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者有心学者受益

教者有心学者受益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完整的书。《语文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作业。”在学习了思念家乡这一单元的课文后,我布置了一项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让学生办一份关于“家乡”的手抄小报,或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家乡。“教者有心,学者受益。”

西夏区第七小学 陈月凤

家庭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是课内作业的延伸和拓展,它有助于学生较深刻地巩固知识,理解教材,最终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但是,传统的家庭作业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不是写生字,就是抄课文,背诵指定篇目。家庭作业反反复复,枯燥乏味,很多同学觉得很没意思,有的同学还有了厌学的情绪,经常不完成作业。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显然,如何设计语文家庭作业就成了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这几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家庭作业一定要灵活多样、新颖、富有创造性,让学生喜欢完成家庭作业。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让“积累运用”走进作业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过去,我们总是反复地让学生抄写词语、造句,来达到巩固记忆识字的目的,可是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效果甚微。为了让学生快乐识字并加以运用,我每次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我总会设计这样一份作业:摘抄本单元你喜欢的词语,并从中选出10到15个词语,写写我们的身边事,或创设一个情景写一个片段。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时学生交来的作业,有的片段写得很精彩,出乎我的意料。我也会利用早读让学生在班上读一读他们的佳作,学生领略了成功的喜悦,原本枯燥的作业也变得有趣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让“社会实践”走进作业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我常常把语文作业和学生的生活紧紧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感恩”,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现在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有孩子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四年级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平时做饭的辛苦,我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放学后每人回家学做一样菜,第二天在班上说说炒菜的过程和感受。布置完作业,我看了看学生的表情,有的同学愁眉不展,有的同学直摇头,只有个别几个同学面露喜色。看来大部分同学在家里不干活。但我对学生还是说了几句鼓励的话:“不难吧?相信大家一定能很好地完成这项作业。”这种巧妙的鼓励,使得学生乐意去完成这项作业。看似很难的一项作业,既让学生学会了一样本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完成作业的乐趣!

几乎每周我们都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可是有的孩子充耳不闻,依然在大街上我行我素,乱闯红灯,横穿马路……为了加强安全意识,我让学生利用双休日上街调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并做好记录,谁完成得好,就奖励谁一颗星。很多同学兴趣盎然,纷纷抢着去完成这项作业。

看来,把家庭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体验生活。

三、让“课外阅读”走进作业

《语文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完整的书。为了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我还常常布置这样的作业。每周坚持读一个小故事,先试着讲给父母听,第二天课前三分钟指名到讲台上讲给全班同学和老师听。另外,我还常常结合课文内容推荐课外阅读的材料。例如:学了《触摸春天》一课后,鼓励学生去读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了《卡罗纳》一文后,我简单介绍了《爱的教育》,推荐学生去读读这本书。在课外阅读中去感受盲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对光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学生与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真诚的情谊。

四、让“搜集资料”走进作业

在语文第三学段的目标中提到:学生要初步具备了解查找资料和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由此可见,学会搜集资料对于语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课本内容,布置一些收集资料的任务。如教学《长城》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集长城的资料以及修筑长城中发生的智慧故事或传说故事等。这项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五、让“综合性学习”走进作业

《语文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作业。”课外布置一些“画一画,写一写”的作业,正体现了课标的这一要求。

在学习了思念家乡这一单元的课文后,我布置了一项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让学生办一份关于“家乡”的手抄小报,或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家乡。小报内容分三个板块:摘抄描写家乡的好词佳句;思念家乡的古诗词;用几句话介绍家乡。画画形式自定。这项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又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者有心,学者受益。”总之,家庭作业的设计一定要灵活多样,增强它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兴趣,愿意去完成。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才能使每个孩子在不同的起点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