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首师大附属红螺寺中学 解秀华
首师大附属红螺寺中学是北京市怀柔区的一所普通高中校,至今已有65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在近几年来的德育工作实践中,继承与发扬了“红螺校园文化”,践行“微善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一、“微善教育”的产生背景
(一)“微善”与“微善教育”的内涵
“微善”是指发生在社会人身上常见的、细微的善思、善言、善行、善举。
“微善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的、渗透于学生每天校园生活之中细微之处与点滴之中的“明善恶、萌善思、发善言、行善行、施善举”的教育。旨在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善思不在大小,善言不在多少,善行不在巨微,善举不在众寡”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微善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在于日积月累,使每一名学生在校就树立起“做好自己是善之始,帮助他人是善之显,为社会服务是善之终”的人生观。我们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的“微善教育”主要做法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善知”,激发其内心的“善情”,促进其萌生“善意”,组织他们践“善行”,最终实现学生学会“善待自我”“善待他人”“善待生活”“善待学校”“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的教育目标。
(二)“微善教育”产生的背景
1.“微善教育”产生于历史文化积淀
“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与人为善,与邻为伴”是最朴素的生活哲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流传千古的醒世铭言。“向善”和“行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邢昺疏:“善人,即君子也。”宋代叶适在《叶君宗儒墓志铭》:“然则不吝其力之所及,德施於人而身忘其忧,足以称善人矣夫。”
2.“微善教育”产生的现实社会背景
人生入世,即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一个人的思想、言论、行动都将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市场经济所追求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社会上一些人私欲膨胀、金钱至上、利益熏心,从而导致社会道德滑坡。而我国的国民道德建设与教育却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而实现与时俱进,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善恶标准等都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和冲击,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甚至产生颠倒。社会上一些人开始不愿行善,不敢行善。中学生也面临着社会极度物质化、自私自利的不良信息侵蚀,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膨胀,出现了不懂、不愿、不会付出与给予的情况。因此,急需加强对人的向善、行善的社会道德意识和行为的教育培养,以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对国民道德素质内涵与高度需要的标准不是降低,而是更高。公民的“守法、责任、诚信、仁爱、向善、遵守社会公德”等思想道德品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个德厚才疏的社会人,可能对社会的贡献不大;但一个有才无德的社会人,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的需求是德才兼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则更加鲜明的提出要“以德树人”。
3.在学校推行“微善教育”的现实条件
首师大附属红螺寺中学于1949年建校,原名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寺中学。这所与共和国同龄学校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中就具有深厚的“扬善”传承基础。以王万仁、费觉敏、董海华、苏颖等为代表的许多老一辈和新一代薪火相传的优秀教师集体,把自己的善言、善行的“扬善”种子播撒在一代代学生中间,影响带动着以一代代学生的“扬善”思想和行为,学校已经形成了“扬善、和谐、执着、奉献”的“红螺文化精神”。在学校的扬善教育中,一直遵循培养学生善行的客观规律,坚持“知行统一”原则。让学生在了解“扬善文化”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树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思想,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做起,日积月累,小善就变成了大善。每名学生在不断的“扬善”实践中规范自身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二、“微善教育”的目标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微善教育的目标
1.“微善教育”整体目标
通过开展微善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存善心、言善语、践善行、成善果”,成为一名有爱心、有善心、有责任心、知行统一、“天天向上、天天向善”的合格公民。
2.“微善教育”年级目标
高一年级在每位学生入学后,带领学生学习、体会微善教育思想,制订自己行微善的具体行动计划,使每名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体会微善教育的真谛,进而坚定自己行微善的决心,注重行动上的落实。
高二年级让每位学生在高一发展的基础上,培养自觉主动的行微善习惯。
高三年级在养成行微善习惯的基础上,让每位学生毕业时树立清晰长远的行微善目标和终身行微善理念。
(二)微善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学校在实施微善教育过程中,坚持六项原则,确保微善教育活动的真正落实。
1.活动内容的“细微性”原则
微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细微的“向善、行善”思维与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因此,微善教育活动号召学生“日行一善”,从做好自己身边细微的事情开始,从自身细微的一言一行开始,从周围细微小事做起,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去帮助身边人,切实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活动参与的“全员性”原则
号召每一名教师、职员、学生人人参与,教师引领,各班(团支部)学生积极申报,广泛参与,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树立“人人向上向善、家家向上向善”的集体正能量氛围,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升。
3.活动开展的“持久性”原则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期的坚持和不懈努力。因此,微善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能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权宜之计”,而是要坚持经常,坚持脚踏实地,重在规范自身,奉献关爱他人。号召学生坚持日行一善,日日坚持,月月坚持,年年坚持,使微善成为习惯,最终汇微善为大善。
4.活动参与的“合作性”原则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丰富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因此,通过开展微善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尤其是对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微善班、微善社”的成员之间能够真诚沟通交流,相互理解支持,互帮互助,学会处理各种事情,学会共处和友好合作,为他们主动适应社会搭建平台,提供帮助。
5.活动评价的“常态化”与“激励化”原则
学校微善教育的开展,由政教处、团委牵头,年级组、班主任指导,各班(团支部)学生干部具体负责,从项目的策划、申请到组织实施,全部实现规范管理,作为班级常规活动之一,进行常态化管理,注重活动的过程性。每一个班级和每一名同学都要求做到以“续写雷锋日记”的形式,每天记录集体和个人微善活动情况,每周总结。每周一通过“旗下讲话”或“班会”进行点评,每学期由班主任撰写总结,以“案例”或“教育叙事”等形式进行交流研讨。在对学生的“集体微善活动项目”进行定期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坚持“激励性”原则。每学期末对考核评价结果优秀的“微善班”和“微善社”给予公开表彰奖励。
三、“微善教育”的实施举措及效果
(一)充分发挥导师在“微善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做好教育,教师先行。因此,学校开展微善教育是从教师先开始,充分发挥教师以身示范的作用,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我校的王万仁老师是本校退休教师,曾荣获“首都道德模范”光荣称号。王老师用他朴素的大爱、大善的情怀,舍一生积蓄61万元,为学校创立了“万仁奖学金”和“万仁奖教金”。他个人生活节俭朴素,但却用他博大的胸襟去温暖周围每一个人,义务为留学生和新疆内高生补汉语,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潜心学习各种修理技术,成为学校的义务修理工。让学生向身边的榜样王老师学习,走进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心胸,了解他的善言、善行、善举。教育学生像王老师那样“存善心、言善语、践善行、成善果、做善人”,做好自己的事,不给别人添麻烦,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日行一善,孝亲敬老、关爱同学、尊敬师长、爱护环境……
学校还把“全员育人和导师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引入到“微善教育”活动之中。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树立“微善教育”理念,要随时随地对学生担负起“微善教育”的责任,既要随时对学生中表现出的善言、善行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又要对学生有悖于“善言、善行”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耐心的纠正和引导。
“导师育人”制度,是学校在教职工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拔出师德水平高、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有爱心、讲奉献,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的优秀教师来担任个别学生的德育辅导教师。这些导师基本上以任课教师为主,以所任班级学生进行“一对一”分配,对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双困”的学生进行“帮扶”,一直负责到学生毕业。这一措施的特点是既实现了教师课堂德育的课下延伸,又增强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使这部分学生的每个成长环节都处于老师的关注之中,因此更好地实现了差异化教育的需要。在“导师育人”的实践中,无论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无论是心理恳谈,还是行为矫正;无论是困难帮扶,还是生病住院的陪床探望,每一个教育细节都倾注了教师的“爱”,体现了为师者的“善”。有的教师假期里将回不去家的学生请到家里,有的定期或不定期为困难学生添置衣物、赠予生活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细心呵护、耐心指导、真情沟通、热心帮助、关心备至,这些教师把学生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将爱心倾注于学生,用自身的人文修养和人格魅力影响滋润学生,真正发挥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在师者的大爱之中,在师者的“善行”影响下,学生们也深切感受到了教师爱的伟大,教师“善行”的崇高,纷纷用实际行动回馈老师爱的付出和善的行为。学生中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勤奋向上、爱护环境、拾金不昧等“向上”“向善”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使爱成为了连接师生之间关系的纽带,使善成为师生间互动的共识。
(二)建立“微善班”,成立“微善社”,丰富“微善教育”活动载体
学校开展“微善教育”,在教师先行的同时,在学生中采取成立“微善班”“微善社”的组织形式进行。同学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是班内或不同班级的几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提出班级或者小组的“日行一善”项目内容,写出申请报告,上报学校。微善的活动内容从家庭的“孝敬父母”到班内的“友爱同学”;从自身的“低碳节能”“垃圾分类”的环保行为到参加社区的“环保服务实践”;从身边的“助人为乐”行为到与“学雷锋行动”的紧密结合;从“大病救助”“精神慰藉”到“向善”“行善”文化艺术的创造与传播等,学生的选择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重点选择一项,也可以多项选择。对于有推介价值的项目,学校可以推荐到“广东省希贤教育基金会”申请项目资金支持,基金会对每个被批准项目还给予启动资金,以鼓励学生的向善行为。
“微善班”与“微善社”成立以后,按学生的项目计划书制定的方案,利用课余或者休息时间,开展活动,他们走进教师办公室,走进校园的宿舍、食堂,走进社区、公园、光荣院,用自己的双手,净化美化校园,为老师打水、帮同学补习功课、帮助食堂师傅择洗菜蔬、打扫社区卫生、为光荣院老人表演节目、打扫卫生、读报聊天,在奉献服务的同时,实现了用善言、善行来涵养自身的自我教育效果。
学校“内高班”辅导员董海华老师在《FM西域微善社活动日记》中写道:我班微善班第一次的外出让我记忆犹新。全班男生准时在学校门口集合,大家兴高采烈,举着我们定制的微善社的大旗和红螺寺中学“内高生”的大旗,沿学校西行。出门就开始捡拾垃圾。“老师,学校这边收拾干净再走。”“咱们大旗飘过的地方就得干干净净的!”我们立即临时改变计划,学校西边的绿化带里面的烟头、纸团、塑料袋全都进了垃圾袋。沿着马路上的人行道,我们一路捡到了万米公园,路上最多的东西是行人扔掉的烟头,还有小狗的大便,我们都用袋子收进了垃圾桶。万米公园小剧场附近的健身器材下面最多的也是烟头,可能是不好打扫吧。还有假山石的洞里,人们塞进去的垃圾。吐在地上的口香糖,挂在绿化带树枝上的塑料袋等。大家且行且捡,无人喊脏叫累。当有人注意到我在拍照时,还批评我:“老师,你干嘛,我们又不是出来玩的。”我说我只是留点资料。回家看照片,把我乐的,全是一大群人的屁股,基本没什么正脸。因为我是跟着他们走的。
由此可见,学生的集体“微善活动”,不仅促成了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而且确实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以提升。
(三)微善教育的五环节
教师在开展微善教育过程中,总结出了“集”“行”“记”“评”“展”的“五环节教育法”。“集”,就是收集有行善行为的典型人物和他们的先进事迹,比如收集雷锋、郭明义、王万仁等先进人物事迹,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我,不断前行。在收集过程中,采取走访、查阅资料、观看《感动中国》、“首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等途径进行收集整理,并利用广播、橱窗、电子屏、闭路电视等途径进行广泛学习宣传。“行”,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在校园、班级、家庭、社会主动行善。以个体形式或“微善小组”“微善社”“微善班”方式实施微善行为。“记”,提倡学生通过“续写雷锋日记”形式,采用“日三省吾身”的做法,将自己每天在校园、班级、家庭、社会的言行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日记之中。“评”,即各班利用班会,定期进行交流,畅谈自己在为善行动中的做法、感受和体会,学期末学校举行向善优秀个人评选。“展”,即把各班收集学生个人在行善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材料,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进行展出,学校通过橱窗、广播、电子屏进行展示宣传。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微善行为活动中,不断矫正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养成“日行一善,积善成德”的良好思维与行为品质。
“微善教育”是我校德育教育活动中的一项有效措施。三年来,一以贯之的“微善教育”活动,有效地涵养了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在校园“万仁精神”的激励下,师生个体和校园整体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怀柔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怀柔区德育工作先进校”“怀柔区五四红旗团委”“北京市校园文明礼仪示范校”“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优秀集体”“首都平安和谐校园”。成为“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基地”,2012年被评为“全国德育实验校”。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教育。”积跬步以至千里,聚小流以成江海。以微善成就人性之善,以个体人性之善以成就社会之大善,这正是我们这一代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追求的远大工作目标。
(指导教师:北京教育学院陈丽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