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的网络学习

的网络学习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Web 2.0是2003年之后互联网的热门概念之一,不过目前对什么是Web 2.0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以上是Web 2.0系统的七大特征。Blog是一个易于使用的网站,您可以在其中迅速发布想法、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他活动。在高速高质高效成为主流呼声的互联网时代,RSS无疑推动了网上信息的传播,提出了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

第二节 基于Web 2.0的网络学习

一、Web 2.0的概念及特征

1.Web 2.0的概念

Web 2.0是2003年之后互联网的热门概念之一,不过目前对什么是Web 2.0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说Web 2.0(也有人称之为互联网2.0)是相对Web 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 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 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Jim Cuene在Web 2.0:Is it a whole new internet?这篇演说中较为精辟地分析了Web 1.0和Web 2.0的区别(见表2-2)。

表2-2 Web 2.0与Web 1.0的区别

img16

通过表2-2,我们可以看出Web 2.0相对Web 1.0而言,是一次从外部应用到核心内容的变化。具体地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发展;从主要内容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客户端/服务器)”向“Web Services(web功能)”转变;内容建立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领域则由电脑高水平玩家转向大量业余人士。

Blogger Don在他的“Web 2.0概念诠释”一文中提到“Web 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2.Web 2.0的特征

①用户的贡献。与Web 1.0网站单项信息发布的模式不同,Web 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发布的,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这也就意味着Web 2.0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例如博客网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户创造内容的指导思想,而tag技术(用户设置标签)将传统网站中的信息分类工作直接交给用户来完成。再比如易趣、e-bay、淘宝网,本身平台里面没有内容,他们只是对用户提供了服务,里面的内容价值完全来自于用户的贡献。所以易趣、淘宝也是Web 2.0的体现,具有Web 2.0的特征。

②网络效应。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发挥每个用户之间的关联,那么这个工具只是一个单向的工具。如有些Blog,只有发布功能,没有留言功能、checkback的功能、tag的功能,它就很难实现和外部的耦合,那就不可能实现网络效应、大家之间对话的效应。过去的门户网站大多采用编辑的方式,侧重于内容的发布,而不强调让用户之间关联起来,所以它就欠缺一种网络效应。现在有很多网站或多或少地借鉴了一些2.0的特征,但是它不完全,这就是目前我们看到的现状。

③长尾效应。我们通过举例来理解长尾效应,比如说,有些Blog的服务很善于利用市场的力量,有很多名人,但名人再多,能有一千万、两千万名人么?不可能。最终的Blog的力量来自默默无闻的一些作者,他们去写、去创作、去分享给周围的人,他们同时又是Blog的阅读者。这些人所带来的效应会产生积分的结果,这些积分的结果比那些所谓的名人产生的结果、信息空间产生的效果还要大。所以,我们把这个叫做长尾(long tail)效应。

④共同创作。即很多成果不是来自一个人的智慧,它可能是某一个人起头,然后整个事情就会向前去创造一个叠加形态,再来个人,又可能去创造一个新的形态,他们共同以矢量的方向向前发展。最后内容是什么样的,可能跟第一个人所创作的已经不大相同了,但是这个结果是相当好的。举个例子,我们面对一个石头,第一个人想把它雕塑成一个思想者,第二个人想把它雕塑成维纳斯,可是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来雕的时候,可能它既不是思想者,也不是维纳斯,它可能变成一个新的高超的艺术品,这是完全有可能的。Wikipedia(网络百科全书)产生的就是这样一个效应———共同创作。

⑤去中心化,我们不再依赖少有的几个门户、几个大的品牌的站点,而是有很多种类多样的网络服务,它把人们不同的选择、特征爱好分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里。去中心化才会形成一种网络上的多样性以及知识的社会性评价效应。

⑥混合创造。混合创造是说可以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它会产生第三种事物。我们举个例子,有个Web 2.0的公司叫E都市(http://www.edushi.com),提供三维城市地图的功能,并具有Web 2.0的很多特征,让用户在地图上去创作修改,提供图片,提供实时的讨论。最后地图变成了一种围绕地理信息的新的应用方式,甚至有人在这个地图上创作出了新的不同地图,比如说:城市的少年宫地图,城市的博物馆分布地图。它允许用户产生一种新的创造力,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的一种创造性。

⑦隐显系统,就emergence system,这种隐显系统可能中文不太容易理解。它的客观表达就是:当你去创造分享之后,如果你很开放地去接受互动的话,它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种可能性会把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黏合在一起,像显微镜下面看到了很多事物,就是隐显系统。

以上是Web 2.0系统的七大特征。这七项里面哪怕只有突出的几项,都可以变成一个非常好的Web 2.0的一种服务。

二、基本的Web 2.0技术工具

1.Blog———博客/网志

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后来缩写为Blog。Blog是一个易于使用的网站,您可以在其中迅速发布想法、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他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2.RSS———站点摘要

RSS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供稿)的缩写,是某一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例如SharpReader NewzCraw ler、FeedDemon RSSReader),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输出的网站内容。可见,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发现网站内容的更新。在高速高质高效成为主流呼声的互联网时代,RSS无疑推动了网上信息的传播,提出了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

3.W IK I———百科全书

W iki———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W iki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 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 TM L文本小;同时W 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 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 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W 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4.网摘

“网摘”又名“网页书签”,起源于一家叫做Del.icio.us的美国网站自2003年开始提供的一项叫做“社会化书签”(Social Bookmarks)的网络服务,网友们称之为“美味书签”(Delicious在英文中的意思就是“美味的;有趣的”)。

5.SNS———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Sofwaret,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

6.P2P———对等联网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点对点”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7.IM———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聊天一直是网民们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网上聊天的主要工具已经从初期的聊天室、论坛变为以M SN、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

在当今互联网世界里,Web 2.0技术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在各个领域都被广泛运用(如教育领域、企业领域、交友领域等等都得到运用),而且它们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 2.0将会有更多更新的技术涌现,其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Web 2.0网站会与其他行业领域相结合,带动整个互联网以至整个社会向前迈进。

三、基于Web 2.0的社会学习

Web 2.0技术是出现于网络信息时代的新技术,从其支持的学习性质来看,与侧重支持知识传承学习的各种多媒体认知工具技术相比,Web 2.0技术侧重于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造性学习的支持,侧重于对如何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支持。从其支持的学习形式来说,可以称为社会性学习。社会性学习表现为社会群体间的各种交流活动和交流过程。从社会性学习内容来说,多样化且常常动态产生于群体交流的过程中。从社会性学习产生时期来说,从氏族部落社会到互联网信息时代,社会性学习亘古就存在。

社会性学习过程可以分为有组织学习过程和非组织学习过程。有组织学习过程,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指向、针对专门的内容而设计的学习活动;非组织学习过程,是指没有按照某个目的或针对专门内容自然进行和发生的社会学习活动。无论是有组织还是非组织的社会性学习,其典型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往,可能是两个人之间,也可能是多人之间的真实交往。

Web 2.0社会性软件技术,对亘古存在的社会性学习产生了质的影响和作用。这些质的影响和作用表现为两点:①突破了社会性学习的人群交往范围,即突破了传统的现实社会交流可能触及的范围。②创造了传统的社会交流中不可能实现的思想网络,即把思想中有相同关注点的人联系起来组成思想的社会网络。相对于现实社会组织,社会性软件则是组织创造理想社会的技术。这里的理想是相对于现实社会而言,是指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能把思想中有相同关注点的人,自动地建立起联系且能不断发展的人群网络的构想。举例来说,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像del.icio.us那样,自动地在有相同关注点的人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和有机组织。

因此,Web 2.0社会性技术是对人类社会性学习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类技术。它不仅实现了亘古存在的社会性学习范围的突破,而且不断创造出新的思想网络组织。不仅如此,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自主地选择和加入不同的思想网络。例如,每当收藏一个网址或者标注一个Tag,就意味着主动地把自己加入某个思想网络的社会性学习过程之中。

四、Web 2.0环境下的个人和网络协作学习

学习者如何学习与运用Web 2.0,才能真正发挥Web 2.0技术效能呢?我们从Web 2.0对学习者社会网络的构建作用与社会性学习的发生出发,提出了构建个人网络场与网络场交流学习环境的方法和策略。

所谓网络场,就是由接收域和作用域共同组成。接收域是指学习者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接收范围;作用域是指学习者参与创作提供内容所能够产生影响与作用的范围。个人网络场就是每一位学习者接收和发送信息的作用范围。网络场交流是指个人网络场与个人网络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1.个人网络场

组成Web 2.0技术的多种社会性软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用户产生数据服务的社会性软件,如网志Blog就是这类社会性软件工具的典型,其他还有如图片Flickr、播客Pod2Ca sting、视频ouTube、W IK I等,以及基于MashUp组合形成的多种新应用;另一类是指增进用户互联程度和提高用户互联效率的社会性软件技术,如Tag标签、RSS阅读、W idgets等。组成Web 2.0技术的这两类社会性技术联系密切,其中为用户产生数据服务的社会性软件应用是基础,因为没有来自用户提供的数据,建立用户之间的社会互联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能够增进用户互联程度和提高用户互联效率的技术运用,用户之间的共享交流效率也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个人网络场就是由上述两类社会性软件组成,其简约模型如图2-1所示。“创作共用”是Web 2.0应用的基本模式,即由用户提供内容,进行共创共享的服务与机制。从社会性软件发展起源来看,网志工具是用户产生数据的应用核心,其他如图片Flickr、播客PodCa st、视频YouTube等都是网志应用的拓展形式。其次,“共享书签”的应用解决了用户如何管理新出现的大量站点问题;“RSS阅读”解决了如何处理大量更新信息的阅读问题;“Tag标签”解决了如何对用户提供的信息进行分类与检索问题。这几项社会性技术应用相互联系,缺少任何一项,都会影响学习者学习和运用Web 2.0技术的效能。因此,以此组合作为个人网络场的简约技术模型。以此为基础,学习者还可以不断引入新的应用,以不断拓展个人网络场接收与发送信息的作用域。

img17

图2-1 个人网络场简约模型

2.网络场交流学习环境

Web 2.0技术所支持的学习者社会网络的构建与社会性学习的发生,都是个人网络场之间相互作用的交流过程。以个人网络场为基础,构建网络场交流学习环境的简约模型,如图2-2所示。

img18

图2-2 网络场交流简约模型

在网络场交流过程中,学习者提供内容的同时,也与其他学习者之间不断建立互联关系。这种互联关系,可能是通过Tag标签的方式建立,也可能是通过收藏相同主题的网址建立,还可能是通过分享RSS阅读列表建立。

个人网络场与网络场交流学习环境的提出,为学习与运用Web 2.0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这种思路与方法是建立在Web 2.0技术工具自身特性的基础上,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地学习和运用W eb 2.0技术的模式方法。

3.Web 2.0网络学习的作用生成

Web 2.0网络学习所产生的作用或者说Web 2.0网络学习可能带给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助于学习者形成主动学习探索的习惯,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②有助于深化学习者对社会化网络规律及其作用的认知,即对群体智慧作用机制与发生过程的认知。

③有助于学习者逐步实践社会化学习方式,也就是形成参与、分享、共创的用网行为习惯。

以下重点通过案例方式来对Web 2.0网络学习的作用进行阐述。有关态度、认知等方面的作用表现,已经内化到这些具体案例中学习者的行为表现中了。

(1)营造社区,创设环境

营造社区、创设环境,既是一种社区学习方法的掌握运用,又是一种用网实践的行动方式,即学习者能够根据需要主动营造主题社区,通过营造新的环境进行学习和用网的实践。这种作用生成的基础是Web 2.0技术自身提供的可能性。Web 2.0的特点之一即是用户之间易于建立联系,易于形成社区。

例如,张春雷是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博士生,他有过担任高中生物教师的经验,在课程学习中,他想到一个问题:如何帮助生物学科教师从彼此分离的教学困境中走出来,彼此之间建立起互相帮助和学习的人际关系网络,通过信息分享、交流讨论和协同创作等方式实现专业上的共同成长。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迈出了营造社区主动创设环境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启动创建了“生物教学茶吧”,与“生物教学茶吧”的创建相似的例子,还有多个。学习者在学习中尝试建立各种各样的主题社区,有的已经初具规模,有的刚刚迈出第一步。尽管营造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社区,需要长期地推进和发展,但是,从这些学习者的实践来看,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学习者能够结合实践需要,发现问题,并主动采用营造社区的方法对问题的解决作出新的探索。

营造社区创设环境的方法,带给学习者的影响是深远的。以“生物教学茶吧”为例,它的建立不仅为生物教学工作者建立了一个相互研讨和交流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者正在通过一种主动的方式,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创造环境。这种学习已经远远不同于过去仅依赖浏览阅读已有资料来学习的行为,而是不断探索创造的过程积累。

(2)拓展人群,聚合资料

人们以往利用网络最常见行为就是查找资料,Web 2.0网络为信息资料的更新获取提供了完全不同于Web 1.0检索查询的机制模式。

下面先用一些学习者的实践分享来说明,在实践层面上,在Web 2.0网络中如何通过拓展连接的人群来聚合所需资料的方法。

学习者1:我在Diigo上查到了对我所要资料贡献最多的那个人,就经常上他的页面去看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通过Diigo我知道了别人在我自己所关注点上的研究进展。我和专家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开始拥有国际化的视野。

学习者2:通过Delicious,我惊奇地发现,自己以前想找的一些资源原来那么多人都已经在使用了,而且通过Delicious的收藏人数,很容易找到自己最需要的资源,通过寻找有共同爱好的收藏者,我查资料的时间减少了很多。

学习者3:Diigo和Delicious逐渐代替了我的本地收藏夹,变成我收藏网址的主要工具。有一次我在Delicious上搜一个我们专业的网站,没想到竟然有19个人已经收藏过,我就把他们加入到自己的“network”中,这样他们有什么动态,我就可以追踪了。这对获取信息真的是非常有用。Web 2.0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查询和发现资料的机制,这在社会化网络书签如Diigo和Delicious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资料查询的效率与品质依赖日常用网过程中不断建立起来的人群网络,就学习者3所分享的,在日常用网过程中,他把一些有共同关注点的人不断地加入到自己的网络人群连接结构中,这样日积月累,自己的网络人群、通过人联系着的资源,就会越来越丰实。

Web 2.0网络给我们最大的惊喜,就是它改变了获取信息的方式。如果说原先Web 1.0的搜索方式是在个人想到了才去检索寻找的话,Web 2.0平台则超越了个人思维的局限,从个人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各方面提供信息,使个人的思维、视野更为开阔。个人网络人群中的“好友”成了进行思想交流、分享信息的代名词。所以这种全新的资源获取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

在Web 2.0网络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关注的内容来连接目标人群,然后再通过目标人群来寻找和筛选内容。学习者应用网络就是这样的过程的螺旋往复,在时间尺度上,就表现为学习者个人学习网络的不断拓展与优化。

(3)基于网络协作做事

网络为处于不同时空的用户进行协作做事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种可能要转化为行动能力,就需要通过实践来习得。

以下例子是某相关课程教学中中文W IK I“记忆日”小组方倩之同学的实践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SpaziergangSLL2009S)。

方倩之:我参加了中文W IK I小组,作为“记忆日”小组的成员,制作记忆日W IK I网页。蕾蕾、蔚和我是一组的,我们三人进行了非常愉快且高效的合作,仅用几天就完成了编辑制作。在合作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由于任务分配的合理,共同编辑页面的工作并不是一个冗长的、杂乱无章的过程,而是按部就班、层层推进,达到了人力输出和收获相匹配的最佳状态。这之中不仅有参与编辑的成就感,更有在这个集体共同努力下看着成果不断壮大和完善的由衷喜悦。二是成员之间的讨论使编辑页面的水平相比最初有明显进步,集思广益后的成果不仅使得内容编辑的水平不断提升,更使个人力量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总之,参与中文W IK I小组使我无论从思维方式、合作精神,还是对Web 2.0的深入理解上都更进一步。

基于网络做事,应当成为生活学习的一种方式、一种习惯。而在习惯形成之前,需要学习者基于网络尝试一起协作做事。即便是小组相互沟通,组织一次网络会议,也需要了解如何利用网络有效组织会议的流程方法,Web 2.0为网络协作做事提供了可能。

基于网络协作做事是一种复杂综合能力的习得。这里涉及的要点很多,如任务选择的不断协商、做的过程方法的探索沟通、行动过程中任务的不断推进协商等。不仅仅是工具应用的问题,更重要是在新的网络环境中人的协作意识的问题、协作能力与方法的习得与不断改进的问题。

4.Web 2.0实践方式养成

前面所论述的营造社区创设环境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人群网络自动聚合资料的方法、基于网络协作做事的方法,都以日常应用实践Web 2.0网络为基础。

一个典型的Web 2.0用网习惯基本可以描述为以下几点:

利用Gmail收发邮件,并通过“标签”对邮件进行归类整理,对一些常规性邮件,通过设置“过滤器”来自动管理。

①通过Blog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生活。

②通过Tw itter来记录自己零星的思考和看到的优质资源链接。

③建立个人Wiki页,记录和整理自己的相关信息和网络积累。

④通过GoogleGroup对集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利用Diigo或Delicious等社会化书签来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网上资源,尤其是与自己的兴趣点相关的内容。综合使用多种工具进行资料查找。如可以综合使用CNK I(国内全文期刊)、Jstor(国外文献数据库)、Springer进行学术性资料的全文查找;使用Slideshare.net进行PPT材料的检索;使用Youtube.com做视频材料的检索等。通过Diigo、Tw itter进行兴趣内容的深入跟踪,重点关注那些和自己要搜集的材料很相关的人,跟踪与自己有相似关注点的人,利用群体去学习,不断建立联系。

总之,用网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积累、日益丰富的过程,每天都有所获,每天都在为自己的长远目标积淀。学习者需要意识到Web 2.0网络学习对自己用网方式和习惯的影响,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到技术与自身需要的切合点,并有意识地优化和改变自己的学习行为,使技术方法内化到日常习惯行动方式之中,通过积累效应潜移默化地提高着自己的效能。这些好的习惯可以概括为:积极尝试和实践(如利用“标签”和“过滤器”管理Gmail邮件,建立社区);坚持记录和输出(Blog),合作;不断对获得的资源和材料进行沉淀和凝练;对自己实践进行反思,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提高效能;把自己的经验、技巧进行外化并与人分享,促进共赢。Web 2.0中,通过习惯养成、实践一种新方式,学习者不仅改变了自身,也在影响着环境。

(邹菊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