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落实重点为抓手

以落实重点为抓手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型课程共有10个科目,均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统一设置。对集团化后的我校而言,推行课题研究体系更是有效扩大课题研究参与面、调动教师研究积极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随后,由总校各个学科的抓线领导负责,召开了各个学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启动会议,并针对学科特性和两个校区学科教学实际,布置落实了研究实践任务。关注课堂之后,是落实作业设计与布置。

以落实重点为抓手 促进教学精细化管理

袁人相

东门小学以集团化办学为契机,在教学实践改革中,立足校本,深入调研,框架设计,整体规划,稳步推进教学工作,努力实现教学精细化管理:以三类课程的校本化探索与实施为基础,提升课程领导力;以“主动·有效课堂”达标与提升工程为抓手,提升课程执行力;以“分合式”教研活动为载体,助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以集团化办学为契机,稳步推进两校教育均衡发展。

一、以三类课程的校本化探索与实施为基础,提升课程领导力

学校围绕“品位高、情趣雅、视野宽”的课程目标定位,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立足学生的兴趣,有效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化课程结构,确定“基础课程+特色课程”的课程整体规划,建立通过地方课程实现共同基础,通过特色课程发展学生的特长,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学校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课程框架。

1.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基础型课程共有10个科目,均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统一设置。为了提升各学科的育人价值,构建学校特色,我校持续深化基础型课程中的科目教学研究,用好已有资源,制订了部分学科建设的校级特色目标及要求,努力探索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

语数英学科的特色目标:

语文学科——书漂亮字、读经典文、练好口才、写好文章。数学学科——会发现、乐探究、善解决。英语学科——善表达、乐应用。

实施途径:内容统整、适度调适。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全面推进以“二”带“三”工程,以“二”带“三”是尝试进行“单元目标”引领下的“单元第一课”、“单元复习课”课型探索,并以此为抓手带动“单元知识点梳理”、“单元作业设计”、“单元测试”,丰富课程资源。

音乐、体育、美术学科的特色目标:锤炼一项特长、培育一种习惯。

实施途径:特长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整合,内容统整、适度调适。音乐学科——口琴,体育学科——乒乓,美术学科——版画。

2.拓展型课程的整体性推进

(1)本着“让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课程内容涉及学科拓展、艺术、体育、科技等不同领域,分限定与自主选修,关注不同学生能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2)课程设置的整合。一是课程设置呈“模块化”,即通过对基础型课程的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使基础型和拓展型两类课程之间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如以语文学科为例,我校形成了“1+X”课程模块,“1”即语文学科,是基础型课程,围绕该核心科目,我们在“X”上派生出了限定拓展课程“书香阅读”和“版画作文”、“儿童故事”、“演讲与口才”等自主拓展课程。二是“三个结合”:限定拓展与自主选修相结合,关注全面发展。我们在每个年级开设一节限定拓展课——阅览课,人人参与学校书香工程的建设,一节设置为自主选修活动,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菜单,自由选择参加普适类兴趣组活动。拓展型课程与少先队争章活动,与学校特色的打造相结合。夯实已有的艺术教育、绿色教育方面的特色,把版画、社团建设、传统主题文化节等亮点项目做强。以版画为例,我们在一年级中增设一节限定性的版画拓展课,建立自主的粉色城堡版画社,通过艺术节活动等途径来推进学校整体发展。

3.探究性课程的主题化推进

(1)旨在让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

(2)实施探究型课程一是使用好“探究性课程学习包”,围绕“主题”开展活动,二是课内外结合,整合社区资源,通过主题探究活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学科的中长期作业等方式开展活动。以“崇明县社区生态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例,开展“绘制绿地图”、“绿色账户积分换绿”、“情系金鳌山”等主题探究活动。

二、以“主动·有效课堂”达标与提升工程为抓手,提升课程执行力

(一)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题”研究为引领,规范教师教学五环节行为

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途径。对集团化后的我校而言,推行课题研究体系更是有效扩大课题研究参与面、调动教师研究积极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根据县教育局、县教研室对各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针对学校教学工作实际,我们引导全体教师紧扣校级课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既规范了教师的教学五环节行为,又能在这样一个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达到一举两得之效。

1.组织行动组先行实验

以语文学科为先行学科,先对整个课题进行解读,让参与教师对课题研究有基本的认识,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途径等,在组内形成一定的共识和氛围,再由总校语文学科抓线领导带领,组织两个校区每个年级2—3名骨干教师组成研究行动组先行实验。由学校提供实验范本,给予2个星期时间,每个行动组成员参照范本,针对自己任教年级,分别选择第一、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单元知识点梳理”和“在单元知识点梳理之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搭建与专家沟通平台

为促使教师转变理念、有法可循,学校邀请了市语文教研员薛峰老师为两个校区的所有语文教师做了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充分关注表达,提升学生语言素养》以及《如何开展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两个讲座。教师们和专家面对面接触,聆听、提问、解惑,清晰了教学前沿的新思想、新方法,为自己的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

而行动组在提供出先期的研究成果后,学校邀请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三位语文教研员张秀丽、王雅萍、倪菊萍老师,分年段和行动组各年级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老师们交流了各自在梳理和设计过程中的困惑、碰到的困难,教研员们认真倾听,适时解惑,仔细阅看了每一位教师所作的知识点梳理和整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3.各个学科组全面开花

在整个语文组都进行了尝试性实践研究后,由县教研员组织召开了全校性的“基于单元梳理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校本主题研修活动,为该项课题研究在各个学科组全面开花打下了基础。

随后,由总校各个学科的抓线领导负责,召开了各个学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启动会议,并针对学科特性和两个校区学科教学实际,布置落实了研究实践任务。然后便是教师个体撰写、教研组交流探讨、邀请教研员解疑指导、教师修改完善、教研组共同实践、提供到资源库资源共享。

4.教学五环节环环相扣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即为备课,这是教学五环节之首。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抓好第一环之后,接下来便是运用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在运用之后,提倡撰写反思,不断修正教案,反思为“五步十问”,有效针对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小结、作业布置、学生辅导五个步骤,每一个步骤进行两个设问。关注课堂之后,是落实作业设计与布置。在单元设计的过程中,便提出了有效设计作业,要有分层,要做到减负增效,更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再辅以个别化辅导和多元评价,促进了教师对教学五环节的整体把握,规范了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以活化教研形式,细化教研内容为依托,助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1.开展“分合式教研活动”

资源要共享才更有效、思想要碰撞才有火花、灵感要激发才有新意、经验要交流才有提升、观点要切磋才更深刻。学校充分认识到教研活动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的是互补互助互学互帮的多维互动作用,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将有效促进教师的成长。因此,根据两个校区的教学实情,学校提出了“分合式教研活动”的想法,并付诸实施。

所谓“分合式教研活动”含指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引导教师个体发现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后,组织两校区内的骨干教师组成“问题解决援助团”,运用“援助团”的集体智慧帮助教师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并解决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在此过程中,形成“分合联动”;二是两个校区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有分有合。“合”为江山校区每个年级的五个班和东华校区每个年级的两个或三个班的同学科任教老师组成一个教研组,针对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开展教学研讨,甚至两校区同学科组的全体教师集中一起开展学科性共性问题的研究探讨,解决疑难,共同前进。“分”为两校区各学科、各年级组几个教师针对各自任教校区学生的学情、教学中的教情产生的问题、困惑等开展各自校区特色的针对性研讨活动,找到解决办法,提升教学实效(包括充分利用江山校区的微格教室功能和网络,进行网上观课,然后两校区各自由学科组长组织进行评课活动等)。

学校集团化以来,两校区积极开展了多次“分合式”教研活动,解决了不少个性和共性化的教学问题,教师在教研的过程中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获得了一定提高,教学的质量也有了一定提升。如语数英各学科组成的问题解决援助团对东华校区各学科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听课、评课、交流,帮助这些教师改进教学行为,解决教学疑惑。第二学期时又进行跟踪性回访研讨,实实在在助推了教师个体的成长。又如两校区各学科针对作业量的控制、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布置、如何提高作业有效性这一共性问题,开展了学科组的专题研讨活动,两校区的每位教师交流经验、抛出困惑、争论探讨,达成共识。又如期终复习阶段,任教两校区五年级语文的8位老师在学校语文抓线领导的组织下,聚在一起,研读教研室教研员复习会议上的内容,针对两校区五年级语文复习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商讨制定了复习计划、复习内容、复习措施以及复习资料整理的分工,这样的一次联合性教研在提高两校区语文毕业考质量中起到了切切实实的作用,同时,对8位教师而言,也有了丰厚的收获,积累了复习的经验。

2.实施精细研修

首先是基于问题的聚焦与解决。以小班化教学和“主题教学设计”为载体,解决教师在备课环节中的操作盲点,实施“主动有效课堂”。我们的行动策略是运用三段式分层推进。第一阶段主要进行了基于问题聚焦及解决的课例研究,第二阶段进行基于经验剖析的课例研究,第三阶段基于经验推广性实践的课例研究:我们充分利用小班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紧紧围绕“主动有效课堂”达标与提升工程,依托校本研修,通过现场观课、人人一堂课的练武活动,整体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努力呈现“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特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是基于“主题研究”的瞻前顾后。每一个备课专题研究项目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该项工作的终止,我们更需要的是瞻前顾后,寻找新的增长点。为此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是认真制订方案,明确落实要求;二是开展问题聚焦式的案例研讨;三是开展系列跟进行动:提升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质量,学校相关行政人员蹲点指导;开展二次跟进性校本研修活动,进行阶段性梳理;开展“人人一堂课”练武活动;开展调研,听取教师的研修意见,改进下阶段工作。

最后是基于工作亮点的提升与推广。通过一系列备课活动的开展和研究,在构建了单元备课的操作模式,固化亮点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以教研室重点推出的小班化教育背景下“主动有效课堂——分层作业组合式案例”和“主动有效课堂”练武活动的实施方案为工作重心,对校本主题研修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跟进性的实践。一是以学科组为单位,研磨各备课组的“主动有效课堂”实施方案,明晰研究主题与路径。二是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继续完善“教师备课工作成长记录卡”。三是各教研组尝试开展同备一堂课的主题研究捆绑式教研活动。四是进行基于经验推广性实践的课例研究:根据“主题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比赛。五是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主题研究课堂教学评课比赛。六是在语数英先行的基础上各个学科开展“主动有效课堂”主题研修展示活动,进行跨学科的评点交流活动。

3.落实动态管理

我们通过建立“巡课日志”,加强常态管理和研究:一是对管理人员进行分工,要求一个学期内完成每位教师的督导工作,对于薄弱教师进行跟踪性督导;二是通过每日巡课中的“随堂听课”,关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准备、情绪状态、参与状态,对巡课中发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交换;三是通过校园网上建立的“一周巡课综述”,围绕该研究点,梳理问题,进行集中性反馈。我们通过强化阶段性总结梳理以及即时性的反馈来加强“主动有效课堂”创建的调控,不断固化亮点,发现问题,进行瞻前顾后式的跟进性研究。

4.推进课题研究

学校依托市级课题《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研究》,建立了“手拉手”小组,进行同伴结对共赢:在同学科中找伙伴组成“手拉手”小组,继续寻找“主动有效课堂”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完善小课题研究。

三、以集团化办学为契机,严格质量监控,稳步推进两校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是学校的生命线。以质量立校、凭质量说话、靠质量赢得发展。“一心一意”地保持住自身的内在特质,把“以质为本”作为发展的内核,把提升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努力锻造出高品质的教育品牌。两个校区原有教育教学质量上的差距是不争的事实,集团化的目的之一也正是通过优质资源的扩大和共享,一带一,共同进步,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首先是集团办学初始总部教导处就组织对两校区三、五年级的语数英进行了摸底性的校级抽测。通过统一考试时间、交叉监考、统一集中到江山校区阅卷,然后分别召开了两校区三、五年级摸底抽测质量分析会,分析反馈了两校区三、五年级的考试学科校区之间存在差距以及各有的优势和问题,分析了江山校区5个班级、东华校区3个班级之间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使每位教师有了明确的认识,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为拉近两校区教学质量差距和提升总体教学质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其次是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时,又组织了对两校区四年级语数英的校级抽测。同样通过统一考试时间、交叉监考、统一集中到江山校区阅卷,然后召开了两校区四年级语数英老师的期中抽测质量分析会,分析反馈差距、优势、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再次是第一学期的期终、第二学期的期中对两个校区所有年级语数英进行了校级统测,然后进行跟踪性对比,各年级再次召开质量分析会,表扬进步,发现落后,交流经验,抛出问题,商讨对策,继续改进教学。

最后是对部分年级部分非考试学科进行了校级抽测。了解教师在非考试学科教学中的薄弱和值得肯定处,促进非考试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另外还多次专门召开三、五年级老师会议,家长会,学生座谈会,形成合力,建立共创佳绩的信心,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严格的质量监控之下,两个校区的教学质量均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提升。东华校区与江山校区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以本届五年级毕业考来说,江山校区的语数英三门学科不论是平均分、优秀率还是合格率均超过县平均各项数据,而且各个学科的县级排名也都相当靠前,英语第1、语文第2、数学第4,三门总排名为第3;东华校区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语文学科平均分、优秀率还是合格率均超过县平均各项数据,县排名为第6,数学排名第17(三年级抽测时第26),英语排名第23(三年级抽测时第30),三门总分排名第12(三年级时第25)。特别是东华校区三门总分的合格率达到了100%,这对农村地区,特别是以外地生居多的学校而言,实属不易。

总之,学校的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规划预设的重点推进项目,注重谋划、注重落实、注重研究、注重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作者系崇明县东门小学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