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 网络教学应用、发展与教师责任
网络教学一般泛指所有基于网络的教学活动,概念广泛、形式多样。图7‐6表示从教师角度看,与网络有关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自身职业进修、同行交流、专业知识提升和备课。
图7‐6 教师与因特网
1.首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提高检索、下载的技能水平,为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也不断丰富自身知识范围、提高专业水平。
2.基于网络教研和进修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比较发达的城市。但其实边远地区教师更需要寻求网络进修机会,参与网上教研和同行交流。对于有心得、有进取心的教师,开设博客,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供自己反思,同时供同行借鉴,也是不错的做法,并在有些地区(如上海、苏南、浙北)取得相当成功。
3.基于网络的一些专门教学模式,如WebQuest,已在全世界得到实践和推广。本章第3节将进一步介绍。
4.结合网络课程的混合教学(Blend Learning或Hybrid Learning),在虚拟学习平台进行,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有助于系统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本章第4节将专题介绍。
5.前面提到网络普及化(见图7‐4),事实上据同一个报告,上网总人数中学生又占1/3,即达到了1.5亿。网络的普及化和覆盖率显然为网络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日益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正由于网络已深入社会各个角落,包括家庭和网吧,也存在学生沉迷网络,并将其纯粹视作娱乐、家长无力监管和引导的现实风险。因此,教师有责任通过网络交流和教学,引导学生健康、正面地应用网络。
网络时代来临,有校园、有教室的传统学校不可能消亡,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肯定会有革新。新的、基于网络的教学会逐步渗透到传统学校的教育教学,与之共存并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其实就是混合教学的概念。如何恰当结合两者,是传统学校中教师需要关注和努力实践的。
网络的概念已不局限于计算机,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伴随着智能手机,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从话音通话发展的短信、彩信、WAP到微博,移动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界线早已模糊。计算的环境成为无处不在,就像人类沉浸到整个计算和网络的大环境中,由此计算机界提出了Ubiquitous Computing(移动计算,或无处不在的计算)的概念,教育技术界则提出了相应的U‐Learning和M‐Learning(移动学习)的概念。学习确实在变得无处不在,社会也会加速走向学习型社会,如同国内一个有学生参与的Web2.0网站所言:“微课堂,人生如课堂,我们有时候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有时候是老师,与他人分享经验。在学习和分享中,我们不断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