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的各项新政未能挽救日薄西山的政权,辛亥革命结束了华夏大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不可避免地重复了历史的轮回,中国由统一王朝进入了割据时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然而各派军阀争权夺利,中央政府虽颁布了一系列教育行政法令,却政令难施。学位制度未能成型,学位教育起步维艰,各省各校多自行探索教育发展之道,却也给各种模式的学位教育提供了空间。民国初年,政府和学校多借鉴效法日本和欧洲的经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1922年,美国模式的学制开始流行并得到政府的确认。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另立政府,建立了相对统一的政权,学位制度得到确立,逐步形成了以美国为蓝本的学位教育体系。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位制度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总体特征是规模较小,制度模式由多元逐渐走向统一,即由学习日、德、法、美等多国转为独尊美式体系。学者通常将这段学位制度史分为前期和后期两段进行研究,前期为1912—1927年,主要是北洋政府时期;后期为1927—1949年,指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谢桂华主编的《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和周洪宇主编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均采用这样的分期。民国前期与后期的分期依据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由于宁汉合流,南北一统,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中央政府,高等教育步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学位授予法》及其相关法规得以颁布和实施。这样的分类也许有政治上的便利,却难以区分学位制度在两个时期不同的发展道路与制度特征。在民国时期,学位制度尚处于萌芽状态,外来势力对当时的政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位制度并未与政治环境同步发展,而是形成了一条自身发展的道路。例如尊崇美制的浪潮早在新教育运动中已达到高峰,美国教育家杜威、麦柯尔(W.A.M cCall)、孟禄(Paul Monroe)等人相继访华,他们推崇的“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的教育学说压倒了清末民初盛行的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1919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就已经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1919至1920年,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效仿美国大学,率先实行学系制和选修制。1922年颁行的《壬戍学制》(即《学校系统改革案》)以美国为师,采用“6+6+4”的主干学程,重视基础教育和文理教育。于此,我国的学制基本成形。而此时,正是政府内阁频繁更换的时期,按照周予同先生制订的《中国现代教育史年表》进行统计,1919—1922年间,政府内阁倒台或改组5次,教育总长更换了12人,平均3个月换一次教育总长。(周予同,2007:278-300)但令人惊奇的是,教育政策的连贯性并未受到严重影响,教育改革依然推进,注音字母表、新式标点符号全案、国音字典、壬戍学制等影响重大的成果在动荡的四年间陆续颁布实施。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的教育由于多种力量的影响有着自身的发展动力,一些民间组织如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各省教育会及学校都在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因此,以1927年作为民国前期和后期的分界依据不能充分反映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本节尝试以1922年《壬戍学制》为民国高等教育分期的标志。1912—1921年为民国前期,属于学位制度的多元发展时期;1922—1949年为民国后期,处于学位制度的美国模式发展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