操,因此我们觉得教研组不是被动学习的组织,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与时俱进的研究型组织。只有从课堂教学中提炼,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才能真正地提高教研组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教育与学习科研相结合是我们教研组一直以来的优秀传统,1999年刘东晖老师任课题组组长的《自然科学合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被评为首届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3年,教研组被北仑区教育局评为三星级教研组。
1.坚持思想学习
全组老师始终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积极撰写师德学习体会,郑琼老师还被北仑教育局选派赴澳大利亚进行为期15天的学习活动。两学年来,我们组涌现了各级各类的先进,王忠方老师被评为2007学年北仑区先进教师,毛开颜老师、张菊华老师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张菊华老师、王苏波老师被评为学校先进班主任。组内教师互帮互助,在教师外出学习或做产期间能相互代课,虽然辛苦,但是大家无怨无悔,因为教育是我们大家热爱的事业!大家爱岗敬业,争做师表,我们组还组织教师学习抗震救灾英雄事迹,专题讨论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抗灾自救的教育,组内教师积极捐款,奉献爱心。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教研组曾被评为北仑区巾帼建功示范岗。
2.组织理论研修
每星期五下午是教研组集体的学习时间。理论研修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时老师们聚在一起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讨今天怎样做教师、新课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如何撰写教学论文、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问题,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带到理论研修中,通过学习澄清问题,提高认识。有时各备课组长汇报备课组活动的情况,并把小组内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到教研组会议上讨论,然后有重点地让部分教师讲讲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此间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
理论研修的形式也不拘一格。有时老师们就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把问题摆出来,由全体组员共同“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也有专题论坛、个性论坛等形式,一次论坛确定一个主题,我们曾经成功地举行多次论坛,如郑琼老师的《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方案》专题论坛,余勇老师的《轻负担,高质量的合理化策略》个性论坛以及曹苏英老师的《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个性论坛,等等。通过教研组教学论坛制度,给教师创造了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流、发表见解的平台,加强了同伴之间的互助和合作,注重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对话和沟通,共同分享经验和成功,提高了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因此,教师们的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组内小课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在2008年10月被收录在北仑教研室印发的《小课题研究手册》中;余勇老师的《对科学课提问的几点思考》发表于《宁波教育科研》;魏慧老师的《新课程需要科学探究也需要接受学习》发表于《科学报》;郑琼老师参与了2006—2007年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的作业本编写工作,并曾在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中作专题讲座;张盛艳老师在区中考复习会议中作有关中考复习的专题讲座,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开展磨课活动
磨课是指教师与教研组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过程,目的是通过“磨”达到“合”——教与学的融合,理念与实践的融合。我们教研组每一学期举行两次有主题的磨课活动,如我们曾以如何让学生深刻地掌握物理概念为主题,让毛开颜老师以《机械运动》为课题举行磨课活动,通过磨课活动首先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教材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教师在与同组老师讨论教材时,大家就有不同的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判若云泥的教学效果,一定会使教师们深切感受到研习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次,磨课能指导教师精选教学方法。在“磨”公开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让公开课的执教者自主设计一种教法,第一次试教后,听课者进行讨论。此时要求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意见更切合执教者自身的素质,哪些看法可能更适应将要施教的学生,这就有了比较的可能、选择的余地。从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再者通过磨课能够让年轻的教师快速从实践中掌握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备课组合作的磨课、师徒结对的磨课已经成为我们教研组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磨课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平台,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张慧凯老师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教研员、师傅、组内老师们的帮助下成长,从工作伊始的《摩擦力》,一年后的《力》以及之后的《生物的应激性》《化学式》《二氧化碳》《月球》一堂堂记录他成长历程的磨课让他逐渐成熟,领悟科学教学的真谛,使他的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听课老师的一致赞誉。在2006年的宁波市教坛新秀评比中他获得了第一名,同时荣获省教坛新秀称号,2007年11月由他执教的《月球》一课获浙江省新生代教学风采展示一等奖。同时其他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也崭露头角,2007年10月魏慧老师执教的《杠杆》一课获宁波市新生代教学风采展示一等奖;在刚刚结束的宁波市教坛新秀评比中毛开颜老师获二等奖,余勇老师、史建英老师、赵静老师多次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都受到很好的评价,充分显示了我们科学组可持续发展的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