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华西小学 张海燕
一直很喜欢虞大明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尝试是一种冒险,那我愿意当一位冒险家。”生活需要冒险,工作更需要挑战。
从小有男孩子性格的我,喜欢挑战各种事情,爬树、骑车从不甘愿输给男孩子。高中毕业时咨询老师报什么志愿,老师建议报中文。于是就自然上了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后顺其自然成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后来被校长半鼓励半架着当上了少先队辅导员、学校信息员,成为一名中层干部,进入校领导班子。在别人眼里我业务能力强、很优秀,但只有自己知道成长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不是谁随随便便就能成功。
一、成长的路上布满荆棘
2008年,我走出大学校门走上讲台,开始参加工作。那时的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黄毛丫头,一名青涩的特岗教师。参加工作第二年,却因为原来大队辅导员老师的工作调动被推上了大队辅导员岗位。回想当时的日子可谓是整天提心吊胆,生怕接到校长的电话,生怕听到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还记得那时因为不知道给文件如何订书针而被校长当场训斥。一次,准备了几天的工作表却在校委会讨论时出了错,当时校长的话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你相不相信,就你的表现我立马就可以撤掉你。”
二、迎难而上,面对成长
因为工作不得法,频频失误。为此哭过,害怕过,恐惧过,一度很自卑。几度鼓起勇气去给校长辞职。可终究害怕校长而一次次退却。回想那时的日子,每天上班迈进校门,对我来说都需要很大的勇气。见到校长更是会紧张语塞。记得儿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己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自己才能战胜一切。”于是我转变了思想,告诉自己什么都不要怕,输得起才能赢得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于是我选择用微笑面对工作、面对苦难、面对领导的批评,把每次自己犯的错误,每个领导、前辈给的意见用摘抄本记录下来。慢慢的,我的工作失误越来越少。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自己的少先队工作得到了领导、老师的不断肯定。曾先后两次被西夏区教育局评为优秀中队辅导员和优秀大队辅导员。
三、微笑迎战,成长的路上扬帆远航
经过不短的历练使我能够轻松应对主管部门工作。但作为语文老师,我只能说我在校内还敢讲课。但出校门,打死我都不敢。记得那时是六一文艺汇演刚刚结束,我从策划到组织累得半死,活动一结束就把高跟鞋脱了。回到办公室刚刚坐下,教导处胡主任就进来了,当时他说:“西夏区组织一个同课异构联片教研活动,你有时间没,代表学校承担做课任务?”第一反应,太累了,恐惧。但我当时不知哪来的勇气果断应下:“行!”于是每天回家开始准备课,在同年级反复试课,结果每次都问题很多,课堂效果一次比一次差,曾一度想放弃,可又不甘心这样输给自己。于是不断下功夫在别人休息、娱乐的时间反复看全国优质课视频资料,收集关于做课的相关资料。反复地学习不同名家的同科设计。一遍一遍地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一遍一遍地请教讲课资历深厚的教师给予指导,反反复复地组织同学科老师听课、教研,给出参考意见。不记得教学设计改了多少稿,老师们听了多少遍。本年级的班试遍了,到别的年级试,本校的班试遍了到外校去试。有了这次磨课经历,我的最终亮相是精彩的。得到了局领导和校内外听课老师的高度好评。我很感谢这次做课经历,很辛苦但成长了很多。
四、成长需要勇敢挑战
都说团队干部吃的是青春饭,短短几年的工夫就换届。想想自己担任大队辅导员已有五年时间了,可谓是团队里的老干部了。可自己的工作业绩平平,难道就这么平平淡淡地退下来吗?不,这不是我的性格。工作需要热情主动,成长需要不断的勇气去挑战。于是我开始不断尝试设计少先队活动。从工作的点点滴滴中找灵感。先后设计的“西夏区青春自护平安春节”、“传承雷锋精神倡导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爱心港湾”等品牌德育活动,在宁夏公共频道、银川公共频道、银川晚报、新消息报、宁夏教育厅网站、西夏区教育局网站播出、刊登,受到一致好评。
一路走来,自己不再懵懂,不再青涩,“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话激励着自己,在不断的摔倒中历练成长,在不断的接受挑战中走向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