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专业特色 重在素质培养
———对媒体创意专业“声音基础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
李飞雪
【摘 要】本文通过对媒体创意专业的整体分析、定位,以及对媒体创意专业的专业课程“声音基础与设计”的教学实践思考,提出了培养现代传媒所需要的“创意人”,需要在基础知识的培养之上,突出专业特色,重视素质培养的观点。
【关键词】媒体创意专业 课程教学构想 声音基础与设计
媒体创意专业综述
媒体创意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特色专业,也是中国传媒大学重点建设的专业。这一专业从建立以来,已经成功地面向社会招收了三届媒体创意专业学生,而且从2005年全国各地的考生报名情况来看,不仅在考生的数量上大幅度上升,在考生的质量上也有明显提高。这主要表现在2004年全国只有400多人报名,今年报考学生人数翻了一番,达到800多人。这一切都说明媒体创意这一新兴的具有中国传媒大学专业特色的专业,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承认、所肯定。
媒体创意专业旨在培养各类现代传媒所急需的“创意人”。其内含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指以培养创意思维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从事现代传媒工作,尤其是传媒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层面则指根据市场需要,为现代传媒运营与传播不断提供创新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创意人”,是市场化时代各类现代传媒生存与发展的智囊和灵魂。
所谓创意,是由建议与策略相结合而产生的有价值的创造性意念,是一种“干什么”、“怎么干”的全新战术性思路。创意是策划的核心。以创意为方案的核心,再加上对创意的扩展、修改、深入、补充等进一步的具体构思,便可以逐步形成一项完整的策划。策划,顾名思义就是筹划、谋划。策划是针对明确而具体的目标,通过各种信息的启发,对由一定的建议与策略构成的创意,做出具体的构思和设计,并形成系统而完整的方案的整个运筹工作。策划不是建议,不是策略,也不是决策,而是实现建议的创新谋划,是策略的具体创新运用,是为决策服务的方案准备。简而言之,策划,是对未来的行动,谋划“干什么”、“如何干”,以及“什么时候干”、“什么地点干”、“何人干”、“怎样具体地干”的方案设计。策划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智谋活动,是以创新为本质的系统工程。
为了达到培养现代传媒合格的“创意人”的目的,在现代传媒教育越来越细分化、越来越职业化的背景下,媒体创意专业教学在突出专业特色教育的同时,重在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张宽口径、厚基础。即使学生既懂得传播规律、艺术规律,又懂得市场规律,在对各类现代传媒全面了解、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在开阔的视野中,形成对各类媒体运营与传播的整体性、综合性创新思维。2.主张以实践促能力,尤其在信息传播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一方面培养创新性的现代传播思维,一方面形成创新性传播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创新性传播的技能、技巧。3.主张博中有专,提倡个性化发展,即面对越来越庞大、复杂的现代传媒系统,主张学生在信息传播的宏观、中观策划与微观设计操作等多个层面,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中,在策划、编导、制作、主持等多种角色中,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兴趣而自主选择主攻方向。
媒体创意专业开设“声音基础与设计”
专业课程的重要性
“声音基础与设计”作为媒体创意专业的专业课程,为了更好地体现媒体创意专业的培养目标,就要做到既突出专业特色,又能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现代传媒———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已经愈来愈重视声音的设计与运用了。
广播,这一诉诸于听觉的媒体,对于声音语言的运用自不必说,因为依靠声音传播信息、塑造形象是广播这一媒体的主要手段和特征。对于网络这一飞速发展的媒体,声音的运用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网络虚拟主持人、网络广播电台等都已频频亮相,人们通过网络下载音乐、电视、电影等节目也已是很普遍的现象。电视作为现代最受欢迎的媒体之一,主要是通过视听语言作为其传播的主要手段,以声画结合为其主要特征。可见,电视这一媒体的发展,也离不开声音的设计与应用。
声音设计在电视这一媒体的运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语言包括画面语言、文学语言和音乐音响语言,且呈三足鼎立之势,故有“金三角”论。电视的画面语言是用来表形的,是靠光影、线条、色彩来实现的,特点是非常直观。所以一目了然,百闻不如一见,是对画面语言非常精辟的形容。电视文学语言是用来表意的,包括人物对白、采访、画外解说等。它的特点是具有准确的语意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电视音乐音响语言是电视语言中最不具体、最为模糊的手段,但它又是最富于表情性与渲染性的因素。音乐常常是画面语言和文学语言的补充。在人物感情的深度和广度难以表现的时候,在感情色彩最浓的时候,在画面气氛需要渲染的时候,音乐音响就常常发挥出绝妙无比的作用。音乐音响可以是语意的延伸,人物感情的深化,它也是感染观众的基本桥梁。
从对电视语言的具体分析来看,电视的人物对白、采访、画外解说等文学语言以及电视的音乐音响都属于声音范畴,从而我们可以说对于声音的设计与应用决定着电视节目的成败。画面语言、文学语言和音乐音响语言,分别由绘画、文学、音乐三个独立的学科演变而来,但它们又与原来的学科有了很大的不同。电视语言的三个组成部分像是三脚架一样,有人称作是“金三角”。“金三角”论的观点是说,画面、语言、音乐音响三者互相补充、互为依托产生的稳定性。互相补充而结合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因结合而融为一体,这样便会产生新的功能、新的力量和新的效应。互为补充而结合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它们是同等重要的,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常言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都说明了互相补充而结合的重要性。由于电视是视听语言,所以它的表现手法便有画面蒙太奇、声音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等。画面蒙太奇是对画面的选择和组接;声音蒙太奇是对实地采访、同期声、音响、解说以及音乐等声音的选择与组接;声画蒙太奇则包括声画平行、声画对位等多种表现手段。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处在一对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系统诸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九大行星,就不会有太阳系;没有人,就不会有家庭。那么我们可以说,没有画面、解说、音乐音响,就不会有电视这一媒体的存在。只有声画间的有机结合,才能使电视媒体表现出理想的创意。
对媒体创意专业“声音基础与设计”
课程的教学思考
基于声音在现代传媒应用中的重要性,作为以培养现代传媒有思想、有新意的“创意人”为目的的媒体创意专业,更应注重学生对于声音创意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在全面提升学生对于声音的综合运用素质的培养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作为媒体创意专业的专业课,“声音基础与设计”这门课程需要在基础知识的培养之上,突出专业特色,重视素质培养。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努力做到“重基础”。这主要包括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物理声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们了解声音在物理方面的产生与传播机制;还要讲述音乐音响的基础知识,主要有音乐基本理论知识、音乐视唱练耳知识等。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可以使学生们对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在思想上有基本概念的认识,并且通过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们对于音乐从以前简单的仅凭感性的认识,上升到对于音乐的设计与运用的理性思考,并且通过一定的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识谱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另外,在专业基础教学中还对学生们讲述声音在现代传媒中的广泛运用、声画结合的基础知识等,使得学生们对于声音的基础与应用有一个理性的、逻辑的总体认识。
第二,要重视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基础课的有机结合,力争做到“宽口径”。这就要求不仅在“声音基础与设计”课程教学中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做到与其他学科基础课诸如语言学、传播学、新闻学、方法论学、文艺美学、美术设计学等学科有机结合地进行教学。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对于事物的整体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意能力,也会为学生们将来宽口径地选择职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和创造了不言而喻的多种选择职业的机会。
第三,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操作性教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会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变成自己的具体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多增加实践案例分析的教学和尽可能安排学生的实践上机操作。如组织学生观摩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特别要挑选一些在声音的设计与运用方面有一定特色的影视作品,如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和获得国际音乐奖、声效奖的电影作品等。同时做到边看边分析作品中声音设计与运用的特色。在一些优秀的实例中使学生们消化吸收所学的理论知识,学到一些具体的声音设计和应用方法,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具体的节目制作,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动脑,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亲自完成从节目的创意、策划到具体实施的全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声音设计和创意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21世纪传媒事业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培养未来朝阳产业———传媒业人才的中国传媒大学,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要想真正做到传播界的黄埔,传媒业的航母,就需要从点滴做起,需要重视教学工作。因此做好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增加学生们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逐渐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好“声音基础与设计”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也必要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