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在分析学位结构的特点时指出,硕士学位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位是我国学位结构的一个特色,也是时代的产物。在1999年大扩招后,越来越多的学术型硕士从事非学术领域的工作,硕士的就业前景变得不太乐观。据2002年的统计,全国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高校和科研设计单位就业的只有36.4%,其余的则大量流向了机关、金融单位、企业、医疗卫生单位、部队等,流向非学术组织的将近50%。(别敦荣、陈亚玲,2005:49-54)
学非所用的教育局面促使硕士学制成为改革的突破口。关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议题由来已久。早在1987年,就有学者指出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长了一些,主张将年限缩短为两年。1992年,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培养研究生可实行“灵活的学制”。1995年11月,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科和人才培养规格分别确定”。但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极少数大学进行了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试点。200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2002年,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要求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
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一些重点高校开始探索硕士两年制。从2000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陆续试行两年制培养模式。例如北京大学,2000年开始试行硕士生两年制,压缩学分、增加选修课是改革的主要内容;2005年,将其心理学系、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7个社会科学院系的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由3年改为两年。中国人民大学于2002年起对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采取分类、自愿的原则,理工类专业依然实行3年学制,部分基础性专业实行2.5年学制,大部分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行两年学制,按不同专业可以3年制与两年制并存,并把总学分调整到32~38学分,减少了10学分左右。在两年制硕士课程中,专业课占1/3,通开课占1/5到1/4,其余均为方向课和选修课,增加了选修课。到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已有85%的硕士专业进行试点。(刘大椿等,2005:13-15)但是,在硕士生学制“三年改两年”的进程中,许多学校出现了“回流”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有的专业提出延长硕士年限的申请,如哲学专业要求从两年延长为3年。2006年,中山大学将部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由“两年制”改回“三年制”。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也相应作出一些调整。
两年制显然不是硕士结构问题的解决之道。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不可以简单地同缩短培养年限划等号,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背离,即应用型硕士培养不足,学术型硕士生产过剩。因此,反思硕士的学术性观念,重新对硕士进行定位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在硕士大扩招的背景下,硕士不再是学术之硕士,而应向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多元化转变。显然,中央政府近两年意识到了学制改革的局限性,明显加快了学位种类结构调整的步伐,力图大幅减少学术型硕士的数量,增加面对各个行业的硕士专业学位的规模,并把硕士学制改革与学位种类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就是一个探索的举措,这种学位采取两年学制,学生来源为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区别于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由于这种学位才试行3年,社会认可度还未可知。
现行的改革试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又不愿在制度设计上放弃硕士学位的独立地位。西方发达国家的硕士研究生学制普遍较短,最短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不到1年,一般不超过两年。比如,美国的硕士学位专业学位一般要求两年,文学硕士、理学硕士要求1年。英国讲授式硕士研究生学位只要能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1年便可拿到;澳大利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也大都是1年,一般不超过两年。在这些国家中,硕士学位被定位为高等教育中的过渡性学位,被普遍视为文科和专业领域的第一个后学士学位。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研究生院理事会认为硕士学位有多重功能:①提供初步的研究生学习;②克服本科教育缺陷的补习期;③最终的专业课程。除了专业学位以外,美国的硕士学位主要是文学硕士和理学硕士,由文学院和理学院以及许多教育学院提供,用以承认学士学位之上的一学年学习的完成。这种学位有很少的普遍认可的课程要求:通常要求至少24~30学时的学分;大部分工作必须在学生的专业领域进行;选择的所有学时必须承载毕业学分。少数毕业学分所需的学时可以从另一所学校转移过来,少数学时可以用于进修课程或作为兼职学生进行。大多数学校要求专职学生至少在校园里学习整整1个学期。是否要求一篇硕士论文或一门外语,实际上没有一致性。这些要求因学校不同、大多数学校因院系不同而差异很大。
文学硕士和理学硕士学位大致有两个功能。首先,它表示了研究生课程第一步的圆满完成。被允许进入研究生院并期望继续攻读博士的学生可以选择硕士学位,也可以完全忽略它。在大多数久负盛名的大学中,学生只要获得学士学位就可以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没有自信的学生中途会申请硕士学位,那些没有获得允许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常常把硕士学位作为他们最后获得认可的学位。结果导致文学硕士和理学硕士学位具有安慰奖的特征。许多大学低估了硕士学位的重要性,他们主要关注哲学博士课程,即使学校每年产生的硕士学位是博士学位的几倍。因此,实力较弱的大学常常提供较强的研究生课程,越好的大学反而硕士学位的名誉就越低。
文学硕士和理学硕士学位第二个普遍的功能是用于证明中学教师的授课能力。实际上,文学硕士和理学硕士学位基本上成为一个为中学任教作准备的学位。因此这个学位最常用的是授予给教育学领域和那些中学已教过相关课程的学科领域。在美国大多数州,教师必须继续接受后学士学位级别的教育以便获得持久的证明和在教师队伍中地位的提高。结果,研究所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得不降低入学标准以适应那些教师对硕士学分的需求。这些因素,加上硕士学位在盛名大学的次要地位,普遍降低了硕士学位的声誉。
为了提高硕士的声誉,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美国大学联合会坚持不懈地进行硕士标准化的努力,效果并不理想。1960年,福特基金资助一项改革计划,探索3年制硕士学位是否可行,这种学位的头衔被称为哲学硕士。最终,进行这种改革试验的学校都没采纳哲学硕士头衔的建议而是授予了文学硕士。尽管为了提高声誉作出了许多努力,但是今天的硕士学位仍然类似于本世纪初的硕士学位。它的授予仍然是作为学士学位之后至少1年学习的认可,但学位本身不表明所选的课程计划、所选课程的质量或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成就。如果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学习倾向于研究和知识的提高以及独立学习的话,那么可以说,今天太多的研究生学习已经不具有研究生阶段的特征,更加类似于大学本科的第5年。随着要求的多样化和人数的强调,硕士学位的吸引力已受到削弱。在贝雷尔森(Berelson)的调查中,大多数人都认为,与20年前相比,硕士学位在他们学校里已经成为比较容易获得的学位。这种意见主要与文学硕士和理科硕士有关,专业硕士学位的声誉比文学硕士、理学硕士要好,这一点在我们下一部分的讨论中可以看到。总之,硕士学位的地位是否能真的得到恢复受到质疑,因为从历史上看这不是仅仅通过制订要求或标准就能达到。
美国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市场需求的力量足以改变学位的目标和要求。我国硕士学位在应对市场多样化需求方面缺乏灵活性的策略,硕士在学位层级结构中的地位也变得模糊不清。在美国,硕士学位可以是一个研究型学位、一个专业性学位、一个教师的学位或者一个文化的学位。我国硕士学位长期是一种研究型学位,在博士学位足以满足对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需求的背景下,硕士学位只能转向专业学位或者成为攻读研究型学位的准备阶段。它不能与博士学位的目标重复。美国的案例也证明,确立一种学位的声誉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发挥传统的力量,维护硕士的标准和独立地位也应成为改革的目标之一。
与此同时,学位的知识整体性正受到新式需求的冲击。一般而言,学位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即一定的学位明确包含某些知识体系,并得到社会的信任和理解。学位制度内部是有一定联系的,由制度等形式进行保证。经过系统的训练,学位获得者可以养成综合的能力。但是,知识型社会的流动性正在改变个人的学习行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不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一些机构不再按照传统所做的那样,系统地、完整地传授或研究某一领域的知识。东京大学的金子元久教授对美国授予的硕士学位作过量化分析,认定美国硕士课程具有片断性。(金子元久,2007:200-206)由企业创办的远程教育与赢利大学的成功证明了金子元久的论断。苹果公司开办的凤凰大学、德福瑞公司开办的丹佛工业大学等一批营利大学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机会为特征,教育内容和学习形式都围绕如何适应需求而设计。还有一种企业大学,为训练自己所需的员工设计高等教育课程,并颁发学位,比如戴尔大学、AT&T工商大学等,1998年时这类企业大学已达到1 200所以上。企业学位虽然只是以企业需求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但是在市场上却大受欢迎。在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硕士学位作为大部分行业的终极学位,可以在片断性的知识需求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学位等级中最为灵活的一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国应保持硕士学位作为独立学位的传统,不能让硕士成为学士后的经历认可,而应定位为申请博士学位或者就职前的准备阶段。硕士应以培养创新应用人才和初级研究人员为目标,成为申请博士学位的必经阶段。它应该采取学分制,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避免学制带来的困扰,更为灵活地应对各种需求。在改革的同时,要继续保证其质量评价的合理性,以维护硕士的声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