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担当起现代大学的历史责任,宁夏大学“自觉融入社会、主动服务社会、积极引领社会”,于2002年1月成立了宁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十几年来,中心充分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专业与人才优势,重点针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咨询价值的研究成果、对策建议及咨询报告,较好地体现了中心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智库”地位和服务效应,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
——瞄准热点难点,编写《决策参考》。中心瞄准地方经济社会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生态补偿、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建设、黄河金岸发展、中部干旱带生态保护与发展、中南部生态移民、宁东基地循环经济及化工产业、沙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经济社会重大发展问题,进行了充分调研,先后向自治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交了以《决策参考》《“211工程”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等刊物为代表的数十份决策咨询报告,得到了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批示,并通过针对性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宁夏大学服务自治区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行动计划(2011—2015年)》(《决策参考》第4期)获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崔波同志的重要批示,并指示宁夏发改委移民局与宁夏大学做好生态移民研究的对接工作,经与原州区移民局合作,于2012年5月在宁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宁夏生态移民研究中心:由宁夏大学党委书记齐岳教授、校长何建国教授担任主编的《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2011—2012)》《宁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发展研究》等研究成果,先后提交自治区党代会、“两会”代表委员审阅,积极为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宁夏文化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建言献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解放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指导实践。封闭保守的观念不解决,开展社会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只有主动服务地方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我封闭的被动局面,推动自身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绝不是权宜之计、应急之策,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持之以恒。要加强与地方的沟通交流,突破政策瓶颈和体制障碍,主动寻求合作机遇,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合作途径,加强横向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校地双赢。而作为一个侧重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软科学研究机构,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始终是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自觉融入社会、主动服务社会、积极引领社会”的原则,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和亮点。必须主动面向社会,深入调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而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
——加强协同创新,解决现实问题。社会需求提出的问题是学科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学科的发展又为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了可能,两者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然而在现实中,社会的重大需求对学科的要求是综合的,而高校的学科却分布在相互独立的学科组织当中。只有以更强的包容性、更宽的覆盖面与更广的学科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才能解决现实中面临的深层次、复杂化问题。因此,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强协同,联合各方力量,利用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优势,多方协作集体攻关,努力承担各种研究项目,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新的时代背景赋予了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新的发展需求和动力。只有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问题,抓住制约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才能更好地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大胆创新机制,促进队伍建设。人是服务的主体,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高水平的服务必须由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来提供。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年轻人才的成长。要创造条件促进科研人员在科技前沿拼搏中成长。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一是物质基础,即有必要的资金;二是团队配合,有结构合理的人员梯队互相帮助与支撑;三是学术氛围,要有良好的学术环境的熏陶。年轻人成长非常需要这种精神和氛围,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要靠集体的力量。无论科技成就还是人才造就,都离不开群体配合。为此,中心通过努力争取在职人员继续学习的机会,鼓励老师多调研、多学习,广泛交流,更新知识;积极提高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及国外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资助的能力,争取筹措科研经费渠道的多元化,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给中心人员创造和谐的政治环境、民主的学术氛围、高效的工作环境和较好的生活条件,保证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
——做好科学研究,提升服务水平。不重视科学研究,不加强学科建设,不追求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大学提供高水平服务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服务中发现科学问题,在科研中解决问题。以服务需要促进科研深入,以科研成果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服务和科研工作的良性互动,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大学提供的社会服务必须是学术性的,要以“学问”为基础,这是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为社会服务的本质区别,背离这个基础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就超出了大学的服务职能。中心抓住几个突出问题,不断深入研究,凝练学科发展方向,近年来在生态移民、扶贫政策、区域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得到各类科研基金的持续资助,使得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着眼未来,中心将继续以提升综合实力为抓手,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为突破,倾力破解宁夏大学发展难题,力求以高层次高质量的学科实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在“两个服务”中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真正实现“服务大局有所突破”的目标。
(作者 黄立军 王国庆 原载宁夏大学新闻网 2013年11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