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

“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看来优秀教师,自然包括优秀语文教师的炼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必不可少。相比其他教师,语文教师似乎更像“文人”,所以,即使时至今日,这“文人相轻”的臭毛病在有些语文教师那儿还生着根,发着芽。时至今日,人际间的交流与沟通尤显重要。钱钟书先生用古诗来说沟通重要:“水是流通的,但也可能阻隔,‘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往往变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将是语文的幸

朱毅祥

语文教师作为师者与其他教师一样,要求“学高为师”。要成长为“学高”,除了依赖个人的深厚积淀外,与其他成员的互动沟通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先说说沟通互动的重要性吧。

作为教师这一行业,本来就是在和相当数量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自然本身的成长也需要与其他人的互动。《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意是说君子的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这话用来指教师的成长也再贴切不过:教师除本体素质外,与他人的切磋、琢磨也很重要,切磋、琢磨而器成,教师在与他人的相互沟通交流必然让自己思维打开、境界开阔,教育教学相应地也会更上一层楼。看来优秀教师,自然包括优秀语文教师的炼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必不可少。

然而,现实却让人有些担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人相轻”之不良风气,有些知识分子,自以为懂得不少,不用说瞧不起一般人,就连对同行也显露出不屑。不如此,好像就显不出自己有多高的水平。相比其他教师,语文教师似乎更像“文人”,所以,即使时至今日,这“文人相轻”的臭毛病在有些语文教师那儿还生着根,发着芽。

时至今日,人际间的交流与沟通尤显重要。然而有些人自以是地认为,一方面,自己只要深入钻研业务,即使少与他人交流教研,也能做到业务精良;另一方面,现在不是进入了信息社会,网络很发达了嘛,就算碰上自己独力难以解决的问题,依靠网络就可“摆平”诸事。网络与移动终端的发展,固然带来了便捷、迅速等诸多优势。然而网络更多地只能死知识、死技巧。试问:冰冷的工业产品虚拟的网络怎能完全替代人与之间更为鲜活、更有生命力的互动交流?

其实,相对其他学科教师,社会对语文教师的期望更高,所以,语文教师更需要合作交流。“汉语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不管是社会还是家长,都对语文老师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极目标)。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体现人文之“文”(教化之义),即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可见,语文教师不仅肩负传授知识的责任,还更肩负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社会对语文教师有着较高的期望也是应该的。互动交流会让语文教师学养更深厚、思维更开阔、境界更高远,这就让语文教师更能符合社会的期望。

互动交流能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扩大信息交流,启迪智慧,激发创新,从而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作为语文教师,除自身要有深厚的积淀外,与他人的互动交流可以让自己走得更远。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又应该怎样交流互动呢?这里,笔者有一些肤浅的见解和大家共同探讨。

专家的引领让教师思维开阔。专家者,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某一领域内卓有建树的专业人才。尽管专家队伍里鱼龙混杂,有些研究者,空泛而不切实际,还喜到处指手画脚。然而不可否认,有些专家还是有真知灼见,他们本身有些出自一线,有些虽非一线却能深入基础教育课堂,像叶澜先生,深入课堂,听课数千节,像这样的专家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研究,又怎能不是真知灼卓见。专家们既有国际化的视野,又能落脚到中国实情,基于中国的现状来研究基础教育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教师自然最好是专家,然而要求个个教师是专家,这又是不现实的。专家的高屋建瓴,确实对战斗在第一线的老师有着良好的引领作用。

名师风范为教师提供榜样。单就语文教学而言,人不问新老,地不分南北,可谓是名师辈出。名师的名,可不是浪得的虚名,他们总有让人称道的“几板斧”。毫无疑问,这些名师能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示范。不管是现场聆听,还是观摩视频,抑或是阅读课堂文字实录,名师的课堂总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或是整体构思独特,或是某一细节让人耳目一新,甚至是说话时的语气、神态,这些都能让我们去学习。如果能参与其课后的研讨中,哪怕就只是听听授课者道出的思路,他人对课堂的品评,那就会让自己有更大的收获。向名师学习,可算得上是教师成长的捷径,“名师出高徒”“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此之谓也。

语文同事之间的交流卓有实效。和其他学科一样,语文的研讨,其实更多的是在同行之间进行,这样的交流,解决问题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实效。区域内的教研,着重解决重要专题,学校教研组的教研着重常规,备课组的教研,着重解决细节。虽都同为语文老师,因其性情、经历的差异,表现出来的也是千秋万象;有人满腹经纶,口舌生香,有人幽默风趣,深入浅出,有人擅长解读小说,有人喜欢品味诗歌,有人写作指导最为拿手等。语文老师之间,应多相互听课、评课,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让语文教师更上一层楼。在学校教师这个群体中,各学科的教师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各学科教师可以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水平。语文老师除了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高造诣外,还应广泛涉猎各类学科知识,以适应现实对自身的较高要求,和其他学科的交流互动让语文教师知识面更为广阔。像历史学科,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语文教学当中涉及相当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这些可以经常和历史老师交流。比如《陈情表》一文,涉及古代官员选拔(察臣孝廉、举臣秀才等)、官员职位(郎中、洗马等)、官员任免(拜、除等)等知识。和历史老师讨论这些内容,会让语文老师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同时,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也会对语文教学有重要的启发借鉴。外语学科中语言和文化的联系,历史学科勾连古今,地理学科打通南北,政治学科心系天下,数学讲求逻辑推理,物理学科注重实证的方法,其他学科的这些种种特点和思维方式如果能适当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就能让语文教学境界更为广阔,这又接近“大语文”一步了。

钱钟书先生用古诗来说沟通重要:“水是流通的,但也可能阻隔,‘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往往变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们不能让语文教师交流之“水”阻隔,而应让这“流水”的交流“泛滥”而形成“江海”的盛景。这,将是语文的幸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