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及其意义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说经历了丰富的历史进程。从幻灯、投影到电影、广播、电视,都在教育技术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作为信息时代标志的电子计算机,包括它们互联所构成的网络,还是堪称教育技术发展史中的里程碑。除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的先进性、综合(多媒体)性,交互性给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应用前景外,相伴发展的系统化思想方法也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与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教材最后一章介绍的“教学设计”,其特点之一就是应用了系统化的思想方法,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
事实上,随着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信号的数字化,计算机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原先各自独立的多种媒体,从设计制作到播放应用,正迅速集成到多媒体计算机之中。甚至像报刊、电话、广播、电视之类的大众媒介也正逐步融合到像因特网这样的大型计算机网络中。而多种媒体的集成,并与计算机强大的逻辑判断能力和交互能力相结合,发展出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式多媒体技术,使媒体的教学功能进一步得以质的提升。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原本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施行的自动化的教学技术。在CAI中,计算机用来向学习者呈示教学内容,学习者通过回答问题、练习等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活动,来实现各个环节的教学功能。就比较严格的意义来说,CAI辅助的直接对象主要是学生,以实现个别化的教学。其辅助教学的内容则是传统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内容甚至评估的方式都基本不变。
在具体实践中,也常泛泛地将一切基于计算机的教学活动(纯粹为学习计算机本身的教学活动除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当然,如上面所述,在某些国家的某些阶段,也采用一些其他说法,如前面所述的CAL、CBE、CBT等。CAI是一个很早就有的提法,原本意思较为狭隘,但其中文翻译“计算机辅助教学”无疑最容易为我国教育界所认同,并将它在直接辅助的对象方面作较广义的理解,即较多地理解为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广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概念不受传统课程及相应的具体课程目标、评估方式等的约束,有助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上发挥作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作广义的理解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有意义。从我国当前的实践来看,计算机(尤其是配合大屏幕的计算机/数据投影机的使用)大量被当作辅助教师讲课演示的媒体工具,广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排斥这样的用法。这种情况符合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以讲为主的国情,渐变的过渡容易为学校和教师所接受。尤其在利用多媒体的演示能力方面,这种方式也确有可取之处。通过一定的实践与理论探讨,相信会有更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出现,尤其是个别化的或小组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较狭隘僵化的传统课程范围及课程目标、评估方式的约束,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上,将发挥更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