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业素养 打造有效课堂 促进健康发展
乔 杰
课程领导力,是指学校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进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能力,它是一个校级团队实施决策、引领、组织并开展学校课程实践的控制能力。在学校的诸多活力元素中,提升课程领导力是核心内涵,也是学校课改质量的基本保证。而作为学校课程的领导,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就必须时刻严格以新课程理念为基准,以自身高尚的师德行为为导向,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严格把握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本质内涵,找准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点,科学有效地贯彻“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新优质学校”创建的目标和宗旨,切实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建设共同研究学校教育、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互助学习团队,构建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并引导教师善于在积极打造“主动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在创建“新优质学校”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发挥集体力量,实现智慧共享,从而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实现教师团队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升华,最终有效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学校的实际管理工作实践中,如何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如何积极打造“主动有效”课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当前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一、切实提升专业素养
只有不断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使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根本切实的保证。
(一)以校本研修为平台,提高教师学科教学素养
所谓“校本研修”,就是以学校自身为研究基地的师资培训或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模式,即学校以教师互教互动为研究式,并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师教育活动。是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学校中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如进行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践反思等多种方式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地充实、更新、发展自己,逐渐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虽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重要的主体地位。但整个教学进程积极有效地推进,还是离不开教师科学、正确、巧妙的引导,因此教师处于调控课堂教学的主导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重构、教学策略的科学运用和教学时机的把握等显得非常的重要,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因此,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们应该在更深程度上去关注教师学科素养的充实与提高。
1.研修内容系统化
为了切实提高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在学校课程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找准有效的最佳实施点和切入点,积极开展多层面的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并从中找出影响实施“主动有效”课堂的主要因素,如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法策略、组织管理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与转化策略方法等。并从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入手,确立并组织开展如“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等主题研修系列活动,切实提高活动的质量。同时,每次教研活动都必须认真做到“活动组织有序、真实有效”。每次教研活动开展切实达成“四定”:即定时间、地点、主题、主讲人。而对具体的内容布置形成“周一布置、周五提醒”或“周五布置(让教师能利用双休日时间)制”,从而确保教师有充裕的准备时间。教研组层面开展的活动要做到“五有”,即有主题、准备、互动、记录,总结。每次教研活动从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落实“三重”,即重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剖析及问题的解决过程。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资源,利用校级主题教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优秀教研组的活动资料、优秀的论坛实录等,通过跨学科联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还有计划地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当代新课程教学理论,及时掌握教育信息,更新课程观念,明晰课程开发和研究的意义,从而使每个教师学习研修的内容真正体现系列化、系统化和实效性。
2.师资队伍优质化
学校学科建设的核心是教师队伍的建设,认真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在学科建设和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深刻认识师资培养的重要意义,做到提前规划,全面部署。
首先,认真做好对各学科负责人的培养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学科负责人的理论培训,确保他们树立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确保研究导向的正确与规范。同时,为掌握学校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学科负责人必须全程参与观课、评课,主动承担示范研讨课,供校内、组内的其他同伴学习研讨。
其次,抓好青年教师(包括新教师)的培养。年轻教师是学校教育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但他们普遍存在着知识多、能力弱、经验缺乏、方法简单等现象。为此,学校应建立新教师的培养机制,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例如,在引进前,提前安排他们到学校开展见习学习活动;开学初,开展“以一带一”的师徒结对活动,要求他们每周认真跟随带教师听、上一节课;带教教师必须每周完成不少于两次的回听与诊断,及时发现这些青年(新)教师在课堂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及时改进提高。学校行政也定期进行预约跟踪观课,学期结束时让每位新教师上校级或组级汇报课,并组织所有新教师一同观课、评课,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最后,要注重教师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要把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作为师资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要探索科学合作的规律,培养教师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
(二)以教研论坛为阵地,加快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开展教研论坛活动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教学问题”的探索、引领下,以论坛式教研活动为研究阵地,将学科教研组中教师存在的关键、共性的教学问题经聚焦成为新的教研目标,并围绕教研目标开展有机、框架式的教研活动。具体包括目标化聚焦(问题)、学习(理论与案例)、行动、再行动和共享等几个教研环节。实践中,要富有成效地组织随堂听课、寻找主要问题、聚焦关键问题、确定教研目标、制订教研计划、接受网上论证等一系列有效尝试。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则充分体现人人既是参与者、学习者,又是管理者,从而把每次教研论坛从头至尾认真加以做细、做实、做好。在整个活动中,力求做到“三个一”,即一条主线、一个主题和一个主讲。要求每位听课者都必须参与评课、交流,并撰写包括评课交流、关于活动主题的个人经验交流的“论坛式教研活动听、评课记录表”,从而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研究和探索,加快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步伐。
(三)以预约观课为抓手,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课堂是展示学校教学活动的最重要阵地,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战场,也是体现学校教育教学成效的重要窗口。在这种前提下,如何评价课堂、怎样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的发挥如何,更要看学生是否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观察他们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的参与和学习的效果、学业水平和能力是否得到真正充分的发展和提升。为此,通过制订“主动有效课堂评价表”、“学生活动观测表”等,从学生的角度去评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积极思考、主动体验、快乐学习的课堂主人,也让评价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向,并把“主动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同时,要打造“主动有效”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需要学校领导认真深入教学的第一线,以预约观课制取代原来的推门听课制,全面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在评价方式上,将“以学评教”取代“以教评学”,进一步引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与研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主动有效”课堂是一种主体参与、积极发展的课堂。而在预约观课实践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二问”、“六观”、“四议”的观课议课制。“二问”:课前问思路、学情,课后问反思。“六观”: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状态、活动广度、活动时间、参与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议”:本人议、同伴议、学科负责人议、校长议。通过“二问”、“六观”、“四议”的观课议课制,提高教师的反思研讨能力,形成良好的交流研讨氛围。
(四)以教育科研为引领,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以科研为先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而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育科研的积极引领,教学水平提高需要科研的有力支撑。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必须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由“实践型”、“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捷径;同时科研能力也是新时期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而在学校管理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好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作用,必须通过重内涵、求实效的教研机制研究与创建,积极有效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使学校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教研活动真正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针对、有组织地规范化、经常化开展,从而大大提高教师诸如发现问题、教学设计、说课反思、评课交流、改进重构、经验提炼等各种研修能力的提升,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二、努力打造有效课堂
“主动·有效”的课堂是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途径,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实现或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切实成效的课堂。积极打造“主动·有效”的教学课堂,才能真正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切实发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作为校长唯有深入、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实际,激发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动有效性,及时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学研究活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领导力,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高。
(一)优化课堂管理,让日常课堂不再平常
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实际上就是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工作体系。因此,要让每个教师认真上好每堂课,真正向3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在教学有效性、最优化等方面下真功夫。要加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必须组织中层领导、教学骨干深入教学的第一线,促使他们既成为真正有能力的指挥员,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有实力的战斗员。同时实行“行政蹲点制”,将学校的中层干部分工负责、各尽所能,以全面、主体、民主与创造性的原则为指导思想深入到各年级组、学科组,了解教师的课堂现状、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研文化,挖掘教师的优点、特点、亮点,寻找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与困惑,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加强对本校各学科一线课堂教学的指导和监督,根据常规管理评价细则和条例执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并参与教学研讨。从而把握教学改革的价值思想,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组织教学竞赛,展示风采激发活力
学校和课堂是师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之一。教师只有努力实践、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最佳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校长,在聚焦构建“主动有效”课堂时,更应该为师生搭建快乐成长的舞台,挖掘潜力,激发活力,让他们都有展现风采的舞台,都能获得成功喜悦的体验,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找到为明天更好地学习的自信之源,并促使教师在竞争中激发活力、获得发展、提升教学实效。为此,通过每学年,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教学月系列展示活动”,精心组织教师开展面向新教师、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各类教学比赛。
(三)尊重学生个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强化师生关系的和谐及相互尊重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信息高效传递与反馈、思维碰撞和双向交流、实行最佳控制成为可能,也是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其实质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互作用的关系。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理念行为的核心应该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对教师来说,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每一个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的发展。第二,应该是一种学生整合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侧重人的智力面的发展,更不能仅仅凭借学生的学科知识分数来判定学生发展的优劣。第三,应该是学生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一种统一规格、模式的发展。第四,应当是在其原有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以课堂中的知识或分数的获得为终点。因此,作为学校校长必须要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喜闻乐见和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他们有效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体验,采用不断提问题、编题目、寻方法、找结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营造“主动有效”课堂,真正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主动有效”课堂。
(四)体现主动参与,发挥学生能动性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在课堂上,学生是“善学者”,还是“不善学者”,关键取决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应有目的、有步骤地、及时地发动学生去主动参与,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状态,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主动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认为,现代教育、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能主动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改造的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是由教师或书本直接给予的,而主要是在于学习生活环境、与周围学习伙伴以及其他各种学习资源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意义上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通过自身主动地转变和适应来逐步内化实现的。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根本作用,强调每个学生对同样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认识方式与速度。因为认识、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主动行为的活动过程,是一种必须在主体自身积极参与下才能完成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交与不交给学生,成为现代课堂“绿色评价”指标的关键内容。
(五)创设宽松环境,保障有效学习心理
建立积极、温馨、健康的师生关系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学习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遭遇失败肯定在所难免,因此,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失败时,教师要及时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知音,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巧妙地处置学生的错误,为他们创设宽松的环境,保障他们良好的学习心境,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这些受挫的学生才能走出失败的阴影,逐渐敢想、敢说、敢为,在挫折的经历中树立信心,并主动实践自己的设想,萌发并形成自身正确的想象与创造,否则,他们容易成为班级中学习的“差生”。因为学生犯错误时,他们心中最渴望得到的是老师和伙伴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而不是粗暴的批评、嘲讽甚至惩罚。每个人正是在不断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并逐步成长。总之,课堂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水平和技能,也包括师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和价值的取向,更收获了积极、主动和创新的动力。
“二期课改”的实施、“新优质学校”的创建工程给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要求,而校长课程领导力更是一项全新、全能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努力探索,去学习积累,去更新创造。而作为校长只有在教学课堂中深入钻研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个细微之处,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并和他们一起不断探索新境界,树立新观念,营造新课堂,才能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才能真正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更为我们未来建设者们的终身健康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崇明县堡镇小学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