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业课教学方法思考
王会芹
【摘 要】针对目前工科大学生专业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现代视听手段的利用等五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 言
当历史跨入21世纪门坎的同时,人类也叩响了知识经济的大门,知识已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知识的载体———人才,则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的主导潮流,这是时代的要求。专业课教学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教学模式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教育的手段和环节之一。实践证明,将实践的理念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既是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又是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所要求的,同时还是当代大学生所希望的。大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应是让学生简单地背诵和了解专业的基础知识,而是应该能够运用甚至对这些知识进行创新;是要跳出传统的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维模式,运用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形式,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体现实践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将专业课和学生所熟悉的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习才更有针对性,也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讲授《检测技术》中的湿敏电阻一节,直接讲授会很乏味,而且印象不深,但是若以大家都喜爱去的肯德基中的烘手机为例,通过启发学生考虑它的原理,再引入湿敏电阻,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讲授法”一法为主,多种方法相辅助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不仅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同时又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大都是以“讲授法”为主,所以说“讲授法”位于各种教学法之首。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不同的适用条件,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大学教育重点和中学不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之相互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发挥整体综合效应。这样的方法有很多,如研讨式、问答式、辩论式等。对于一些难度不大但又必须掌握的内容,如果继续用讲授法,就易导致学生听课没有积极性,效果不好,可以采用问答式。例如热电偶的结构,讲起来很简单,但讲过后,同学的印象不深。如果对其各组成部分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去看书,再随机提问,这样的印象会深刻很多。同样,针对学生所在专业的学科方向,结合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研讨式教学。例如《检测技术》中有很多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但是每种传感器使用范围各不相同。给出一个具体例子,如空调器中测温元件的选择,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计论。这样遵循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规律,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总之,以讲授为主、多种方法共同使用,比教师独自在讲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唱“独角戏”要好。
充分利用现代的视听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直以板书形式进行教学,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这种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在有些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得到迅速普及,CAI的多媒体课件集声、像、动画、文字于一身,信息量丰富、直观生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CAI课件的优势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长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首先,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是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生命,缺乏丰富媒体资源支撑的多媒体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改造、制作与自己教学有关的图片、电子教材、动画及音像视频资料,形成自己的多媒体资料库,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功能。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通过教师的声音大小来体现内容的主次之分。对于重点内容往往需要加重语气,多次重复。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画面更形象,同时还可以利用它的声音优势来突出重点、难点内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利用现代的视听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不仅可以显示大量图片,而且可以利用动画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例如《模拟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断,如果单纯用语言描述需要大量篇幅,而且不易理解,但用flash动画来表述,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总的来说,现代的视听手段由于引入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快速、全真的信息传递,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同时也由于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对于讲授复杂的动态过程、抽象理论知识以及不能简单重现的自然现象及实验现象的演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当然它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教学内容在屏幕上呈现的时间短,在正常的教学速度下学生不能有效地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记录下来,学生顾上听,顾不上记笔记,导致学生处于不知道是应该集中注意力听讲还是做笔记的两难之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做好教材、教学手段、教法方法和教学思想的有机整合。
引入科研能力的训练,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规律,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让学生多提一些新的想法和方案,然后在课后的实践中进行验证,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创新的自觉性。对于学生来说,经过大学两年基础课的学习,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给他们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教材的前提下,还应该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鼓励并提倡学生首先对相关教材进行自学,与此同时教师则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针对学生所在专业的学科方向,结合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学术讲座,对学生进行研讨式教学。首先应选好研讨题目,这种题目应该是综合性的,具有多个可能方案,能代表本学科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造性学习,在研讨式教学中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学生自己利用已掌握的书本知识寻求可能实现的方案,给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探索后的成就感可以反过来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其次应做好研讨准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这些材料应是课本外的、与研讨题目相关的科研及实际生产中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要求学生写好研讨提纲;再次,进行研讨时尽量鼓励由学生主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最后,教师作好总结。既注意从知识内容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渗透在其中,更应该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总结。在充分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并予以合理的补充,既要顾及群体总的水平,也要注重发挥其个体的作用。
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
实践证明,学生对代课教师的好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融洽与学生的关系也会促进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需求,及时调整教案。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的理解也许会有过人之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
上述方法是本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只是一管之见,权当抛砖引玉。但俗话说,“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有其长亦有其短,讨论教学法也是如此,但只要用之“得法”,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喻丽:《讨论教学法的组织与运用》,《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2004年第3期。
2.马巧梅:《IT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探讨》,《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3.顾永新:《推行多媒体网络教学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探索》,2004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