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特殊教育学校 周宝强
城固县特殊教育学校坐落于城固县城北郊2公里处的杜家槽村,学校创办于1991年,占地面积6.1亩,是一所全日寄宿制义务教育特教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学会授予“陕西省基础教育质量工程实验学校”。建校初有8名学生、6位教师、一个教学班,办学二十多年来共招收残疾学生136名,先后毕业学生10届78人。现有17名教师,大专以上学历16人;党员5名。现有6个年级和教学班,学生总人数41人,听障10人,智障29人,综合残疾2人。生源来自我县各个社区和镇,分布范围较广,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较差。
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我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质量日益提高。建校以来先后四次被县政府评为办学先进单位;1996年被市上评为残疾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1994年我县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1997年我校学生参加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两名学生荣获二等奖。2007年因成绩突出,被陕西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中共汉中市委、市政府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从1998年开始,学校先后争取特教专款及县配套资金共70万元,对原有校舍进行了全面改造,美化了校园,添置了学生床头床板及教师办公设备,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2012年2月,为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学校积极筹措资金规划教学楼修建项目,目前正在按计划顺利实施。按要求,教学楼将于下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学校的面貌将焕然一新,学校的发展也将步入崭新的一页。
回顾多年来的工作,在创管理先进、质量过硬、人民满意的学校的道路上,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先进办学理念,彰显办学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在学校,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为办学理念。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学习、思考,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继承优良传统,把握教育发展大趋势的结晶。人不能没有灵魂,学校亦然,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灵魂。我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帮助、教育、引导残疾学生,理解、关爱、服务残疾学生的教育理念”。
学校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诚实守信、关心他人、正直合群、踏实务实、热爱劳动、残而有为”的教育目标为准绳,按照残疾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补偿其缺陷,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教育,致力于把残疾儿童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和自食其力的有用之人。
“一切为了残疾学生、为了一切残疾学生、为了残疾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方向基本形成。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真心地关爱每一位学生等思想在教师头脑中深深扎根。学校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
二、求真务实,苦练内功,齐心协力抓教学,一心一意促发展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积极倡导学习型团队,坚持不懈地抓教师业务学习、业务培训,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抓教研
在抓学校教学研究上,学校注重强化教研组的职能作用,营造研究氛围。在做法上,重点加强集体备课、研究与交流。学校定期组织研究课,开展阶段质量分析与研讨,广泛开展以问题和现象为切入点的个案研究的活动等。通过教师集体座谈解剖一节课、一个案例、一个现象,探讨问题、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加深对教育现象与规律的认识。
在抓教研上,学校广泛开展教学叙事、案例分析等业务活动,并定期召开报告会,让在实际工作中有成效的班主任、课改成效好的教师,或某方面工作有启迪、示范作用的教师,介绍他们的思想与方法,将教师的精力吸引到对教育实践的探究中来。引导教师关注教育现象与问题,并进行认真的探究与思索。每学期都举行一次课堂教学改革大奖赛,并对获奖选手给予表彰奖励,这项工作已成为我校的一项制度。
2.抓课堂
近年来,学校将管理的重点聚焦到课堂教学,做到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2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3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6节,任课教师不少于15节,听后及时座谈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同时,通过采取理论补养、典型带动、困难帮扶、比赛拉动的做法,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端正教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进步不明显的教师,进行重点帮扶、跟踪指导,促其提高。
古人曾说过: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道理很简单,效果很明显。教师们改变过去传统讲授式的教法,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并形成了一套“图文、演、教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通过自己的看图、读文、表演、互教实践去获得知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们通过游戏、比赛、挑战、互查、测试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求学生在“看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进而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学生通过反复读图、忆图、解图、绘图,达到记忆知识的目的。
在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要求上,学校特别要求他们从一般意义上的追求方法向培育学生的方向转变,真正确立学生主体中心地位。在做法上,一是注重课前的自学预习。根据知识与课型的不同,对学生课前提出相应的自学要求。教师精心编写导学提纲,学生在导学提纲的引领下,逐步从解决个别问题向学会学习方向发展,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我们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要求是,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做。教师的活动控制在15-20分钟,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阵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强调同伴互助与小组合作。我们借鉴洋思中学“兵教兵”的思想,在全校结成“互帮互学”对子,每一对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不提倡一荣俱荣,而是在整体进步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认同。这样同伴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业上既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又相互监督,这种手拉手的效应是教师工作无法实现的。四是注重“三清”。“三清”工作是洋思中学的重要经验。所谓“三清”是指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我校将洋思的“三清”工作借鉴过来,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自定义”。例如堂堂清,我们要求清基础、清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备出清的目标,清的目标不是高级目标,而是基础目标,是学生只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就能实现的目标。我们认为质量立校,重在基础,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基础是质量的生命线,特别是面向全体的基础要求更具有超强的质量生命意义。天天清,主要是指即使是基础目标当堂也完成不了的少部分同学,要求教师利用自习时间继续辅导,天天清说起来轻松,但却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牺牲,没有一点精神和一点境界,这项工作是实现不了的。因为它不是一项技巧,更多的是付出,是执著的探索和敬业精神。
3.抓教师
在教师的成长上,学校十分注重要求教师主动地学习、总结,不断地反思提高。在做法上,一是积极为全体一线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组织青年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中老年教师上专题研究课。二是鼓励教师自我反思,每位教师授完课后,都要对自己所授课进行课后反思,认真回顾自己授课时的得失,提出改进措施。三是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鼓励骨干教师指导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四是积极开展集体听课评课活动,积极营造互帮、互学、互比、互赛的良好氛围。历次的研讨课后,教研组长都要组织全组成员进行集体评议,所有教师各抒己见,充分交流,认真分析教学中哪些符合新课标精神,哪些还有待于改进,最后形成小组评课分析。
4.显效果
学校教学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一是教师不仅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而且把新理念内化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并且做出创造性的表现;二是钻研学习的学生明显增多了,不学习的学生大幅减少了;三是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四是“三清”工作已成为师生常项的工作和学习活动。五是我们的自主合作学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特别是中下等生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只要是特教学校的学生,我们都会倾注同样的智慧与爱心。
评课发言积极了,教研氛围浓厚了,课堂结构改变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素质提高了;教师业务学习更专心了,读书积累的人多了,虚心请教的人多了,主动上研讨课的多了,自觉听课的多了。课堂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喜人局面,课堂成为师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锤炼了一批科研型骨干教师。教师队伍中,一名教师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省、市级教科研先进个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各一人;16人次30篇论文获市县级以上奖励,其中有5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三、学校发展规划
今后,学校将突出抓好六项工作进一步夯实办学基础: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扎实转变教职员工思想和工作作风,在增强“主业”意识方面下工夫;二是全面理清学校现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争取改善办学条件方面下工夫;三是主动提请,积极规划,在培训、轮训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方面下工夫;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各个乡镇开展招生工作,在扩大办学规模方面下工夫;五是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在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范管理方面下工夫;六是合理规划学科与课题布局,因势利导,挖掘潜能,激励教师精心备课,在树立学科品牌方面下工夫。
此文于2012年4月在延安参加的陕西省特殊教育学校第五届校长联谊会上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