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主动·有效”理念下的学校管理
杨永高
目前,县教育局开展的“主动·有效”课堂达标与提升工程已进入第二轮。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中,在该项目的实施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效,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们在总结我校该项目第一轮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在思考:在第一轮中我校学校管理有哪些值得发扬和改进之处,在第二轮的推进中,我们要以怎样的管理才能与之相匹配呢?对此,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明确发展目标,形成共同发展愿景
要想有效地推进学校工作,必须给学校一个准确的形象定位,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勾画一个大家认可的发展愿景,让每一名成员都了解、熟知并参与其中,在发展中凝聚人心,在凝心聚力中提升办学水平。为此,我们在广泛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广泛征求他们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了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关注差异,挖掘潜能,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经过一个较长时期(10年左右)的努力和奋斗,学校发展成为‘内涵丰富、科研领先、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社会信赖、县内一流’的新优质学校”的远景发展目标和“通过三年的努力要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管理规范、质量优秀、特色初显、在县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的近期发展目标。通过全体教职工会议宣传、教研组研讨,让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深入全体教职工的心中养成共识,培育学校精神,用学校精神来维系、支撑学校的发展,将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渗透于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使管理有保证、有灵魂、匠心独具。围绕学校发展愿景,我们积极倡导“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和“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思想意识,让这种意识深深地印刻在教师的心中,引导教师把个人利益和目标与学校集体目标和谐统一起来,从而把教师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吸引到为实现共同目标上来,并付诸于自己的行动,进一步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制
“主动·有效”工程的推进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因此,要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有助于增强广大教师的凝聚力和工作主动性。曾经有人说过:“好的制度能使不好的人向善,不好的制度能使好人滋生坏的习惯。”制定制度是为了尽量地淡化管理,通过思想上的提高,认识上的统一,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实现教师自治、学生自律的目的,从而实现师生“主动·有效”的发展。
1.各方共同参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学校各项制度、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学校重视各方的共同参与。制订时,首先是学校有关部门按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出台制度或方案征求意见稿,随后,将制度或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各组室(涉及学生的下发到班级),由各组室负责人(涉及学生的由班主任)组织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最后,各组室(或班级)将意见或建议上交,由有关部门据此作出修改,从而形成正式的制度或方案,提交教代会表决。这样,在制度或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参与制订,这样形成的制度,将会是一种适合师生生活与发展的制度,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最后才能够转化为全体教职工主动遵守的制度。
2.各方共同遵守,确保学校制度的高效执行
学校制度建设能否到位,主要取决于制度执行力怎样。为确保制度执行落到实处,打造高效的制度执行力,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虽然师生参与了民主订立制度的过程,但每个师生对制度的理解力和接受程度会有差异,通过教育培训、宣传造势、营造氛围,让师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制度所要达到的目标,明确自己的权力、责任,这有利于提高师生对制度的主动执行水平,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内环境。
二是树立制度权威。制度要起作用,就要有权威,而只有规范、公正、高效地执行制度,制度的权威才能得以树立,制度执行的力度才会更高。为使学校制度执行更加规范公正高效,我们强调公平、正义、程序、成本、效益、质量、落实、细节、责任等理念意识,同时对制度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加以有效监控,防止管理者滥用执行权,防止暗箱操作,防止执行时的变形、走样。
三是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由于制度面对的是有思想、个性、情感的人,如果一味生硬执行,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第一是一方面照章办事、公正执行;另一方面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力求执行公正服人;第二是奖惩结合,既以惩戒来强化刚性约束,又以奖励来强化柔性激励;第三是制度执行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执行制度时加强与师生的交往、交流,从需要、动机、情感等多维角度来加强与师生的心理沟通,强化对师生的正向激发。第四是领导带头执行制度。领导干部是学校制度坚定不移的执行者,“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领导班子只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才能更好地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产生良性的上行下效效应。同时,对模范执行制度的师生先进典型,要予以表彰奖励,鼓励广大师生向他们学习,这样既能激励先进典型进一步争先创优,也会对其他师生产生示范和引导作用。
三、汇聚人心,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都有其自身的需要,并且总是在为满足需要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这就是说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需要则成为人们行动的出发点。而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最大的幸福、最大的需要是自身价值得以实现,能力得以发挥,人格得到尊重,这样教师的工作才会是有效的,教师才能实现主动有效的发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无数事实证明:闪光的真理、崇高的理想、伟大的事业、光辉的榜样,对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调动力,它是鼓励人们自觉地为之拼搏、为之献身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以师德校本研修活动为载体,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我们制订了《向化中学师德校本研修课程方案》,并依照课程方案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加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的教育,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甘为人梯的事业心和光荣感,引导教师自觉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赢得社会的尊重。学校先后开展了“美丽讲台、幸福课堂”师德故事演讲比赛、“让于漪成为我们共同形象”报告、“践行陶行知思想”报告、“我们将留给学生怎样的记忆”大讨论等活动。对涌现出来的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我们大力予以宣传、表彰;对有悖于师德的教职工,加强教育、帮助,促进全体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师德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学校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师德领导小组,实施不定期巡视的制度。学校还通过家长及学生问卷等各种形式,及时了解教师执行师德规范的情况,确保教师师德规范落实到位。开展文明办公室的评比活动,激励教师人人争当师德标兵。
2.充分发扬民主,激励教师的参与意识
教师既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因此,学校要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扩大教师的决策参与,从而增强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消除少部分教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消极心理,形成群体合力,把个人意志导向到组织目标,使学校成为合群的施政实体。同时,学校领导应深入教师中,兼听纳谏,使教师与校长的感情更加融洽、思想更加一致。这样,学校才能上下团结一心。通过教代会、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给教师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场所,这样更能激发起教师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从而更加积极地为实现学校的共同目标而主动、努力地工作,也实现自身主动有效的发展。
3.关爱教师,注重情感激励
在“主动·有效”理念指导下,学校管理层要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一是要情感投入。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教师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在真空中生活的,他们有家庭老小,需要衣食住行,也有喜怒哀乐,他们的工作不同于车间工人生产产品,是个良心活。因此,要激发教师的工作责任心,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我们通过个别访谈、慰问等形式把情感投入到教师上,通过组织学习考察、茶话会凝聚人心,放松心情,增强团队意识、大局意识,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只有教师认为是被爱着,他们才会带着责任、带着激情、带着爱心去管理学生、组织教学,这显然有别于缺少人文关怀的被动应付、工作倦怠。因此,如何让教师富有激情,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中呢?这既要讲政治,讲奉献,也要靠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同时,对于教师遇到的困难我们用心真诚地给予关心帮助,体现一份份浓浓的关爱。
二是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关注教师的进步。政治上进步既是一项政治荣誉,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获取一个荣誉称号、晋升一项职称,既是能力的体现,也是在改善待遇;得到培训提高,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个人竞争生存发展的需要。在教师发展方面,学校出台了“四多”政策:多给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多给教师锻炼的机会,多给教师研讨的机会,多给教师展示的机会。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提供广阔的空间,开展读书、论坛、备课、上课、评课等校本教研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与平台,让教师得到锻炼,成长,成才,成名。
4.完善“考评制度”,激励先进
适时考核教师的工作,肯定教师工作的成绩,推广成功教师的教学经验,可以有效地激发教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热情、更加积极地工作。我校多次修改并完善了《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从分值考评到等级考核,使考评制度更趋完善、更趋合理。我们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考核:教师师德考核、文明办公室考核、工作量考核、教师出勤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教学常规工作考核、教育科研工作考核、教研组绩效考核、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骨干教师工作考核及奖励,从而极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5.注重协调关系,创设和谐氛围
协调人际关系,消除人际矛盾和冲突,为教师创造一个团结和睦、心情舒畅的环境,是校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校长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工作中,教师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着认识上、能力上、行为上的种种差异,难免产生各种小矛盾,作为校长要针对这些小矛盾,做好细致的疏导工作,引导大家顾全大局,求同存异。当然,在协调好人际关系时,校长自身必须作风正派,对教师一视同仁、公正无私,还应鼓励教师: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荣誉让给别人,把重担留给自己;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想自己的缺点;不背后道人是非,有意见摆到桌面上讲;心胸要宽,气量要大;要从学校形成彼此间的向心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那么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便会得到更好地发挥。
四、培育优秀的学校文化,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文化随着学校的成长、不断积累和创新,是一所学校的无形资产,对师生的成长有较大的熏陶功能。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构建实体文化
校园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激发进取精神,能达到一种无声教育的效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长期处在优美的环境氛围里,会自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环境育人”。我校经过“加固改造”后,学校设施设备先进,环境优美,但文化设施布置是空白的,为此,上学期,师生用自己创作的美术或书法作品、名言警句等字画装饰各楼层的外墙、教室内墙、楼梯墙壁,使教室内外每一面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爱国主义和文明礼仪教育。我们在教师办公室张贴《崇明教师师德形象二十条》,在各教室张贴《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些都成了师生每天检阅礼仪品行的另一面“镜子”。
2.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阵地
学校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有机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隐性课程。为此,我们注重发挥宣传栏、广播台、学校网站、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阵地。我们一是在宣传栏设立荣誉栏,把期中、期末、初三“一模”、初三“二模”考试情况和师生中获得先进教师、先进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表彰的个人或集体的照片和事迹在荣誉栏张榜公布,一方面让受表彰的师生获得荣誉感,激励他更加努力工作和学习;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师生从身边的人学起;二是设置“成长乐园”展示栏,每个月更换一次内容,把学生在绘画、书法、文学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的图片张榜展示,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三是在学校电子显示屏及时发布学校文学艺术活动、名言警句、历史上的今天等信息。
五、发挥个人人格魅力,引领教师发展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人格魅力就是学校的形象,因此,提高自身修养,用人格管理也是校长管理学校的关键。校长的人格魅力,其一是应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政策水平和决策能力;其二是应充满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教师和学生看得见校长的工作;其三是应做到勤政、廉政,不以权谋私,不争功夺利;其四是让教师感受到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把教学作为第一要务,坚持走进班级、走进课堂,与教师一道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指导教学,以教学领导教学;其五是不用权力去推动教师,要用行动去影响教师,身体力行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其六是体现在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处事上,坚持主持公道,一视同仁,不感情用事,宽容大度,不妒贤嫉能。其七是体现在创新发展上,校长要带动教职工努力探索、敢于创新,使各项工作呈现出新、实、活的良好局面。其八是校长要学会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优势,总结别人的贡献,借鉴别人的意见,形成自身的才智、风度,在与教师交往中产生吸引力、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师心的魅力。其九是体现在工作方法上,要用心做校长,工作目标要明确,工作思路要清晰,守住主阵地,倾注主战场,通力协作,全面发展。同时,要注意把事业和家庭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心与心的交换、情与情的沟通,形成高尚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向心力,创设舒畅温馨的环境,让“事业留住人、环境留住人、待遇留住人、感情留住人”。
“主动·有效”理念下的学校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只要我们热爱教育、执着教育、奉献教育,用智慧经营教育、用行动实践教育,我们的教育管理一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作者系崇明县向化中学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