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抓孩子学习方法对事半功倍

抓孩子学习方法对事半功倍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抓孩子学习,方法对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后悔不及。家长采取就地取材、随机教学的方式,将一些生活常识性知识适时教给他,既符合这一认识特点,又可为孩子以后的学习降低难度。入学后,家长应当把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放在第一位。当孩子把用心观察当成一种享受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孩子缺觉,会影响学习效率,长期缺觉还会影响大脑发育。孩子睡眠充足,学习才能有效率。

王慧敏

退休后,我和爱人选择了做“代理家长”,贡献余热。10年来,在自己家里,以一对一的方式,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为别人代管过不少名孩子,并把教育、辅导方法传授给了一些家长。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抓孩子学习,方法对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后悔不及。体会如下: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前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上。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内动力,才能“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1.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一定要早抓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必须从启蒙教育时抓起,千万不能等到孩子上学了才想起来去抓。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很多:

(1)耐心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二三岁时,非常喜欢听故事。这时,多给孩子讲一些他们喜欢听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就会在孩子心中播下求知的种子。讲完后,再让他讲给大人听;教他仿照讲过的故事自己编新故事;让孩子分角色自编自演再现故事情节,效果更好。

(2)认真回答孩子提问。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听故事时,孩子会提出很多问题。这时,家长千万不能简单敷衍,甚至不耐烦地顶回去,不仅要认真解答,还要鼓励孩子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家长总能让孩子既得到满意的答案,又得到表扬,孩子就会在发问中不断产生新的求知欲望。

(3)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很多小孩子喜欢小动物,喜欢花草。正是这一天性,使他的小脑袋产生了很多疑问和联想,有了提不完的问题。家长可以因势利导,在家里养几只小动物或几盆花,引导他细致观察;还应当领他去动物园、植物园或郊区、农村看看,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动植物,接触到自然界的生态。

(4)鼓励孩子随意涂鸦。很多小孩子爱画画,家长不能无视孩子的这种爱好,不仅要给孩子提供画画工具,还要对他的作品真心赞美。如有条件,还可以请人指导或送去培训,带孩子到自然界写生,把孩子的作品送去参展,以更好地激发他在涂鸦中丰富想象力。有想象力的孩子,以后的学习潜力比较大。

(5)指导孩子广泛收藏。邮票、旅游门票、包装盒、图片、贺卡等,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鼓励他收藏什么。这些收藏会把孩子带入一个个美妙的小天地里。如果能引导孩子从小学会收藏剪报和图书,以后他就很容易养成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

(6)还要以生活作为教材。小孩子的求知兴趣有很强的迁移性。家长采取就地取材、随机教学的方式,将一些生活常识性知识适时教给他,既符合这一认识特点,又可为孩子以后的学习降低难度。比如,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概念,如能在孩子入学之前帮他掌握,入学后学数学就少了一个难点。

2.培养孩子学习兴趣需要多鼓励

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要让孩子保持高度的兴趣,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坚持“赏识教育”。

(1)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孩子喜欢唱歌、跳舞,家长就可以给他创造一些表演机会;孩子背了一些儿歌、古诗,就让他背给大人听;学了画画、写字、算术,就在家里为他办个“学习园地”,把他的作品贴出来,供家人和客人欣赏;在家庭或亲友聚会时,让他学做小主持人……让孩子在鼓励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就增强了他继续努力的自信心。

(2)父母绝不能说孩子“不行”。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孩子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家长一定切记,即使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真的不如别人,作父母的都不能说他“不行”,甚至不能这么想。正确的态度只能是:承认现实,因材施教,努力去争取更好的结果。如果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说他不行——“不是学习的料”,孩子就会对学习真的失去信心,没了兴趣。

(3)“因材施教”也要讲技巧。家长在抓孩子学习时,首先要对他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准确定位。对他提出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一定要让他经过努力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时,最好能“先扬长,后补短;明扬长,暗补短”,先易后难,在孩子信心有所增强后,再让孩子去打攻坚战,孩子的畏难情绪就减少了,成功的希望才能随之而来。

3.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还要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

(1)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家长不仅不应该反对孩子玩,还要和孩子一道玩,引导孩子有创造性地玩。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动手、动脑。家长的节假日应当首先属于孩子,多带他到外面玩一玩。见识,见识,不见,怎能“识”?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把孩子按在书桌前才是学习。

(2)现代孩子需要现代教学手段。不让孩子看电视、动电脑,也不对。家长应当与孩子一道看一些经过选择的节目,看后一起讨论。有条件的还应当让孩子早点学电脑。不过,在学电脑之前,一定要先教会他正确选择内容与控制时间,并且愿意接受父母的监督。

(3)为孩子花钱要用在刀刃上。为孩子买玩具或学习用品,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贵越好,关键要看是否有助于培养他的动手、动脑能力和探索精神。有一种对孩子初二学物理很有帮助的电学教具,八九岁的孩子也可以玩,家长就不妨早点买了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二、“习惯”——决定学习成败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入学后,家长应当把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放在第一位。这里所说的“行为习惯”,既包括学习习惯,也包括生活习惯,二者密不可分,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1.孩子需要养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

(1)喜欢和书交朋友。和孩子一起读故事书;教识字前先教孩子使用工具书;把书作为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孩子;带孩子一起去书店购书;让孩子有自己的书架、书箱,使书成为他的第一份财产;教他用心阅读,看后妥善保管;把自己看过的好书推荐给孩子;和孩子交流阅读后的内心感受等。孩子和书交上朋友,就会懂事、明理、爱学习。

(2)把观察当成享受。买了新玩具、新衣物,让孩子说说特点;带他外出参加活动、参观、旅游,与他交流观后感受;逢年过节家中来客,或生活中有了其他变化,让孩子讲讲有什么发现等;孩子小学二年级以后,教孩子每天写日记,把观察和感受记录下来。当孩子把用心观察当成一种享受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

(3)让想象成为乐趣。教孩子编故事,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用看图说话、写话,训练孩子正确推想、合理联想;让孩子多看一些《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探索与发现》《科技之光》一类的电视节目;读些科幻小说,激发孩子大胆地想象。当想象让他感到无比快乐时,孩子爱动脑、爱思考的习惯也就渐渐养成了。

(4)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孩子缺觉,会影响学习效率,长期缺觉还会影响大脑发育。只有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一日生活有规律,才能避免这个问题。家长首先要注意,不能随意打乱孩子的作息时间,打乱孩子生物钟。也不能允许孩子任性,想干啥就干啥,随意改变作息时间。孩子睡眠充足,学习才能有效率。

(5)遵守纪律,服从管理。要想孩子学习好,一定要让他懂得在学校必须遵守纪律,服从老师管理。训练要从孩子一二岁开始,绝不能让他有任性的毛病;有了,要及早纠正;从入幼儿园起,就要让他懂得在校与在家不同,上课与下课不同;入学前,还要告诉他上小学与上幼儿园又有很大区别;入学后,更要配合学校强化纪律教育;违纪后要严肃批评,绝不放纵。

(6)规范要求,正确读写。读写姿势正确,是孩子读写认真的前提。不管孩子是否入学,只要孩子在读书、写字,就要规范要求,教他掌握正确的姿势。孩子入学后,每天的课后复习,家长陪读的首要任务就是训练孩子以正确的姿势读写。训练要特别有耐心并能持之以恒。经验证明,对孩子读写姿势抓得早,他的读写姿势就容易规范,学习效率和质量就比较高。

(7)亲近老师,敢提问题。在学校,老师是孩子最可亲近、最可信任的人。家长一定要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不能在孩子面前随意评价老师,更不能表示出不满;越是孩子性格内向、胆小,越要鼓励孩子多与老师亲近,上课大胆举手发言,课后有问题敢向老师请教;还要教给孩子一些亲近老师的技巧,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可以找老师,什么情况不合适。

(8)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在学校,同学间学习上互助帮助非常重要。入学后,要教育孩子广泛团结同学,并教会孩子正确选择最要好的朋友;告诉孩子在学习上同学间要互相帮助,不能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不能嫉妒比自己好的同学;鼓励孩子学习遇到难题,先找同学解答;别人问到自己耐心给予解答。同学间的交流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2.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必须决心大、力度强

(1)要坚决纠正孩子身上那些带有不良性格倾向的不良行为习惯:一是不能任性。小时候过分溺爱,让孩子养成了做事随心所欲,大人必须依从自己的坏习惯,孩子上学后往往不遵守纪律,师生关系紧张,对学习非常不利。二是不能懒惰。懒惰的孩子生活上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入学后往往事事不用心,做事拖拉、丢三落四,学习上是“家长着急,他不急”。三是不能说谎。说谎的孩子最初并没意识到,只是做错了事不想让大人知道。上学后,孩子在学习上往往喜欢报喜不报忧,甚至为了讨好老师、家长在做作业和考试时弄虚作假。四是不能粗野。爱说粗话、脏话、遇事不讲道理、喜欢恶作剧的孩子,上学后自己不可能学习好。纠正孩子这类不良行为习惯难度极大,需要家长与老师紧密配合,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进行教育,有的还需彻底改变孩子的生活或学习环境,才能奏效。关键是家长要有决心,有恒心。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要想让孩子改,父母必须先从自己改起。

(2)千万不能忽略那些能造成孩子智力下降的不良行为习惯。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先天的智力差异并不大,不同的主要原因在后天。许多实例证实,在孩子身上有两种不良行为习惯,对智力伤害非常大。一是晚上贪玩、贪看电视,或是借口害怕,非要等大人就寝时才上床,不肯自己早点先睡。孩子缺觉对学习的影响简直是立竿见影。只要他前一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学习时接受能力就会下降。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生,孩子就会出现“该睡时不困,想睡也睡不着”的现象,这时他的智力水平会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一两个档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不止一次的亲见亲历的事实。凡是家长能接受我们的建议,注意保证孩子睡眠的,情况则正好相反。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并不难,可惜很多家长却不当回事。二是学习时有的孩子爱吃手指,咬格尺、铅笔一类拿在手里的东西。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孩子一年级下学期,不及时纠正会越来越严重,持续到小学中、高年级。对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习惯,有的家长根本没有注意,有的虽然注意到了却不以为然,也有的家长发现后也管了,但说几次不听也就放弃了。却不知道正是这种不良行为习惯,造成了孩子智力越来越差,学习咋抓都不上去。

(3)怎样纠正孩子身上最让家长头痛的不良学习习惯——“小马虎”?孩子犯这类错误,有的是懒惰,题目不愿多看一眼,做完不愿验算;有的是认为题目容易,做时漫不经心;有的是着急交卷,想抢第一;还有的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小马虎”的表现是“三错”——看错:读题不认真,甚至干脆没看题,拿过来就做,题没看对自然做不对;算错:该笔算的不笔算,该验算的不验算,把能做对的题算错了;写错:表现更是五花八门,写错数字、写错符号、没有写得数、没有写答。纠正孩子这个毛病的有效方法是“笔尖引导法”,即让他看题时坚持用笔尖指着题目上的每个字,一字一字移动,来控制读题速度,在读到重点字词时在下面画一下,来强化印象,以“一慢、二画”,克服“看题不仔细,审题不认真”的错误;用“一步一回头,一步一检查”“算一步,验一步”,根治算错、写错的顽症。

三、“方法”——其实不难掌握

孩子年级越高,学习方法对学习的影响越大。虽说是学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一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具有通用性,每个孩子都应当掌握,而且不难掌握。

1.“四步学习法”就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孩子学习新知识,应当按“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的科学程序进行,一步不能少,顺序不能变。

第一步是认真预习。预习不能只是把下一节老师要讲的内容简单看一遍,而应当通过预习找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高预习质量的关键是学会质疑,也就是找出不懂的地方,提出深层次的疑问,这样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听得专心。教孩子预习,一定要教会他们在书上做标记,标出重点、难点和疑点。

第二步是认真听课。这是“四步学习法”中最核心的一步。上课时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听讲,像要把老师的每句话都吃到肚里一样;要眼、耳、手、脑各器官并用,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动手——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动脑——跟住老师认真思考,动口——积极回答老师提问。如果有没听懂的地方,一定要记清楚,课后赶紧问老师,来不及问的要另找机会问明白。

第三步是认真复习。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里打开书包后,习惯于拿出作业本就写。结果,课后复习被省略了,这正是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学习就好比牛吃草,没有一个反刍的过程不行。每堂课上完,下课后要立即简要地回忆一下课上学的内容。写作业之前再全面复习一下,把没会的学会,该记的记住,之后再做作业。

第四步是认真完成作业。这一步,从表面上看,家长和孩子都很重视。但做作业也大有学问,做法不同,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差异很大。家长要教孩子像考试一样,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不再看书,更不看参考书上的答案。孩子做完的作业,如果老师不批改,家长一定要批改。不批改、不知对错的作业不如不做,因为孩子每做错一次,就把错误的东西强化了一次记忆,不但劳而无功,反而有过。

2.坚持“四步学习法”

(1)要告诉孩子,认真听课,不仅指老师讲解新课要认真听,老师带领同学复习旧课也要认真听;不仅自己没有掌握或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要认真听,听老师多次讲过、自己已经会了的内容也要认真听;不能让孩子以老师的教学水平和风格是否合自己的“胃口”,来选择听课时的态度。现在,有些教学内容,上课时老师让学生先相互讨论。一定要让孩子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别人发言,特别注意老师最后的小结。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更不能只是跟着起哄图热闹。

(2)要告诉孩子,除当日复习外,每个单元学完,或期中、期末考试前,都要把学过的功课从头到尾复习一遍,把遗忘的东西捡起来,把有疑问的地方消灭掉。阶段复习要系统,要注意找出学过内容的内在联系。对于容易遗忘的内容(如语文生字的读写、古诗的背诵,外语的单词、句式)要“化整为零”定期、循环复习。对学起来困难的地方,要反复“过筛子”,把会了的和没会的一次次分开,把不会的作为重点再复习,直至完全掌握。

(3)要督促孩子,把做错的作业或试卷改过来。改正时,做错的地方要按原样保留,用不同颜色的笔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并注明做错的原因。如能做一本“错题集”,把做错的题抄在上面重做一遍,效果更好。练习册后面的答案,家长应撕下来,供自己为孩子批改作业时参考。自己没时间批改时,借给孩子一用,让他在做完题后对对答案,把做错的地方找出来。

(4)要告诉孩子,翻看、分析试卷,是考前复习最有效的方法。孩子做过的卷纸、练习,千万不要扔掉。要教孩子学会分析试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他们通常的错误有三类:一是马虎,原本会做的题,因为看错、写错、算错,做错了;二是不熟练,考试时不会,试卷发下来,没等老师讲,他就会了;三是真的不会,非得等老师讲了才能做上来。从三种错误所占比例,可以判断出孩子提高成绩的余地和难易,有的放矢制订出新的学习计划。

3.坚持“四步学习法”,还需要走出“两个误区”

(1)坚持以课本为主,走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课本,课本,学习之本。无论哪个学科,学习时都要紧紧抓住课本,不能教科书上的东西还没学会,就去忙活别的东西。对教科书充分利用,不仅要细致阅读正文,书中的“前言”及每章、每节的“提要”和“注释”,也都要认真阅读。书上的练习题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得相当熟练。其中,数学题要注意举一反三;语文题要注意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家长为孩子买参考书和练习册,应当多听任课老师的意见,选一本适合的就行。越是学习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越应当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内基础知识的学习上。

(2)坚持以课堂为主,走出“盲目补课”的误区。学生在校学习,听任课老师讲课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途径。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在课堂上把该学会的东西学会。有的家长不抓孩子的在校课堂学习,把提高成绩的希望,寄托在送他去补习班上。孩子放学后又要去补习班上课,课后复习时间被挤没了,作业只好草草完成,加上补习班的教学进度很难和学校同步,每天承受着双重学习压力,身心疲劳可想而知,厌学情绪有增无减,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四、“状态”——影响学习最直接

影响孩子学习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上的差异。各种非智力因素,无时无处不在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状态,决定着孩子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家长要想把孩子的学习抓上去,就要想方设法解决好这个问题。

1.家庭中,遇事要优先考虑孩子的需要,尽量避免不利影响

(1)孩子学习需要一个和睦的家庭、得到父母的关爱。离异型、破损型家庭的孩子,心头都会笼罩着极大的阴影;家庭虽然完整,夫妻、婆媳或其他成员不和,甚至时常争吵,孩子也很难心情愉悦;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意见分歧,又不能注意回避,不让孩子发觉,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隔阂甚至对立……这些无疑都会在较长时间里,对孩子的学习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家长面对这类问题,应当首先为孩子着想。没有上述问题的家庭,如果家长经常出差,或与孩子分开时间过长,孩子都会因思念父母无心学习。所以,家长出差期间,再忙也要和孩子定时保持联系,最好夫妻不要同时出差;更不能借口工作忙,就把孩子完全交给别人代管,哪怕是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就是一次短时间的外出会客,也最好一人前往,一人留下照看孩子;非特殊情况,也不要带孩子去参加大人们的聚会,弄得孩子非常疲劳。

(2)孩子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孩子学习时,家长做家务或娱乐(如看电视、上网、与人通话),不能打扰孩子;更不能招来一些人在家中打麻将或高谈阔论;家中有客人来访,不能侵占孩子的学习空间,不能打乱孩子的作息时间,更不能让孩子中止学习参与陪客;如果家中遇到需要搬迁、装修或有人生病等其他意外,不得不打破原有的平静生活,要首先妥善安排孩子,为他消除不必要的压力或惊恐,并讲明这种情况下他该怎么做。其间,事情再多、再忙,也一点不能疏忽对孩子的照料。

孩子的学习必须有专人抓,随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做作业时需要父母陪着,父母只需安静地坐在旁边,在他每完成一样功课时,督促检查质量,提醒抓紧时间做下一样。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父母要耐心地给他讲解,及时为他补上没掌握好的知识点。

2.每一天,父母都要精心照料孩子的生活,尽力消除不良影响

(1)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每天的睡眠时间,学前五六岁的孩子,不能少于11个小时;小学的孩子,不能少于10个小时;初中的孩子,不能少于9个小时;到了高中,每天的睡眠时间也不应当少于8个小时。要尽早让孩子独立就寝,不用大人陪睡,要改掉孩子“大人不睡他不睡”的坏习惯;作业太多,宁可没做完,也不能牺牲孩子睡眠时间,老师批评,家长承担责任;节假日休息,带孩子去玩,时间、体力上都要留有余地,不能让孩子过累,更不能因此打乱作息时间。

(2)孩子必须定时定量进餐。孩子的三餐要定时定量。特别是早晨必须吃早餐,而且要时间充裕,饭菜可口,营养均衡,热量充足。否则,不到第三堂课就会因为饥饿、血糖不足,无法集中精力。孩子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不喜欢就不吃。孩子太胖,心脏负荷过重,会影响大脑供血,并为成年埋下高血压、心脏病的隐患。孩子体弱,会抵抗力下降,经常因为患病耽误功课。孩子患有鼻炎、副鼻窦炎、中耳炎、龋齿等慢性病,虽不碍吃喝也能照常上学,但对学习的影响却不可小视。在家中,时间安排要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不能让孩子服从大人;父母睡得再晚,第二天早晨也要给孩子准备早餐;必须随时注意、仔细观察,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委托老人管的,父母不能不管不问,因为老人难免有时力不从心。

3.放学后,要仔细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及时化解不良影响

孩子入学后,就走入了社会。学校、班级集体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产生联想,甚至发生情绪变化。比如,学校或班级,每学期都会定期组织一些重大活动,活动前后孩子都会非常兴奋,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可能是好事,但对孩子那几天的学习可能就是一个冲击。如果学校或班级发生了孩子预料以外的事件,例如重新分班、重新排队、重调座位、更换了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有同学转出转入、有外校老师来听课、学校或班级有人意外受伤、生病等,都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好奇、惊讶或者不解,使孩子当天、甚至几天的学习精力难以集中。就是正常上课发生的一些事情,例如,有同学迟到、有人把东西掉在地上、有人小声说话、有人做小动作、有人回答问题出了笑话等,也会让孩子注意力随之转移,要老师纠正后才能收回来。如果孩子因为自己违纪、考试成绩不佳、没按时完成作业、与同学发生矛盾等,挨了老师批评,情绪变化会更剧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安心学习,甚至赌气不再好好听那个老师的课等。

通常孩子会把这些情绪带回家来。放学后,家长一定要细致询问孩子在校情况。如果孩子一进家门就主动倾诉,家长要耐心听完,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然后再帮他分析、化解心中的矛盾,让孩子把心收回到学习上来。如果孩子不肯说,更要察言观色,想法弄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如果家长能够掌握上述规律,事前为孩子做一些心理预防工作,让孩子能平静对待那些活动、那些变故、那些情况的发生,孩子学习受到的冲击就会小得多。如果家长能教育孩子,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视为对自己学习毅力、学习意志的考验,越是别人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时,越是告诫自己要做到专心致志、不受影响,那就更好了。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4.教育时,要讲艺术,做孩子的贴心朋友,防止激生逆反情绪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会发生很微妙的变化。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应告诉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孩子很容易听。入学后,孩子接触的人多了,懂的事多了,对家长的话常常会有自己的理解,甚至提出异议。家长要注意到这种变化,为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感到欣慰。与孩子沟通,不能只以家长的身份,还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先对孩子的看法、想法表示理解,再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解开孩子的疑惑、纠正孩子的错误。如果孩子发现父母身上有某些缺点提出批评时,不能置之不理;孩子批评得对,一定要勇于做自我批评,否则孩子会不服气。在抓孩子学习上,千万不能犯“急性病”和“冷热病”,又总爱抱怨孩子不努力;当妈妈的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爱唠叨又往往说不到点子上,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当父亲的不能对孩子的事情极少过问,特别是对于男孩子,更要及早介入,以防孩子产生“恋母情结”、性格缺失,或是与自己感情淡薄。总之,要想孩子学习好,家长在教育、辅导孩子时,必须把住关键、讲究方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功到自然成。努力吧,为人父母的快乐就在其中。

(作者:和平区卫生局原局长、和平区老科协常务理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