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葵
我的外孙刚出生时,两家七口人每天围在他身边,看着他那胖嘟嘟的小脸,盯着他那乌黑传神的眼睛都在议论:他长大能做什么呢?爷爷说:“当个企业家。”奶奶说:“当个数学家。”姥爷说:“出国留学。”姥姥说:“当个音乐家。”爸爸说:“像聂卫平那样学围棋。”妈妈说:“当老师吧。”老姨说:“看他那聪明劲能当科学家。”于是,从1岁开始就有拿英语字母教英语的,有拿识字卡教认字的,围棋买回来了,电子琴也搬到家,卡片、棋子扔得满地都是,孩子这瞧瞧那看看都会个一二三四。3岁就学阶梯英语;3岁半学围棋;4岁少年宫学唱歌、表演;5岁又去学书法写硬笔字;青少年宫学机器人安装;后来发现他画画画得好,又去青少年宫郭老师那学美术,还真别说,他的素描被选登在郭老师的教材中。
全家望子成龙,为小小年纪的外孙策划、设计他的未来和专业的发展方向,并迫不及待地着手进行专门化的培养和训练。孩子还不大懂事就连他自己也不知究竟喜欢什么的时候,我们家长就想确定他的发展方向,这难免带有主观性和盲目性。
按大人的想法确定孩子发展方向,真有点不切合实际。不根据孩子的兴趣、性格,来选择和确定发展方向是靠不住的。只能是大人忙得焦头烂额,孩子累得气喘吁吁。周一学英语,周二学画画,周三学围棋,周四……白天幼儿园,晚上又要学习,就连周六、周日都不闲着,哪样都没学好,哪样也没学成。
孩童时期的兴趣爱好大多都是偶然的、突发的,也是不稳定的。加上家长和某个老师的表扬也可能使孩子有兴趣,但这种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现象经常使兴趣转移,家长为他选择的专长也是主观的、盲目的。
随着外孙年龄增长,学习任务增加,这些兴趣、爱好突转突变。为了孩子成长进步,全家坐在一起商讨怎样培养孩子,大家一致发表了看法:人的智慧和才能是多种多样的,包罗万象,究竟哪个方面的智慧和才能会萌发和挖掘出来,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点点显现出来。兴趣和爱好是儿童时期很难辨别清楚的,孩子的兴趣不够稳定,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我们要齐心鼓励孩子,发展多种兴趣,努力扩展孩子兴趣的广度和深度。在这个过程中,认真观察审视,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闪光点,不失时机地、适当地加以鼓励引导,经过一个阶段孩子特长就会表现出来。意见统一后,大家不再盲目地、随意地、按自己的兴趣让孩子学这学那,而是注重课本上的知识,经常买些书让孩子阅读、参观博物馆、到名胜古迹游览,开拓孩子的视野,所以孩子进步很快,学习成绩由原来的30几名到现在前10名,被学校选为大队委员会宣传部长。在今年教师节前夕,他和同班的另一名女同学共同为班主任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在这堂课上,他是一名老师,而老师成为了一名学生。这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兴趣,并上了当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共同关注》。在随后的采访中,他说,他要让老师知道学生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在一年级新生入校时,他还担当了校情介绍人;代表学校参加辽宁省在鞍山举办的机器人大赛,获得了好成绩;又被评为全国礼仪少年一等奖;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人的智慧、才能多种多样,在老师的帮助教育下,在家长的鼓励引导下,孩子一定能将智慧、才能显现出来,不能由家长主观地、盲目地来为孩子定向,否则会贻误孩子一生。
(作者:沈阳市和平区河北一校原工会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