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培 郑 忠 何德忠 李 彦
(重庆大学)
摘 要:文章分析了第六批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以来,C9联盟、“985工程”、研究生院和“211工程”四种类型高校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的分布概况、规模布局特点和学位点建设水平;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高校学位点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学位点建设;学位授权审核;不同类型高校
学位授权点是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学位授权点的规模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学科水平和实力,对提升高校在国内、国际的学术地位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影响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1]回顾我国实行学位授权审核20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了11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提升研究生培养基本质量、学位类型结构调整、学科点地域布局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我国学位体制和学位授权审核质量控制、管理体制、评审办法等都在不断地实践和改革中逐渐完善并趋于合理。[2][3]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校学科发展和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中提到,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4年,教育部启动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了省级学位委员会和学位授予单位的自主权;同时,也对各学位授权单位统筹协调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规模与质量等关系、科学合理地开展学位点调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不同类型高校学位点建设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各类型高校学位点建设现状和发展思路是有必要的。
一、不同类型高校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分布概况
我国高等教育在分层次办学的指导思想下,各高校办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位点建设基础较好的高校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C9联盟(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种类型:除C9联盟高校以外的“985工程”高校(30所),简称“985工程”高校。第三种类型:除“985工程”高校以外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19所),简称研究生院高校。第四种类型:除上面三种类型之外的“211工程”高校(55 所)。
图1 各类型高校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数量分布
博士一级学位点是我国学位类型的最高层次,是衡量一所高校学科建设和办学层次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国家对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的设立也一直持谨慎态度,并以保证质量为主要前提。我国从第六批学位授权审核开始按照博士一级学位进行授权,截至第十一次学位授权审核,全国共设立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2 382 个,其中C9联盟高校共设立268个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985工程”高校共设立667个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研究生院高校设立218个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211工程”高校共设立397个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从图1可看出,这四类高校的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为65%,比其他所有高校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的总和还多,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力量。
二、不同类型高校博士一级学位点建设与发展分析
我国的学位点建设和发展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位点的规模发展、水平提升、结构优化等受学位授权审核政策、国家重点建设、社会需求与区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主要体现:进一步规范审核标准与条件,在“坚持标准”的原则下“按需授权”,提高学位授权审核对经济建设的适应能力;开始按一级学科审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利于学科交叉与发展;审核权力逐渐下放,扩大省级学位委员会统筹管理权和部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等[4][5];在稳定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规模基础上,鼓励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本单位学科发展规划开展学位授权点撤销或调整。学位授权审核的改革促使了我国高校学位点规模的迅速扩大,当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学位点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如“985工程”和“211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促进了高校学位点建设水平的提高。而通过学科排名评估、合格评估等方式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以评促建”推动了高校学位点的内涵建设和发展。不同类型高校由于历史、基础不同,学位点建设和发展历程受学位授权审核、国家重点投入的影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图2 不同类型高校每批次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平均增列比较
表1 各类型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情况
注:括号内为各类型高校重点学科均值。
表2 各类型高校参评学科排名分布表
注:表内学科排名是2009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的排名,数据为均值。
总体来看,C9联盟高校在第六、七、八批学位授权中获得了大部分的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较早完成了学科布局;第九、十批开始,学位点规模增幅变小。由于较早完成学科布局,开始内涵建设,获权较早的博士一级学位点已成长国家重点学科,学科整体水平高。除C9联盟高校之外的“985工程”高校在第六批学位授权审核中获得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很少,第七、八批稳步发展,直到第十一批授权审核结束,大部分“985工程”高校的学科布局才初步形成,并且部分“985工程”高校的博士一级学位点在规模上已接近或超过C9联盟高校。但从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学科排名来看,学位点整体水平与C9联盟高校还有一定差距。研究生院高校和“211工程”高校的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数量与C9联盟和“985工程”高校相比较少。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从发展上看,地域间不均衡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高校博士一级学位点规模已接近“985工程”高校,部分特色学科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而西藏、青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博士一级学位点数量很少,学科整体水平普遍不高。
1.C9联盟高校博士一级学位点规模与水平
从学位点规模发展来看,C9联盟高校由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学科基础,在坚持标准、严控申报数量的学位授权审核早期,获得的学位授权点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有绝对优势,为今后学位点布局以及培养具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适应能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打下了基础。我国按照博士一级学位点进行授权的改革始于第六次授权审核,要求在选优评估的基础上,首先在数学、化学、力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始行使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审核试点工作。第七批学位授权审核扩大了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范围。从第十批开始,我国学位授权审核体制进一步改革,使审核权力逐渐下放,不断加大学位授予单位在审核工作中的自主权,首先在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开展自行审核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相关工作。第十一批允许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在一定限额范围内自行审核博士、硕士一级学位授权点。C9联盟高校以学位授权审核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科布局,逐步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从表1可看出,第六批授权审核,全国共批准设立23个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其中60%分布在C9联盟高校。第七批授权审核,全国共审批通过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302个,C9联盟高校共获得105个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占全国总数的1/3,平均值为11.6,是“985工程”高校获博士一级授权点平均值的3倍、研究生院高校的6倍,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C9联盟高校博士一级学位点的迅速发展与我国学位授权审核政策的发展和改革是密切相关的。
从学位点建设水平来看,C9联盟高校对博士一级学位点获权时间早,建设起步也较早,再加上获得“211工程”“985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的投入力度也比其他高校大,因此学位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科水平明显增强,无论是学科排名还是重点学科数量都明显领先于其他类型高校。从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均值上看,C9高校是“985工程”高校的3倍多,是研究生院高校的近7倍,其中清华和北大共有130个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十分明显。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在按二级学科设置的基础上,增设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286个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有105个分布在C9院校,占总量的1/3。从学科排名来看,C9院校排名为1~5名的学科数量分别是“985工程”高校和研究生院高校的3倍和6.7倍,从侧面反映出C9院校整体学科实力很强,拥有较多的国内顶尖学科。
2.除C9之外的“985工程”高校博士一级学位点规模与水平
从学位点发展规模来看,“985工程”高校在第六、七批获得的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平均值较C9院校低,第八批之后规模发展较快。第八次至第九次学位授权审核是在本科教育迅速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985工程”开始实施的背景下完成的。由于该时期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增长,学位授权在逐步改革中不断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需求,规模发展也较快。从1998年开始,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年均28.6%的增长幅度快速发展,2004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32.6万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在逐步扩大。由于“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使得“985工程”院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并直接体现在了学位点规模发展上。“985工程”院校的博士一级学位点规模在第八、九、十批学位授权审核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每批次获得授权的均值与C9院校的差距逐步所缩小,从第九批开始超过C9院校。第十一批开始在研究生院高校开展自审工作,可以在已有博士点的基础上自行审核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从表1可看出,第十一批授权审核,全国博士一级学位点有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985工程”高校共增列214个博士一级学位点,均值为7.1,比C9院校均值高。第十一批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结束,“985工程”高校学位点规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如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总量都在30以上,已经超过部分C9院校的规模。
从学位点建设水平来看,“985工程”高校无论是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还是2007年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二级重点学科数量均值都与C9联盟高校有一定差距。2007年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占学校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比例为18%,C9联盟高校的此比例为40%。从学科排名来看,“985工程”高校拥有6~20名的学科数量,基本与C9院校相当,学科水平整体较高。但1~5名学科数量均值为5,是C9联盟高校均值的1/3,说明“985工程”高校的顶尖学科还比较缺乏。
3.其他研究生院、“211工程”高校博士一级学位点规模与水平
从学位点规模来看,研究生院高校基本也是“211工程”建设高校,但与单纯的“211工程”高校相比,在学位授权审核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比如在第十一批授权审核中拥有博士、硕士一级学位授权点的自主审核权,因此研究生院高校的博士一级学位点规模较“211工程”高校略有优势。研究生院高校在第八批授权审核之前获得博士一级学位点数量很少,第九批博士一级学位授权均值为1.3,第十批均值为2.1,第十一批均值达到4.9,在规模上逐步缩小了与“985工程”高校的差距。“211工程”高校的建设除国家重点投入支持以外,主要受地方政府支持,因此学位点的发展受地方经济影响较为明显。在第十一次学位授权审核中,非“研究生院”高校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组织进行博士、硕士一级学位点授权审核,因此,经济发达、高等教育发展较好地区的一些高校在博士一级学位点获权数量上取得了大丰收。如江苏省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省共有8所除C9、“985工程”高校之外的“211工程”高校。苏州大学作为近年来学位点发展较快的高校代表,在第十一次学位授权审核中获得了13个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在全国高校中增列幅度最大,对该校今后学位点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同为“211工程”的西藏大学目前仍然没有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青海大学只有一个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的差距逐步拉大。
从学位点建设水平来看,表2、表3的数据显示研究生院高校、“211工程”高校在国家重点学科均值,学科排名等方面与C9、“985工程”高校差距较大。但仍有一部分具有行业背景、“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在近年来发展较快,已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如北京科技大学的冶金工程、江南大学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东华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东北大学的林业工程、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都在2009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科排名评估中名列第一,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
三、思考与建议
学位授权点是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学位授权点的数量和水平是一个高校学科水平和实力的体现。高层次的学位授权点能为学校在各方面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资源,尤其是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的获得对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因此成为高校竞争的重点。[6]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了第十一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全国学位点数量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获权自行审核学位点的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但同时也对高校学位点的发展规划、建设机制、自我约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来讲,高校学位点发展的路径大致相同,首先,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科布局;其次,对学位点进行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位点水平。但不同类型高校由于自身基础和背景不同,所处的学位点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学位点布局思路和建设重点也不尽相同[7]。
①以C9联盟高校为代表的我国顶尖高校始终坚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学科布局应与国际接轨,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以C9联盟为代表的我国顶尖高校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力量,为其他高校起着示范作用,肩负着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引领社会发展、担当国家重任的优秀青年的重要历史使命。由于学科实力强且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C9联盟高校较早完成了学科布局,因此在学位点建设与发展中单纯的学位点增列已不是主要目的。C9高校在学位点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坚持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建设重点是打造基础学科设置齐全,文、理、工、农、医综合发展,学科水平高的综合型学科布局。集中力量扶持最优异的学科,使其发展成为世界顶尖学科;注重提升学科与国家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力,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位点“内涵”建设,将更多的学科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学科,为提高中国在世界教育的地位作出贡献。
②以“985工程”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应尽快形成稳定、科学的学科布局,不断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同时带动国内其他高校相关学科发展。
以“985工程”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半个多世纪以来,从“重点大学”到“211工程”,再到“985工程”,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4]。除C9联盟之外的“985工程”高校学位点发展存在高校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有个别高校学位点规模发展已接近或超过C9联盟高校,但大部分“985工程”高校还处在学科布局初步形成的阶段;工科优势比较明显。因此,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巩固优势学科,同时重视发展理科等支撑学科,尽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布局是当务之急。虽然“985工程”高校拥有了自审权,但仍是在一定限额范围内开展。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利用学位点动态调整等机会改善学科布局非常重要。应认真分析学校定位、学科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形成长期的学科建设规划,坚持按照规划进行布点,不宜经常更改规划,避免短期、盲目行为。
③“211工程”、研究生院高校的学科布局要充分体现行业特色、注重特色学科发展,更好地服务行业和地方需求。
“211工程”的建设重点之一就是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一流学科”。2008年,陈希在“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上指出,建设行业特色型大学,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要把这类大学按照行业性特色型模式去发展,办出高水平。因此,除C9联盟、“985工程”高校以外的研究生院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在学科布局上不应盲目求全,而应充分体现行业特色、注重特色学科发展。这部分高校相比“985工程”高校、建设资源更加有限,要避免盲目追求综合化、多学科。在进行学科和学位点规划时要考虑与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围绕特色学科进行布局,强化学科特色,建立起与行业紧密相关的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为依托的学科群,形成有别于非行业院校的特有学科发展模式。
学位授权点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积极争取的重要学科资源。在学位授权审核政策不断改革的新环境下,高校如何利用好办学自主权,建立科学合理的“自律”机制,对学位点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同类型高校由于发展历史、背景等的不同,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应找准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主动、理性地进行学位点自我调整、合理规划,促进学科结构优化。在学位点发展和规划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差异化学位点发展道路,促使学科与学位点科学、健康地发展,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实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本涛,王孙禺.我国实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反思与改革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72-75.
[2]林梦泉,龚桢梽.浅谈我国学位授权审核的发展历程、作用与经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6-11.
[3]林梦泉,龚桢梽.改革环境下我国学位授权审核的不适应性分析及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7):19-24.
[4]谢桂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1-33.
[5]魏欢,黄红富,赵会泽,等.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位点授权审核制度的回顾、变迁与展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2):12-14.
[6]夏洪流,周刚,曹群,等.国外知名高校的学科机构与布局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1):54-56.
[7]李春雷.关于加强学科及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83-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