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的研究
陶 理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教学现代化是“二期课改”的重要内容。2007年上海市实事工程之一就是推进400所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已完成),目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普及程度已达到甚至超过市区学校的水平。2012年开始,教育技术培训也在我县全面开展,全县数千名城乡教师都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培训。当前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点:
(一)思想认识
绝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能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也能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但没能从深层次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变革性的功能和价值。因而往往仅将其作为外在手段,尚没有内化为一种教学理念。
(二)途径方法
使用途径方法较单一,目前许多农村小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往往局限于PPT功能代替传统的板书,不能体现出传统教学媒体特性外的更多优越特性。
(三)盲目依赖
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但很多教师盲目应用,过分依赖现成课件等资源,没有选择,也没有自己的创新成分,使得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不能很好地与班级实际联系,某种程度上往往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些教师机械应用,造成在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时忽视了结果即教学的有效性。
(四)整体推进
由于农村小学中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到位时间短,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较多体现为教师个体、自发地应用,教师个体制作的课件等资源处于流散状态,学科之间也发展不平衡,缺乏整体推进。另外在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评价机制上也缺乏相应的内容,教师信息技术的日常化培训明显滞后。
总之,目前广大教师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能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许多农村小学教师不能适切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其关键在于教师缺乏课堂教学中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策略、方法等,缺乏学校层面的整体引领与保障。因而本着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原则,从教师和学校层面整体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切性应用,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学校教学质量质性提升的瓶颈问题。
二、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特性,探索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校本研修机制和管理制度等保障机制,提高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性,提高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内容
1.概念界定
(1)现代信息技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定义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本课题指向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
(2)适切性应用: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合理、充分、有效的使用。主要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式改善、课程资源积聚与建设等诸方面切实有效的应用。
2.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农村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看法,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因、途径、方法、效果,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
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适应能力进行分析,包括与信息技术整合下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方面。
(2)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特性与原则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对其功能和特性的研究必不可少。但是,在农村小学课堂中如何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因此,对信息技术功能、特性与原则的研究,将为实践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①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应用新教育技术培训中中观教学设计和单元主题化设计的理念,协调、综合处理教学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研究包括学习需求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选择认知工具和教学策略等。教学设计强调从学情出发,设计中的问题解决策略、设计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预留可能出现的信息技术应用动态调适的时间和空间。
②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主动性、交互性、创造性等特征,学习过程具有非线性、选择性、自主性等特点。改善教学方式的研究,就是要研究教师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合理、适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③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
根据信息技术的功能与特性,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应该呈现出与传统课堂不同的特点。本部分中,我们就是要研究教师怎样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管理,在应用了现代手段的课堂中,师生关系呈现怎样的状态等问题。
④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准备
包括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时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及处理方法的准备、技术准备、课件准备、网络媒体准备等。
⑤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积聚、建设课程性资源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积累课程资源的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操作体系,通过观察随堂课、达标课、研修课、争优课,从教材内容处理、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课堂管理等方面对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价。
(5)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保障机制
强调通过组织管理、评价激励、软硬件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等措施,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对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保障。
(6)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校本研修研究
探索有效提升教师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校本研修方式与途径。
(三)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课题准备阶段:2008年4月~2008年9月
(1)查阅资料,设计课题研究计划。
(2)组建课题研究团队,明确研究人员及其分工。
(3)编制调查问卷,在专家指导下调查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阶段性成果:调查报告《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研究》
2.课题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13年4月
(1)组织教师学习适切性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
(2)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分环节进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机制的培训。
(3)分别以子课题研究项目为主题,由课题组成员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相关研究。
(4)树立典型,把优秀个人和团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课堂、案例、论文等形式向外界展示。
(5)关注薄弱环节的发展,进一步探索“农村小学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的运作机制。
阶段性成果:《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功能与特性的研究》、《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研究》、《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切性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研究》、《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式的研究》、《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研究》、《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保障机制研究》、《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积聚与建设课程资源的研究》、资源库等。
3.结题鉴定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
(1)归类整理和汇编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组织专家论证。
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的研究》,书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的研究成果集》。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书籍、软件收集信息,研究文献资料,做好选题、开题、课题设计等工作,研究过程中围绕各子课题展开情报搜索,凸显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
2.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本校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分析原因。在注重初始调查分析的前提下,同样关注研究过程中、研究结束后本校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状况,检验开展研究的成果。
3.行动研究法
通过分析本校及本县同类学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把握农村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聚焦问题,制订相应的对策,在行动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过程性完善课题研究,渐进性达成研究目标。
4.观察法
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和课堂教学评价表,使用所设计的量表和评价表在课堂中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5.案例法
把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个案、课件资源等文档、影像、网络研究资料以文集、资源库形式归类保存,为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积累第一手材料。
6.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阶段性研究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研究思路和进程,并在研究结束时形成经验性研究成果。
三、研究过程与结论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研究
为了深入了解现阶段农村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真实状况,包括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认同度、原因、方法、效果、遇到的主客观制约因素,教育资源的积聚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我们编制了《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调查问卷》。问卷采用无记名填写方式,分为选择题、主观问答题两种题型,共计41道题目。其中,选择题有40道,主观题1道。
问卷分析结果如下:
(1)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持赞同态度的,绝大多数教师愿意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并将之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2)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以及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原因等方面的认识还有不足或者说是误区。很多教师仅仅将信息技术当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同时又担心没有更多的理论指导,整合的层次不高。在最后一个多选题“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个选项为0票,很能说明教师本质上是以师为本应用信息技术的。
(3)在教育资源的积聚与开发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更加明显。收集资源的途径单一甚至缺失,主要依靠上级部门下发的教学光盘,即使上了教育资源网站也不清楚自己的关注点在哪里。有资源共享的意识但缺少主动开发提供资源的举动。
(4)课件制作的思路和工具的运用上有缺陷。教师反映出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不高,在制作课件方面遇到的困难是制作工具的选用和不能体现自己的备课思路。最常用的是PPT、WORD软件,导致自制课件谈不上生动也没有互动环节,没有预设的调整空间。
(5)问答题有33人作答。综合大家的观点,适切性应用信息技术首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教学重点,有助于突破难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认真解读课程目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拿来主义和自主开发并用,发挥集体力量,积极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情况,我们适当调整研究方案,在研究力量的分布上避免面面俱到、平均分配,选择“现状研究”、“途径方法研究”、“评价研究”作为研究重点。而“途径方法研究”中把“处理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方式”、“课堂管理研究”作为研究重点。
(二)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研究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创设的情境下,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质疑,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而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因为:
1.信息技术的功能
(1)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促进课堂交往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媒体,优于其他媒体的最显著特点就在于它的交互性。交互性能保证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信息反馈和个别化指导,也使教师吸收到许多新的信息,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2)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性,利于提升学习效率。利用信息技术,采用集声音、图片、视频为一体的直观性知识表现形式,不仅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还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从而使学生在相同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3)信息技术具有灵活性,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又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因而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又可以采用协作式教学方式,为学习者提供自由发表意见、与他人交流讨论的合作环境,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合作探索过程使学生明白怎样去学习,学会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学习。
(4)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利于培养创新思维。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可以根据师生的需要随时调取,以支持他们的任何探索和设想。而且,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学生可以展开无限的遐想,让思维在自由的空间内得到拓展,从而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诸多的优点。但是,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其他教学手段。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2.信息技术应用原则
(1)适度性。虽然幻灯片、视听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三大要素,教师讲授、黑板、粉笔这些教学手段不应该也不能被彻底抛弃。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与传统手段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功效。因此,在应用中,我们应该坚持适度性的原则,在合适的时间、需要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方式,科学、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必要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实效性。教学效果的好坏,体现在师生互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能保证互动的质量。互动的质量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师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如果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所用技术要达成的目的并在实际操作中使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运用都能恰到好处,那么,信息技术的应用才是适切的。我们不能单纯为了互动而互动,而应着眼于互动质量的提升。
(3)学科性。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任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应体现具体学科的特点和学科教学目标的要求。如语文学科要求培养语言思维,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不完整的情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创编;而数学学科要培养抽象思维,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如正方体向长方体的演变过程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美术课则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建筑物的图片,区分不同的建筑风格等。因此,学科不同,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三)适切性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的研究
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充分考虑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学习者特征,以及学习的支持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前提下,对教学模块、单元、材料进行有效组合。教学设计必须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不同层次,从知识体系内部的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角度来表征知识,同时也需要综合运用某些教学策略与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或预期的效果。而在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教学设计就是要“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我们认为,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教学内容主要有三种方式:
(1)完善:一是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完善主题教学内容;二是根据学生需求完善教学内容。
(2)拓展:即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
(3)更新:即结合学生实际、社会热点和流行元素更换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时代性。
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和数字化资源,以帮助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交流协作,完成意义建构。为了使教师明确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和方式,我们设计了一份“基于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的‘主动·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表”,见表1。
表1 基于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的“主动·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表
此设计表在崇明县“主动·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表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部分,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即已明确为何、何时、何处以及怎样使用信息技术处理教学内容,并在应用信息技术之处做出明显标记,突出了信息技术应用的针对性。
该设计表的使用要求教师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1)解读教材,确定目标。挖掘教材中能够运用信息技术的契机。
(2)研究学生,确定方法。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方式。
(3)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用信息技术使重点难点易为学生掌握。
(4)立足整体,分层递进。用信息技术让教学过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5)详化过程,预设生成。使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延伸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式的研究
教学方式不仅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学的方式。所以,要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还需要通过课堂中师生、生生的互动、交往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的课堂发生的变化,以及评估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式的效果,经过反复试验,我们最终设计和采用了一系列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
1.教学方式观察方法
(1)教学方式观察量表(见表2)
为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和采用的教学方式,我们从复习旧知等六个维度入手,分别从情景式、讲授式等六种常用教学方式予以观察,看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分别采用了哪些教学方式,在这些教学方式下,分别运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划分根据教学手段的性质分为口头、资料、视听媒体、真实再现及其他五个方面。
通过教学方式观察量表,可以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以及使用的频率,但是并不能反映在这些教学方式下师生交往的质量。所以,为了评估师生互动的质量,评估在这些教学方式中,教师的提问和反馈,学生群体的参与水平,以及教师提问的时间和学生言语的时间,我们还采用了弗兰德斯的师生言语互动分类体系量表。
(2)弗兰德斯互动分类分析体系量表(见表3)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分类体系(FIAC)用于研究师生言语互动的情况。它把课堂的言语活动分为10类,每个分类都用一个数字代码表示。操作方法是观察15分钟的课堂。每3秒记录一次,每分钟分为20次,将每次观察到的行为属性按照相应代码记录下来,最后汇总得出师生交往的行为。以此反映师生交往中的行为比例、性质和交往时间等互动情况(注: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里的课堂互动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互动)。
表3 弗兰德斯互动分类分析体系类别
资料来源:David Hopkins,A teacher's Guide to Classroom Research,Open University Press,1993.p.111.
2.教学方式研究结果
我们采用教学方式观察量表,分别选择2009年的课堂教学录像和2013年的即时课堂各五节进行观察研究,观察的学科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虽然观察样本较小,但是所观察的课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是教研课或比赛课,都是教师经过反复打磨的,可以代表学校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通过观察对比研究发现,教学方式的采用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反映了学科特点,而且这种特点呈现出历史延续性。共性表现在,所观察的所有学科都很重视情景的创设,特别是在导入新课阶段,这与刚开始研究之时有很大变化;在巩固与拓展阶段,则更多使用讨论式与练习式。教学手段主要集中在讲述、提问、板书、幻灯片。学科特殊性则表现在具体环节使用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如,从纵向来看,语文学科更多应用情景式,尤其是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学手段主要是幻灯片、讲述、提问、板书、活页资料和肢体动作,偶尔使用音频、超媒体。数学则有所区别,更多使用自学、讨论、操作与练习式。教学手段还会用到投影、模型。英语课堂又呈现另一种特点。英语课堂更多采用情景式与练习式,为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说话练习,在说话过程中,更多运用讨论式。教学手段则更多集中在提问、视频、表演、实物等。
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考察,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化不显著,但是使用的教学手段有明显变化。比如,同一位数学教师的2009年的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其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式、讨论式与练习式,使用的课件形式主要是静态的图片;2013年,则能综合运用情景式、讨论式、自学式、练习式等,教学手段更多样化,使用的课件包含动态的演算过程,不局限于通过语言启发,为学生呈现了一种思维过程。
随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变,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也有所改变。根据弗兰德斯互动分析量表的记录结果显示,较之2009年,其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指令明显减少,课堂上沉默与混乱的时间也有所减少,学生的思维可以在教师的适当启发下得到迅速反应,学生主动发言的时间明显增多。这表明,在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课堂上的互动情况也随之发生了有益的变化,学生的思维被更好地调动起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质量有明显提升。
(五)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研究
1.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研究方法
(1)课堂控制观察量表。课堂管理的目标是调控与引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将注意力集中于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上,基于这样的目的,课堂管理必然将行为研究作为课堂管理的基础。所以,我们选择最能反映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的两个视角,即课堂师生关系和教师行为开展研究。我们认为,师生关系可以通过观察课堂中教师的管理方式以及进而形成的课堂氛围来体现。据此选择课堂中的控制与宽容两个领域,采用七级量度测量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控制情况进行观察(见表4)[1]。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并在课堂氛围坐标示意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根据其位置即可判断出该课堂的氛围以及教师的控制与宽容情况(见表5、表6)。
表4 课堂控制情况观察记录表
续 表
表5 课堂氛围所处坐标中精确位置示意图
表6 课堂氛围的描述
(2)课堂教师管理行为观察量表。对于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我们采用课堂管理行为观察量表,观察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下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及其效果(见表7)[2]。
表7 课堂管理行为观察量表
续 表
我们欲借该量表观察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采用了前面的那些教学方式下,其管理方式是否也发生了变化。该量表根据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不同表现的反应,将教师的管理行为分为激励性管理和抑制性管理两类。激励性管理是指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良好表现,教师给予相应的反馈。抑制性管理是指针对课堂中的不良行为,教师采取必要措施制止或使其消除。其中,根据教师行为的性质与对课堂的影响,又分为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柔性管理主要是教师在采取这些行为时,基本上不会影响课堂正常的进程;而刚性管理则可能造成课堂正常节奏被打乱,造成课堂沉默或混乱等情况。
在用该表进行观察记录时,表中左边所列的课堂控制行为每发生一次,就在右边的格子中做一个记号,如果有些控制行为表中尚未列出,可添加在“其他”项中。最终,要累计计算出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管理行为,并将其与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进行对比,以观察教师的管理行为是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学方式保持了一致。
2.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研究结果
我们采用上述两个观察量表进行了课堂观察研究[3]。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在更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后,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教师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增强,在经常性地应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的课堂中,也开始注意教师课堂管理方式与控制方式的变化,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高宽容度且有序的课堂氛围,更加注重学生高质量的参与互动,注重归还学生话语权。对不良行为的管理,也更加注意柔性管理方法的采用,从而有利于课堂管理效率的提高。比如,在2009年的一节数学课中,该教师在课堂宽容领域上的平均值是6.0,而在课堂控制的领域上,平均值是6.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堂课的教学氛围一方面体现为高程度的宽容,另一方面也体现为高程度的控制。这意味着教师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会表现出自己的预期,进而对学生按自己与其所做出的各种行为给予奖励。其结果是,整个课堂表现出沉闷的气氛,学生很少进行自己的思考并做出独立的行动,他们更多的是顺从教师的意向。教师营造了一种严格控制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很少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明显是以教师为主导。而在其2013年的课堂中,该教师在课堂宽容领域上的平均值是4.5,在课堂控制领域上的平均值则是3.8。这意味着本节课的教学氛围为中度的宽容、轻度的控制。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积极地回答,能够进行一定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尽管在其讲解过程中仍存在着课堂管理的不完善。
从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来看,无论是2009年,还是2013年,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都是丰富的、综合性的,主要采用的管理行为包括口头表扬、微笑或点头、发动同伴表扬、提问、走进学生、扫视等激励性或柔性管理行为,尤其是在2013年的课堂中,激励性的、柔性管理的行为更多一些。此外,在2013年的课堂上,教师已经使用播放投影来进行课堂管理。这说明,在本课题研究开展以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直接的课堂管理。
(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准备研究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发展了教学手段的表现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使用中,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发挥,依赖于教师充分、有效的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动画设计、音频视频设计、颜色设计和交互设计都会影响技术应用的质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就变得格外重要。
1.教学课件制作
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者之和就有94%。而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听到的50%。这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效果。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同时提供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因此,对课件的科学合理设计非常重要。我们在研究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1)文本设计。在我们的课件中,经常将主要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用幻灯片呈现。为了美观,我们常需设计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闪烁等属性。丰富多样的字体美化了文字,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即使使用单一字体,在整段字体中也要通过加大字号或颜色标注等方式进行突出强调;在颜色设置中,注意文字与背景色的搭配,保证容易辨识又不会因为太强的反差刺激学生的眼睛,避免同屏杂乱的颜色相互干扰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字体的使用中,尽量使用笔画与整体结构规整、笔画较细小秀丽的宋体、仿宋、楷体等容易辨识的字体。在突出显示重点时,即使使用闪烁效果,也要确保其实现强调的作用后能马上关闭;还要尽量少使用下划线等。
(2)图形使用。图形、图像是多媒体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从界面、背景到各种插图都被广泛应用,不但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还有利于重要信息的传达。但是,如果图片使用不当,会造成对学生认知的干扰,或者不能真正表达教师想传递的信息。
所以,我们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选择图片,图片的使用确保为教学目的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吸引眼球或美观。而且,在图片的颜色搭配上,考虑一份课件的整体基调,从内容上保持整体性,避免杂乱无章。
(3)动画应用。动画可以向人们展示只有微观下才能看到的事物状态。但是其制作费时费力,我们的教师因为应用水平有限,还不能自己制作动画,但是经常会从网络中寻找一些动画资源。在使用这些动画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求教师精心选择动画,选择那些能综合体现多个教学内容的动画,尽量避免为了使用动画而使用动画,切实保证动画应用的有效性。
除了系统的动画,我们主要通过为文字、图片设计动画效果,提升知识内容的动态性,促进学生的理解。在动画效果设计中,我们也尽量做到合理设计动画的速度、出现与消失的时机等,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做到避免出现无序的状态而影响课堂节奏。动作按钮的设置也尽量简单,因为过于花哨的按钮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听觉媒体运用。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感觉通道。在多媒体教学中,获取的声音主要由讲解、音乐和音效组成。这些声音对学生的心理有较大影响。教师的讲解声音过大,会使学生觉得刺耳,不利于学生情绪的稳定;如果讲解声音过小,则会使学生产生睡意。音乐的节奏过快会使学生兴奋转移,过慢会使其昏昏欲睡,喧闹的音乐会使学生情绪烦躁,分散注意力。音效按钮的使用也会使学生产生联想,干扰认知。
因此,我们主张,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主要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做到抑扬顿挫、张弛有度。同时,如果需要使用音乐,也要选择那些舒缓的、有利于学生放松或者能促使其将音乐与内容联系起来调动情绪、展开想象的音乐。音效的使用做到短、快,音量适中。
2.技术准备
除了科学设计教学课件,我们还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计算机网络教室与校园网,配备专业计算机服务器,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每个教学班(包括实验室)都安装多媒体计算机(内置硬盘保护卡)、实物展台与显示屏,并接入互联网,全校每一间教室,都可以同时收看电视节目、听讲座、听报告,使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真正地为课堂所用,拓宽信息资源应用的时空。我们还有专人负责故障维修,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遇到任何技术性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七)积聚与建设课程资源的研究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出现了大量的信息教育资源,特别是网络教学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手段,为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
目前,我们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有很多,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得,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自己制作、积累课程资源。
1.网络资源利用
网络资源是一种内容丰富、更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型课程资源。我们对各种网络资源的利用体现在:
(1)利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多媒体素材库、网络资源编写交互性的多媒体课件。
(2)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环境,获取各种信息资源。收集和开发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情景素材、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便于教师备课所需的参考资料、扩展性学习材料。
(3)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互动性强的特点,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任务—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网络重组信息—网上传播信息—师生网络讨论。
我们主要参考的课程资源网站见表8。
表8 主要课程资源网站
续 表
我们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利用原有的资源库,充实、挖掘课程资源,并结合教学实际需要,鼓励教师自行开发课程资源。
2.学校资源库建设
在学校资源库的建设中,我们注重发挥教师、教研组、学校三个层面的作用。
第一,在教师层面,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明确分工,通过集体备课,重点上课,讨论评课,同课异构等方式,完成教案、练习、试题的设计,制作相关课件,整理自己的原创资源和收集资源,并上传到教研组研究平台上。
第二,在教研组层面,各年级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对教师上传的资源进行把关,检查资源的质量,然后按学段、资源类型进行规整、编目、再上传。
第三,在学校层面,教导处组织有关骨干教师对资源进行筛选、整理。信息中心有专人负责对备课组使用的课件、教案、试题、多媒体素材等课程资源,从学段、学科、资源类型三个维度加以归类、整理,做好保存和统计,建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并上传至校园网络平台。在校园网上有一个专门的“教学资源”模块,为教师间分享自制的课程资源提供了支持。
(八)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教学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以及对学生与教师同时的评价。本研究中的教学评价旨在对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我们根据本课堂研究的需要,在崇明县教研室的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设计形成了我们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见表9)。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表中包含对教师和学生行为的评价,但是其目的只是想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来反应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还是要实现对教师的评价。
我们的《评价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六个评价维度,综合考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效果。同时,我们还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关于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评价内容,如“适切性应用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营造生动、和谐、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氛围”等。在评价中,除了常规评价外,我们也专门安排了“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评述”作为对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及其效果的评价。最初,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教师对媒体用与不用的问题、会用与不会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我们的评价重点也发生了转移。现在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适切性应用,对处理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对提高教学效果产生的作用,体现了我们观念的更新,在评价上赋予了时代的气息,反映了我们对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考和对优质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
表9 基于信息技术适切性应用背景下的“主动·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续 表
本表以教研室“主动·有效”课堂观察点为基本依据,结合本校市级课题“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特色,进行课堂教学评价。90分及以上为优;89~75为良;74~60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在“常规评述”栏,主要就“主动·有效”课堂教学特征进行评述;“信息技术适切性评述”主要就“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特色,进行点评,或总结亮点,或提出改进意见。
评价者: 评价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在该表的基础上,我们还结合对教学方式、课堂管理方式的观察量表的观察结果,既全面又有重点地进行评价。我们通过观察随堂课、达标课、研修课、争优课,并结合校本研修、教学常规管理等平台,综合使用该评价表与其他观察量表,引导教师向着适切性应用信息技术并转变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的方向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九)保障机制研究
学校领导坚持“科研兴校”的理念,将科研工作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并重视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队伍的培养。学校行政、中层带头参与,两级骨干引领示范,形成了一支科研骨干队伍,通过市级课题研究,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规范有序地开展科研活动,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指导。根据教师参与积极性和专业素养推出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充实到课题组。
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我们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制订了《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积极参与实施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结果纳入教师年度业绩考核中。《奖励办法》导向明确、标准科学,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十)校本研修研究
为确保教师能够适切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教师进行培训十分必要。因此,我们把校本研修作为本课题的二级子课题进行研究。为了保证校本研修工作落到实处,探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策略,构建符合实际的校本研修模式,我校把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依托信息技术推进校本教研,对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我们的校本研修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强软硬件建设,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
(1)明确校本研修的工作思路。坚持“立足校本、研训一体、校本研修、网络支撑”的原则,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以网络为支撑探索富有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把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作为校本研修的切入点,把媒体教学方式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生长点,把整合网络资源、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校本研修主题,实施资源配置保障、课题牵动、主题研修深化的研修策略,走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校本研修内涵发展道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普遍提高。
(2)更新硬件设备。学校网络服务器实现了校内80台计算机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同时教师之间优秀的教学资源通过校园网服务器进一步实现共享。优化信息环境,建设网络资源库,为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3)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分阶段实施信息技术培训。针对精选的内容,邀请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学科教师提高培训、学科骨干教师提高培训,由最基本的Word、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到数学几何画板和美术动画制作画板专用软件的培训等。从最初的脚本制定开始,到后来部分动画效果的实现,逐步提升了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2.利用网络资源,搭建校本研修的信息平台
开发和利用一系列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校园网应用模块,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有效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在校园网上开辟“学校论坛”,让教师的思想观点聚焦在网络。为了充分发挥论坛的作用,还开辟了“学科沙龙”、“教育天地”、“谈天说地”等栏目,推出教师关心的精彩话题,吸引教师踊跃上网,围绕主题发表各自的高见,引发一次次大讨论。这样的网络研修平台,突破了时间、空间、人员的局限,方便了教师间互动交流,也便于学校研修工作组织与管理。
3.结合主题研修,促进校本研修活动的多样化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以及教师个体发展需求,积极利用网络环境组织教师开展研修活动。在开展主题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依托网络资源,统整教师的通识培训,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并利用校园网开办了“主动有效课堂学习园地”,设立了六大主要模块,即互动天地、课例集锦、教材教法、学习资料、教研活动、学习体会。学习园地为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继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四、研究效果
经过四年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
(一)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学生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受到老师的影响,有些学生经常会就教师操作的计算机或程序提出问题,并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操作。现在,有些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尽管自己家里没有计算机,但通过与任课教师的交流,已经知道如何开机、关闭网页等基本内容。而高年级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2010年到2012年的三年间,有33名学生在上海市、崇明县举办的各类信息技术比赛中获奖。
(二)促进了教师与学校的发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两次县级和一次片级课题展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我校与县教研室专家与兄弟学校的沟通与交流,也吸收了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改进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的教师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成长。
对于课题研究的成果,我们的教师感受最深。对于一个农村小学,我们有着先天不足。可是,在本课题的带动下,通过研讨活动与技术培训,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转变,教学过程中也已经表现出改革所要求的行为方式,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逐年提高,正逐渐从“教书匠”型的教师向“探索型”、“创新型”的教师发生转变。尤其近几年,我校在县信息中心领导与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经学校的精心组织,我校教师的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全员一次性全部合格。2010年11月,培训合格教师参加国家统考,合格率达88%,名列县第三名,因此被评为先进集体。2011年3月,9名新教师参加了培训全部合格,并顺利通过国家考试。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也在各类信息技术比赛中屡屡获奖。2010年,学校荣获上海市“六一”计算机小报竞赛团体二等奖,2011年,在崇明县小学生六一计算机竞赛获团体第六名,而在2012年的该竞赛中则荣获团体第一名。从2010年到2012年,先后有9位老师在各类信息技术有关的比赛中荣获十余项奖项。
五、经验总结与反思
(一)经验总结
纵观课题研究过程,课题组取得的成绩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组织协作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校长、书记以及各科室主任带头参与课题研究并承担重要的子课题研究任务。课题组成员在领导的带领下,也积极参加各类课题讨论活动,认真学习、完成研究任务。并能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充分沟通,有效合作,使得每一次课题讨论活动都大有收获。
2.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我们坚持研究的科学性,从教学设计到教学方式、从课堂管理到教学评价,我们设计了系列观察量表,采用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进行量化研究,开创了学校课题研究的新局面。
3.重视培训,提升技能
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各类培训指导。围绕研修重点课题(主题)或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较为突出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组织一系列研讨、交流或培训活动,使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我们把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放到重要位置,认真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安排,实现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全员一次性全部合格。
除了校本培训外,我们还实行“请进来”策略,邀请有关科研专家,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指导。2011年,我们先后邀请张秀丽校长、朱宏英主任、徐俊老师等专家做主动有效课堂、科研方法、主题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辅导讲座3次。2012年,又邀请朱宏英主任对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进行指导。这些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反思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如何实现适切性应用方面,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以及其他教师的研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如何将已有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尝试。另外,在校园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方面,因为技术能力等原因,也存在着缺陷,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改进。
(作者系崇明县育才小学校长)
【注释】
[1]表4、5、6改编于[美]Gary D.Borich著,么加利,张新立译.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147~150.
[2]该表改编自[美]Gary D.Borich著,么加利,张新立译.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215.
[3]所观察的课与教学方式观察的10节课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