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引导健康上网
一、“网络时代”的特征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C)在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半年内新增4334万,达到2.77亿人,增幅为18.6%。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青少年网民属于年轻富有活力,思想活跃,勇于尝新,富有冒险精神的一个群体。根据CNN IC《2007年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在网络活动方面青少年呈现出几个鲜明特征:
一是网络交友火爆。青少年网民的即时通信使用率已经超过9成,绝大多数青少年网民有在互联网上沟通交友的欲望和行为,比总体网民的使用率高了10个百分点;
二是青少年网民网络娱乐行为倾向明显。目前互联网娱乐的三大代表性网络应用为网络音乐、网络影视和网络游戏,这三者在青少年网民中的使用率比总体网民分别高了4~9个百分点;
三是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不高。青少年关注的话题主要是娱乐、运动、追星、美食及旅游等等。反映在网络应用上面,表现最突出的是电子政务使用率偏低。这里的电子政务使用率即政府网站访问率,青少年网民的访问率仅有17%,比总体网民低了8.4个百分点。与之相关的网络新闻阅读率则比全国的低了10个百分点之多。
四是作为日常学习重要补充手段之一的网络教育,在青少年网民中的普及率并不高。尤其是青少年网民中的中小学生网民,网络教育使用率仅有18%。
五是青少年网民中有近三成(27.1%)有网瘾倾向,认为“一天不上网,就会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网瘾倾向在青少年网民的非学生网民中表现更为明显,有超过1/3(36.5%)的网民都有这种倾向。
二、健康上网习惯的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已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网络,作为新的传媒渠道,为中小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同时网络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刚好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因而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而虚幻的网络游戏、网络聊天让他们找到发泄的地方。迷恋网络世界,长此以往,他们会逐渐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逐渐丧失社会交往的技能,甚至有意识地逃避社会现实,情感更趋于冷漠,容易形成孤僻、内向、不合群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如何指导学生安全上网,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学习,拓展知识面,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要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所以对小学生上网不能“堵”,只能是“疏”和“导”。只要关注重视,指导得法,一定能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一)初步接触网络,感受网络精彩
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学生们已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Internet。但由于学生缺少一定的网络知识,他们认为上网仅仅是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聊天这些消遣,而不能感受到网络对自身学习带来切切实实的好处。因此,在学生接触网络的初期,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好处,体会到网络对于自身学习的益处,真正促使学生学习。如: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其他学科相关的学习材料,并把它们下载下来或是摘抄下来作为学习资源利用起来。很多的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最后五六分钟时间进行简单的网络搜索,找到了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料,在回答学科教师提问时俨然成了小博士、小专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充分感受到网络的帮助。
(二)逐步探索网络,完成网上作业
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信息课堂上,可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设计不同的网上作业,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热情。鼓励他们认真地学习网络知识,搜索网络信息,掌握信息技能,上传自己的作品,并浏览、评论别人的成果。
小组协作学习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模式有以下基本环节:
1.设计作业主题
结合社会和学校倡导的主题教育(如环保教育、北京申奥、庆祝节日等),或针对学生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作文教学、课外阅读等),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罗列所喜欢的能够利用网络学习的各类作业主题,再由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所喜欢的某一主题,并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活动。
2.提出问题
围绕主题,提出相关问题,即需借助哪些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如:在“设计母亲节贺卡”作业中,同学们就提出了各自不同的问题和想法,“用什么软件制作此贺卡?”“母亲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妈妈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我们怎样使贺卡更漂亮,让妈妈喜欢”……
3.自主探索
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去查询、获取、处理资源。教师可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比如搜索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
4.协作学习
将不同主题的协作学习小组再细分,完成同一主题的不同的学习任务。每组3~4人,每个小组成员的分配采用互补的形式,即层次高的、中等的、低的来搭配,使学生在上机学习时能互相带动,互帮互学。
5.评价及反馈
课堂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评价和集体的评价。每次活动后,填写学习情况记录,师生都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完成上传和评价交流。并收集好学生的意见和体会,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适时改进和调整作业形式和内容。
(三)师长时时护航,遨游网络世界
在学校上网,大多数时候有老师的指导、监督,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接触不良文化的机会比较少。但在家独处,没有成年人陪伴下上网,或在网吧上网,在周围人的带动下常常会使他们沉溺于游戏或接触不良文化。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在家上网要求有成年人陪伴,指导家长安装“网络爸爸”之类的网络安全软件。要求小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进网吧。给家长发倡议书,让家长督促指导孩子安全上网,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当前思想行为动向。
(2)正确认识游戏。游戏对学生充满诱惑力,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学生一有时间就上网玩游戏。小学生可以适当玩一些小游戏,如Flash游戏,但不玩大型的网络游戏。小游戏因为比较容易过关,学生对同一个游戏的兴趣一般不会长久。而大型游戏容易入迷,我们在学校的电脑上也安装还原系统,以阻止学生安装大型游戏。
应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上的各种游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游戏为主题开展网络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搜索喜欢的小游戏,并给游戏分类,了解哪些游戏是对他们有益的,如益智类、学习类游戏等;哪些是对他们有害的,如暴力游戏等,指导他们正确对待游戏。在平时多注意收集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游戏,并把他们介绍给同伴和老师。
(3)引导从玩到学着做。学生喜欢Flash动画、小游戏,我就利用兴趣课时间让学生认识Flash的制作工具,指导学生用Flashmx来绘图、制作简单的动画,让他们帮老师制作教学演示动画。教给学生把网上的Flash游戏或动画保存下来的方法,并把Flash动画插入到自己个人网站上。这样引导学生把兴趣从单纯的玩引导到深入探究、学习制作上来。
(4)向学生推荐一些较好的学习网站,如洪恩在线http://www.hongen.com/、中国少年在线http://www.chinakol.com/、奇奇玩儿童软件http://www.kidsdown.com/K12、基础教育网http://www.k12.com.cn的学生频道等,让学生利用Internet资源自主学习,主动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分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愿这些跃跃欲飞的雏鹰,能在狂风暴雨中搏击长空,愿全社会都来共同关注。让我们携起手来,悉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健康的生活志趣,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游刃有余。
三、防止网络沉溺现象策略
网络作为一种工具,精华与糟粕共存,它在给青少年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注意正确引导孩子接触。在教育中要因势利导,使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网络的虚拟性,增强自护意识,预防不良现象和侵害事故的发生。转化“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宣传阵地,倡导文明上网
学校要利用班会、板报、辩论会等宣传阵地,展开上网大讨论,并聘请有关的电脑技术人员、信息技术教师深入透彻地讲解因特网技术和网上内容的特征,讲清虚拟性和复杂性,讲清“网上垃圾”的巨大危害。通过宣传教育,使学生对网络知识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知道在上网的过程中浏览什么样的网页,离开什么样的网站,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
2.兴趣转移,丰富学生生活
网络之所以容易使学生过度痴迷,往往与他们的课外生活贫乏有关。作为学校,要注意开展具有丰富性、情趣性和创新性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健康人格,使学生摆脱“网络垃圾”。一方面,不能让学生把所有的兴趣都集中在电脑网络上,使学生的兴趣多样化,如成立书法小组、航模兴趣小组、合唱团等,有条件的还可以成立校园电视台。另一方面,可以拓展网络的巨大作用,突破浏览网页、聊天、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参加有关的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比赛,把上网的技能通过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
3.加强引导,提高自制能力
我们要加强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的教育活动,教育他们做网络的主人,不做网络的奴隶,把网络道德教育与思品课堂结合起来,与主题班队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青少年网民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做到文明上网,自觉抵制网上不文明的行为,从虚拟的网络中走出来。我们要以正面引导为主,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网上活动,使沉迷网络的青少年重新充满正义感,拥有上进心。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址(中国基础教育网、雏鹰网、黄金书屋等),减少学生受不良影响的机会。当发现学生有不良的上网倾向时,不能一味地训斥,而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强引导,提高对网络负信息的抵制能力。
4.自我保护,免除外界干扰
作为教师、家长要时刻注意提醒学生保护自己。尤其是上网聊天,是学生沉迷网络的一种主要的形式,纯真的孩子并不知道网上聊天也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这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提醒学生: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家长的照片、地址、电话、学校、班级等真实的情况告诉你的网友;千万不要与从未见过面的网友约会,除非有大人陪伴,或者在公共场所;不要把自己在网上使用的密码、名称告诉别人,以免别有用心的人冒用你的名字。
5.榜样示范,引导学生上网
俗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家长、教师必须做好孩子的榜样。例如,在孩子面前,不浏览成人网页;不长时间地聊天、游戏。每一位家长、教师都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网络道德去影响孩子,感染孩子。
6.体验成功,转移注意力
研究表明,人接触不良信息的反应是不相同的,对网络和游戏的迷恋也不相同。在生活中,成功的人,受的消极影响较小,而在生活中失败的人,容易沉迷于虚拟时空。我有一个“网迷”学生,由于成绩退步,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迷失在网络中。我就不断地鼓起他的勇气:设计低起点的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同学们主动与他交朋友,鼓起与人交往的信心;让其参加他喜爱的足球比赛,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总之,让迷网的青少年转移注意力,在生活、学习、交往中获得成功,是抵御不良媒体的关键。
总之,网络永远是把“双刃剑”,可以开阔视野和传播知识,但是沉迷于网络,过度上网,既耽误学习,又影响身体。学校、教师、家长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引导,趋利避害,让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从虚幻的网络中走出来,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杨俊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